20201230 草芥人生之小憶甘蔗林篇
在老家,快樂總是與我形影相隨的。我把自己稱作快樂精靈,可能會讓大家恥笑我的誇大其詞的。但那時候我確實是那樣的傲嬌,呵呵!
夏天的老家總是熱的讓人想找個清涼之地躲避。我們小孩子也不例外。我除了去杏樹下找蔭涼之外,最喜歡去的還有隊裡的甘蔗地了。它在村外不遠的地裡,所以家裡的人也放心我的野跑。我們在甘蔗地裡躲貓貓玩。等甘蔗長高但還未成熟的時候,喜歡和大孩子拔,拔不動就用腳踢,用身體頂,想辦法要弄倒一根。甘蔗林子裡的空間很大,能藏起我們小小的身影。
守甘蔗地的老頭總是大呼小叫地氣衝衝的趕來,罵著這些鱉孫兔熊的趕跑我們。我們跟他打著遊擊戰,左右突圍。搞的老頭看見我們就象看見瘟神一樣。可老頭對我卻非常的好,總是趕走其他人的時候會給我幾段削好皮的甘蔗吃。回去給奶奶說,奶奶說,那個人是以前是我們家的長工,幹活勤懇,也不多話,是一個好把式。因為老太爺和老太奶對他非常好,所以在批鬥太爺太奶時他還護著。看來善良寬厚是永遠的待人之道。
後來我初中時學到了郭小川寫的《甘蔗林和青紗帳》時,我深深地懷念起家鄉的甘蔗林起來
想起了青紗帳,我怎能不迷戀甘蔗林的風光!
南方的甘蔗林哪,你竟如此翻動戰士的衷腸。
哦,我的青春、我的信念、我的夢想
但是在學習了這首詩之後,我又懷疑,我是不是把青紗帳當成了甘蔗林?青紗帳是高梁地,成熟後也長得很高,是不是我把它倆給搞混了呢?因為我的老家在河南,河南有高梁是毋庸置疑的,但河南真有甘蔗生長嗎?後來我也問過老家的人甘蔗地現在還有嗎,說沒有了,沒人種了。後來又查了度娘說,原來還真可以種甘蔗的。我們鄢陵縣在鄭州的南面,氣溫還是不低的。到了冬天,冬小麥長得都可以沒過腳裸。現在還種起南方的花木,成為了中國的花木基地,也是這個原因吧?
以度娘子的話來證明 :「河南甘蔗最主要的問題在於每節的長度,我們河南本地甘蔗沒有南方甘蔗的含糖量,南方甘蔗在我們河南種植高度低,每節長度短,很難達到經濟效益,河南有北方的寒冷也有南方的溫暖,都知道新疆哈密瓜甜原因在於晝夜溫差大,我們河南就有這種優勢,其次在種植之前我們的土地經歷了寒冷的天氣,把地下害蟲基本都凍死,這樣甘蔗的病蟲害減少,而南方常年恆溫病蟲害很厲害。河南降雨量適中不會太旱枯死,也不會太澇而淹死。甘蔗口感柔不像南方甘蔗吃後嘴裡起泡,甘蔗過霜降之後甜度還會增加。」
兒時的記憶是有偏差,但根植在幼小心靈的美好總是不會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