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和自己的孩子相處嗎?如果你是家長或者新手父母,這個問題請閉上眼睛,回憶和思考一下自己曾經和孩子的相處場景。你是不是一和孩子相處,還沒說幾句話,就變得不耐煩了;你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是不是總是伴隨著爭吵和生氣等負面情緒。
如果有以上這些表現,那麼,作為家長的你確實需要學習「如何正確地和孩子相處」了。其實,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主要在於溝通交流和情感共鳴,是否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並且在談話的過程中,通過傾聽和引導,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造成很舒服的相處感覺。
家長不能和孩子很好地相處,對於他們的成長來說就會缺乏陪伴和家庭的溫暖,隨著時間的流逝,孩子就會對家庭缺乏信任感,做任何事情也不太願意和父母分享,孩子會變得默默承擔生活的壓力。
而對於家長來說,沒有辦法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走不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就發現和孩子相處變得越來越困難,時間也變得越來越少。這樣下去,家長看起來十分「輕鬆」,但實際上,卻沒有給到孩子良好的教育和培養。
由此可見,缺乏家庭教育和家長陪伴的孩子,未來發展和成長道路都是充滿問題和坎坷,年齡的增長並不能解決原生家庭存在的問題,他們會在生活和學習的過程中,不自覺地體現出自己的缺點和弊端。
因此,家長學會和孩子正確的相處方式,不僅有利於親子關係和家庭氛圍,而且能夠幫助孩子的成長和發展。如何和孩子相處呢?紐哈頓國際早教育兒專家,給大家提供以下3個非常實用的方法。
1. 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貶低、不嘲笑
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面對他們幼稚的想法和奇思妙想,很多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太「天真」了,然後就開始說教或者乾脆不聽孩子說,家長的不厭其煩和敷衍,會讓孩子敏銳的察覺到,並且會認為父母根本不關心和喜歡自己。
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對於他們的想法和感受,家長需要理解和尊重,不要貶低和嘲笑孩子們的想法。這樣相處的過程中,孩子才會把自己內心的感受和想法與家長進行分享,親子之間相處的更加融洽。
2. 和孩子溝通交流,多傾聽他們的想法
你了解自己孩子的變化和想法嗎?你有沒有認認真真聽孩子說話呢?很多家長和孩子相處存在一種誤區,就是「給孩子灌輸很多大道理」。其實,和孩子相處的過程是很輕鬆的,多傾聽他們的想法,然後糾正孩子的不足,讓孩子能夠暢所欲言,進行自我表達。
3. 做孩子的朋友,而不是「指揮官」
家長和孩子的關係,不應該是上級和下級的關係,而應該是朋友一樣的關係。在和自己的「小朋友」相處的時候,不必指揮孩子朝著哪個方向發展,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和個性特點,給他們提供合理的建議,陪伴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並肩前行。
更多關於早教和育兒相關的知識,大家可以關注紐哈頓國際早教,我們會及時給大家分享,歡迎大家留言區評論互動,轉發關注,點讚分享給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