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坪女高,對於很多高中來說,都是一所別樣的高中。在華坪女高這所別樣的高中裡,沒有男生,只有來自大山裡的姑娘們。「大山裡的姑娘」這個稱呼,來自於校長張桂梅,因為她不願意這些來自「大山裡的姑娘」被看輕,或者自我看輕。
華坪女高創辦於2008年,辦校之初,華坪女高還是一所生源流失嚴重的學校。因為來這裡上學的女生,都是山區裡的貧困女生,她們以及她們的家人都不願意讓她們讀書,認為女孩子不應該讀書。因為教師資源流失和生源流失,華坪女高還曾一度面臨解散的危機。但是就是在那種危機下,張桂梅卻沒有輕言放棄,而是整合學校唯一留下來的8名老師,一直堅強地把華坪女高創辦了下來,並獲得了越來越多的認可。辦校十多年,張桂梅憑藉自己和老師們的努力,把1800多名大山裡的女孩送到了山的外面,讓她們上了大學,讓她們看到了大山外的世界。
為了讓這些大山裡的女孩們能夠走出大山,張桂梅要求女孩們5點多起床學習,然後24點上完自習後再睡覺。就連孩子們中午的吃飯時間,也被張桂梅壓縮到了10分鐘。為此,女孩們在校期間有時候會稱呼張桂梅「周扒皮」、「魔鬼」等等。而張桂梅自己,則比孩子們起的要更早,睡的要更晚。為了能夠有更多時間監督孩子們學習,張桂梅甚至把自己的宿舍安排在了學生的宿舍裡,以便於遇到事情自己可以第一個衝出去處置。
因為長時間的不規律作息,張桂梅染上了多種疾病,例如肺纖維化、肺氣腫、肺結節等,甚至還有醫生預測張桂梅活不過去年。但是即便如此,張桂梅也沒有扔下她的華坪女高,只是從教學一線退了下來,不再進行教學工作。對於學校和學生們的管理,張桂梅還是一直在親力親為的。
2020年高考,華坪女高又迎來了一個高光之年。在今年參加高考的159名學生中,華坪女高有150名學生上了本科線,而剩下的9名學生也上了專科線,綜合上線率又一次達到了100%。其中還有70個學生考上了一本線,17個學生上了600分。對於這個成績,雖然張桂梅嘴上說著不滿意,但是在她心裡,其實她已經對自己的學生很滿意了,因為她說:「對山區裡的孩子來說,這已經是最好的成績了。」但是這樣的成績,卻還沒有達到張桂梅自己的目標,因為她的目標是:華坪女高的學生人人上一本,10%左右的學生上全國重點大學,然後再有那麼一兩個學生能上清華北大。
但是即便如此,張桂梅的華坪女高還是受到了質疑。有網友質疑華坪女高,質疑張桂梅的教育方式是填鴨式教育。
對此,張桂梅回應稱:現在我們能做到的,就是通過吃苦,通過磨時間,把學生們表面的成績磨出來。我的目標,對城裡的孩子來說不算什麼,但是對我們來說卻比登天還難,我們這十年來就像登天一樣,就登這個目標。因此,張桂梅曾表示,我不知道別人教書付出的是什麼,在我們這裡,老師們教書付出的是生命。
張桂梅表示,在教育上有的人提出了「輸在起跑線上」的說法,但是對於華坪女高的學生們來說,她們連起跑線都沒夠著,她們的父母更是連起跑線在哪都沒找著。說到這裡,張桂梅還舉了一個實際發生的例子,就是有一次她去高三學生家裡做家訪的時候,她發現她的學生被家長要求去地裡掰苞谷了,那個時候已經是高三下學期了。所以張桂梅就問家長,「學校留了那麼多作業,你們怎麼回事呢?」然後那名高三學生的媽媽說,「苞谷掰不完。」為此,張桂梅還自掏400元腰包,讓女孩家長請了個人去掰苞谷,然後她把女孩領走做作業了。
所以張桂梅稱:山區裡孩子們的教育問題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不像城裡人想的那麼簡單,而想讓所有人都接受同等的教育根本不可能。讀書對於別的孩子重不重要,她不能確定,但是對於華坪女高的孩子們來說,確實100%重要。所以張桂梅認為自己做的事情,也只是在追求教育公平。因為她們只有讀書才能走出去,不讀書是沒有辦法的。
所以我想說,有些人不要拿什麼「填鴨式教育」去否定華坪女高,也不要拿「填鴨式教育」去否定那群想要進步的孩子們。因為對於他們來說,可能只有不懈地努力才能讓他們走入到更廣闊的世界,去看到更多的世界,實現更多的夢想。
所以,對於被質疑「填鴨式教育」的華坪女高,你如何看呢?我認為「填鴨式教育」確實幫助了她們很多,否則她們不可能考上大學,也不太可能走出大山裡看到外面的世界。以拙見拋磚引玉,歡迎大家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