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鴨式教育」的孩子能有什麼出息?張桂梅給出了答案

2021-02-19 天保蝦尾

我們經常遇到很多天問式的問題,乍聽有些道理,只是有點肉糜吃多了的蠢蠢氣息。

比如我們的醫保那麼發達,怎麼可能有人看不起病?年輕人都去送快遞了,製造業怎麼辦?小鎮「做題家」只會刷題,能有什麼出息?

因為縱然有醫保,有些救命藥需要70萬一針。

因為送快遞可能更賺錢,還不用彎腰撿工卡。

因為只有靠刷題,張桂梅的女娃娃們才能走出大山。

哥今天看到網友「陳競蘇_」的一條微博,沒想到那位將1804名山區女娃送進大學的校長張桂梅,竟然同時患有14種疾病,包括4種腫瘤。

而最近關於她的熱點話題,還是她對網友質疑的回應。

你對孩子的教育是填鴨式的,不夠素質。

張桂梅:這樣孩子才能走出去。

她的教育方式是填鴨嗎?

是的。

在雲南麗江的華坪女子高級中學,她給孩子們制定了最嚴格的規章制度。

每天早上五點起床,晨讀、跑操、早自習。

孩子們起床早,她起得更早。

張桂梅每天的日常就是驅策著學生們,快點,再快點,下課三分鐘必須跑到食堂,十分鐘就餐時間,吃完立即學習。

為了節省吃飯時間,她要求學生打飯時不能說話,像嚴格貫徹宮廷規矩的容嬤嬤,虎視眈眈盯著每一個孩子。

這樣的節奏會持續到晚上24點,因為下了課孩子們還需要晚自習到半夜。

這些規章制度跟衡水比起來,甚至也有過之無不及。

可如果有的選,誰會在這裡讀書?

女孩們幾乎沒得選,在張桂梅看來,填鴨教育不僅僅是傳播知識,而是用學習這條路,拯救大山裡的女孩。

2019年,央視曾經採訪過華坪女高的一位同學。女孩說,跟自己同齡輟學的女孩,有的已經當媽媽了。

在創建華坪女高之前,張桂梅就在當地教書,最讓她無法忍受的事情,是那些前幾天還在上課的女孩,突然就消失了。

她做家訪找上門,卻發現山區女孩走不出的噩夢循環。

一個女孩輟學了,張桂梅卻怎麼也找不到她,後來才知道,孩子已經嫁人了。

一名高中女生輟學,因為家長喊她回家幹農活,卻讓讀初中的兒子到縣城補習。

在一次家訪中,張桂梅看到高三衝刺階段的女學生,放著作業不做,埋在苞米堆裡掰苞米。家長給出的還是老理由,農活幹不完。

張桂梅當時扔下四百塊,你們僱人幹活吧,孩子我帶走寫作業。

來自大山的女學生,從學校消失的原因都是相似的。

貧窮可以代際遺傳,導致貧窮的愚昧,會從祖輩傳到父輩再影響到子女……

一代又一代人被強拉硬拖認同一個觀念,女孩子就該回歸大山,結婚生孩子幹農活,將來再讓自己的女兒重複自己的命運。

越是落後需要勞動力的地方,越有擺脫不掉的重男輕女。

大山裡的女孩,沒有人生起跑線一說,因為太多家長連起跑線在哪裡都不知道。

還只是一位老師時,張桂梅就給自己定下目標,別人怎樣自己管不了,但自己所帶的班級,不能出現輟學的女孩,為此她經常用自己的工資補貼班裡的孩子。

在她看來,真正能讓女孩逆天改命的途徑,只有教育。

只要一個人上大學,就能造福全家三代,只有通過教育,低素質家長,低素質兒女的惡性循環才能終結。

起初,張桂梅為籌辦華坪女高四處募捐,如今看來,那段經歷更像化緣。

籌款四五年,只有幾萬塊,好在新華社報導了她的故事,於是有了各級政府的支持,華坪女子高級中學得以成立,女孩來這裡上學,免費。

雖說是高中,一些學生的知識水平可能需要從小學教起。

張桂梅不允許這裡的孩子輟學,要讓她們飛出去。

還能用什麼辦法呢?只能填鴨。高考的遊戲規則就在那裡放著,孩子們的上升渠道也只有這一條。

就是通過填鴨,今年華坪女高有159人高考,9個專科,150人本科,70人一本,17人六百分以上,拿出了當地最高升學率的成績。

講真,填鴨式教育也有不足的地方。張桂梅最後悔的事情,就是曾經有一個女孩子,距離清華錄取分數線只差5分。那是一個很努力的女孩,能夠通背教材,但因為沒有更專業的輔導,就差那麼一點,她與中國一流學府失之交臂。

如果老師們能提供更好的資源,保不準那個孩子已然創造歷史。

不讀書,沒有填鴨教育,那個還是大學新人的女孩,可能已經是幾個孩子的媽媽。

一所學校,不夠素質化的教育,卻在一點點改變著女孩們的命運。

華坪走出的女孩們,工作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工資全部寄回學校,甚至惦記著要回來當老師。

可學校一直鼓勵著她們,飛出去,別回來,使勁往前飛,不要有心理包袱,否則白培養你們了。

那個噩夢循環,終於一點點被打破了。

張桂梅說,自己想追求教育公平。這份公平,先是男女公平。

至於教育的地域公平、城鄉公平……對大山的孩子來說,遙遠而不現實。

誰不想練個健美操,學個馬術,輕鬆上名校。

但在華坪女高,小鎮「做題家」是姑娘們的出路。

張桂梅很欣慰,一位走出華坪考入浙大的女孩,如今定居都市,也有了自己的女兒。張桂梅說,她家的小女兒,被打扮得像公主似的。

新聞來源

《張桂梅紀錄片》談心社

《大山裡的女孩》央視新聞

《63歲女校長和「大山裡女孩」們的高考季》剝洋蔥

《拿命辦學的女高校長張桂梅是怎樣「煉」成的?》人民網

我們用心做菜 讓你喜歡味道 

「Crazy海帶」

穿最好版本 自己

tel:19907399555

手機微信同號

相關焦點

  • 張桂梅的填鴨式教育,家長為什麼不應該照搬?
    「這種死記硬背的填鴨式教育,只能培養出背答案的機器,怎麼算得上是培養人才?」華坪女高踐行的是填鴨式教育嗎?我們先來看看張桂梅校長的做法。在華坪女子高級中學,她給孩子們制定了極其嚴格的規章制度。題海戰術為升學率,老師們要狠心逼著孩子們不停刷題。拿起書本,要不停地反覆誦背書上的內容。面對題目,十分鐘想不出答案老師會在旁催促。
  • 張桂梅的填鴨式教育,憑什麼被點讚?
    「這種死記硬背的填鴨式教育,只能培養出背答案的機器,怎麼算得上是培養人才?」張桂梅校長沒有迴避,而是做出了正面解釋。「我們的教育是填鴨式。問題是孩子們基礎太差,不這麼做是救不出她們的,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 張桂梅校長的填鴨式教育,憑什麼被點讚?
    「這種死記硬背的填鴨式教育,只能培養出背答案的機器,怎麼算得上是培養人才?」張桂梅校長沒有迴避,而是做出了正面解釋。「我們的教育是填鴨式。問題是孩子們基礎太差,不這麼做是救不出她們的,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 李展飛:給張桂梅的「填鴨式教育」點個讚
    如果她是一個健康的人,我懷疑在這個時候,網上恐怕已經開始有異樣的聲音了,會有什麼聲音,大家可以自行腦補,我覺得大家應該已經熟悉了這種「異樣的聲音」。不少中國人有一個習慣。02說說「填鴨式教育」。據說現在已經有人在質疑華坪女子高中的教育——「這種死記硬背的填鴨式教育,只能培養出背答案的機器,怎麼算得上是培養人才?」呵呵,聽到這種論調,我本想爆一回粗,好歹還是忍住了。
  • 「張桂梅搞填鴨式教育,憑什麼當時代楷模?」
    張桂梅在學校裡就是一位極其嚴格的「大魔頭」,拿著大喇叭不停催促學生,是她每天必須要做的工作。  這樣的教學模式受到很多人質疑——死記硬背的「填鴨式教育」,頂多能培養出考試機器,對升學有用,但如何能培養出真正的人才,這難道不是虐待孩子嗎?
  • 聊聊「填鴨式教育」
    首先,我自己就是填鴨式教育的產物,從學前班的「阿波次得鵝佛鴿」,到大學求解麥克斯韋方程組,我接受的一直都是灌輸式的教育,哪個階段應該學習什麼層次的知識,早就被安排的明明白白。很多時候我甚至不需要真正理解某一個知識點,只需要記住出題的模式,就可以給出很多問題的答案。
  • 請留下口德,張桂梅不是填鴨式教育代言人,而是悲壯英雄
    我在讀了張桂梅的故事後,被這位63歲的校長深深打動。為了改變貧困家庭女孩的命運,張桂梅完全不顧生死,用血肉之軀為孩子架起理想之路,執著堅持,絕不後退。她也因此獲得了很多榮譽和嘉獎,這都是她應得的。但是,把她塑造成填鴨式教育的代言人,卻是張冠李戴,荒謬至極。
  • 被質疑填鴨式教育,華坪女高張桂梅:這樣才能走出去
    對於這個成績,雖然張桂梅嘴上說著不滿意,但是在她心裡,其實她已經對自己的學生很滿意了,因為她說:「對山區裡的孩子來說,這已經是最好的成績了。」但是這樣的成績,卻還沒有達到張桂梅自己的目標,因為她的目標是:華坪女高的學生人人上一本,10%左右的學生上全國重點大學,然後再有那麼一兩個學生能上清華北大。
  • 面對「填鴨式教育」質疑,奇蹟校長張桂梅回應
    ,於是也有人對她提出質疑,認為她搞的是填鴨式教育、題海戰術。而張桂梅的回應則是:我們真的是填鴨式的教育!上線94%背後的「填鴨式」教育試想一下,一個大山當中生活的孩子,想要走出大山,走進節奏愈發快捷的社會當中,有多不容易?
  • 網友在北京最好的學區房指責張桂梅「填鴨式教育」
    彼時的筆者對張桂梅老師非常敬佩,這篇文章的閱讀量不高,應該說,在當時,張桂梅老師的採訪與頂替事件比起來熱度寥寥。9月10日,教師節,張桂梅老師再度進入了網友的視線,不是因為她在大山建立女校的種種努力,而是針對網友指責其「填鴨式教育」作出回應。
  • 被質疑填鴨式教育,華坪女高張桂梅:我的目標是讓姑娘們走出大山
    但是這樣的成績,卻還沒有達到張桂梅自己的目標,因為她的目標是:華坪女高的學生人人上一本,10%左右的學生上全國重點大學,然後再有那麼一兩個學生能上清華北大。有網友質疑華坪女高,質疑張桂梅的教育方式是填鴨式教育。對此,張桂梅回應稱:現在我們能做到的,就是通過吃苦,通過磨時間,把學生們表面的成績磨出來。
  • 說張桂梅老師是填鴨式教育的人,其實根本不懂山村孩子的無奈
    張桂梅以羸弱的身軀、一己之力在雲南麗江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公辦女子高中,專門免費培養那些失學的孩子。在學校裡,張桂梅老師為孩子們制定了嚴格的作息制度,要求孩子每天早上5點半起床,晚上自習到24點後熄燈休息,午飯時間只有10分鐘。
  • 「填鴨式教育」實在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這種死記硬背的填鴨式教育,只能培養出背答案的機器,怎麼算得上是培養人才?」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這個填鴨式的教育,我們真的是填鴨式的教育,問題她理解不了,她那個基礎太差了。實際上我很可憐這幫姑娘,我也佩服這幫姑娘,但是你必須這麼做,你不這麼做,是把她救不出來的。」不這麼做,就沒有辦法讓這群姑娘走出大山。
  • 建一所女子版衡水中學怎麼了,填鴨式教育又怎麼了?
    哥經常遇到很多天問式的問題,乍聽有些道理,只是有點肉糜吃多了的蠢蠢氣息。比如我們的醫保那麼發達,怎麼可能有人看不起病?年輕人都去送快遞了,製造業怎麼辦?小鎮「做題家」只會刷題,能有什麼出息?因為縱然有醫保,有些救命藥需要70萬一針。因為送快遞可能更賺錢,還不用彎腰撿工卡。因為只有靠刷題,張桂梅的女娃娃們才能走出大山。
  • 建一所女子版衡水中學怎麼了,填鴨式教育又怎麼了?
    哥經常遇到很多天問式的問題,乍聽有些道理,只是有點肉糜吃多了的蠢蠢氣息。比如我們的醫保那麼發達,怎麼可能有人看不起病?年輕人都去送快遞了,製造業怎麼辦?小鎮「做題家」只會刷題,能有什麼出息?因為縱然有醫保,有些救命藥需要70萬一針。因為送快遞可能更賺錢,還不用彎腰撿工卡。
  • 張桂梅的填鴨式教育不算培養人才?我感激這種教育改變兩代人命運
    可即便是這樣無私的、偉大的奉獻精神,這樣優異成績的取得,仍被一些聲音質疑:「只會應試的『小鎮做題家』,到了大學真的能夠適應大城市的生活,能正常與周圍的同學交往嗎?」「這種死記硬背的填鴨式教育,只能培養出背答案的機器,怎麼算得上是培養人才?」
  • 春城夜譚|就算是填鴨式教育,又有什麼問題?
    翻閱她的診斷書,上面羅列著骨瘤、肺氣腫、小腦萎縮等17種疾病,但她仍在咬牙堅持……這是一名人民教師,一名共產黨人,對大山的承諾,她,就是「燃燈」校長張桂梅。而這樣的一位老師,卻在9月10日,教師節,再度進入了網友的視線,不是因為她在大山建立女校的種種努力,而是針對網友指責其「填鴨式教育」作出回應。
  • 春城夜譚|就算是填鴨式教育,又有什麼問題?
    而這樣的一位老師,卻在9月10日,教師節,再度進入了網友的視線,不是因為她在大山建立女校的種種努力,而是針對網友指責其「填鴨式教育」作出回應。她的教育方式是填鴨嗎?是的。張桂梅每天的日常就是驅策著學生們,快點,再快點,下課三分鐘必須跑到食堂,十分鐘就餐時間,吃完立即學習。為了節省吃飯時間,她要求學生打飯時不能說話,像嚴格貫徹宮廷規矩的容嬤嬤,虎視眈眈盯著每一個孩子。這樣的節奏會持續到晚上24點,因為下了課孩子們還需要晚自習到半夜。這些規章制度跟衡水比起來,甚至也有過之無不及。
  • 張桂梅的雲南麗江華坪女子中學,是填鴨式教學嗎?
    認為張桂梅的華坪女子中學是填鴨式教學的人,就如同對乞丐說何不食肉糜!如果沒有張桂梅,這些女孩連接受填鴨式的教育的機會都沒有!華坪女子中學的初衷是改變這些女孩的命運,讓她們有這樣的機會接受教育,走出大山,改變命運!更何況,放眼當今社會,在中國這種國情下,素質教育本就是有錢人的教育。
  • 從「吸菸致貧」到「填鴨式教育脫貧」,沒點定力都不知道怎麼活
    說到脫貧,就想到被評為「時代楷模」的張桂梅校長,為了幫助貧困家庭女孩改寫命運,籌辦了免費女子高中,付出了艱辛努力,做出了巨大的個人犧牲,也取得了很耀眼的成就。但因為她的一句「我們的教育是填鴨式」,讓很多人建立了「填鴨式教育脫貧」的邏輯,進而延伸到:不管什麼樣的教育,只要能提分,就是好教育。甚至以此來唱衰素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