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務】從「小米」香港上市看VIE架構的搭建

2021-02-14 投資與併購專業律師

小米IPO發行價17元港幣,估值543億美元,已躋身有史以來全球科技股前三大IPO,且是香港資本市場第一家「同股不同權」創新試點。

2018年7月9日,小米集團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根據小米《招股說明書》顯示,小米搭建了大量的VIE協議架構版圖。

VIE模式的由來

VIE模式,Variable Interest Entity,即「可變利益實體」,也稱「協議控制」或「新浪模式」,該模式在新浪網境外紅籌上市時首開先河。當時,新浪網也打算採用普通的紅籌模式上市,但是由於網際網路業務(即電信增值業務)是禁止外資進入的,因而離岸公司將無法收購境內的經營實體。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律師設計出了「協議控制」模式,即境外離岸公司不直接收購境內經營實體,而是在境內投資設立一家外商獨資企業,為國內經營實體企業提供壟斷性諮詢、管理等服務,國內經營實體企業將所有淨利潤,以「服務費」的方式支付給外商獨資企業;同時,該外商獨資企業還應通過合同,取得對境內企業全部股權的優先購買權、抵押權和投票表決權、經營控制權。

VIE的常規架構

VIE模式一般由三部分架構組成,即境外特殊目的公司(SPV)、境內返程投資企業(WOFE)和境內可變利益實體。

 

實際控制人出於稅收、註冊便利等種種考慮,可能在開曼、香港等多地設立SPV,SPV返程投資外商投資企業(WOFE),再通過WOFE與實際控制人、境內可變利益實體(VIE公司)籤署一套控制協議,即VIE協議,以控制境內可變利益實體,並將境內可變利益實體的收益轉移到SPV。

常見架構如下:

小米VIE架構

小米對涉及外資「限制」和「禁止」業務的經營主體搭建相關合約安排,並分別於2017年12月1日、2018年4月11日及2018年4月17日完成,涉及業務板塊包括電子商務及網際網路服務、遊戲業務、金融、網絡出版、影視、投資等。

(一)電子商務及網際網路服務板塊

1、小米科技

小米科技目前主要從事第三方電商平臺、雲服務、移動通信轉售業務等網際網路信息發布業務,屬於外資限制業務,存在採用VIE架構的必要性。

小米集團(開曼)在香港設立一個SPV小米香港,小米香港在境內設立WOFE小米通訊。小米通訊與小米科技及其工商登記的股東雷軍(77.8%)、黎萬強(10.12%)、洪鋒(10.07%)、劉德(2.01%)籤署協議控制法律文件,通過VIE 協議控制小米科技100%股權,並間接控制小米科技附屬公司。

2、有品信息科技

一樣通過小米香港在境內設立WOFE小米有品科技。小米有品科技與有品信息科技及其工商登記的股東雷軍(70%)、劉德(10%)、洪鋒(10%)和黎萬強(10%)籤署協議控制法律文件,通過VIE 協議控制有品信息科技100%股權。

3、美卓軟體設計

小米通訊除了協議控制小米科技之外,其全資子公司小米移動軟體也與美卓軟體設計之間建立了協議控制結構。小米移動軟體與美卓軟體設計及其工商登記的股東朱印(61%)、李炯(39%)籤署協議控制法律文件(借款合同除外),通過VIE 協議控制美卓軟體設計100%股權。

(二)遊戲業務板塊

瓦力網絡科技目前從事網路遊戲分發平臺和運營,以及在線直播平臺業務。根據《網際網路文化管理暫行規定》,網路遊戲被包含在網際網路文化的範疇中,自然屬於《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的外資禁入行業。

根據《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三定」規定)和中央編辦有關解釋,進一步加強網路遊戲前置審批和進口網路遊戲審批管理的通知》(新出聯[2009]13號),是明確禁止了網路遊戲運營業務的VIE架構運用的。

在小米和其聯席保薦人分別諮詢了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和工信部後,相關機構表示:

(i)上述機構均是本公司主要業務活動的主管政府機構;

(ii)相關機構確認,除在線閱讀及網際網路遊戲的出版外,採用合約安排並不違反中國大陸法律及法規;

(iii)對於網際網路遊戲的出版,監管已出版遊戲的主管機構北京市文化局確認,採用合約安排並不違反中國大陸法律及法規,亦不影響本公司已取得的現有執照的有效性;

及(iv)中國大陸法律法規並無禁止在線閱讀業務採用合約安排。

雖然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在諮詢過程中並無對在線閱讀業務採用合約安排的合法性發表意見,但亦無表明採用合約安排違反中國大陸法律法規。此外,工信部確認,採用合約安排並不違反中國大陸法律法規。

因此,大膽地搭建了VIE架構。

小米集團(開曼)在開曼設立Wah International,由後者再去香港設立瓦力國際香港有限公司,再由香港的SPV在境內設立WOFE北京瓦力信息技術。北京瓦力信息技術與北京瓦力網絡科技及其工商登記的股東劉泱(65%)、雷軍(10%)、梁秋實(14%)、劉景巖(6%)、袁彬(3%)、南楠(2%)籤署協議控制法律文件(借款合同除外),通過VIE 協議控制北京瓦力網絡科技100%股權。

(三)金融板塊

1、捷付睿通

捷付睿通從事網際網路第三方支付業務,根據《電信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91號)和《電信業務分類目錄》,網際網路第三方支付業務屬於增值電信業務的一種,也就屬於外資限制業務,還需滿足電信行業相關管理要求。

但它不需要再另行搭建VIE架構,已作為小米科技的境內控股子公司,在上文小米通訊和小米科技的VIE架構中被間接協議控制。

2、北京小米電子軟體(尚未開始開展業務)

小米集團(開曼)在開曼設立Xiaomi Finance Inc作為金融板塊的SPV,後者在香港成立小米金融香港,再到境內成立天津小米商業保理,再成立全資子公司北京小米支付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小米支付技術有限公司與北京小米電子軟體及其工商登記的股東雷軍(90%)、洪鋒(10%)籤署協議控制法律文件,通過VIE 協議控制北京小米電子軟體100%股權。

3、北京小米電子軟體附屬公司

北京小米電子軟體附屬公司也通過上述VIE架構被間接協議控制。

銀米科技,是北京小米電子軟體全資控股的持股平臺,2016年12月28日出資認繳發起設立民營銀行四川新網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參股股東持有29.5%的股份,仍處於5年不得轉讓股權的鎖定期內。《中資商業銀行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規定,只允許境外金融機構發起或投資中資商業銀行,且需要符合入股比例等相關要求,故也存在採用和保留VIE架構的必要性:

第十條 境外金融機構作為中資商業銀行法人機構的發起人或戰略投資者,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

第十一條 單個境外金融機構及被其控制或共同控制的關聯方作為發起人或戰略投資者向單個中資商業銀行投資入股比例不得超過20%,多個境外金融機構及被其控制或共同控制的關聯方作為發起人或戰略投資者投資入股比例合計不得超過25%。

小米信用和上海小米慧科,都是北京小米電子軟體的全資子公司,都暫未開展實際業務,擬分別從事個人徵信和基金銷售業務,正在準備申請相關業務資質,對外資準入的要求尚不明確,故也放在北京小米電子軟體下面被VIE架構間接控制。

(四)網絡出版板塊

北京多看科技目前從事在線電子書閱讀服務,構成網絡出版服務。根據《網絡出版服務管理規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令第5號)的規定,「中外合資經營、中外合作經營和外資經營的單位不得從事網絡出版服務」,因此需要搭建VIE架構。

小米集團(開曼)在開曼設立Duokan International Group Inc.,再於香港設立Hong Kong Duokan Investment Limited,再在境內設立WOFE北京小米數碼科技。北京小米數碼科技與北京多看科技及其工商登記的股東(註:《小米集團聆訊後資料集》顯示股東為王川61.75%和雷軍38.25%,《小米集團公開發行存託憑證招股說明書》(申報稿)顯示股東為王川、馬傑、雷軍)籤署協議控制法律文件(借款合同除外),通過VIE 協議控制北京多看科技100%股權。

(五)影視板塊

1、小米影業

小米影業工商登記的經營範圍包括「廣播電視節目製作;電影發行」等業務,目前從事對影視項目的投資、廣告植入和營銷,屬於外資禁入業務。

小米集團(開曼)在開曼設立SPV小米影業,再在香港設立小米影業香港有限公司,在境內設立WOFE北京文米文化。北京文米文化與小米影業及其工商登記的股東洪鋒(10.07%)、黎萬強(87.92%)和劉德(2.01%)籤署協議控制法律文件(借款合同除外),通過VIE 協議控制小米影業100%股權。

2、北京瓦力文化

北京瓦力文化不從事具體業務,僅持有浙江華策影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華策」)的股份,系其參股股東,浙江華策的經營範圍包括製作、發行廣播劇、電視劇等業務,屬於外資禁入業務。

小米通訊在與小米科技搭建VIE架構的同時,還與北京瓦力文化及其工商登記的股東雷軍(90%)、尚進(10%)籤署協議控制法律文件,通過VIE 協議控制北京瓦力文化100%股權。

(六)投資板塊

金星投資是小米科技的全資子公司,作為小米的投資平臺,金星投資及其下屬公司或有限合夥企業以參股股東的身份進行股權投資,且其已投資的公司所涉及的行業中包括限制或禁止外資進入的行業(如電影製作和發行、網路遊戲開發),因此,由小米通訊通過其與小米科技之間的VIE 協議間接控制金星投資100%的股權。

至此,小米的VIE架構搭建完畢。

小米VIE模式點評

協議控制,因新浪公司首先使用合同綁定內資公司獲得海外上市而得名。這一模式究竟由哪位律師初創,尚不可知,但這一發明堪稱「天才式」創造,自商務部2006年發布10號文以來,這一模式顯得更為可貴,他在很多方面都成了遊刃於紛繁複雜的中國法律夾縫之間的幽靈,小米的VIE架構優雅地繞開了10號文,成功登陸香港資本市場。

 

溫馨提示:粵港澳大灣區法律智庫有IPO,新三板掛牌、併購、定增、資產證券化、可交債、城市更新、基金、教育培訓、體育等微信群,若您有興趣加入相應的群,請搜索微信13352980519,報(姓名+單位+想入的群)申請。

=====================

關於粵港澳大灣區法律智庫:

本智庫關注和提供前沿法律及經濟資訊,「粵港澳大灣區」於2017年寫入總理政府工作報告,李總理說要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發展規劃,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提升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本智庫目前已有數萬名上市公司的大股東、董事長、高管等精英關注。智庫負責人為安壽輝律師,安律師是湖南人,安律師擁有法學本科、經濟法學碩士、北京大學金融學碩士、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其團隊主要工作是提供經濟金融、公司事務、股權轉讓、投融資、私募基金、新三板、上市、併購重組、資產證券化、PPP、債券、城市更新、法律顧問及訴訟等法律服務。

溫馨提示:本平臺背景有天使投資人、VC和PE投資機構,如您有好的項目、創意需要融資或者對接,可與我們聯繫。歡迎吐槽、來稿。聯繫電話:13352980519

相關焦點

  • 深度解讀香港上市紅籌架構,原來如此簡單
    上市數量超過2016年和2017年兩年上市公司數量的總和。2018年總部設在大陸並且成功在香港實現IPO上市的企業家數多達84家。港交所實施了「同股不同權」允許上市這一重大改革政策後,小米集團作為政策改革的推動者,率先於2018年7月9日在港交所敲鐘。此後,美團、海底撈等行業巨頭紛紛登陸港股。
  • VIE架構十問十答
    2、VIE架構通常如何搭建?一般來說,搭建VIE架構的主體公司可分為境外特殊目的公司(SPV)、境內外商獨資企業(WFOE)、境內運營實體(VIE/OpCo)等三大部分。具體搭建步驟包括:——國內創始人團隊(即中國境內運營實體的實際控制人)在境外(通常是在開曼群島(Cayman Islands)或英屬維京群島(BVI)等避稅天堂)設立個人特殊目的公司;——以個人特殊目的公司、外幣投資人為股東,在境外子公司作為境外上市主體或擬上市主體,向境內運營實體輸送融資;——由於香港公司在大陸地區所設的公司滿足條件的可享有5%的稅收優惠
  • 如何搭建境內外上市VIE、紅籌架構
    國家稅法嚴格,企業稅負升高,不少公司在謀求上市及掛牌中都非常注重架構的搭建,通過前期的稅務架構搭建與籌劃,可以達到減輕稅收負擔的目的,並為未來企業運營和投資退出階段的稅負成本最小化做好安排。
  • 華興證券:VIE架構十問十答
    2、VIE架構通常如何搭建?一般來說,搭建VIE架構的主體公司可分為境外特殊目的公司(SPV)、境內外商獨資企業(WFOE)、境內運營實體(VIE/OpCo)等三大部分。我們認為,可以用境內運營實體的收入佔上市公司總收入的比例來擬合與估測VIE架構的利潤匯出風險。京東、美團、小米等公司來自境內運營實體的收入佔上市公司總收入的比例不超過10%。7、VIE架構面臨什麼公司治理風險?
  • 灼見|華興證券龐溟:VIE架構十問十答
    2、VIE架構通常如何搭建? 一般來說,搭建VIE架構的主體公司可分為境外特殊目的公司(SPV)、境內外商獨資企業(WFOE)、境內運營實體(VIE/OpCo)等三大部分。
  • 國浩視點 | VIE架構近期法律動態及其在美國成功上市案例的運用和...
    二、VIE架構在美成功上市案例的運用和解讀   下圖為2019年已使用VIE結構在美國上市的5家中概股的情況概覽:   富途集團設立及VIE架構搭建過程簡要如下:   1. 2007年12月,綠③公司在中國深圳註冊成立,主要從事於網際網路金融產品的研發及運營服務,屬於外商投資限制類範圍;   2. 2012年4月,創始人李華在香港設立綠①公司,並於2012年10月至2018年8月期間陸續取得相關的香港牌照;   3. 2014年4月,上市主體灰色公司在開曼群島註冊成立
  • 企業海外併購上市,如何搭建公司架構?
    那麼企業在海外併購的過程中,該如何搭建交易架構? 搭建海外投資架構的優勢 跨境併購的交易架構可簡單劃分為直接投資架構和間接投資架構。相對於直接投資架構,間接投資架構是指投資者在境外投資時,通過其他國家或地區設立的中間控股公司間接持有投資地公司的投資模式,間接投資架構模式擁有以下優勢,海外投資時多選擇使用間接投資架構,具體包括: 規避嚴格法律管制的需要 01
  • 歷時17個月,A股首個VIE上市公司來了
    中國影響力最大、估值最高的一批科技獨角獸多數是VIE架構。為了吸納它們上市,科創板允許VIE架構、同股不同權公司以CDR的形式上市。但科創板迄今已運作一年多,上市企業數量逼近200家,首家VIE架構的上市公司卻遲遲不能面世。已上市的企業中有不少曾搭建過VIE架構,但為了回A股上市都選擇了先拆除。
  • 小米為在香港股票上市,在港瘋狂投放戶外廣告!
    有分析人士認為,小米此舉是欲增強本地人對小米品牌的認知,提升對小米投資的熱情。當前發行價為17港元,為發行區間的下限,以此計算,加上融資及綠鞋計劃後,小米最高估值不超過550億美元。小米的上市並不是一個好時機,此前上市的平安健康醫療、易鑫集團表現不佳,曾經炙手可熱的香港上市科技股陷入困境。加上正值中美貿易戰,投資者恐慌放棄香港股市,對小米的發行也是雪上加霜。小米此次上市過程中的估值也從最高1000億美元的預期不斷下調。當前,據香港方面的消息,一些機構投資者周四在暗盤交易中看到的出價低至15.40港元,沒有人賣出。
  • 小米網站的架構變遷與迭代
    彼時,小米網僅有三位開發工程師,在經過兩個多月的緊張開發後,小米網將要第一次面對公眾在線銷售產品,接受大考。由於工程師資源極度緊張,我們甚至考慮過使用ECSHOP之類的開源系統搭建小米網,不過幸好我們很快放棄了這一想法。因為在3個月之後,我們就發現不得不對系統進行一輪重構了。如果使用了第三方開源系統,為適應原系統架構,我們將長期被迫「遷就」原架構而放棄很多更優的設計,並為學習這個系統而付出時間成本。概述第一代的小米網架構非常簡單,如圖1所示。
  • 祝賀小米集團香港主板成功上市,躋身全球科技股前三大IPO
    2018年7月9日,小米集團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股票代碼為「1810.HK」。
  • 為在香港及內地上市公司而設的內幕信息披露實務指引
    香港特許秘書公會 - 認證及代表香港及內地公司治理專業人士的專業團體 - 發布最新指引 《A + H股公司內幕信息披露實務指引(第二版)》 旨在推廣合規實務及最佳行事守則,以供處理這棘手課題
  • 將迎換上市主管!香港交易所微調架構?一圖看盡港交所組織架構
    香港交易所明年將迎來新的上市主管。 南都記者從港交所獲悉,港交所於今日(周五)為陳翊庭為上市主管,將於2020年1月2日履新,負責上市科工作,接替已屆香港交易所員工一般退休年齡而將於今年年年底卸任的戴林瀚。
  • 京東二次上市是什麼意思?京東為什麼香港上市?(附全文)
    「6.18購物節」當天,京東集團在香港二次上市,股票代碼HK9618,該次IPO共計發行1.33億股,每股發行價定為226港元,全球發售募集資金淨額近300億港元,京東此次在港二次上市成為港交所今年以來最大規模的新股發行
  • 小米什麼時候上市 內地與香港上市日期有兩個版本
    ­  據香港經濟日報報導,小米香港、內地上市日期出現兩個版本:一,按原定計劃,本月28日定價,7月9日CDR上海掛牌,10日香港掛牌;二,為配合內地CDR細則發布,內地香港定價日同在7月9日,7月16日CDR上海掛牌,17日在港掛牌。小米拒絕評論傳聞。
  • 港股速遞 國際學校採用VIE架構實務:以楓葉教育為例
    前關于楓葉教育運營中國際背景與國內監管的報告從宏觀上解讀了國際學校的辦學模式、背景條件以及上市前需要注意的問題和應對策略。 楓葉教育VIE架構模式 按照前文所述,楓葉教育並沒有對其在中國的經營實體,包括全國八個城市的11所幼兒園、6所小學、7所初中、7所高中、2所外籍子女學校共計33所學校、幼兒園進行直接控股,而是採用了合約安排的方式有效控制這些國際學校
  • 小米上市首日即允許賣空,港交所推出小米股票期貨、期權合約
    7月4日晚間,港交所公告,小米集團(01810.HK)7月9日將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交易,同日小米股份將納入認可賣空指定證券名單,小米期貨和期權也將於7月9日推出。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市首日便推出期貨及期權,這在港股市場並不常見。
  • 註冊香港公司!泡泡瑪特香港敲鐘!企業上市的選擇為什麼是香港?
    國際化程度較高的香港,天生更具包容性、多層次性等特徵,允許同股不同權類、VIE架構公司、二次上市等。現在門檻更低,上市流程更簡便,為港股上市提供了便捷。二是內地發行人可以吸收海外企業對管理、營運及市場開拓的經驗,為企業進軍海外搭建平臺及募集再融資資金更為容易。三是便於內地企業引進海外及國際性投資者。
  • 港交所通告小米上市首日可賣空!推出期貨期權小米暗盤已跌5%
    小米上市首日推出期貨及期權今日晚間,港交所發布公告稱,首間在香港新上市機制下以不同投票權架構上市的公司小米集團(股份代號:1810)的股份,將於2018年7月9日在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市場上市交易。
  • 深度整理 | 港股IPO的流程路徑及相關法律實務
    利好消息頻現,隨著港股市場境內企業境外上市融資環境進一步優化,境外上市制度不斷深化改革,港股正式啟動「搶」擬上市公司模式。小米、映客、陸金所等網際網路公司進入港股上市「進行時」,內地資金瘋狂湧入港股市場。毋庸置疑,2018年將有更多內地企業赴港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