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響上海文化品牌丨鼎立世界再創輝煌 上海博物館挖掘建設文化品牌...

2021-01-08 新民晚報

看到什麼,你會聯想到上海博物館?看到上海博物館,你又會想到什麼?

經過為期半年在全球範圍的徵集,上博新館標雲年問世, 同時精心定製了新館標的徽章、標籤貼,以及量身定製了源於新館標圖案的絲巾和紙拎袋等衍生品。「擦亮這塊上海文化招牌,就要強化上海博物館的品牌影響力。」上博黨委書記湯世芬告訴記者。

圖說:上博新館標雲年問世

新館標問世 衍生品配套

上海博物館館標圖形以上博本館建築的概念「鼎」作為切入點,結合鎮館之寶「大克鼎」的造型特徵,以極簡的線條構成「鼎」的形態特點,圖形精簡概括又一目了然,同時又與「東館」簡約現代的建築外觀相呼應。圖形中巧妙融入「海」的拼音首字母「H」和博物館「Museum」英文首字母「M」,整個標識亦為「H」和「M」的結合,體現出上海博物館的地域性與國際性。

上博館標設計的衍生品絲巾設計(見上圖),還「預測」到了2021年「極致灰」和「靚麗黃」這兩大國際流行色。灰黃組合諧音為輝煌,即上博事業將不斷創造輝煌。這一順應國際流行前沿的撞色搭配,體現了上海博物館的國際化審美,又彰顯了中國元素和上海特色。

圖說:上博館標設計的衍生品絲巾

《上海博物館視覺形象手冊》(中英文版)在補充了博物館特有的輔助色後,也隨之製作完成。《手冊》規範了上博的整體視覺形象設計,更好地傳播博物館理念,進一步增強上海博物館品牌的標識度和影響力。

郎窯紅走紅 輻射力增強

在2020年國慶中秋期間,上海博物館形象海報現身紐約時代廣場大屏,進行為期一周的公益推廣。形象海報以象徵「海納百川」的藍色為主色調,輔以上海城市地標元素,以「鎮館之寶」西周大克鼎作為代表文物,簡潔鮮明地展示上海博物館作為世界頂級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的新形象,傳遞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美好願景。在這次公益推廣中,上海博物館的全新館標首次在國際上登場展示。

圖說:上博馬克杯

今年初,以上博館標主色調郎窯紅為基礎色的馬克杯,成為許多觀眾在藝術品商店的首選伴手禮。馬克杯添加了45%的進口高檔骨粉,21道工序,3次高溫燒制,如羊脂般玉潤細膩,釉色典雅紅正,胎體薄滑,釉面光滑且耐磨,細潤透光且無雜質。馬克杯下部邊緣特別燒制出標誌的立體感,包裝盒的設計來源於新館標紙拎袋的設計,灰紅拼色與郎窯紅呼應,灰色面上的館標簡潔清晰,彰顯華貴大氣。

上海博物館以在中國古代文物領域的收藏與研究實力聞名於世。那麼,掛上新標的馬克杯代表了「上博出品」,品控、審美和調性是一項細緻的考驗,過去這些並不是博物館運營的主要內容。

在新時代背景下,上海博物館全新的視覺形象設計與推廣,全面提升了博物館形象,將品牌影響輻射國內國外,在海內外觀眾心裡印刻這一既有內涵又具顏值的上海文化品牌新名片。

圖說:上海博物館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提升知曉度 獲得美譽度

文化品牌雖然不如商業品牌那樣有一目了然的「價值」,但文化品牌是擁有強大內核的能量體,文化品牌的故事更值得去挖掘、去傳播、去演繹。

上海博物館的品牌力量在於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彰顯城市特質。近年來,上海博物館積極利用全媒體來擴大品牌影響力。一方面,依靠大眾媒介讓受眾了解博物館的展覽、教育活動、文創等實時動態,讓品牌主體在受眾心目中形成初印象,提升知曉度。另一方面,努力加強傳播內容的內涵、品質和深度,獲得更多美譽度。分別與本報和市社聯合作的「上博講壇」「江南文化講堂」等子品牌也都以其極高的專業性、廣博性和戰略性,獲得受眾好評。

結合上博東館建設,在新館標誕生後,著名設計師沈浩鵬受邀設計了上海博物館館標的衍生品。湯世芬對此解讀說,博物館逐漸以符號化的形象成為話題,吸引受眾聚集和分享,讓品牌的傳播藉助受眾得到擴散,進一步擴大了這一上海文化地標的影響力。(新民晚報記者 樂夢融)

相關焦點

  • 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李強調研文化產業、察看文化場館、走訪...
    8月1日至2日,市委書記李強用兩個半天時間,就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設國際文化大都市,調研文化產業、察看文化場館、走訪文藝院團,與文化工作者、藝術家和文化企業負責人親切交流。加速集聚影視產業資源,做強做優專業服務功能,促進產業能級全面提升作為落實「上海文創50條」和打響「上海文化」品牌的實踐探索,松江科技影都著力打造以高品質、高科技影視生產為核心的影視產業生態圈
  • 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李強用兩個半天時間專題調研
    8月1日至2日,上海市委書記李強用兩個半天時間,就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設國際文化大都市,調研文化產業、察看文化場館、走訪文藝院團,與文化工作者、藝術家和文化企業負責人親切交流。作為落實「上海文創50條」和打響「上海文化」品牌的實踐探索,松江科技影都著力打造以高品質、高科技影視生產為核心的影視產業生態圈,已經吸引6000多家影視企業及工作室入駐。李強來到位於車墩鎮的上海影視樂園,聽取科技影都規劃建設情況介紹,就產業布局、人才引進、影視製作等詢問相關負責人,並詳細了解了入駐企業的意見建議。
  • 打響上海文化品牌
    正在北京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在滬全國政協委員中,就有不少來自中醫領域,在這些委員看來,中醫是海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斷弘揚海派中醫文化,對於打響上海文化品牌,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海派中醫 底蘊豐厚  「在以前看中醫,石筱山骨傷好,顧筱巖瘍科好,韓哲仙治黃疸……,可謂婦孺皆知,家喻戶曉。」
  • 打響上海文化品牌|上海最重要的文化品牌有哪些?答案揭曉了
    文化品牌是一座城市的金字招牌、重要標誌,承載著城市精神品格和理想追求,是增強城市文化軟實力的重要依託。未來,隨著上海文化實力變得越來越強,文化的力量也會滲透和影響到產業發展、城市發展和市民生活等方方面面。10月16日,第二屆「上海文化十強十佳十人十大品牌活動」揭曉。
  • 打響上海文化品牌丨對標國際最高水平,「上海文學藝術翻譯獎」今起...
    「上海文學藝術翻譯獎(以下簡稱『翻譯獎』),將對標國際最高水平,積極打造一個立足上海、服務全國、面向世界,高規格、高品質、高影響力的文學藝術翻譯獎項,推動新時代上海文學、藝術翻譯事業的發展。」「翻譯獎」的創辦,一方面將提升上海作為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碼頭」的能級,推動上海國際文化翻譯中心建設,讓全中國、全世界的優秀文藝作品更多地來滬出版、展出、展演、展映;一方面將助推上海原創文藝作品「源頭」建設,進一步用好用足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資源,著力推出更多「上海原創」,推進新時代的上海文藝創作更好地走向全國、擁抱世界。
  • 李強:全力打響上海服務、上海製造、上海購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
    市委書記李強主持會議並強調,新時代要有新使命新作為,上海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的要求,在新時代坐標中堅定追求卓越的發展取向,著力構築上海發展的戰略優勢,全力打響上海服務、上海製造、上海購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
  • 助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上海移動5G覆蓋上海東方體育中心等多個...
    助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上海移動5G覆蓋上海東方體育中心等多個展館賽場 2019年男籃世界盃上海賽區賽事昨天正式開幕
  • 上海博物館「春風千裡—江南文化藝術展」開幕
    5月25日,「春風千裡——江南文化藝術展」在上海博物館開幕。展覽共展出文物197件組,以上海博物館館藏文物為主,並借展安徽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南京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館等15家文博單位的重要文物,涵蓋骨角器、玉石器、青銅器、陶瓷器、書畫、古籍、漆器、家具、印章、竹木器、玻璃器等諸多門類。本次展覽將持續到8月23日。
  • 長寧聚焦「上海文化」品牌 推進虹橋時尚創意產業集聚區建設
    原標題:長寧聚焦「上海文化」品牌 推進虹橋時尚創意產業集聚區建設曾令人無比好奇的城中秘境「上生·新所」,眼下已揭開了它神秘面紗的一角,並以一場極具風情的泳池大秀為今年的上海時裝周留下了驚豔的一筆。首次登陸長寧的上海時裝周時尚周末,則走進了商業地標尚嘉中心,讓時尚T臺、showroom真正成為普羅大眾共享的盛宴。  在這樣的氛圍下,今年4月25日,長寧區全力打響上海「四大品牌」加快建設國際精品城區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正式發布。
  • 新民隨筆丨文化品牌要有文化內涵
    按《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國際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上海正在進行紅色文化品牌、海派文化品牌、江南文化品牌的挖掘、梳理與打磨等前期工作。在專家小組評定文化品牌的過程中,發現大家對「何謂上海文化品牌」的認識並不是十分清晰,判斷也不是十分統一。當然,挖掘、梳理工作本身,也是對「文化品牌」定義、內涵與外延的再確認。最大的誤區就是,不少相關單位力推的「文化品牌」,約等於其現有的「優秀工作內容」。
  • 上海奉賢:沉心厚植「賢文化」爭當文化品牌「排頭兵」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委書記李強指出,上海將緊扣工作主線、強化思想引領,牢牢把握導向、弘揚主流價值,瞄準最高標準、打響文化品牌,圍繞上海建設國際文化大都市戰略目標,堅持走面向未來的文化強市之路,開創本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 兩百餘家上海老字號重拾當年勇,助力上海打響「四大品牌」
    上海是中國最早的品牌發源地,上海的老字號也聚集著曾經最輝煌的製造、購物、服務和文化品牌。在即將於5月10日開幕的2019「中國品牌日」系列活動中,有62家老字號企業將亮相。上海現有老字號品牌222家,其中商務部認定的「中華老字號」企業180家,數量居全國首位;另有本市認定的「上海老字號」42家。其中有16家老字號獲得「上海品牌」首批認證。在180家「中華老字號」中,已有65家創立超過100年,例如吳良材創立於1719年、王寶和創立於1744年。
  • 上海在濱海地區打響「上海灣區」城市品牌
    新華社上海電(記者李榮)上海正在杭州灣北岸的濱海地區——金山區打響「上海灣區」城市品牌,著眼於灣區特徵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建設「產城融合、濱海花園和門戶節點」區域。  據上海市金山區8日發布的消息,上海打造「上海灣區」城市品牌,將著力強化產城融合特徵,聚焦發展大健康產業、綠色化工、休閒旅遊,加快產能提升和動能轉換,全面推動創新發展。
  • 上海奉賢秉持五大發展理念打響五大品牌
    打響「東方美谷」品牌近年來,奉賢區積極打響「東方美谷」品牌,加快建設大健康美麗產業的高地,目前已集聚一批醫藥、美妝頭部企業。奉賢堅持特色做特、優勢做優、長板拉長,從「中國化妝品產業之都」向「世界化妝品之都」邁進。以化妝品面膜為例,全國每4片面膜中就有1片產自奉賢。
  • 上海消防博物館—承載消防歷史,延伸消防文化
    的專業博物館。上海消防博物館展示面積2400平方米,擁有藏品2萬餘件,目前展出展品資料約2100餘件。來到這裡,您不僅可以通過歷史陳列與科普體驗展項,回顧上海近代消防發展史,同時也能深入了解消防知識、增強自防自救技能。
  • 四大品牌建設,怎樣從「打造」邁向「打響」
    如果能服務到長三角、長江經濟帶、全國乃至全世界,才能跟卓越的全球城市功能相匹配■用辦文化事業的理念和方式去指導文化產業發展,或者簡單地把文化事業產業化,其結果都不會理想。2017年 12月中旬,在中共上海市委舉行的學習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李強明確提出要全力打響上海服務、上海製造、上海購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
  • 打響上海文化品牌丨5國7城一路圈粉,「中國交響之聲」驚豔世界
    上海交響樂團140周年世界巡演亦隨之劃上圓滿句號。圖說:餘隆攜上海交響樂團在逍遙音樂節亮相 上交供圖上海交響樂團這支亞洲最古老樂團於8月中旬起拉開為期三周的世界巡演。先後登上了美國拉維尼亞音樂節、英國愛丁堡國際藝術節、瑞士琉森音樂節、奧地利格拉芬內格音樂節、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夏季音樂季等國際一流音樂節。
  • 傳播方式不斷創新 上海立體式打響紅色文化品牌
    從紅色地標的多維保護和開發,到紅色作品創作的蓬勃發展,再到紅色文化傳播方式的不斷創新,上海這座血脈中流淌著紅色基因的城市,在過去三年來正積極探索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式打響上海紅色文化品牌。「我越來越意識到,紅色文化已經融入上海這座城市的奮鬥歷史與生活日常,觸手可及又蓬勃向上。」
  • 深度挖掘、活化利用馬家浜文化 提升城市文化品牌影響力
    為更好地挖掘馬家浜文化的價值、展示研究成果、傳播其豐富的文化遺產,2019年12月27日,嘉興市馬家浜文化博物館落成揭牌,《馬家浜》考古發掘報告發布,考察馬家浜遺址等一系列紀念遺址發現60周年的活動也將相繼開展。在馬家浜文化博物館揭牌現場,1959年馬家浜遺址第一次發掘的參與者和2009年第二次發掘時的考古隊領隊、參與者與專家學者共話馬家浜文化的研究和發展。
  • 2018年上海文化產業發展報告
    上海文化產業按照中央總體部署,圍繞國家戰略和上海發展實際,以提升城市經濟創新力、產業競爭力和文化軟實力為發展目標,深入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快本市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上海文創50條」),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以自貿試驗區建設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為契機,以重大項目和品牌建設為抓手,著力挖掘產業新動能,注重培育新興產業,加快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發展融合業態,構建文化金融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