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三十而立再出發,不忘初心踐使命。2020年是貴州省關工委成立30周年。為集中展示全省3萬多個關工委組織和21萬餘名五老為青少年健康成長服務的工作成效,12月1日起,省關工委聯合多彩貴州網持續推出「三十而立再出發」系列報導,講述全省各級關工委和廣大五老在時代舞臺上老有所為、發光發熱的故事。
多彩貴州網訊(通訊員 周春榮)鐵塊離開爐火,會怎樣?答案是:鐵還會釋放餘熱。
從納雍縣政協主席任上退下,李德超接過「納雍縣關工委主任」擔子,讓有價值的人生時間在年復一年的付出中延長。退而不休的他,成了喻體中離開爐火的那塊鐵……
凝聚退休者
李德超的辦公室裡,茶几上堆放著超大字號的報紙。辦公桌一角,中國關工委主辦的《中國火炬》雜誌被李德超完完整整地保存。
在納雍縣老幹部活動中心,在隸屬納雍縣關工委的的這幾間辦公室裡,李德超經常與工作搭檔王國鳴、李尚能「碰頭」,各種創新火花不斷迸發。
李德超在左鳩戛鄉給孩子們講志願軍戰鬥英雄劉興文的故事
2007年1月,62歲的李德超退休後,開始擔任納雍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一塊離開爐火的鐵,開始釋放餘熱……
李德超到關工委之前,納雍縣關工委辦公室唯一的工作人員董穎萍正考慮提前退休。李德超到任後,堅持以身作則,收集到鼓舞董穎萍看到榜樣,打消了退休念頭。「李德超主任厚道,可親,可敬,在他的鼓勵下,我2014年滿齡退休後又繼續留下來工作。」董穎萍說。
救贖失足者
2012年12月23日,央視播出節目《拯救》。視頻中,兩個小孩在昆明監獄見到服刑的父母,一家四口抱頭痛哭。
這一家人來自納雍縣樂治鎮。把兩個小孩從樂治領到昆明探監的,正是李德超。帶孩子探監,李德超是想以此規勸服刑的毒販夫妻洗心革面。
2020年3月17日,服刑夫妻中的妻子刑釋,第一時間來到李德超辦公室,說出了心中那個「謝」字。
李德超到納雍縣第十中學宣講,向貧困學生發放資助金。
高牆幫教,李德超做得不少。
曾經的納雍縣強制隔離戒毒所是個「回」字形的連體建築,牆上布滿電網。每年禁毒日,李德超都會約上幾個退休老人前往戒毒所,在「回」字形建築中間的空地上向那些戒毒青年講虎門銷煙、鴉片戰爭,喚醒他們回頭做人。
這些年,李德超還多次到畢節監獄、貴州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昆明監獄、雲南省第一女子監獄、畢節市強制隔離戒毒所等幫教。老人頭上挺立的白髮,臉上祥和的笑容,見人見事的勸導,無形中閃爍著正義、莊嚴、無私的光,讓那些失足者肅然起敬、痛改前非。
幫助困難者
失足的,勸。困難的,幫。
2012年6月,雍熙三小學生朱某患上惡性淋巴母細胞瘤,一路求醫耗盡資財,治療所必須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沒有了經濟支撐。李德超發動社會為小朱捐款7萬多元,送到重慶第三軍醫大學,朱某如期接受治療,很快康復。
2019年8月,朱某考取重慶理工學院後,帶著《錄取通知書》專程趕到納雍縣關工委,向李德超報了喜。
對青少年中的特殊困難群體,李德超常常傾情相助。這些年,他帶領納雍縣關工委「五老」,走遍全縣所有鄉鎮,送去愛國主義教育圖書、慰問金、禮品。
擺渡求學者
李德超還在全縣中小學巡迴宣講,給懵懂青少年「補課」。
「那些戒毒青年個個帥氣漂亮,可惜就走錯了那麼一步。」李德超在戒毒所看到的那些面孔,促使他下了學校巡講的決心。
李德超校園巡講的內容,遠離毒品是一課,愛國孝老尊親又是另一課,他通過自己撰寫的《學習雷鋒·立德樹人》《知書達理·和諧共生》《傳承紅色基因·厚植愛國情懷》等宣講文稿,釋放親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引導學生見賢思齊,一心向善。
納雍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成立於1990年,李德超那時是關工委首任兼職負責人。卸任納雍縣政協主席後,李德超成了關工委「專職」,他積極謀劃把「關工委」延伸到鄉村。如今,納雍的機關、城鎮、農村已有各級關工委719個,關工委中的「五老」擔當教育宣講報告員、優良傳統宣傳員、校外活動輔導員等角色,凝聚蓬勃向上的能量,讓全縣100多所中小學校受益。
編輯:駱文文
編審:羅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