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三十難立?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難以做到三十而立

2020-12-25 剃刀說遊戲

曾在頭條上,看過這樣一個問答:

「32歲,沒有事業,存款為0,那麼你活著是為了什麼?」網友稱自己已經32歲了,但還是一無所有,以前總幻想著自己30歲以後事業有成,有車有房有老婆,但是等真的到了30歲的時候,才發現原來那些真的只是想的美好而已

在今日頭條,百度上,你搜一搜「30歲的男人」,就會有很多關於30歲男人的提問。

「30歲的男人,是不是應該事業有成?」

「30歲的男人,改行還來得及嗎」

「30歲的男人,整天除了打遊戲,沒有一點上進心?」

問了一圈周圍80.90後的同事,無論男女,都認為30歲就是人生二次轉折點,第一次高考因為年輕你不懂得選擇,那麼30歲就是你最後一次轉折,如果還是選擇平庸,那麼你的這一輩子就真得完了。

不知道大家知道不知道?原本孔子在《論語》中曾提到過「三十而立」,立原本是表達樹立人格獨立的意識。但現在,男人的三十而立,已經轉變成了衡量一個男人是不是成功的標準-是不是事業有成,是不是有房有車?所以,現在男人壓力都很大,生怕自己30歲時候不能讓自己、父母、社會滿意。

男性越是成熟越是年紀大,就會有一種自然的焦慮感,生怕自己會比別人差,怕自己的老婆孩子跟著自己受委屈,所以30歲這個階段更渴望的是成功,因為成功才有更多的可能。

之前,曾經有一個同事他已經28歲了,聽別人說30歲的時候沒有掙夠自己的第一桶100萬,那麼這個人這輩子就完了。但在那時,他的銀行存款幾乎就是0,因為他是標準的月光族。現在的工作每個月的工資就7000左右,如何兩年之內賺夠100萬?就是不吃不喝,按照這個水平2年幾乎完成不了。於是,他就開始瘋狂找能夠讓自己掙錢的門路,也認識了一堆狐朋狗友,在那群狐朋狗友的推薦下,他開始接觸了網絡賭博。他發現老師給他說的計劃安排,只要自己的本金足夠多,很快就能完成目標。

於是,從一開始用工資去,發展到挪用信用卡,借網貸,借高利貸,就這樣在這條不歸路上越走越遠。短短兩年時間內,沒有賺到理想的100萬,反而負債了160萬,工作還丟了,家裡的親戚朋友,身邊人的電話,早都被催款公司打了個遍,曾經的朋友都躲得遠遠的,生怕他會找他們借錢。

其實,如果他能腳踏實地工作、賺錢,或者除了工作之餘去發展一些副業充實自己,那麼他在35歲前絕對能攢夠100萬。

在現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對於一般的年輕人按部就班的生活,18歲上大學,22歲大學畢業。畢業後前4年的工資平均頂多在5000+每月,後4年可能增加平均8000+每月,就是你不吃不喝不拉。都才掙夠62萬,所以要想在30歲就能有房有車有老婆,如果不靠父母,那簡直無異於痴人說夢。

現在的中國男人已經很多都被30而立過份的強加了很多壓力,古時候說的三十而立,其實是「三十而知禮」,這絕不是我們用來衡量年輕人成功的標準,更不是人們口中說的有房有車就算成功。

真正的三十而立,往往跟錢、權、名、利都無關,而是達到了人生的某一個階段,作為一個成熟的人思考的問題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生存,而是能不能夠用一種最真誠的態度去對待自己,對待自己生活。

中國男人別讓三十而立拖垮著你的心靈,也別讓三十而立成為大家衡量成功與否的工具。也別把年齡看得太重,我們需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

相關焦點

  • 三十而立,所立者何?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三十歲是而立之年。很多人將「三十而立」理解為:三十歲時應該有所立的事業,即立業。但這種解釋並不符合孔子原意,孔子所要立的其實是德。
  • 80後三十難立 90後稱「他們大部分人在啃老」
    不能把希望寄托在這一代人身上……」  一位60後說:「80後還比較『飄』,三十難立,因為他們大多是父母的「掌中寶」,沒有經過社會的磨鍊……」  一位90後說:「80後的哥哥姐姐三十難立,除了少數人憑自己的能力有很好的事業,大部分人都依賴父母,依然在「啃老」……」  從今年1月1日起,80後這個群體,漸漸邁入而立之年,本報推出的《80後三十而立》特別報導,在網上引發熱議
  • 男人三十而立,立的是什麼?為什麼立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三十而立,立的是什麼?又為何而立?仲由問出這個問題,是在他和他師父孔子正在去匡城的路上的時候。兩人一路跋山涉水,途徑一個羊腸小道休息一下,仲由望了望遠山,雲端冒出一些山尖尖,有點像雞頭。他挨個數了幾遍,不多不好,正好30個,就問他師父,三十而立,究竟是何意。
  • 三十而立,立的是什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我們常常聽到,男人到了三十,應該有所成就了,那麼這個三十而立,到底指的是什麼?常見的理解是,一個人在三十歲了還一無所有,沒房沒車,沒事業,覺得這就是失敗的人生,但真正意義上的三十而立,還有另外一層意思。
  • 三十而立中的「立」是這樣解釋
    三十而立,是出自《論語》裡的一句話,整句話應該是,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如果按照孔子個人來說,三十而立中的立不可能是成家立業的意思,為什麼?因為孔子是19歲結的婚,20歲有的孩子,這樣的話,應該是二十而立啊,所以,孔子所說的三十而立,應該是,到了30歲的這個年齡段,你應該對社會有了基本的認知,說話時的言行要得當,做事要懂得禮數,對自己的人生也要有初步的方向。就是到了30歲這個年齡段,應該對道德,禮儀,責任,使命都要有去做和怎麼樣去做的更好的意識了。
  • 三十而立,立的究竟是什麼?你「立」對了嗎?
    許多人也都在羨慕這些姐姐們在三十而立的年紀得到了三十而立該有的樣子,而反觀自己三十歲的而立之年,沒房沒車沒存款、沒伴侶沒孩子沒事業,但其實你們所認為的三十而立的樣子都是錯的。孔子在《論語》中曾提到過「三十而立」,而原意中的「立」指的是自我人格獨立的意思。並非所謂的身外物質。
  • 三十而立,立什麼
    三十而立原意是指人在三十歲前後建立自己人生穩定的價值觀,做事做人的原則,如孔子三十立於禮。現代則多指有所成就。三十而立,到底立什麼?立家成家立業.立家主要是立下正確積極向上的家風,組成和睦友愛溫暖的家庭.立好小家,人生之路才有保障.家風正,後代正,後代正,源頭正,源頭正,國家正.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 「三十而立」,你的三十「立」了嗎?
    很多很多……其實「三十而立」的立,指的是自我人格的獨立,而現在,卻變成了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準——有沒有車,有沒有房,有沒有錢!這就導致,現在很多的年輕人格外的恐慌30歲的到來,因為他們害怕活不成別人眼中的「三十而立」。生怕不能讓自己,父母,親戚滿意。
  • 古代三十而立VS當代三十而立
    孔子三十而立是孔子提出來的。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當代理解錯誤:三十而立很多人都把孔子的這句話,當作自己人生的理想狀態。但很多人都理解錯誤,誤解這句「三十而立」。很多人都把他理解成三十歲應該是「成家立業,有車有房」,可孔子並不是這個意思。
  • 孔子說「三十而立」,真正「立」的是什麼
    前兩天公司聚餐,酒到酣處,一位男同事開始感慨:男人到了三十才剛剛開始真正的黃金時期,這時候的男人無論從物質還是思想上都已經基本成熟,越來越招女人喜歡;女人就剛剛相反,過了三十歲就開始走下坡路了……作為剛過三十二歲的生日的我——一個大齡剩女來說,有感覺到被冒犯。
  • 男人三十而立,《到底應該立什麼呢?》
    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說男人三十而立,但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男人三十而立,到底應該立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討論一下這個問題,其實三十而立,這句話是出自《論語》,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 天道成長:三十而立,立什麼?
    天道成長:三十而立,立什麼? 人生成長的幾個階段,每個階段如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生命歷程均不相同,當年孔子也講了自己的理念,儒家講禮,《論語·為政》原文是這樣的: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 三十而立,立什麼?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三十而立什麼?立什麼三十而立,立什麼?立身立業立家。立身要立品格與修養,立身要立獨立與堅強,立身要立道德與涵養;立業顧名思義就是要確立事業,是有一技之長,是有謀生之能;立家則是指有自己的家庭,家是心靈的港灣,家是靈魂的歸宿,從某種意義上講,成家也是社會責任的一種表現。四十而不惑,不惑於什麼?不惑:不疑惑,不懷疑。
  • 「三十而立」:為什麼很多男人三十「立」不起來?
    相比於傳統婚姻,現代婚姻裡,男人三十而立很難立起來。在我們傳統的婚姻中,一直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古代,年輕男女步入婚姻的年齡都非常早,所以在三十歲之前,無論男女都至少有了十年的婚姻經驗。所以傳統婚姻裡的「三十而立」是事實,因為傳統婚姻裡的男子三十歲已深知如何經營婚姻,如何對妻子孩子和家人負責。還有就是在我國古代,男女的分工明細,所以男主外、女主內。兩個人齊心協力把家裡的一切都打掉的有條不紊。而現在的婚姻,男人「三十而立」就非常困難。因為當它們在大學畢業的時候已經是23歲、24歲的年紀了。
  • 三十而立,不知禮,何以立也
    三十而立。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還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父母在,不遠遊。我們不會刻意說,「三十而立」後邊的「不知禮,無以立也。大家也會想起,「父母在,不遠遊。」後邊的遊必有方。我們還會想當然。想當然的認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指的不生孩子,還特指生男孩。
  • 你真的理解「三十而立」嗎?那又做到「三十而立」了嗎?
    你真的理解「三十而立」嗎?那又做到「三十而立」了嗎?文/讀一點書三十而立從我們呱呱落地,慢慢學會坐、爬、走、跑,開始接受來自各方面的知識,慢慢的通過學習,長大成人,在這些過程中我們總會聽到「三十而立」這四個字,腦袋裡面也總回想著這四個字,希望快速的成長。
  • 孔子曰:「三十而立」,「立」該怎麼理解,看看王小波是怎麼做的
    孔子說:「三十而立。」到了30歲,究竟應該「立」些什麼呢?正確理解什麼是「三十而立」作為90後的一員,我不止一次被父母用「三十而立」這個詞教育過,也聽過很多朋友訴苦,似乎到了這個年紀,如果沒幹成一兩件事,就是個失敗的例子。
  • 孔子為什麼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孔子在《論語》中有一段自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其中「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這兩句話,流傳很廣,大家都很熟悉,但很容易被誤解。尤其是「三十而立」,經常被人誤認為是成家立業。
  • 你該知道的三十而立:孔子所說的「立」到底是立什麼
    這篇文章將探討「三十而立」是不是人們口頭上常說的「立」,真正「立」的又是什麼。1、成家立業?按照傳統社會觀念講,30歲的人應該有了自己的家庭,事業也穩定下來。若未此,一些父母長輩們往往會拿出「三十而立」的道理來,施壓或勉勵他們的後輩成家立業、結婚生子,成熟起來並且儘早減輕家庭的負擔。
  • 男人三十而立,這個「立」到底指什麼,可別理解錯了
    看看古人的思想和行思準則,隨便挑出一條來就是現在人難以做到的。古代的男人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終極目標。今天我們說說「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貫穿整個封建社會的官方思想,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儒家思想就一家獨大,所說後來出現什麼「三綱五常和程朱理學」,但是對儒家的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