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三十而立,這個「立」到底指什麼,可別理解錯了

2020-12-13 白木山石

中國上下五千年來,歷史悠久,文化更是博大精深;放到現在哪個國家敢和中國比文化,那簡直就是來找虐的,和中國比文化,那簡直就是沒文化。看看古人的思想和行思準則,隨便挑出一條來就是現在人難以做到的。古代的男人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終極目標。

今天我們說說「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貫穿整個封建社會的官方思想,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儒家思想就一家獨大,所說後來出現什麼「三綱五常和程朱理學」,但是對儒家的影響不大。

我們現代人常說男人三十而立,換句話來說就是,男人到了三十歲就應該娶妻生子,成家立業;但是真實這樣嗎?我們都知道古代的人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為人生的終極目標,人家怎會那麼的膚淺。這句話出自《論語·為政》原文是這樣的: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我十五歲就立志學習,三十歲就能夠按照禮儀的要求立足於世,四十歲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歲就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樂知天命,六十歲時能聽得進各種不同的意見,七十歲可以隨心所欲(收放自如)卻又不超出規矩

人家孔子要表達的是在這個時候做事合於禮,言行都得當;使我們現在的人把他混淆了。

三十而立,是說在前面階段的學習和充實自己修養的基礎上,確立自己在為人處事,對待生活的態度和原則。

而現在的人都太浮躁了,怨天尤人;我倒是覺得,「男人三十而立」,這個「立」應當解釋為立德、立言、立信。

相關焦點

  • 男人三十而立,《到底應該立什麼呢?》
    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說男人三十而立,但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男人三十而立,到底應該立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討論一下這個問題,其實三十而立,這句話是出自《論語》,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 男人三十而立,立的是什麼?為什麼立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三十而立,立的是什麼?又為何而立?仲由問出這個問題,是在他和他師父孔子正在去匡城的路上的時候。兩人一路跋山涉水,途徑一個羊腸小道休息一下,仲由望了望遠山,雲端冒出一些山尖尖,有點像雞頭。他挨個數了幾遍,不多不好,正好30個,就問他師父,三十而立,究竟是何意。
  • 男人:三十而立,立的是什麼?四十不惑的又是什麼?
    男人:三十而立,立的是什麼?四十不惑的又是什麼?中國古代各個年齡段的人都有不同的稱呼「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來稀。」還有我們經常可以聽到有人說男人要三十而立,又說四十不惑。
  • 孔子說:男人要三十而立,到底是該「立」什麼?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男人三十而立,立好這三樣東西,人生風生水起!人生各個時間段都有該幹的事情和該注意的事情,比如曾國藩說」少年經不得順境,中年經不得閒境,晚年經不得逆境「,他的意思就是說:年少時要多奮鬥,中年時要戒驕奢淫逸,晚年但求平穩度過。
  • 三十而立,立的是什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我們常常聽到,男人到了三十,應該有所成就了,那麼這個三十而立,到底指的是什麼?常見的理解是,一個人在三十歲了還一無所有,沒房沒車,沒事業,覺得這就是失敗的人生,但真正意義上的三十而立,還有另外一層意思。
  • 男人「三十而立,立什麼?四十不惑,惑什麼?」
    我們常說男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有人只知道這句話,但對這句話中的含義卻不是太知道。男人三十而立,立什麼?四十不惑,惑什麼?我想應該和大家探討一下。男人三十而立,立什麼?就是說三十歲的男人應該有一份屬於自己的職業或事業了,三十歲之前,闖世界,尋事業,這時就開始有自己的方向了,只有事業穩定了,才能為下一步立家打下基礎。3、立家。就是結婚成家,養育下一代。
  • 讀《論語》才知道什麼是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你可能理解錯了
    可是很多人都對這兩句話理解錯了。將三十而立理解為成家立業。將不惑,理解成不被迷惑誘惑。我們先看看原文翻譯: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
  • 三十而立,立什麼
    三十而立原意是指人在三十歲前後建立自己人生穩定的價值觀,做事做人的原則,如孔子三十立於禮。現代則多指有所成就。三十而立,到底立什麼?立家成家立業.立家主要是立下正確積極向上的家風,組成和睦友愛溫暖的家庭.立好小家,人生之路才有保障.家風正,後代正,後代正,源頭正,源頭正,國家正.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 孔子曰:「三十而立」,「立」該怎麼理解,看看王小波是怎麼做的
    孔子說:「三十而立。」到了30歲,究竟應該「立」些什麼呢?正確理解什麼是「三十而立」作為90後的一員,我不止一次被父母用「三十而立」這個詞教育過,也聽過很多朋友訴苦,似乎到了這個年紀,如果沒幹成一兩件事,就是個失敗的例子。
  • 男人三十而立,你,立了什麼?
    都說男人三十而立,可轉眼回首現在,在這而立之年,自己又立了什麼?好像除了自己還能自己好好的站立著之外,真的找不到有什麼好的成績,能夠拿出來說的。看看自己現在,單身一個,沒車,沒多少的存款。真不知道這麼多年,都得到了什麼?也許,也只有那些在別人眼中看來,有些可笑的經歷吧!
  • 你理解的三十而立是什麼
    你理解的三十而立是什麼《論語·為政》中「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你都三十了,還存款沒有,車沒有,房沒有,怎麼處對象?」在前面四五年,我聽到別人說三十而立,我首先想到的就是男人到三十歲,如果沒啥成就,基本一生算是廢了,基本過過餓不死,普普通通的日子就算過了。仿佛只要到了三十歲,沒車沒房沒存款,沒對象沒家沒孩子,那就是失敗者。2020我也剛好吃三十歲的飯,之前會和周圍同齡人去比較,混的比自己好的,功成名就的,或多或少心裡會焦慮。
  • 「三十而立」,你的三十「立」了嗎?
    「三十而立」這句話也在他身上得不到任何的體現。以前覺得30歲左右的時候一定會前途無量,但是真正等到30歲的時候,才發現事與願違!其實,小編想說這位朋友,大可不必妄自菲薄急於否定自己。在知乎上,你搜索30歲關鍵詞,就會有很多困擾30歲的問題:30歲的男人,有多少存款算正常?
  • 你該知道的三十而立:孔子所說的「立」到底是立什麼
    這篇文章將探討「三十而立」是不是人們口頭上常說的「立」,真正「立」的又是什麼。1、成家立業?按照傳統社會觀念講,30歲的人應該有了自己的家庭,事業也穩定下來。若未此,一些父母長輩們往往會拿出「三十而立」的道理來,施壓或勉勵他們的後輩成家立業、結婚生子,成熟起來並且儘早減輕家庭的負擔。
  • 孔子說三十而立,那麼我們到底應該立什麼?
    我們先說個笑話,關於孔子的學校如何收費,有人是這樣解釋的:「三十而立」,只交三十兩銀子的人只能站著聽課。「四十不惑」,交了四十兩銀子的人可以發問,直到你沒有疑問為止。「五十知天命」,交了五十兩銀子,那你就可以知道明天考試的命題了。
  •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這句話大家很熟悉,但很多人理解錯了!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這句話我們大家都很熟悉,但很多人都理解錯了。這句話出自《論語》,要想真正明白它的含義,還要結合原文去看。
  • 孔子說「三十而立」,真正「立」的是什麼
    前兩天公司聚餐,酒到酣處,一位男同事開始感慨:男人到了三十才剛剛開始真正的黃金時期,這時候的男人無論從物質還是思想上都已經基本成熟,越來越招女人喜歡;女人就剛剛相反,過了三十歲就開始走下坡路了……作為剛過三十二歲的生日的我——一個大齡剩女來說,有感覺到被冒犯。
  • 三十而立,立的究竟是什麼?你「立」對了嗎?
    許多人也都在羨慕這些姐姐們在三十而立的年紀得到了三十而立該有的樣子,而反觀自己三十歲的而立之年,沒房沒車沒存款、沒伴侶沒孩子沒事業,但其實你們所認為的三十而立的樣子都是錯的。孔子在《論語》中曾提到過「三十而立」,而原意中的「立」指的是自我人格獨立的意思。並非所謂的身外物質。
  • 三十而立,立什麼?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三十而立什麼?立什麼三十而立,立什麼?立身立業立家。立身要立品格與修養,立身要立獨立與堅強,立身要立道德與涵養;立業顧名思義就是要確立事業,是有一技之長,是有謀生之能;立家則是指有自己的家庭,家是心靈的港灣,家是靈魂的歸宿,從某種意義上講,成家也是社會責任的一種表現。四十而不惑,不惑於什麼?不惑:不疑惑,不懷疑。
  • 天道成長:三十而立,立什麼?
    天道成長:三十而立,立什麼? 人生成長的幾個階段,每個階段如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生命歷程均不相同,當年孔子也講了自己的理念,儒家講禮,《論語·為政》原文是這樣的: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 三十而立,所立者何?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三十歲是而立之年。很多人將「三十而立」理解為:三十歲時應該有所立的事業,即立業。但這種解釋並不符合孔子原意,孔子所要立的其實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