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愛知大學國際中國學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分部」4月5日舉行開學儀式,來自我校人文學院(哲學系)、國際關係學院、財政學院、環境學院的5名博士生成為該合作項目的第一屆博士研究生。這標誌著我校與日本愛知大學「國際中國學」合作項目正式啟動。
國際中國學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分部設在我校哲學系。「國際中國學」項目由人文學院哲學系發起和推動,在學校領導大力支持下,經國際交流處和研究生院全力配合和促進,與日本愛知大學經過近一年的友好協商和洽談,最終達成合作。其主要內容是由我校協助該校「國際中國學研究中心(ICCS)」招收來自我校的留日博士生,我校同時也接受來自日本的博士研究生,兩校聯合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中國學學者。愛知大學今年在我校的招生工作於三月份結束,5名博士生通過了愛知大學在我校舉行的各項考試,正式被該大學錄取。
開學儀式通過「遠程可視多邊國際教學系統(RMCS)」的國際電視會議設備,中日雙方同時同步進行。我校參加開學儀式的有: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校長助理劉大椿教授,人文學院黨委書記、哲學系主任焦國成教授,國際交流處副處長張國增,研究生院招生辦公室主任馬小俠,留日歸國的哲學系教師、該項目的主要聯繫者林美茂副教授,「愛知大學國際中國學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分部」辦公室職員殷凡女士。愛知大學「國際中國學研究中心」本部辦公室的村田安先生,李凱先生從日本專程前來我校籌辦並參加開學儀式。
「愛知大學國際中國學研究中心」事務局局長山本一己教授主持開學儀式,愛知大學本中心負責人加加美光行教授、我校研究生院劉大椿教授分別代表雙方致詞,日方的7名博士生和我方的5名博士生也通過「遠程可視多邊國際教學系統(RMCS)」分別作了自我介紹。之後,我校的5名博士生聽取了有關課程選修、赴日籤證、獎學金受領、系統設備使用等相關的說明,並領取了愛知大學發給的學生證。這些學生將通過「遠程可視多邊國際教學系統」視聽愛知大學的各種課程實況,並在今年秋季前往日本留學一年,直接接受博士課程的各種研究指導。
「國際中國學研究中心」是根據日本文部省「建立21世紀重點科研基地工程」計劃,批准在日本愛知大學建立的。該中心將聯合世界上11個國家和地區的20多所名門大學友好合作,建立一個國際性的,關於中國學的學術研究與評價的平臺,並聯合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中國研究的新時代學者,以適應21世紀全球化的需要。「國際中國學」這個學科名,是由日本愛知大學研究生院中國研究科科長、「國際中國學研究中心」 負責人、當代日本著名的中國政治學學者加加美光行教授提出的,是在全球化國際大背景下研究現當代中國的跨專業學科,是一門研究傳統與現代中國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人口、環境、中國的國際關係和中國學的研究方法等問題的學問,學科內容涵蓋了中國的哲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的所有領域。
我校參與該合作項目的博士研究生,均赴日本愛知大學留學一年,其餘時間在我校學習,通過愛知大學在我校內設立的「遠程可視多邊的國際教學系統教室」,收看發自日本愛知大學和其他大學的博士課程講課實況。博士課程的授課語言為中文、英語、日語。在學習期間,博士生將定期通過遠程可視多邊的國際教學系統接受導師的相關指導。在學最短時間為三年。赴日與在華學習期間,均由愛知大學每月提供一定的生活費。赴日往還旅費亦由愛知大學提供。在我校期間的有關學習事宜,由設在我校哲學系內的「國際中國學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分部」辦公室統一管理。本專業的博士研究生修完本專業的所有規定的課程,學習成績符合日本愛知大學的要求,完成相應的學位論文,在三至六年內完成博士論文並通過答辯,愛知大學將授予其博士學位。(編輯:木 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