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下午,在中國人民大學逸夫會議中心第二會議室,舉辦了以「全球化進程中的現代中國學」為主題的紀念愛知大學「國際中國學研究中心」(ICCS)中國分中心成立暨愛知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雙重學籍博士生聯合培養十周年學術成果匯報會。此次會議由愛知大學國際中國學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交流處、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以及南開大學研究生院聯合主辦。
會議由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中國哲學教研室林美茂副教授主持,來自日本愛知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以及ICCS北京同窗會的校友近60人參加了此次會議。會議首先回顧了十年來ICCS在中國的兩個分中心,即中國人民大學分中心和南開大學分中心與日本愛知大學之間的合作、交流、學生培養的過程,接著會議圍繞「全球化進程中的現代中國學」這一主題,由畢業於本合作項目的博士生以及在校學習的博士生進行了學術成果匯報與交流。
會上,日本愛知大學大學院中國研究科科長三好章教授首先致辭,他回顧了十年來日中雙方平等互惠、交流培養學生所取得的成果,並重點介紹了博士學位是什麼,怎樣攻讀博士學位,在日本留學必須要閱讀日文研究資料等問題,他號召即將赴愛知大學留學的學生務必學習日語,強調在日本進行研究事前打下良好基礎的重要性。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交流處副處長盛希文先生在致辭中,回顧了2004年紀寶成校長與武田信照校長籤署聯合培養博士生協定以來十年之間取得的成就,並表示學校希望通過這樣的合作項目促進兩國學界的相互認知與理解,為兩國民間交往作出貢獻。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常務副院長韓東暉教授的致辭則著重談及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在愛知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雙重學籍博士生聯合培養項目啟動之初,為促成雙方合作、推動項目順利進行所做的重要工作以及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並進一步介紹了人民大學十年來共派出50名、來自各個學院的博士生參加了這個項目,也接收了來自日本愛知大學的10名學生等情況,為前面的發言進行了重要的補充。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何孝榮教授代表南開大學向本中心成立十周年及匯報會的召開表示祝賀,他介紹了十年來南開大學先後有46位博士生獲得本項目支持,他們橫跨政治、經濟、法學等幾乎所有人文社會科學學科,對中國學術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本次十周年紀念暨學術成果匯報會入選的論文共有6篇,由愛知大學博士學位獲得者以及在學學生代表在會上發表,由愛知大學及中國人民大學的學者對發表的論文進行點評。其中ICCS雙學位項目2004級博士生方琢作了題為「政府與市場之間——開發性金融的中國探索」的報告,2005級博士生熊貴彬作了題為「三大醫保整合緩行的回顧與思考」的報告,2006級博士生塗明君作了題為「關於現代中國學的個人觀點和立場」的報告,2006級博士生張華軍作了題為「改革成就現代中國」的報告,2011級博士生高強作了題為「家庭農場的政策分析」的報告,2014級在學博士生耿子潔作了題為「國際中國學的視域與我的研究構想」的報告。愛知大學李春利教授、周星教授,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郝立新教授、哲學院彭新武教授以及愛知大學高橋五郎教授分別對上述報告進行了點評,會上展現了師生之間平等的學術交流,有深度的對話,整個會議的氛圍融洽,內容豐滿且富有創新。
最後,ICCS北京同窗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許光清副教授和愛知大學國際中國學研究中心所長高橋五郎教授分别致閉會辭,許光清副教授表達了她對於愛知大學的感恩之情以及對於日中之間濃濃的師生情誼的珍惜。高橋五郎教授則對此次紀念活動暨學術報告會圓滿舉行表示由衷的滿意和祝賀,並對為愛知大學「國際中國學研究中心」(ICCS)中國分中心成立暨愛知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雙重學籍博士生聯合培養項目付出巨大努力的愛知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及南開大學的各位老師與工作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最後還特別對於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交流處、哲學院的各屆領導十年來的鼎力支持、哲學院林美茂副教授十年來對於ICCS分中心所做出的無償的奉獻工作深表敬意,對於殷凡老師管理分中心日常運營工作的認真與敬業表示由衷的謝意。
在中日雙方三個學校的共同努力下,「國際中國學研究中心」(ICCS)在中國的兩個分中心,在今後的發展過程中將會邁上一個嶄新臺階,並將取得更為豐碩的合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