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名人都不放過的兇險疾病,其實可防可治!

2020-12-19 丁香園

最近震驚全球的政治和娛樂新聞,都與腸道疾病有關:先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因潰瘍性結腸炎復發後,於 8 月 28 日辭職;緊隨其後,電影《黑豹》(Black Panther)男主角查德維克博斯曼(Chadwick Boseman)也因不敵結腸癌於 8 月 29 日辭世……

北京時間 2020 年 8 月 28 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官邸召開記者會,宣布自己辭去首相一職,理由是「發現舊疾潰瘍性結腸炎復發,為避免個人健康狀況影響執政,決定辭去日本首相的職務。」

北京時間 2020 年 8 月 29 日,漫威電影《黑豹》(Black Panther)男星查德維克博斯曼(Chadwick Boseman)因結腸癌病逝,享年 43 歲。

除了震驚,這些新聞無疑又給我們敲響了健康警鐘。沒錯,新冠疫情控制穩定後在各大飯店大快朵頤的你,此刻是否應該放下筷子,重新審視下那些暴飲暴食的行為,關注下自己的胃腸道健康呢?那麼,不妨先來了解幾個需要重視的胃腸道疾病或症狀吧……

不容忽視的上消化道出血和黑便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韌帶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腸或胰膽等病變引起的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見原因

- 消化性潰瘍出血:最常見原因,佔上消化道出血原因的 50% 

- 其他上消化道疾病,如食管炎、食管癌、胃炎引起出血

  • 門靜脈高壓引起的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或門脈高壓性胃病引起出血
  • 上消化道鄰近器官或組織疾病引起的出血

- 膽道出血、膽管或膽囊結石、膽道蛔蟲病、膽囊或膽管癌等

- 胰腺疾病累及十二指腸、胰腺癌、急性胰腺炎並發膿腫潰破

- 主動脈瘤破入食管、胃或十二指腸

- 縱隔腫瘤或膿腫破入食管

  • 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尿毒症、動脈粥樣硬化、系統性紅斑性狼瘡、創傷等引起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表現

嘔血和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徵性表現,但大多數患者僅僅表現出大便發黑而延誤治療。

上消化道出血的診斷與治療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現了大便發黑的情況,千萬不要選擇忽視(PS:對待黑便的態度不同,可能獲得的結局大不相同。如有些患者不重視黑便,延誤治療,結果導致原發病惡化,胃鏡下無法完全止血,需要切除大半個胃才能保住性命),需立即到醫院檢查,完善血常規檢查、肝功能檢查、血型測定、凝血時間測定、糞便常規檢查及隱血、生化檢查、內鏡檢查、選擇性動脈造影、X 線鋇劑造影、放射性核素掃描。其中最重要的是完善胃鏡檢查,患者需在入院後 24 小時內完善胃鏡檢查,這對於最終確診和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對於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療,首先是進行原發病及止血等對症治療,必要時進行介入及手術治療。對於大多數患者,黑便發生後應及時診治,並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如忌煙,忌酒,飲食上選擇易消化、刺激性小的食物。對於消化性潰瘍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還應在內科積極治療下,定期進行內鏡檢查隨訪,密切觀察直到潰瘍癒合。

潰瘍性結腸炎不是癌,卻很難治

潰瘍性結腸炎到底是何方神聖?它是如何把安倍「趕下」首相寶座的?

腹瀉、血便、無法根治、易復發、癌變……,如果把這些字眼與一種疾病聯繫在一起,相信任何人都會不寒而慄吧!

潰瘍性結腸炎的病因

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病因尚不明確的大腸炎症性疾病,僅僅認為其是環境因素、遺傳因素、感染因素、精神因素和自身免疫因素等混合作用的結果。直系親屬患潰瘍性結腸炎,經常處於緊張焦慮或抑鬱狀態,以及腸道感染等都可能增加罹患潰瘍性結腸炎的風險。我們無從知道安倍是否有潰瘍性結腸炎家族史,但是身處首相這個高風險,高壓力的「職位」,也許辭職是他擺脫疾病困擾,不得不走的一步棋。

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表現

潰瘍性結腸炎最主要的症狀是腹瀉,排出含有血、膿和黏液的糞便,常伴有陣發性結腸痙攣性疼痛,並裡急後重,排便後可獲得緩解。輕型患者症狀較輕微,每日腹瀉少於 5 次。而重型患者每日腹瀉在 5 次以上,為水瀉或血便,伴有腹痛、發熱症狀等。

潰瘍性結腸癌的治療

潰瘍性結腸炎無法根治,臨床上主要使用水楊酸類、皮質類固醇和生物免疫製劑等藥物暫時控制疾病的發作,通過延長緩解期病程,來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對於潰瘍性結腸炎,早發現早治療非常重要。很多患者被確診時,病情已經很嚴重,甚至出現了腸道穿孔、梗阻、大出血等情況,治療難度很大;而且潰瘍性結腸炎發展久了,癌變機率也很高。而部分病症較輕的早期患者,只需堅持用藥就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因此,如果出現頻繁腹瀉、大便帶血、粘液膿血便等症狀,並且症狀持續時間較長,反覆遷延不愈,應及時就醫,進行結腸鏡以及相關的血液檢查,及時確診。

結直腸癌多數是「拖」出來的,

結腸鏡篩查刻不容緩!

隨著我國生活水平的提高,結直腸癌在我國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位居我國惡性腫瘤的前五位。結直腸癌的發生與遺傳因子、肥胖、大魚大肉飲食、吸菸、飲酒等不良生活方式有關。

跟大家普遍想像中腫瘤「一沾即死」的恐怖印象不同,結直腸癌發現的早,治療效果相當好,甚至可以治癒,連花費都很少,可輕輕鬆鬆化解一場劫難。但要是發現得晚了,治療效果就大打折扣,能活過 5 年的患者可能連 1 成都不到。可見,早期發現結直腸癌是多麼重要。

然而,早期結直腸癌不疼不癢,毫無症狀,那麼,這就要依靠社區的篩查活動了。在進行社區篩查時,醫護人員首先會詢問患者是否有患過其他腫瘤,或者有沒有發現過腸息肉,然後再詢問患者大便習慣是否發生改變,是否有腹瀉、便秘、大便變形和便血等情況發生。

在詢問和記錄相關問題之後,醫護人員會對患者的大便進行化驗,檢查大便中是否有肉眼未發現的血液。一般而言,腸道每天出血 50-100 ml 時,可肉眼發現便血,而出血 5-10 ml 需要經隱血試驗才能發現便血。

結腸鏡檢查是大腸癌非常有效的檢查手段。說到結腸鏡檢查,有些人可能會感到害怕,確實,人的腸道九曲十八彎,有些人做結腸鏡檢查確實會感到痛苦,不過我們有無痛腸鏡這個大殺器,在手背上打一針,就像普通吊鹽水一樣把麻醉藥劑吊進去,人就會進入夢鄉,不知不覺腸鏡就做好了。

結直腸癌不是憑空長出來的,許多結直腸癌都是從息肉、潰瘍這些疾病演變而來。所以,在做結腸鏡檢查時如果發現息肉,也需引起重視。對於體積較小的息肉,在進行結腸鏡檢查時醫生會直接進行摘除。但是,對於體積較大的息肉,直接摘除會存在出血、穿孔等風險,此時患者需首先進行住院,然後在結腸鏡下進行小心摘除。

結腸鏡檢查一般建議 50 歲開始,如果檢查沒有發現問題,即使沒有症狀,10 年內也要進行複查。對於有家族史的患者,40 歲就要開始進行檢查,且 5 年內一定要複查。如果結腸鏡檢查發現問題,無論是什麼問題,均應諮詢消化內科醫生,消化科醫生會根據結腸鏡下的檢查結果和病理化驗結果,給予相應的治療,並告知複查的時間。務必根據醫生建議的時間去進行複查,以免疾病復發。

扁鵲見蔡桓公的故事大家都聽過、看過、學習過,就是告訴大家要治早病、治未病,對於胃腸道疾病的診治也是如此。在日常生活中,一旦發現有黑便、頻發腹瀉、血便、膿血便等異常情況,千萬不能選擇忽視,應立即就醫,儘早明確病因並積極治療。

*聲明:本內容僅代表文章來源方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內容僅供醫學藥學專業人士閱讀,不構成實際治療建議。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相關焦點

  • 敗血症和白血病可防可治?
    原標題:敗血症和白血病可防可治?  對很多70後來說,「笑林廣播電臺」就是快樂記憶的一部分。   昨日凌晨,相聲表演藝術家笑林永遠地停止播音了。時間定格在他的59歲。   在親友看來,笑林的離世太過「突然」。笑林的老搭檔李國盛說,沒想到他這麼早就走了,腦子一片空白。
  • 專家表示炭疽疾病可防可治 切勿食用病死牛羊肉
    是指由人類接觸病死動物及其製品而感染的疾病,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傳染病,以皮膚炭疽為主,人因接觸病畜及其產品及食用病畜的肉類而發生感染。臨床上主要表現為皮膚壞死、潰瘍、焦痂和周圍組織廣泛水腫及毒血症症狀,皮下及漿膜下結締組織出血性浸潤;血液凝固不良,呈煤焦油樣,偶可引致肺、腸和腦膜的急性感染,並可伴發敗血症。只要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治癒率很高,預後很好,一般不留後遺症且很少有死亡病例。
  • 醫學專家:遊戲成癮是一種精神疾病 及時幹預可防可治
    醫學專家提醒,遊戲成癮也是一種精神疾病,容易影響正常生活,損害身心健康。  近年來,隨著網路遊戲和手機遊戲普及,遊戲成癮問題引起社會高度重視。據悉,世界衛生組織新版《國際疾病分類》已將遊戲障礙列為成癮性精神疾病。  甘肅省精神衛生防治中心首席專家何蕊芳說,前來就診的青少年中,兩成以上是遊戲成癮者。
  • 皮膚炭疽可防可治 青黴素就是特效藥
    廣東省疾控中心昨日接受新快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廣東近15年無皮膚炭疽病例,該病可防可治,市民無需恐慌。因接觸病畜或食其肉而感染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席專家、省傳染病預防控制所所長何劍峰表示,一說起「炭疽」,有人就想到「生化武器」上面,其實都是因不了解而恐慌。
  • 炭疽可防可控可治,不可怕
    三種臨床類型 四招有效預防  炭疽可防可控可治,不可怕  近日,繼黑龍江省樺南縣發現疑似羊炭疽病例後,內蒙古又發現疑似牛炭疽。牛炭疽與羊炭疽有何不同?出現的症狀有哪些?養殖戶該如何識別防範?普通公眾該如何防範?  8月14日,科技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
  • 疾控專家:甲型H1N1流感可防可控可治
    ,豬流感是一種呼吸系統疾病,由豬體內的一種病毒引發。    專家指出,在人際傳播時,打噴嚏、咳嗽和物理接觸都有可能導致新型豬流感病毒在人群間傳播;但人不會因吃豬肉或豬產品感染豬流感。豬肉加熱至71攝氏度,就能殺死豬流感病毒。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有報告說,該機構正在對加利福尼亞州的兩名感染了豬流感病毒的兒童進行調查,以確定他們的感染途徑。
  • 就算腎功能正常,腎病這7種併發症或比尿毒症可怕,卻可防可治!
    周遜 腎內科主任一方面,很多腎病患者都在「談毒色變」,即害怕尿毒症。其實,腎病發展到尿毒症是一緩慢的過程,通常需要相當長時間才可能達到慢性腎衰竭尿毒症期。另一方面,腎功能正常的腎病患者卻「盲目樂觀」,認為只要不是尿毒症,就沒有什麼可擔心的。其實,腎病患者就算腎功能完全正常,如若出現某些併發症,有的時候比尿毒症可怕。如下這七種併發症,常見於急性腎炎、腎病症候群(尤其是膜性腎病)、IgA腎病及狼瘡性腎炎等,但卻可防可治。
  • 腸道病毒性腦炎可防可治不可怕
    早報訊 (通訊員陳煒卿 記者顏雅婷)「腸道病毒性腦炎可防可治
  • 權威專家認為:甲型流感可防可治
    據環球時報4月28日頭版,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會主任委員劉又寧介紹說,「目前奧司他韋和金剛烷胺,金剛乙胺對治療豬流感都還有效,中國應準備好這些藥。」  世界知名的傳染病專家、首位確認沙士(非典)病源,被稱為「抗沙士英雄」的港大微生物學系教授,中科院特邀院士袁國勇也表示,根據美國資料,特效藥「特敏福」及「金剛銨」對A型流感有療效。
  • 馬雲是名人不假,可名人不也得一日三餐?
    名人怎麼了?名人不還是人嗎,不一樣還要吃飯嗎?那我們今天就來看看馬雲先生平常一個人吃飯和一群人吃飯都是什麼狀態呢?這是很早的一張照片,馬雲一件白襯衫,還是那麼馬雲。我們可以看到馬雲一人在一圓桌上用餐。有很西方的賡和叉。
  • 「流感」不是「感冒」,中醫藥可防可治
    作者:全國流行性感冒醫療救治專家組專家、北京市中醫醫院院長 劉清泉一、正確認識流感與感冒流感是人感染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疾病,與「感冒、普通感冒」的病因不同,不是同一種疾病,更不能將兩者混淆,流感具有較強的傳染性,流感病毒易變,因此,在不同季節、不同年份會有不同的流感病毒,早期治療是關鍵
  • 請放過中國老人!滴眼液能治白內障?專家:不靠譜
    在丁香醫生公眾號上發布的這篇文章,列舉了莎普愛思數宗「罪」,包括誇大療效、錯誤宣傳白內障不開刀也能治好、用症狀替代疾病誤導消費者超適應症使用等等。最早指出莎普愛思營銷危害的東方醫院眼科主任崔紅平教授指出,莎普愛思正是利用了人類恐懼開刀的心理,錯誤宣傳白內障不開刀也可以治好。「我的專家門診每個星期都會碰到這種病人……很多病人滴眼藥水,滴到白內障都過熟了,引來青光眼和葡萄膜炎。
  • 呂祖的八副仙藥,可治世間一切疾病 !
    獨上高峰望八都,黑雲散後月還孤。茫茫宇宙人無數,幾個男兒是丈夫。天下都遊半日功,不須跨鳳與乘龍。偶因博戲飛神劍,摧卻終南第一峰。朝遊北越暮蒼梧,袖裡青蛇膽氣粗。三入嶽陽人不識,朗吟飛過洞庭湖。趯倒葫蘆掉卻琴,倒行直上臥牛岑。水飛石上迸如雪,立地看天坐地吟。
  • 乳腺癌術後水腫可防可治
    很多患友都不敢昂首挺胸面對他人,而是駝著背,背負著沉重的思想包袱。日前,在廣東省中醫院芳村分院乳腺科的患友沙龍會上,沙龍主持人鍾少文主任就手臂護理和心理建設與患者交流。  乳腺癌術後水腫宜早治  乳腺癌是我國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乳腺癌的治療效果已有了明顯提高,但是治療的後遺症不同程度地影響了患者生活質量,其中以術後上肢水腫最為常見。
  • UNAIDS中國親善大使黃曉明:愛滋病可防可治 無需驚慌與歧視
    UNAIDS中國親善大使黃曉明:愛滋病可防可治 無需驚慌與歧視 2020-12-03 20:09:27預防非常重要,但如果萬一不小心感染的話,也不要驚慌,因為我們都不會歧視他們,我們會保護他們,同時也希望他們可以儘早地接受治療。」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UNAIDS)中國親善大使黃曉明3日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 紅燒魚這樣做,好吃到連骨頭都不放過
    紅燒魚這樣做,好吃到連骨頭都不放過魚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價值極高。魚肉含有葉酸、維生素B2、維生素B12等維生素,有滋補健胃、利水消腫、通乳、清熱解毒、止嗽下氣的功效。對各種水腫、浮腫、腹脹、少尿、黃疸、乳汁不通皆有效。食用魚肉對孕婦胎動不安、妊娠性水腫有很好的療效。
  • 粉刺性乳癰的防與治
    粉刺性乳癰的防與治 2020-04-10 1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萬物皆可刺身」的日本,連它都沒放過,就問有啥是不敢生吃的?
    「萬物皆可刺身」的日本,連它都沒放過,就問還有啥是不敢生吃的?每次到了月底公司聚餐,總是覺得心裡慌慌地,因為是真的害怕最終又將聚餐地點定在日料店。每次去日料店,看到某些刺身「上癮者」點的那一大桌子生肉我就犯噁心。
  • 運動可治35種疾病
    貝納迪諾·拉馬齊尼號稱是職業醫學之父,他指出,與長期從事久坐不動的工作者(如裁縫)相比,郵遞員通常更健康。如今,運動已被證明可預防超過35種慢性疾病,並且可降低心血管病的發生和死亡。缺乏活動是造成全球疾病負擔的主要因素之一。身體活動不足可促成6%的冠心病、7%的2型糖尿病和9%的過早死亡。
  • 鼠疫其實沒那麼可怕,疾控專家說可防可治!
    可是,當他們聽說它的另一個名字——黑死病時,就再也不淡定了。要知道,黑死病曾經奪走億萬條人命,直接讓東羅馬帝國走向衰落。鼠疫究竟是一種什麼疾病?湖南人有沒有染病風險?我們請湖南省疾控中心傳染病防治科科長胡世雄科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