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比目魚「比目」之謎

2021-02-07 百科知識

點擊關注「有料有趣又專業」的科普期刊《百科知識》

比目魚,因成魚身體左右不對稱、兩隻眼睛均位於頭部的同一側而得名。在中國文化中,比目魚常常被視為愛情忠貞的象徵。不過,比目魚的兩隻眼睛為什麼會長到同一邊去呢?從古至今,不少學者對這一問題給出了各種各樣的解釋,上海海洋大學的鮑寶龍教授更是對該問題進行了20餘年的研究。1994年,正在師從著名魚類學家孟慶聞教授讀研究生的鮑寶龍,首次接觸比目魚的苗種培育工作。他觀察發現,雖然比目魚的仔魚與正常魚類一樣左右對稱;但在長成過程中,它的一隻眼睛逐漸往上移動,越過頭背部到身體的另一側,身體隨之同步逐漸傾斜,最終倒伏在水底生活。這樣的變化不禁讓鮑寶龍心生好奇:比目魚的眼睛為什麼能移動?為什麼是這一隻眼睛移動,而不是另一隻眼睛移動?究竟是什麼在調控比目魚眼睛的移動呢? 對於這些問題,早在19世紀就出現很多假說進行解釋。1987年,英國學者布魯斯特綜合前人假說,並通過觀察多種比目魚類發育過程的頭骨變化,提出了自己的假說。他認為,比目魚眼睛的移動是由頭骨變形造成的,其中主要包括額骨的扭轉和左右側篩骨的不對稱擴大。布魯斯特的假說得到大部分人的認同,雖然這個假說看起來挺有道理,但是仔細分析下來還是有些模糊不清的地方。比如,額骨位於眼睛的上方,且與眼睛並沒有直接接觸,用其扭轉所產生的力帶動眼睛向上移動,顯然不是一個最優選項。(這就像有一個比較重的箱子,在沒有任何搬運工具的情況下,想讓它向前移動,最省力的方法是在後面推,而不是在前面轉圈企圖帶動周圍的風捲起箱子向前。)鮑寶龍據此大膽推測:眼睛下方有限區域內分裂的細胞之間產生擁擠,驅使其上方的眼睛向上移動。在牙鮃、半滑舌鰨、塞內加爾鰨三種比目魚的眼睛的移動過程中,人們確實發現移動眼下方有限區域內分裂的細胞明顯多於上方,另一側的非移動眼則剛好相反。此研究結果並不支持布魯斯特假說,但非常符合賈爾於19世紀提出的假說,即「比目魚類哪隻眼睛移動,取決於兩隻眼睛之間哪隻眼睛更『強』,『強』的眼睛將會移動,『弱』的那隻眼睛將停留在原來的位置;移動的眼睛將沿著透明皮膚下面的一條繞過頭背面的『路線』進行」。由於當時的學者批評賈爾的假說僅僅是一個推測,並沒有實驗依據,所以此假說一直以來都沒有被業界認可。


▲ 比目魚眼睛移動的組織學解釋 A.眼睛移動之前;B. 眼睛移動過程中;C. 眼睛移過頭頂


鮑寶龍實驗室在此基礎上,通過在牙鮃、半滑舌鰨、塞內加爾鰨三種比目魚移動眼下方區域注射細胞分裂抑制劑,成功地抑制了它們眼睛的移動,培養出眼睛不移動、兩眼保持對稱的比目魚稚魚,並發現其左右額骨仍然保持對稱。可見,比目魚眼睛的移動是其眼睛下方有限區域內分裂的細胞之間產生擁擠的結果,並不是像布魯斯特假說所推測的那樣由額骨扭轉造成的;相反,額骨的扭轉是眼睛向上移動的結果。調查比目魚成魚的眼睛被擠壓的情況,可進一步驗證該發現是否具有普遍性。鮑寶龍發現,比目魚可以移動的眼睛是由其下方的分裂細胞擠壓上去的,那麼,成體比目魚的眼睛在其背腹軸方向的長度應該要比頭尾軸的短。調查發現,比目魚的左右眼都曾經被擠壓,移動眼則被擠壓得更明顯;兩眼對稱的體型類似比目魚的鯧亞目魚類,左右眼都沒有被擠壓。這表明,在比目魚類中,眼睛下方分裂細胞推動眼睛移動的機制具有普遍性。

▲ 上海海洋大學魚類學教授鮑寶龍

Q:為什麼是比目魚的這一隻眼睛移動,而不是另外一隻眼睛移動呢?
A:鮑寶龍提出的組織學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釋這個問題。究竟比目魚的哪隻眼睛會移動,取決於其左眼或右眼下方有限區域的分裂細胞與眼睛上方區域的差值,哪一方分裂細胞數明顯多於上方區域,則哪一方的眼睛會移動,如鮃類是右眼,鰈類則是左眼。如果兩隻眼睛下方區域的分裂細胞均明顯多於上方,那這兩隻眼睛都能往上移動;如果兩隻眼睛下方區域的分裂細胞均不多於上方,那這兩隻眼睛就都不能往上移動。實際上,兩眼移動到頭頂或兩眼均沒有移動的比目魚在人工養殖的群體中並不少見。

那麼,比目魚眼睛的移動是受什麼因子調控的呢?早在1985年,兩位日本學者山野佳祐和三輪理受甲狀腺激素調控蝌蚪變態的啟發,發現比目魚的眼睛移動也是由甲狀腺激素調控的。是否還存在其他激素或分子調控眼睛移動呢?鮑寶龍推測,視黃酸可能也能調控比目魚眼睛的移動。這是因為,視黃酸受體能夠與甲狀腺激素受體組成異二聚體,共同發揮作用。實驗結果表明,視黃酸受體基因可與調控眼睛移動的甲狀腺激素受體基因共表達——在移動眼下方組織中注射視黃酸,會抑制細胞分裂而導致眼睛移動停止。至此,鮑寶龍發現,比目魚類眼睛的移動受甲狀腺激素和視黃酸的雙重調控,它們的關係類似於昆蟲變態調控的保幼激素和脫皮激素。該發現大大加深了人們對於脊椎動物變態調控機制的認識。

鮑寶龍實驗室及其合作者的這些研究成果已在國際著名的雜誌《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發育生物學》(Developmental Biology)上發表。目前,鮑寶龍實驗室與合作者正在繼續探索比目魚類眼睛移動的適應進化的分子機制。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人類能徹底揭開比目魚類眼睛移動背後的謎底。

相關焦點

  • 海洋學術故事—揭開比目魚「比目」之謎
    海洋學術故事—揭開比目魚「比目」之謎 2020-03-25 16: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日本探險隊欲揭開喜馬拉雅山「雪人」之謎(圖)
    日本探險隊欲揭開喜馬拉雅山「雪人」之謎(圖) 他們所攜的高技術裝備或許能替人們揭開流傳千百年的「夜帝」之謎。  四次撞見神秘大腳印  這次規模史無前例的喜馬拉雅山「雪人」科考活動的發起人是東京的房屋裝修工高橋義照。可別小看了這個60歲的東京裝修工,他可是日本頗有名氣的登山家,同時也是喜馬拉雅山「雪人」研究的權威。
  • 揭開湖北神農架野人之謎(圖片)
    野人——是世界四大謎之一。
  • 英國巨石陣石料來源之謎被揭開 網友:英語書該改了
    原標題:英國巨石陣石料來源之謎被揭開,和外星人無關!網友:英語書該改了英國天空新聞30日報導,研究人員憑藉一塊巨石陣石料樣本,確定英國著名遺蹟巨石陣石料來源於距離遺蹟15英裡遠的韋斯特伍茲。英國巨石陣石料來源之謎被揭開60多年前,為了穩定其中一個直立的巨石,人們在巨石中插入了金屬棒,一個名為羅伯特菲利普的維修工人從中提取了一份巖心樣本,並一直保存。如今該樣本已被歸還,通過無損的X光測試,認定石料來源於韋斯特伍茲。
  • 荔枝軍事:孫主編說軍史-何時能揭開東京審判6比5之謎
    請戳頂部音頻收聽:何時能揭開東京審判
  • 煉鐵高爐尾氣之謎,化學可逆反應的謎底開始被揭開
    煉鐵高爐尾氣之謎,化學可逆反應的謎底開始被揭開高爐煉鐵的主要反應是「三氧化二鐵加一氧化碳在高溫的條件下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其中一氧化碳產生的反應是「焦炭加氧氣生成二氧化碳」(放出熱量)後,「二氧化碳再與其他的焦炭生成一氧化碳」(吸收熱量)。
  • 明孝陵考古新發現:「大金門」外神道走向之謎揭開
    明孝陵考古新發現:「大金門」外神道走向之謎揭開   新華網江蘇頻道南京7月17日電  雖然明孝陵是舉世聞名的景點,但眾多中外遊人並不知道明孝陵的真正起點在「下馬坊」,因為從「下馬坊」至「大金門」
  • 系統發育基因組學揭開跳蚤的身世之謎
    你猜猜 舉報   科技日報記者 張曄  蚤目(
  • 「物種」倆眼睛長在同一邊,就問你怕不怕-比目魚
    今天就來講一個不對稱動物的代表--比目魚。它們特殊的的身體構造和演化過程吸引了無數為之著迷想要揭示其奧秘的科學家。比目魚外形的左右明顯不對稱,是在變態發育過程中形成的。不對稱主要表現為一隻眼睛會從頭部一側移到另一側,身體兩側色素分布明顯不對稱,身體傾斜90°等。
  • 【每期射虎20201109】辭官獨步九千日(點擊查看謎目)——請回復公眾號報底!
    20201019】路遇莫言不相識(點擊查看謎目)【每期射虎20201012】陳橋兵變(點擊查看謎目)【每期射虎20201005】與金融一直有關係(點擊查看謎目)【每期射虎20200928】小時不識月(點擊查看謎目)【每期射虎20200921】人人正派有愛心(點擊查看謎目)【每期射虎20200914】周末擼串來(點擊查看謎目)
  • 女人吃比目魚的好處 比目魚的營養價值
    作者:寶寶知道 女人要自己愛護自己本文導讀:生活中很多人都愛吃比目魚,因為吃它的好處眾多,有益身體健康。以下為大家介紹了女人吃比目魚的好處以及比目魚的營養價值,想要進一步了解比目魚的相關知識的話,請往下看。
  • 英一男子捉到一條體型怪異大魚,長近3米,重達134公斤巨型比目魚
    近日在英國斯託克波特,一位海鮮餐館的老闆就收購了一條體型怪異大魚,是長近3米,重達134公斤的巨型比目魚,餐館的老闆都表示是他第一次看到如此之大的比目魚。比目魚類很奇特,但也很常見,因為比目魚類是一種食用魚類,其的肉質細膩、口感鮮嫩、營養豐富、汙染較少,深受市場歡迎,由於具有較大經濟價值,有些種類的比目魚在海水養殖也有人工養殖的。
  • 王維義教授經過三年揭開亞麻籽健腦益智之謎
    浙江大學特聘教授、杭州天龍集團(300063,股吧)亞麻產業研究院院長王維義和他的研發團隊經過3年研究,終於找到並分離出了這種生物活性物質--一種多不飽和脂防酸(ω-3),揭開了千年亞麻籽健腦益智之謎,並在水溶植物ω-3應用技術上獲重大突破。這在國內還是首次,已獲國家發明專利。
  • 澳大利亞水晶揭開了地球第一個磁場消失之謎!
    也就是說這種古老的澳大利亞水晶可能開啟了地球第一個磁場的歷史,揭開了5億年前地球磁場消失之謎!通過最新觀測表明,這些澳大利亞的微小晶體正在幫助科學家解開地球第一個磁場的古老歷史,這個磁場在數億年前就消失了。這些晶體表明,這個磁場比人們想像的要強大得多。反過來,這將有助於揭開一個關於地球上為什麼會出現生命的關鍵問題。
  • Nature:揭開癌症幹細胞致耐藥之謎
    (原標題:Nature:揭開癌症幹細胞致耐藥之謎)
  • 【每期射虎20200309】山中日落初感涼(點擊查看謎目)——請回復公眾號報底!
    ◆東籬菊客 ◆杏花雨 ◆天池 ◆尹洪海 ◆並蒂謎花 ◆開心 【以上為前150名射虎英雄】◆中又明 ◆泛舟湖上 ◆大範 ◆玄乎 ◆꧁꫞꯭金不換꯭꫞꧂ ◆無為 ◆成功馬到 ◆徐凱 ◆火焰人生 ◆顧炳琛 ◆易潤.鄭楚平 ◆雲石軒 ◆微雲遙峰 ◆鐵塔行雲 ◆承薪就火 ◆東方之珠 ◆學無止境 ◆維心 ◆隱者 ◆太白金星 ◆日月同輝 ◆不偏不倚 ◆曾浩強 ◆紫蘭 ◆滴水湧泉 ◆故事大王 ◆劉建達
  • 揭開「質子半徑之謎」
    什麼是「質子半徑之謎」 然而,無論如何改進測量設備和條件,測量結果始終在0.8768飛米左右,這就是所謂的「質子半徑之謎」。
  • 隱匿的宇宙:用基本粒子揭開宇宙之謎
    人類對此思索了幾千年,但仍存在許多未解之謎。不過,時代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造衛星、巨型天文望遠鏡、地下實驗設施、粒子加速器等相繼問世,近十幾年間科學和技術獲得了飛躍發展,「科學之力」讓我們能夠進一步靠近並觸碰自然深層的秘密。近十年來,通過各種各樣的實驗,宇宙研究領域不斷湧現出令人震驚的數據。這些數據使得理論研究也得到了發展,並催生了很多獨特的新觀點。
  • 世界未解之謎: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其實科學家早揭開了謎底!
    文/行走天涯世界未解之謎: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其實科學家早揭開了謎底!世界上有很多未解之謎,比如說百慕達三角洲為什麼被稱之為世界禁地。實際上除了百慕達三角洲之外,還有很多未解之謎困擾著無數人,又比如說世界上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呢?這個問題不論是三歲的小孩子,還是七八十歲的老年人,可能都無法給出答案,如果說世界上是先有雞的話,那雞是從哪裡來的呢?倘若雞不是從蛋殼裡孵化出來的話,確實是可以這麼理解的,可如果說世界上是先有蛋的話,雞不生蛋,蛋又從哪裡能夠孵的出雞?這個問題好像是沒有答案的。
  • 猴娃之謎(三) 走近科學20101027
    首播時間:2010年10月27日08:30 首播頻道:CCTV-10 所屬欄目:《猴娃之謎》 所屬分類:科教臺自然而當專家再次來到猴娃家鄉時,卻得到了猴娃病逝的消息,專家經得猴娃家人同意後挖掘了猴娃的棺木,檢驗他的屍骨以求揭開猴娃的身世之謎,研究發現猴娃應該是小腦症的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