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肆意任性不聽話?那是家長沒有給孩子準備一個「透明魚缸」

2020-08-28 集美育兒堂

文 | 集美育兒堂(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本文約1660字,閱讀全文約需3分鐘)

家長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是否有遇到過孩子任性的時候呢?不管在什麼場合,什麼時間,孩子一旦任性起來,家長都沒有辦法去管教,甚至有的時候孩子還會和自己對著幹,這就讓許多家長都感到非常的苦惱。


袁小姐的孩子今年已經6歲了,因為袁小姐是一個新手媽媽,在教育孩子方面沒有任何經驗,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非常的上心,不論任何事情都親力親為

可是漸漸的袁小姐發現自家孩子變得越來越叛逆,根本不服從袁小姐的管教。比如袁小姐帶著孩子外出的時候,總是想要讓孩子將外套穿上,因為他害怕孩子著涼,可是孩子卻總是拒絕媽媽的要求。

在孩子晚上睡覺之前,袁小姐總是會給孩子準備一杯牛奶,而孩子在看到牛奶的時候選擇任性不喝。在一次假期的時候,袁小姐想要帶著孩子一起外出,和孩子培養感情,可是誰知道玩耍的過程中,孩子根本就不理睬自己。

其實現在許多家庭中的孩子都存在著內心的情況,但是許多家長都只認為任性是孩子自身的問題,其實不妨設想一下,真正使孩子任性的原因是什麼?不正是家長的過度照顧嗎?與其對孩子臭罵一頓不如了解「魚缸法則」。


一、給自由的「小魚」準備一個「透明魚缸」

這是一個非常神奇的故事,在國外的一個工廠中,養了一缸非常美麗的小魚,但是這些魚在兩年內的時間裡面,仍舊保持著原來的體型,沒有長大。

但是在有一次魚缸不小心被工人打碎,後來工人將這些魚放在了更大的噴泉裡面,可是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誰都沒有想到原本只有三寸大小的魚,竟然長到了一尺左右。

其實換一個角度來想,這些小魚和孩子是一種性質,如果你在教育的時候總是選擇用魚缸來困住孩子的話,那麼孩子是永遠都長不大的。所以這就需要家長給孩子準備一個自由,但是又帶有約束性的透明魚缸。


雖然魚缸在一定程度上給我們的教育帶來了幫助,但其實他也是帶有兩面性的,也可以給孩子帶來傷害。

二、「魚缸」分裡外,自然就有了兩面性

我們在教育孩子時,總是會運用自己的想法要求孩子約束孩子,這就是我們約束孩子的魚缸。使孩子一直在一個小小的地方中成長,沒有足夠的成長空間,那麼孩子未來的可能性就會被這個小小的魚缸約束住。

其實從另外一種層面來講,魚缸也可以起到保護孩子的作用。因為孩子在成長的時候總是會遇到許多的困難,使他們受到許多的傷害,但是有了魚缸的保護,他們可以安全的成長

所以說魚缸是帶有著兩面性的,不管是在魚缸裡面成長,還是在魚缸外成長,都是有利有弊的。家長要懂得正確看待這個問題,並且要利用好「魚缸法則」去教育孩子。


三、如何正確運用「魚缸法則」

1、給予孩子自由空間

在孩子的成長中總是需要獨立起來的,只有獨立才可以擺脫對家長的依賴,才可以擁有真正屬於他們自己的能力。

這就表示家長不可以隨時隨地的去保護著孩子,因為總有一天魚缸也會有碎的時候。所以說我們可以在自己有限的條件之下,去對孩子的成長進行幫助,給予孩子自由和空間。


2、設定邊界

雖然我們選擇對孩子進行放手給予孩子足夠的空間和自由,但是這並不表示我們要讓孩子肆意妄為的去成長。

所以這就表示家長應該要設定邊界,雖然我們對孩子放手,但這也只不過是給孩子換了一個更大的魚缸生活而已。如果孩子觸碰了邊界的話,就需要給予孩子相應的懲罰。

3、提升自律性

在生活中家長要懂得去引導孩子,畢竟孩子的任性是不規律的,我們千萬不要因為孩子短暫的任性而感到厭惡。只有家長懂得去培養孩子的自律性,孩子才會變得更加懂事,才會知道哪些事情是不應該去做的,這也就減少了一些禍端出現的可能性。


在生活中孩子總是會給我們帶來一些不好的印象,比如像是任性叛逆,不聽父母的話。但家長也要知道,孩子存在這些行為也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理應出現的,家長懂得運用「魚缸法則」去教育孩子,那麼孩子才會變得更加優秀。

那麼在你家孩子任性的時候,你會如何去做呢?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想法。

我是@集美育兒堂 ,是一名3歲寶寶的媽媽,也是一名高級育嬰師。

有關更多的「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更多的人,別忘了點讚 + 轉發

相關焦點

  • 孩子叛逆期不聽話?家長試試「魚缸法則」,比打罵有用
    尤其是孩子的叛逆期讓家長聞之色變,那個曾經萌萌噠的孩子可能變得不聽話、暴躁,動不動就給父母臉色看。於是許多家長開始情緒失控變成「咆哮式」家長,變得面目猙獰。孩子沒有孩子的樣子,父母沒有父母的樣子,彼此互相折磨,好好的家整天被硝煙瀰漫著。
  • 孩子聽話卻"無能","魚缸法則":放手,對孩子成長更有利
    轉眼間妙妙三歲了,媽媽天天在女兒面前說得最多的就是:"你要乖、要聽話,要懂事,你如果不聽話,我就不愛你了。"本來妙妙沒有把這些話放心上,直到有一天,妙妙把媽媽的香水打翻了,那瓶香水很昂貴,媽媽平時都捨不得用。媽媽頓時大發雷霆,對著女兒就是一頓打,打完女兒,還將她關在房間裡,也就是傳說中的"小黑屋"。
  • 孩子越管越不聽話?魚缸法則:別和孩子硬碰硬,不如試試以柔克剛
    一、什麼是"魚缸法則"?"魚缸法則"是當時教育學家做的一個實驗,把一個裝著十幾隻各色小魚的魚缸放在公司門口,每條魚都有固定的尺寸。員工們進進出出,沒有人發現魚有長大的跡象,時間一長,大家都以為這只是用來觀賞用的魚。但是當工作人員把魚換到更大的池子之後,他們發現每條魚都長大了幾寸。
  • 為什麼不能強迫孩子太「聽話」,魚缸法則:放手對孩子成長更有利
    在很多家庭中,父母總是要求孩子像士兵一樣聽話,並且服從指令。回顧一下歷史,不難發現民眾如果被一個專制君主所統治,被統治的民眾只會變得順從麻木,那樣更利於統治。然而我們現在生活的年代,是一個自由、富有創造力的時代,如果繼續讓孩子盲目的聽話、服從,那將會毀掉孩子的未來。
  • 孩子不聽話,家長如何應對?這4個教育方法,建議父母收藏
    孩子不聽話怎麼辦?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乖巧聽話,但在日常生活中,孩子難免會有不聽話的現象,不是和父母頂嘴,就是用發脾氣來表達自己的不滿,甚至對父母大呼小叫摔門而去,這讓許多家長十分頭疼。那麼,如何管教不聽話的孩子呢?
  • 孩子叛逆期不聽話,不要和孩子硬碰硬,可以嘗試一下「魚缸法則」
    現在一提起孩子「叛逆」,真真是讓家長們頭疼的一大事。本來教育孩子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是「叛逆」期的孩子真的不僅聽不進去講的道理,反而的屬於「沒事找事」。有時我不想吵架或責罵,但我的孩子仍然不聽話,人們很累。 許多年輕的父母仍然會後悔,但是很難教育他們的孩子。 說簡單或不簡單的事情並不難。 他最受考驗的是他控制和耐心與情感交流的能力。
  • 孩子不聽話?90%的家長都用錯了教育方式
    孩子從呱呱落地開始,每一位父母身上都多了一份責任。很多父母經常抱怨說,自家的「神獸」越來越不聽話,真的是生孩子容易,養孩子難啊。和孩子來一次平等的交流面對孩子「不聽話」的行為,我們當父母的為什麼那麼生氣?
  • 沒有不聽話的孩子,只有不懂孩子的父母
    殊不知,孩子一切的行為都有其背後的動機。如果孩子哭的背後的動機是因為要獲得注意關注,那麼我們就要考慮是不是我們平時給孩子的關注太少了。而不要只是看到他哭的本身,哭的背後一定有著動機。孩子打破了魚缸,他卻不承認,因為是怕在親戚面前會丟面子。
  • 魚缸法則:孩子叛逆不服管教?與其強迫孩子聽話,不如以柔克剛
    正文字數:1808字閱讀時間:約6分鐘教育孩子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在這個過程中,往往是成年人比兒童學的多。孩子們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化,因此父母也需要學習更多新的技能。到了青春期,孩子越來越叛逆,完全聽不進去父母的教導,甚至還要和家長反著幹。家長可以試試「魚缸法則」,打破和孩子之間的壁壘。
  • 孩子「不聽話」,是家長的授權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孩子不聽話,一件事情要說上三四遍,甚至四五遍,但孩子依舊我行我素。其實換個角度看這件事情,並不是孩子不聽話,而是我們大人給了孩子拒絕的出口。,準備吃飯了。」我們堅定的發出一個指令的時候,孩子是在心理進行判斷的,這個指令我可不可以違抗?如果我不聽,媽媽(爸爸)會怎麼樣?如果輕微的反抗下,發現並沒有什麼懲罰或者行動,那麼孩子就會繼續進行反抗,直到達到她的目的。大人重複發出指令,其實就是在默許孩子的非暴力不合作行為。
  • 叛逆的孩子怎麼辦?試試魚缸法則把孩子放到"水池"中去
    在孩子2歲時,你有沒有經歷過說什麼都不聽,就想和你反著幹,你不叫他動的東西,他反而越喜歡動,動不動就撒潑打諢。在孩子青春期時,什麼都不願意和家長說,有自己的小秘密,叛逆,頂嘴等等。1孩子自身發展的原因這是孩子本身發展的一個特性,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一般會經歷3個叛逆階段,分別為2-3歲,剛開始認知,摸索這個世界。7-8歲幼兒轉換為少年,有一定自己的想法。12-15歲青春期,開始對家長的想法及做法持反對意見。
  • 孩子任性束手無策?運用「魚缸法則」,克服孩子的「不規則任性」
    就是說,孩子的任性是毫無規律的,家長根本找不到任何蹤跡可尋的。那麼,有沒有方法能夠幫我們克服這種「不規則任性」呢?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如何克服孩子「不規則任性」這個話題。其實,孩子任性是天性,家長一味的壓制是不可取的,必須得理性。一時的打罵,雖然家長解了氣,但對孩子而言傷害卻是永久的。深挖孩子任性背後的原因,才是破解這一難題的通行密碼。
  • 孩子不聽話不需要喊,家長讓孩子這樣,孩子乖乖聽話
    孩子點了點頭之後拿了一個沒有煮過的麵條給了孩子,孩子高興的一大塊咬了上去,但是剛剛吃到嘴裡孩子就吐了出來,從哪個時候孩子再也不敢要那些生的食物了。對比媽媽的做法,爸爸的做法似乎更加讓人信服,如果孩子一直想要做一件事但是這件事不正確的時候,讓孩子勇敢的犯錯誤,只有讓孩子知道做完這件事有什麼樣的後果,孩子才會知道改正,所以說教育孩子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 別讓孩子太緊繃,家長可以了解「魚缸法則」,對孩子適當放養
    大多數家長在孩子的教育方面都存在操之過急的情況,但是這樣的教育會讓孩子的神經處於過於緊繃的狀態,以致於孩子認為父母的管教過於囉嗦,導致孩子越管越不聽話的現象。最後導致形成了一個死循環。過於緊繃的教育方式會對孩子產生各種負面的影響,所以想要儘快並且有效地改變孩子們的內心,家長們不妨先了解一下"魚缸法則"。
  • 來自《魚缸法則》的教育啟示:請給成長中的孩子一個「大魚缸」
    美國有家大公司的門口擺著一個魚缸,缸裡有十幾條大頭小魚,長約1英寸,2年時間過去了,小魚的個頭似乎沒有大的變化,還是1英寸多一點的長度。有一天,一個小朋友不小心打碎了魚缸,工作人員怕魚沒水很快就會死去,於是就把這些魚,放進了大樓前的噴泉水池裡,大家都各忙各的,誰也沒在意,等到兩個月後,工作人員買到了新的同樣大的魚缸,裝好了水,準備把小魚放回魚缸的時候,魚竟然從1英寸長到了10英寸那麼長,大家都很震驚,對於小魚的突然長大,有的人說這是因為噴水池屬於活水的範疇、有的人說這噴泉裡還有某種快速增長物質、還有人說這是上帝在指示什麼……然而不可否定的是
  • 叛逆期的孩子越管教越不聽話,家長該怎麼辦?
    但是面對孩子的叛逆,許多家長也只會用一種方式去處理,那就是暴力,不管是打罵孩子,還是對他們置之不理進行冷暴力,這些效果都微乎其微,甚至很可能物極必反。最近彭老師就接到了一個父親的諮詢,他因為一件事情非常的發愁,百思不得其解。
  • 孩子越管越叛逆怎麼辦?家長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打罵管用!
    我相信非常多的家長在管教孩子的時候遇到過孩子「管不服」的情況。他們讓孩子關電視睡覺,說第一次沒聽見,第二次撅嘴,第三次磨蹭說條件。家長們不得不耗盡耐心責罵他們一頓才管用,但孩子們並不是心甘情願的去這樣做的。他們還在生悶氣,叫他吃個飯,比上天堂還難.孩子「不聽話」,越說越叛逆。
  • 孩子為什麼會叛逆?可能是家長的教育出現問題,試試"魚缸法則"
    剛開始我們還能安慰她,小孩叛逆多正常,我們不都是從那個年紀過來的……時間長了也不知該如何安慰了。這不閨蜜又在抱怨兒子不聽話,群聊中一個小姐姐直接打出一句:&34;想不到閨蜜竟然不說話了。第一個極端:沒有主見。
  • 孩子越管越叛逆怎麼辦?「魚缸法則」家長可以試試,比打罵更管用
    孩子越來越不聽話,越管越叛逆,但偏偏家長不管還不行,但畢竟孩子還小,打罵過去家長心裡也會十分後悔、心疼,但當時除了這樣我們當家長的還能怎麼做呢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學會了一個新詞叫「不」,這個時候他們就覺得自己有自己選擇或者決定的權利了,所以就會經常用它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 怎樣做一個不吼不叫的家長,讓孩子乖乖聽話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不停嘮叨,這種嘮叨在孩子的成長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在科學角度上來講:所謂的「嘮叨」,就是曾經說過的話,沒有起到任何用處,卻一次次反覆去說,這種教育方式,就是所謂的無用教育!所以家長們就會大吼大叫,可即便這樣,孩子有時也是會不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