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音樂專業的前途究竟如何?

2020-12-16 華彩文藝

論音樂專業的前途究竟如何?

這不是一篇論文,也不是一篇毒雞湯,權當做在藝術路途上鋪就累累白骨中的一員,以二十年的經歷,匯總的一些經驗與想法,也許失之全面,但這個世界上很少有人去傾聽失敗者的箴言,而總是去關注那些成功者的明言,將他們當作人生的標杆,這是一種心理效應。成功者都有著相同的經歷和背景,而失敗者有著各自不同的經歷。所以,不用輕信那些成功學,如果早一點接受那些失敗者的經驗教訓,對於一個人早年將有著很大的裨益,但很可惜,大多數的失敗者都是沉默的,我們很難聽到真正的教訓。

大時代

在我們這個大環境裡,自古以來,在我們的國度裡,一直就是下九流的存在,我們說社會時代已經變遷,但對於一個最注重實用性的國家來說,音樂的地位始終還是下九流的存在,這一點縱觀歷史古今,我們都會得到清醒的認識。

最近看到一則屬於那種狗皮膏藥止痛貼的廣告,據我大學時代的演出經驗,這裡面的「演員」一看就知道是從音樂院校請來的舞蹈生,她們整齊劃一,卻做著屬於70年代的姿勢,嘴裡唱著的,不是什麼高雅音樂,而是粗俗之際的「痛痛痛」,間或夾雜幾句問答,從那些稚嫩的臉龐裡唱出來,並伴隨旋轉的舞蹈而變成一塊膏藥,我每次看到就感覺到深深的悲哀,音樂藝術淪落至此,卻不如一塊狗皮膏藥實用。

曾經工作之後去體驗社會,作為一名真正的音樂老師,還處於窘迫的經濟現狀,至於為何,我們稍後會談到。在現實緊迫的需要下,不得不成為烏煙瘴氣茶樓的駐唱歌手,夜夜跑場,用自己許多年的專業知識,以怡牌客之耳。在不算太長的幾個月時間裡,遭遇到各種非難,他們有時候叫你聲音小點吵到打牌,卻同時又有人叫你聲音大點以娛牌情,更有將你當萬能點唱機,要求不成便各種辱罵。各種駐唱平臺,音箱破爛,還得身兼調音師,因為無論哪個場合,他們只知道賺錢,不懂什麼叫音樂設備。

音樂是種生活的調劑,就因為所有人都唱得上幾句,甚至可以彈得了幾下,所襯託的無非是中國人自以為是的「全能」與「品味」,他們關心的是某個女人對自己的欣賞,抑或眾人的稱讚,轉過頭這種東西遠不如那幾張鈔票實用,漫山遍野的KTV發出各類人等荒腔走板的唱法,所以每個人都能入門,每個人都可以指手畫腳,當然每個人也不把它當一回事。

你可以提著自己的信仰跑遍這個國家的每個角落,去付諸實現自己小小的夢想與願望,渴望得到認同與欣賞,但你最終收穫的可能是落寞和幾張可憐的鈔票,去瞻仰那些高樓大廈拔地而起的震撼,那一刻,所有作為音樂路上的人都覺得自己渺小。

大運氣

就我所就讀過的音樂系,其中80%的人,是因為文化成績不良而選擇了「藝術」這樣的敲門磚,而剩下的那些人,都是心懷了夢想與憧憬的人。就如同高中校園那些放蕩不羈的藝術生,時時刻刻將自己打扮得跟明星一樣,以顯示與眾人的不同,並以特立獨行為榮。他們有著極強的表現欲與優越感,只是很可惜僅僅只能維持住短短幾年的「風光時刻」,然後沉入茫茫人海中不知所蹤。

大四畢業那年直到現在,有95%的人已經改行,5%的人裡,大多成為了音樂教師,還有那些北漂廣漂的失敗者不知所蹤的結局,也許留存到最後的人可能更少。這5%樂觀估計的人群裡,僅有1%的人非常成功,其他的僅夠生活。我們是2005年畢業的,但教學已經12年,在看過那麼多學生後來的生活,以及回鄉工作的情況,我想這個比例情況依然跟自己當年是差不多的。

音樂的就業情況只有兩個大類,第一個,是作為服務娛樂行業,也就是跑場,漂流大城市,群演,網紅等等,第二個,是作為教育行業,以培養人才為主。除此之外,作為這個專業的前途十分狹窄,幾乎沒有其他可能性。

我們暫且不說第一個服務娛樂行業,只是拿大家最看得起最穩定的教育行業來說,作為音樂老師,到底最重要的是什麼?

根本不是你在大課課堂上講得多麼動聽,績效如何高昂,就會深得領導的喜歡。在這個所謂提倡「素質教育」的年代裡,主科才是學生們心心念念的東西,音樂?體育?美術?勞技?科技?對不起,那最多對學生是一種調劑與放鬆,作為一所學校,無論公辦民辦,考核它的優良性從來不會在這方面去從重著手,它作為一種附帶的產物出現,說起重要性,體育與電腦還要排在音樂美術之前,畢竟這還是需要「走過場」的兩門科目,而其他的,乾脆連個過場都不會走。

所以音樂課這種尷尬型產物,讓所有教師夾在牆縫裡苦苦支撐。論工資獎金,全校倒數,論辛苦程度,看自己的責任心。如果是混混日子潦草一生者,無礙,如果想所有學生放棄在音樂課上的昏睡與喧譁吵鬧,就必須想出更多吸引他們注意力的東西。這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因為它既不像體育,可以滿世界跑,又不像主科,卻需要學生坐在那裡規規矩矩,它不需要考試,更無關高考,音樂專業生不喜歡聽,非專業生更無興趣。

我實際上是心很重的人,很難忍受混此一課的局面,因為吵鬧喧譁,抑或反之的沉悶昏睡,都讓我尷尬不已。所以我盡心盡力的維持住課件所必有的知識,還要滿世界尋找刺激他們直接反映的視頻短片,以娛眾心的討好,來上完一節課。一個課件做完,必須花費我長達好幾天的時間,而很多時候,還必須面對寥寥尷尬的反映,不得不再三修改。

作為音樂老師,最直接的獲益渠道是什麼?不是大課,而在於小課。收多少學生,特別是藝術特長生,有多高的高考升學率,才是你最大的資本!否則,你大課再精彩,獲得的最多是省級優秀的獎勵獎金,一句領導的表揚,對此前途毫無用處,沒有升學率,領導表揚完了拍拍屁股走人,將你掛於宣傳欄示眾貼金,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沒有升學率與學生,也就沒有任何人可以把你當一回事,甚至在複雜的政治鬥爭裡把你當棋子賣了也不足惜。

無論你有多大的才能,多深的技藝,沒有學生,也就毫無用武之地,誠如曹操對劉備所言:「一個無用武之地的英雄,對我有何威脅?」有沒有學生,有時候完全不看你的技術,還要看看自己的運氣如何。

就我所讀音樂系同寢室人員後來的發展,在這十幾年裡的時間,成為音樂教師這一類少得可憐的人士裡,通常都具備了運氣的成分,而沒有運氣的人,通常就是一概而論的失敗者,他們遠遠躲開,消失於各類同學聚會裡。

首先是最成功者A,家業經商,自小就有父輩支持,從不顯山露水,頗具商業頭腦。大三就偷偷跑去省會盤下個地方,開始了培訓聯考的生意。這種聯考班在該省會大學周邊鱗次櫛比,他盤下的整棟樓,並帶上鋼琴專業的女友一起創業。後來他成為整個利益環節的結點,所有同鄉同學的藝術生皆送此處,均由他帶隊引進各類專攻聯考的教師,全力衝刺,有著不錯的升學率。

這種潛規則存在於任何音樂教師中。凡自有特長生者,均會交到自己所在的渠道,讓學生在某城市進行集中衝刺的培訓,短則幾個月,多則一年,然後從此處拿回扣,一個學生幾千到一萬不等,成為高中音樂教師真正的經濟來源。考上了大學,在本學校是這個音樂教師的光榮,可謂名利雙收,考不上,也確保過專業線,而文化線只能自求多福。所以真正的「功臣」是這些音樂教師幕後的聯考機構。

我只說自己這個同學,後來直接教育局上牌成立了培訓學校,封閉式管理,專門接手各類聯考學生,至於收入,稱得上一般人都要豔羨的程度。

第二名當屬B,本將讀音樂系是敲門磚,後來招聘那年,回自己老家鄉鎮,有年齡相近的同輩扶持,學校也僅他與一名同學為音樂教師,在這個小小的城鎮裡,幾乎包攬了該學校所有的藝術生,而至於那名非本地的同學,至今杳無音信。通過輸送到A的聯考機構,再取得不錯的升學率,校長親自開車接他返校,最近幾年投資建了幼兒園,算是成功人士。實際上他專業並不好,但學校僅他一名本地音樂教師,還得在校「師傅」扶持,最初幾年他的鋼琴伴奏實在無法勝任聲樂教學,經常聯繫A過來幫忙,07年還見他顫抖著手指給學生伴奏,但也像模像樣。所以B的成功完全契合了環境與運氣,前期積累資本可以完全擺脫音樂專業的局限,而轉型進入其他行業。

第三名C,回老家,與妻子同為一所學校的音樂教室,比單打獨鬥者要強,雖不說有前兩位大富,至少生活無虞,每年還是有幾個藝術生從其他音樂教師牙縫裡摳出來送給A。

這是所有音樂系幾百名同學裡,唯一能數得上「成功」的在專業範圍內的人士。他們符合一貫而來音樂教師發財致富的途徑與套路,約定成俗的潛規則,而這種規則,只怕是在後來,都很難改變。而無法契合進入規則的其他音樂教師,又當如何?

譬如說到我,同樣回到老家,進入的高中學校,比B,C所在的城鎮普高要強得多,屬於重點高中,後變成省重點。但肥肉更引垂涎者,雖說是市區,那也是跟城鎮差不多的小塊區域,邊遠四線以下城市。越是小,越是關係網密布,鬥爭更加複雜,按理說,我的發展應該是比前幾位不說好,也應當差不多,但環境與運氣卻是完全不同的。

首先我毫無資本盤下省會院校周邊的門臉去進行聯考培訓創業,其次進入該所學校之後,「師傅」早就將潛規則把玩良久,包攬學校所有特長生,凡是後來進入的音樂教師,一概打壓,並一再對學生言:「某音樂老師還是我學生呢」,實際上前述潛規則「功臣」,大家心知肚明。而後學校在音樂教師入職上,憑藉各類關係,渠道,居然達到了最多時6名!從先開始都受其傾軋,到後來一名「關係戶」還爭奪到了一些,直到如今十幾年過去了,也絲毫撼動不了其「霸主」地位,到現在是各自惡性競爭,相互傾軋成了常態。儼然一副僧多粥少的現狀。

所以,當時我與另外一名音樂教師,在窘迫的經濟現狀下,只得出外跑場,直到後來,我完全脫離這種鬥爭的場面,選擇創業。在學校注重的升學率的要求上,我陷入了「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怪循環裡。家長和學生會要求先看你的教學成果與升學率,而我卻正要求得一名特長生以此來證明自己的能力,不僅是我,其他音樂教師同樣也在如此的環境裡面臨這種古怪的選擇。

所以,在成為音樂教師這一選擇裡,也許能力並不是最重要的,還需要許多的運氣與環境的支持。在音樂這條路上,每個音樂從業者並不會向同行分享自己的成果,只會大包大攬的進行壟斷制,因為無論如何合作,總有專業重疊的部分,這些自己能做得了,又何必分給其他人來做?即便不在特長生領域,就在愛好範疇裡,鮮有合作愉快者。在創業這一部分,更是需要運氣的成分,因為可以總結為一句話:

別人跟不跟著你學,要不要學,那都是別人主觀的想法,即便能力再高,也由不得別人。

如果還要加上一句話,那就是:你根本無法主觀自主的控制情況,也無法依靠別人的主觀意識,用來一步一腳印的進行積累,其中稍有時運不濟,甚至出現些許差池,也會功虧一簣。

這也是教育在這一行業裡的不確定性。

大明星

作為音樂特長生,在高中幾年的「明星從眾示範效應」的心理下,總是要顯示出與眾不同的特質,包括對待一般教師的毫無禮貌,出奇的叛逆,對待一般同學的不屑輕視,對待自己總是如明星一般的包裝,時時刻刻顯示自己的才華,「芸芸眾生尒,不值我一曬」的態度,充斥了這些學生的心中。且不說這種效應將會帶來其人生路途上某種危險與失敗,但也是我們不得不思考的一個社會問題。

如今造星運動傳遍大街小巷。90年代的明星著實稀缺,一個便是一個,還是有著真才實學的,後來信息發達,連各類網紅都可以爭相以低俗甚至是博眼球出名,明星早就是爛了大街的貨。但大家都沒有思考的一個問題就是,為何如今的影視大劇,音樂明星,還是以70後,以老一輩在挑大梁?真正有才華的,算得上國際化巨星的明星,卻極稀有80後,90後的?

音樂系戲劇社社長,畢業後即北漂,夢想當導演或是演員,租住北京最遠的昌平區,起早貪黑,只求一圓夢想,而後十幾年時間裡,當過不知名節目主持人,或當過群演,掙扎之後默默無聞。

後來各類選秀節目風起雲湧,音樂系我們這屆畢業前夕,正逢05年「XX女聲」選秀,三名女生組合,進入了複選,而正當我們期待有所聞名時,卻得知無功而返,據她們說根本不讓參加比賽,僅坐採訪車隨車造勢,而後有人透露需多少錢的「潛規則」才可直接入決賽範圍。

04年我就參加過「XX男聲」的選秀海選,排隊過程裡就有人狂言:「你們是來做陪襯的!」而後導演組則利用海選人員進行莫名其妙的跑圈搞笑拍攝,直接辱罵在場不願意進行搞笑拍攝的海選人員。我前面那位男生唱得非常不錯,完全不亞於如今選秀出名的某些人,但最後也未見其進入過比賽。

就拿如今各大選秀來說,下放到縣級、市級來進行海選,必須經過層層關係網,更有舉辦方內部人員的得意門生找關係入場,一個比賽,三大門檻,三道篦子。中國民間藏龍臥虎,為何有些節目,上面卻是唱得極其普通的人呢?

更別提就算我們這種邊遠小城市,舉辦了唯一一次區級選秀比賽,拼人氣時找黑客刷票,現場比賽時,關係戶優勝,居然還是我所教高中的學生,僅憑不知所云的手語操獲勝,讓我們這些老師、參公人員、專業駐唱歌手丟盡了臉面,還得襯託著陪著十幾歲的小女孩載歌載舞。一打聽其背景,結局是呵呵你懂的。

再看看如今的娛樂文藝圈,都可以從裡面找到和某位「大佬」的關係,著名明星力捧自己人,要麼就是師出同門,或同屬某一屆XX系,或有財團力挺,這些都可以從百度百科的明星履歷上查到蛛絲馬跡。

音樂專業,在服務娛樂行業,能夠出頭的,不說萬裡挑一,至少也是百萬裡挑一的,如果抱著要出名的念頭,在如今的時代裡,先問問自己身家如何,有哪位可以捧你入場,最後再去問問自己的實力。僅憑一個王寶強就作為勵志草根的故事,還是遠遠不夠的。因為這個行業,不公平才是首選項,過得了這一關,再有資格去摸摸裡面的水有多深,魚有幾條?

最後那些心懷夢想的人,也跟著那些只想賺錢博眼球的網紅混成了一類,開直播賣尊嚴,陪人笑罵當人消遣,只為朝能保夕,但願一天能出頭。

最後,撇開那些水深的區域,僅僅根據電視臺導演組的需要,問一問自己,到底有多少與眾不同的特質,夠吸引人們的眼球,對你發出不同的議論,畢竟有爭議性也是成名的捷徑,即便長得別具特色,有別於清一色的俊男美女,也是你的優勢所在。其二,再問問自己的實力,究竟在這眾多同樣優秀的人群裡,到底有幾分特色與優勢,能讓導演組覺得可以放在臺前爭回口碑。其三,問問自己的運氣,夠不夠得上買雙色球中一等獎?

大用處

在中國這個注重實用性的國度裡,音樂的實用性還比不上美術重要。

至少在房地產發達的這些年裡,室內裝修、家居設計等方面還是美術廣闊的前途市場,用軟體構圖,找幾個人繪製牆壁,甚至我那專業完全不是美術的高中同學,為了走出這逼仄的城市,臨時學了兩年的美術,就去了杭州成為了這些設計的從業人員。不論是否學美術要進入房產範疇,即便是在街頭,給人作畫,也比那些彈著吉他,攤著個琴盒裝錢類如「乞討」的樣子看上去都要美好。

所以進我店內討錢,但凡彈著吉他入場的,都被我呵斥轟出去,這樣都會讓我極其難堪。拉著那不著調的二胡,一頓亂彈連弦都上不全的吉他,就沿街乞討,都是我們音樂從業者所不願意看到的恥辱。

比起第二無用的「體育」,同樣也有著與音樂專業毫無二致的相似性,「風光」的幾年,橫行霸道的幾年時光,吃完青春飯就不知所歸的職業,呵呵,音樂專業至少青春不至於那樣短暫。我六十歲還能彈琴,你六十歲能跳高麼?即便在音樂專業裡,舞蹈也是最無用的一類,我六十歲還能彈琴,你六十歲僅僅只能跳跳廣場舞罷了。至於體育舞蹈專業,我也就不在這裡多談,看完上述那些,同樣可以找得到共通點。

對於男孩,我真的不推薦你們學習音樂專業,這是我的真心話。在這樣的國家裡,你們真的沒有前途。這是我用二十年的經歷來告訴你們的事實,如果有一天能成為鳳毛麟角的人物,真心的恭喜你們,你們保持著夢想的堅定性,在累累白骨中脫穎而出,隨之而來在堅定音樂專業學習下對自己的自問:

這個專業究竟對我的人生起到了什麼作用?它會讓我在社會上有地位嗎?會讓人看得起我嗎?

很可惜,在你們取得「大運氣」成為「大明星」有了「大用處」之前,答案是根本沒有,也許你會窩在一個小城市的琴行,受盡了學生的不配合與家長的刁難,或許窩在一個酒吧,受盡那些人群的無妄之災,又或許走遍任何一個城市卻都沒有你的立錐之地,最好的情況就是收學錢的先生,成為音樂教師,一毛錢都是自己的血汗辛苦錢,僅此而已。即便你終於成為了那百萬分之一的幸運兒,也難掙脫對於你「戲子」的評價,對大人物,你們是調劑的工具,陪酒的器具,賣唱的高級音響,即便那麼高雅的交響樂,也難見於被人重視。

對於女孩子,我的答案真的是,如果為了獨立自主,不學為好,如果只是為了今後謀得一個好夫婿,可以學。就如同我那些身邊的大媽,自己女兒學音樂,只是為了告誡她尋得一個金龜婿,畢竟彈鋼琴唱歌的女孩,家境不會差到哪裡去,模樣也是漂亮有氣質的。而後就可以靠夫婿生活,轉行去了其他。

看看我們的歷史書,在幾千年裡,它根本沒有音樂人的地位,如果一個人熟識「音樂」,也僅僅是他作為偉大人物的陪襯,「琴棋書畫樣樣皆通」要麼是形容偉大人物品味得高,全能全才,要麼就是形容青樓女子。純粹的音樂人自古就被視為邪惡的一等,禍亂君臣,迷惑君主,皆出於此。

於是那一年我們頂著「大學擴招」的新一代面臨時代的選擇,多如牛毛的簡歷,裝幀精美的音樂系求職書,永遠是被扔進垃圾桶裡最多的那一份。如若讓我當年選擇,一定不會將音樂當做自己的專業與前途,而轉而成為自己堅持一生的愛好,就如健身,寫字看書那樣,成為人生必不可少的修煉產物。

最後

在如今的時代裡,眾多的選秀與明星,訴說著一樁一樁成功的案例,而失敗者們卻沉默不語,我們很難看到音樂這條路上另外的風景與不易。如我這般踏入音樂這條路途上迷途不知歸的同行們,且行且珍惜,生活知足就是安好,徘徊於此路上的,願你們堅守這一份不易與殊榮,畢竟,我們總是還要心懷一點點希望。

相關焦點

  • 音樂專業畢業的大學生有什麼用?老師:大有前途。
    相對於語數英這些科目來說,音樂專業算是比較小眾的一門學科了。很多人對音樂專業其實並不是特別了解,特別是在高中裡面,有一些高中生選擇了音樂藝考這條道路開始就不被看好。很多人覺得學音樂專業的人就是玩物喪志,不務正業,事實真的如此嗎?音樂專業畢業的大學生有什麼用呢?
  • 選「前途」還是「錢途」——大學專業如何選
    鍾芳榮的選擇即是高考專業的「冷」「熱」之爭,「前」「錢」之爭 那麼,專業的選擇究竟是跟隨時代大潮選擇「熱」,還是堅持自己的「冷」為國家社會做貢獻? 北京師範大學考試與評價中心2019年發布調查報告顯示,很多往年的冷門專業,難就業的專業,比如文物與博物館學、漢語言文學、心理學等傳統上被認為「冷門」的學科成為「00後」考生最喜愛的專業。
  • 孩子考上了武漢大學法學專業,未來發展前途如何?
    「孩子考上了武漢大學法學專業,未來發展前途如何?」有人問。孩子考上武漢大學的法學專業,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武漢大學本身是一所頂尖的985大學,每年在各種款式的大學排行榜中都位居國內前列。由此可以看出,武漢大學的法學專業是非常牛的。所以,法學專業是武漢大學的王牌專業之一,法學在武大位列A檔學科之一,該專業在武漢大學是相當熱門的一種存在。那麼在考上了武漢大學的法學專業,未來的發展前途會怎麼樣呢?如果是當律師的話,我覺得應該是很有前途的。武大法學專業畢業生可以當律師。
  • 伯克利音樂學院音樂製作專業如何?
    伯克利音樂學院是美國最優秀的音樂學院之一,它是一所致力於現代流行音樂教學與研究的學院,並且是眾多音樂留學生的理想院校。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是伯克利音樂學院音樂製作專業,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伯克利音樂學院音樂製作專業介紹專業概況:伯克利音樂學院的音樂製作專業能夠使你快速進入當前的音樂製作領域,讓你成為一個在任何地方都高效的專業人員。在學校積累的經驗將使你做好準備,適應行業不斷變化的需求。
  • 論服裝表演專業中音樂教學的重要性
    學校中服裝表演專業的音樂教學目標,區別於音樂專業院校對學生追求技術上的專業要求,同樣也區別於師範院校對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的培養,而是希望服裝表演專業的學生能夠在音樂教育的課堂中掌握到音樂欣賞的基本樂理知識,例如:樂的基本表現手段――旋律、節奏、節拍、音色、速度、力度、和聲、曲式;音樂的分類――聲樂、器樂等,從而對音樂和服飾文化之間有更多的敏銳度,對音樂具有更深刻的鑑賞力,通過音樂教育這個契機提升服裝表演專業學生的審美水平和文化素質修養
  • 「錄取案例」短時間內如何申請到南安普頓大學音樂表演專業?
    基本信息學生就讀於國內211院校,音樂表演(小提琴)專業,均分79。意向申請音樂教育專業及音樂表演專業方向。目前已獲得南安普頓大學音樂表演專業,謝菲爾德大學音樂學專業,約克大學音樂教育專業,金斯頓大學音樂教育專業錄取。伯明罕大學音樂表演專業還未出結果。
  • 生物專業前途如何?看看這些名校畢業生:張曉勇,方舟子,施一公
    生物類專業 現在的可是大名鼎鼎,讓人是聽著寒心,聞著喪膽。生物專業號稱環化生財四大坑最垃圾的專業,到底前途如何?20年前生物界發生了一個大新聞:克隆羊-多莉,所以全國高校生物專業基本都是最高分。尤其清華北大錄取的全是各省的狀元,基本上是坑了一大批。
  • 生物專業前途如何?看看這些名校畢業生:張曉勇,方舟子,施一公
    生物類專業 現在的可是大名鼎鼎,讓人是聽著寒心,聞著喪膽。生物專業號稱環化生財四大坑最垃圾的專業,到底前途如何?先對於現在的成為過街老鼠的生物專業,20年前那可是超級大熱門,是報考的熱門,不是就業的熱門。
  • 這樣大有前途的專業,男生都不願意填報,究竟是為什麼?
    這樣大有前途的專業,男生都不願意填報,究竟是為什麼?幾年前,我的孩子在填報志願的時候,提前說不報教育專業。今年我外甥在我妹妹和妹夫的好說歹說下才同意填報。今天縣裡招教,我老表的閨女說,她所在的考場30個人只有兩個男生。在中小學校裡,你不難發現,中小學的男老師越來越少,女老師越來越多,男女比例1比10都不到。每年招教更甚,大約1比15。
  • 唯理論與經驗論的音樂啟迪
    唯理論太相信理性運轉邏輯,太相信邏輯能得到絕對真理;而經驗論卻告訴唯理論,邏輯的歸屬從來不會離開過經驗事實,真理永遠只是「相對真理」。經驗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弗蘭西斯·培根、約翰·洛克、喬治·貝克萊、大衛·休漠等。
  • 小學音樂教師招聘音樂專業知識考試內容
    大家好,今天我們主要梳理一下教師招聘考試音樂專業基礎知識內容。它主要包括的基礎知識,一共是兩個部分。也就是說專業知識分成這兩個部分,一部分就是音樂的基礎理論知識,另一部分就是音樂課程教學論。我們首先來看一下音樂基礎理論知識部分內容,它一共包含了這幾個部分。西方音樂史、中國音樂史、民族民間音樂,基本樂理、基礎歌聲和歌曲寫作與分析。前三部分都是音樂史,主要考察記憶部分。就是一些記憶性的一些知識點,包括音樂家、作曲家,還有它的一些相應的主要的作品等等,它主要就是以記憶為主。
  • 【深圳自考專業】人力資源管理——待遇如何?有前途嗎?
    對於人力資源管理,大家都會想到HR崗位,是招聘,培訓,績效考核,薪酬福利都牽連著,很多人說能不能投進簡歷,HR是關鍵,是決定你能否進入公司的第一步,想做HR的人員也會疑問自考人力資源管理出來後待遇怎麼樣,有前途嗎
  • 勿以「錢途」論前途
    近日,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以676分的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一事引發關注。不少網友質疑她選擇填報的志願沒「錢途」,並紛紛支招:「好不容易上了北大為什麼不選個熱門專業」「應該選一個能幫助家裡解決經濟困難的務實專業」……
  • 音樂教育工具論批判
    在以往音樂功能論的諸多研究成果中,大都將音樂作為一種工具以實現某種教育目的,如開發智力、培養品德、提高審美鑑賞力等等,索性將其稱為音樂的工具性研究。所謂工具,「就是在對人的行為進行價值判斷時,所依據的是該種行為所引起的現實結果,而不是該種行為的動機與實現手段的正當性與否」(蘆滿園. 中國近代功利主義思想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2012:9.)。包括急功近利的手段。
  • 音樂製作人林海控訴海底撈侵權:究竟如何做到恬不知恥
    在視頻中,林海正身處海底撈店中,背景音樂為其創作的古風歌曲《琵琶語》。林海稱:「海底撈是我很喜歡的飯店,歷來以「文化氛圍」著稱,但我真的很費解,一個把自己看成文化現象的巨頭公司,究竟是如何能做到恬不知恥、屢次惡意侵權的?」
  • 大學專業被調劑到了日語,有前途嗎?大學期間,應該如何去做?
    大學專業被調劑到了日語,有前途嗎?大學期間,應該如何去做?假如被調劑到日語專業的話,按照目前了解到的情況,學這個專業沒啥前途,那麼既然被錄取到這個專業大學期間,應該如何去做呢?要想好自己,學這個專業以後更好做什麼工作,然後就按照自己的打算來給自己做一個計劃,比如說,以後可能不做日語翻譯什麼的,但是可以從事一些其他的工作,像可以考個人力資源資格證書、會計資格證等等。2.學習。當然既然學習了這個專業,就一定要把這個專業學好,在通過各門課程的前提下,!還要儘量的把各門課程的成績提上去,這就需要平時努力學習才行了。
  • 大學專業如何選?千萬不要盲目追尋熱門專業
    畢竟,大學專業琳琅滿目、種類繁多,考生對其並不了解,家長面對眾多專業也是一頭霧水,選專業猶如押賭注,眼前的一切都是未知。面對這種情況,大學專業究竟該如何選?要想選擇一個令自己較為滿意的專業,首先要對目前大學裡存在的專業範圍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 音樂藝考類的考生可填報什麼專業?最後一個不被看好,但很有前途
    在每年的藝術類藝考的學生當中,音樂類藝術考試屬於一個比較龐大的群體了,在人數上僅次於美術繪畫類。但是有挺多同學是不知道學音樂藝術類專業後,在高考填報志願的時候就近可以填報什麼專業?這種專業的就業前景又如何?這是很多人關注但卻又不甚了解的問題。
  • 楊議與郭德綱觀點背道而馳,兩人究竟是如何做到私交甚好?
    回想當年,總被人稱為不入流、沒前途的相聲演員在不知不覺間已經成為了這個時代表演行業的主流之一。而提起相聲,最先反映的便是「德雲社」三個字。以德雲劇場為代表的相聲表演在近幾年以迅猛之勢滲透在人們的生活之中,不論是「德雲女孩」抑或是「德雲男孩」都會願意花費高昂的價錢觀看一次近距離商演。
  • 文科有哪些專業是比較有前途的?文科生該如何夾縫求生?
    最近,有很多的論調都聲稱,文科生的前途一片黑暗。那麼,在這些悲觀的聲音中,文科生該如何夾縫求生?文科還有哪些專業是比較有前途的?我們先來看看大家是怎麼回答的。@-世間的鹽:漢語言文學。@ZW皓皓皓:新傳,傳媒方面。@Flamingo婧怡:新聞與傳播 ,當記者主持人之類的,也可以選擇去考公務員,文職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