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語數英這些科目來說,音樂專業算是比較小眾的一門學科了。很多人對音樂專業其實並不是特別了解,特別是在高中裡面,有一些高中生選擇了音樂藝考這條道路開始就不被看好。很多人覺得學音樂專業的人就是玩物喪志,不務正業,事實真的如此嗎?音樂專業畢業的大學生有什麼用呢?他們以後的就業工作難嗎?老師是這麼說的:大有前途。
這是為什麼呢?
以前養一個小孩,無非就是加多一雙碗筷的事情,現在養一個小孩,那就是一輩子的事情,這說明了很多家長的教育觀念都開始改變了。養一個小孩子不再像以前那麼簡單,輕鬆。從小學開始,很多家長就會把自己的小孩子送去培訓班學習,各種藝術專業。比如說舞蹈,鋼琴,吉他,繪畫等等。除了培養他們的興趣愛好之外,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們對藝術的鑑賞能力。所以說音樂專業畢業的大學生,其實就業市場還是挺大的,在一些培訓班或者琴行上課,收入相當可觀,前提是你要有足夠強的能力,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市場的需要。
教育部這幾年對中小學的大力改革,也促進了藝術的發展。比如說中小學的均衡教育,為更多的藝術專業學生提供了崗位。在很多中小學裡面開始大量招聘音樂專業的老師。以前音樂專業的老師在中小學裡並不是特別待見,但是自從均衡教育以後,藝術類的老師成了需求量最大的老師,也是最大的潛力股。這個時候你還覺得音樂專業畢業的大學生很難就業嗎?
音樂專業的學生雖然不像語數英那麼大眾,但這是一門職業,不管是在以前,還是現在,還是未來,小學初中高中甚至大學裡面,都有音樂教師。他不會消失,也不曾消失。只要你有足夠紮實的技能,在選擇就業崗位的時候,還是有很大的主動權的。不是音樂專業最難,而是你的專業基礎知識不夠紮實。
有的人會覺得,音樂教師的需求量比較少,所以競爭力很大。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學音樂的人少,他的競爭力自然也小,學語數英的人多,他的競爭力自然也大,這是由市場的需求而決定的。
最後。音樂專業的大學生,從自身的專業角度來講,他們就已經擁有了極強的生存技能。這種生存技能,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擁有。比如說,你的文化課可以學得很好,但如果你沒有對音樂的天賦,即使你很努力,那麼在音樂方面也不會有所成就。可是對於語數英這種科目來說,只要每個人足夠努力,相信都可以學好。所以說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學好藝術,學好音樂,他需要一定的天賦和努力。這個時候,你還會覺得學音樂專業的人,是玩物喪志,無所事事嗎?
選擇了音樂藝術專業的人,一般人格魅力不會太差,因為他們在學習專業的過程中,已經練就了強大的心理素質,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學音樂藝術人都有一種很難模仿出來的氣質,這種氣質是經歷過特別的磨練才能擁有的,所以說,音樂專業的人,大學畢業以後有的良好的心理素質,在就業方面也就有優勢了。
為什麼有很多人覺得音樂專業的學生,在大學畢業以後會有就業難的問題呢?其實這是一種由來已久的偏見,對藝術生的偏見,在很多人的眼裡藝術生的文化都是比較差的,因為文化比較差,所以才選擇了藝考這條道路。事實真的如此嗎?這幾年以來藝考慢慢成為了常態化,很多高校在錄取音樂專業的學生時,對文化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以前只看專業分排名來錄取,慢慢演變成了由文化分合,專業分按照一定的比例相結合,其實這也是保證了藝考生在入學時的質量。在入學時把關好學生的質量,在畢業的時候,自然也會保證了畢業生的質量。如果你對藝考生還持有偏見,那是因為你對藝考生的不了解,對此,你覺得呢?
喜歡音樂、鋼琴、吉他等樂器的朋友,可以在下方留言,與小編一起討論交流。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讚+關注哦,也歡迎大家投稿,每日更新不易,你們的支持是小編更新的動力,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