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個時代,做什麼生意都會面臨競爭,想要做大做強,就必須得與眾不同,吸引眼球,這樣才能讓更多人關注,才能打造出更好的品牌來。這放在呼市街頭也一樣,看那些店鋪的招牌一個比一個醒目。尤其現在招牌上除了蒙文,漢字之外,經常會有對應的英語翻譯,但能看懂英語的人,通常只會忍俊不禁。
比如這個「小徐理髮」居然直接就是英語和拼音混雜的「small xu li hair」,基本上能認識英文的都看得懂,但這樣的「直譯」方式的確徒惹人笑。
烙面直接就翻譯成了「mixed nondles」也是相當的隨便,混合起來的面?完全意義不明了。
「剪中剪」這樣的詞組的確很難翻譯出來,但直接弄成「cut cut」果然還是太隨便了,完全沒有要好好起一個名字的打算,真讓英語國家的人看到了,人家可能完全都看不懂。
「藥店」翻譯成「drug store」似乎乍看沒問題,但在英語中,drug可以直接指代毒品了,直接販賣毒品的店?這麼明目張胆,就不怕警察上門查水錶?
「上都牛羊肉」翻譯成「全都是牛羊肉」,似乎很接近了,但上都顯然是連在一起,表示一個地名或者一個指代,翻譯過來之後直接變成了一個動詞,實在可笑。
鴻達二手車,這個店名中文很容易理解,但直接翻譯成hongda used car,再譯回來就成了「宏達用過的車」,倒也有二手的意思,但完全變成了另外的理解了,顯然也是一個笑話。
Xiuyange既然已經用拼音指代了,還用pavilion這個意為閣樓的詞,顯得掠置埽還庵制孑獾姆氪砦蟮故嗆芏嘍際欠⒗鵲模杉⒗榷急冉舷不蹲非笮孿剩疾還唬⒉懷煞蠢噯
地產,real estate是真的財產,這種翻譯簡直莫名其妙。
店名吸引眼球是可以的,但這種錯誤的吸引眼球方式最好還是少來,免得貽笑大方,徒惹人笑,還損害了呼市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