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漢服體驗國學詩詞魅力,手繪傳統風箏,放飛夢想與希望

2020-09-04 江城快報

6月26日,蕪湖方特舉辦「慶祝端午節手繪傳統風箏,放飛百米風箏」活動,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激發青少年對書畫的熱愛。



來自各地的近百名青少年身著漢服揮毫潑墨、手繪風箏。



繪製完成後,孩子們迫不及待地放飛一隻百米長的中國龍大風箏,讓中國書畫與風箏一同飛上藍天,放飛蕪湖兒女的夢想與希望,活動吸引了大批的遊客觀賞。



此前,蕪湖方特迎來了30組親子家庭,為他們精心籌備了一場特色的端午旅程——「方特國學詩詞館+方特東方神畫」研學之旅。


30名孩子化身古代學子,在父母的陪同下,步入了方特國學詩詞館。方特國學詩詞館是蕪湖方特推出的又一文化研學產品,由《詩詞發展展廳》和《國學課堂》兩部分構成。


孩子們跟隨歷史的腳步,了解了詩詞從先秦經典到漢代樂府,再到唐詩宋詞,最後到近代詩歌的發展脈絡。


除了體驗國學詩詞館,家長和孩子們也遊玩了方特東方神畫,在導遊的帶領下集體遊覽了《千古蝶戀》和《牛郎織女》2大經典項目,聽取了專業老師分享的幻影成像和球幕電影的技術原理。



此次「方特國學詩詞館+方特東方神畫」的遊樂模式,讓遊客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是蕪湖方特對於文化研學的進一步探索。


蕪湖方特致力於通過寓教於樂的形式講述中國故事,讓更多的孩子愛上中國文化。未來,蕪湖方特將繼續探索如何講好中國故事,讓更多人領略中華傳統文化之美。

趙倩 老春文圖

相關焦點

  • 從APEC主會場到大觀園--小風箏放飛大夢想
    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青少年群體中廣為傳承,汲取其豐厚的營養,激勵青少年知行合一,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即日起,中國青年網特別推出「用青春點亮國學」系列報導。敬請廣大網友關注。  用青春點亮國學系列報導(19)
  • 天水張家川縣博物館赴劉家小學開展「傳承歷史,放飛夢想」手工風箏...
    草長鶯飛的三月,正是放風箏的好時節。風箏是春天的使者,手工製作風箏更是我國傳統的民間藝術。為了弘揚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熱愛民族文化,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和審美等綜合能力,讓夢想和風箏一齊飛翔!3月22日,張家川縣博物館攜館藏精品圖片展以及以「傳承歷史,放飛夢想」為主題的手工風箏製作社教活動走進張川鎮劉家小學。
  • 重慶64中:親子現場製作風箏 感受傳統文化 放飛春日夢想
    同學們圍觀風箏製作過程 李卓君 攝華龍網3月18日10時22分訊(李卓君)陽春三月,春風和煦,正是放飛風箏的好時節。17日下午,重慶64中和陽光家園小學聯合舉辦了「青峰入畫紙鳶飛」第一屆風箏節活動。活動內容豐富有趣,學校特別邀請到家長與學生共同現場製作風箏,塗鴉風箏,放飛風箏,一同體會傳統文化,感受春天,放飛夢想。一家三口齊上陣 純手工製作燕子風箏「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下午2:00,風箏節在全體近千名學生齊聲誦讀的清代詩人高鼎所作七言絕句《村居》中拉開帷幕。
  • 自己動手做風箏放飛 這份童心祈福難能可貴
    近日,浦江縣黃宅鎮中心小學二年級的孩子們進行了「鳶飛繩舞,童心祈福」為主題的放風箏活動。活動由做風箏和放飛風箏兩個內容組成。該校籌備活動的教師提前搜集了有關風箏知識及放飛的技巧,並精心製作了課件,以線上推送的方式,讓孩子們學習相關知識。
  • 看看人家是怎麼玩風箏的~
    內容:來自秦皇島市風箏協會的16名資深會員以及多名風箏愛好者,將在現場放飛各類大型軟體風箏並安排特技風箏表演,向大家展示出運動風箏獨有的魅力。傳統風箏製作展示「感受匠心 傳承文化」時間:9:00——11:00;13:30——15:30地點:八卦陣東側內容:製作風箏的工匠師傅蒞臨現場製作中國傳統風箏,展現傳統風箏工藝,將展出製作傳統風箏時的步驟:扎骨架、糊紙、綁拴提線。
  • 奧園·2018騰訊風箏文化節暨「箏舞夢想 放飛未來」築夢公益行
    [摘要]騰訊大粵網、騰訊新聞以及廣東最生活聯合奧園地產舉辦——奧園·2018騰訊風箏文化節暨「箏舞夢想 放飛未來」築夢公益行活動,前往番禺海鷗島。 風箏,作為春的使者,也是民俗文化之一,古人常用風箏做詩吟句,「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春日裡放飛的風箏,象徵童真,也象徵希望。風箏從誕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傳統文化作為民族的根基之一,傳承需要從娃娃抓起,推廣文化的趣味普及。
  • 八歲小朋友手繪風箏圖案顯真功
    祥園社區舉辦首屆兒童風箏會
  • 第三屆 「有夢想·愛祖國」手工製作暨風箏放飛比賽
    為慶祝建國70周年,讓學生更加熱愛祖國、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5月26日上午,菏澤小作家協會和牡丹區實驗小學聯合舉辦了第三屆我是祖國的好孩子「有夢想·愛祖國」手工製作暨風箏放飛比賽活動。比賽合影本次比賽分為兩部分,製作比拼與風箏放飛。
  • 到高淳體驗傳統民俗的魅力:賞白局 跳五猖 DIY布貼畫
    春節、清明、端午、中秋、七夕、重陽是中國傳統的六大節日。江南時報記者昨日從南京市文聯獲悉,3月7日(星期六),市文聯將在高淳的南京民間民俗文化生態園(南京文藝家創作基地,高淳椏溪慢城對面)舉辦首屆「一起來傳承」——2015南京「六大民俗節慶」系列活動之「春節行」。活動當天,現場將舉辦10餘項活動,觀眾既可欣賞到充滿風情、原生態的演出,又可親身參與其中,體驗傳統文化、非遺文化的魅力。
  • 箏舞石門,放飛夢想 | 石家莊石門實驗學校2018級「校園風箏節」
    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激發同學們對風箏的熱愛,同時給同學們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培養創新精神和團隊意識,我校初一年級特舉辦校園風箏節活動,希望石門學子的夢想和風箏一同飛翔,爭做新時代的追夢少年!看看這些勤勞的小蜜蜂吧!
  • 京學教育「漢服雲詩會」精彩紛呈,國學「小博士」就是你
    中華五千年的文化廣博精微,而國學經典中的詩詞更是蘊藏著中國人的文化與智慧。京學寶貝們從小接受國學和詩詞的薰陶,國學經典和詩詞將在他們心裡埋下種子,隨著他們慢慢長大,國學經典和詩詞會讓傳統文化走進京學寶貝的日常生活,對他們的一生都將產生積極影響。
  • 河西首屆文化博覽節風箏放飛銀河廣場
    張鳴岐趙旭  本報訊(記者張鳴岐通訊員趙旭)昨天,河西首屆文化博覽節在友誼路銀河廣場舉辦風箏放飛大賽、魅力河西影展和兒童繪畫展示活動。風箏展覽和放飛大賽活動,吸引了眾多的風箏愛好者前來參加,各式風箏造型新穎獨特,從大到50多米長的巨型風箏,到只有幾釐米的微型風箏,從現代到傳統,從平面到立體,從軟翅到硬翅,從人物、動物造型到各式卡通造型,200多隻新穎漂亮的風箏乘風飛翔在藍天白雲之間。人們在這裡放飛心情,放飛祝福,放飛美好的希望。
  • 寧遠漢服社:詩詞尋魅力 巧手度七夕
    為彰顯傳統節日魅力,傳達節俗文化融入日常生活的理念,讓更多人了解、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8月22日,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30餘名漢文化愛好者在千年學宮寧遠文廟參加了庚子七夕巧手會活動。巧手會活動由寧遠漢服社策劃組組織,它是七夕活動的第一部分,共分為兩個環節,其一是手繪燈籠,其二是才藝展示,第二部分是七夕當晚的拜織女及夜遊活動。下午三點,同袍們如約而至,主持人進行了簡短的開場白,利用七夕詩詞與同袍們互動,接著由趙寧男簡單介紹七夕常識,之後,歐陽永鵬老師講解示範如何手繪精緻燈籠,同袍們在指導下專心致志的創造作品。
  • 中國傳統風箏展在煙臺市萊山區開展,展出傳統手工風箏百餘件
    中國傳統風箏展在煙臺市萊山區開展,展出傳統手工風箏百餘件 2020-04-04 17: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龍頭風箏齊飛!「雲門壯志 風箏圓夢」風箏放飛活動在濰坊舉行
    山東濰坊快速崛起,在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服務業、改革開放、城市建設等方面取得了輝煌成就,獲得世界風箏之都、全國文明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畫都等26個榮譽稱號。為此,濰坊市決定以風箏這一文化資源作載體,在全國5個省市自治區的6個地方,開展風箏放飛活動。活動現場有來自全國各地的30多支放飛隊帶來了自己的龍頭蜈蚣風箏。
  • 美哉漢服古禮 妙哉吟誦清音---鄭州62中悅然國學讀書社弘揚傳統文化
    學生陶醉在國學名著中講座結束後曾令中老師成了孩子們的偶像  11月27日下午,一場漢服秀吸引了不少媒體的關注。原來是鄭州62中悅然國學讀書社進行了漢服以及漢學的展示。  悅然國學讀書社是一個以國學閱讀為特色的學生社團,成立五年來通過各種讀書交流活動,推廣國學弘揚傳統文化,被評為「鄭州市教育局四星級學生社團」。  讀書社的兩項活動讓現場觀眾嘖嘖稱讚。
  • 擁抱春天放飛夢想 西充縣天寶中英文學校成功舉辦首屆「風箏節」活動
    學校領導致辭  3月24日下午,西充縣天寶中英文學校七年級七百餘名學生帶著自己精心製作的風箏,排著整齊的隊伍,在班主任的帶領下,來到城北廣場,興高採烈地參加學校校首屆以「風箏 春天 夢想」為主旋律的「風箏節」
  • 湖北宜都:「愛在春天 放飛夢想」陸城幼兒園風箏節親子活動
    陽春三月,正是放風箏的好時光,為了增進親子間的情感,讓孩子初步了解風箏節,感受風箏節帶給孩子們的喜悅之情,2019年3月29日下午,陸城幼兒園大班年級組的孩子、家長與老師一起進行了本學期的「 愛在春天 放飛夢想」風箏節親子活動。
  • 西安市新城區華山實驗小學:放飛夢想 快樂成長
    燦爛的初秋時節,在新學期伊始、第三十六個教師節來臨之際,西安市新城區華山實驗小學美術教研組組織學生開展「手繪風箏 放飛夢想 快樂成長」學生主題活動。百餘只風箏布滿校園,學生用畫筆描繪出五彩世界,讓夢想乘著風箏翱翔。
  • 重慶小學生穿漢服朗讀三字經 體驗傳統教育(圖)
    昨日,高新區某小學,穿漢服的小學生學習書法 記者 徐元賓 攝  本報訊(記者王尊聶飛)昨日上午,高新區人和中心小學的40名小學生和老師身穿漢服,參加了書市組委會、少年先鋒報和本報組織開展的「書香之旅——國學讀書活動」,這也是我市首個開展穿漢服向學生教國學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