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風箏齊飛!「雲門壯志 風箏圓夢」風箏放飛活動在濰坊舉行

2020-12-20 濰坊傳媒網官網

濰坊傳媒網訊 9月24日上午,在濰坊市人民廣場上,幾十個龍頭風箏同時在空中飄飛。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由濰坊市委宣傳部、濰坊國際風箏會綜合服務中心主辦的「雲門壯志風箏圓夢」活動正式拉開帷幕。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我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類發展史上的偉大奇蹟。山東濰坊快速崛起,在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服務業、改革開放、城市建設等方面取得了輝煌成就,獲得世界風箏之都、全國文明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畫都等26個榮譽稱號。為此,濰坊市決定以風箏這一文化資源作載體,在全國5個省市自治區的6個地方,開展風箏放飛活動。

活動現場有來自全國各地的30多支放飛隊帶來了自己的龍頭蜈蚣風箏。其中包括濰坊天工傳統風箏代表隊隊長李乃增、楊家埠風箏非遺傳承人楊紅衛、濰坊風箏文化交流協會代表趙建華,他們各自帶來了自己的代表作風箏。

在啟動儀式上,濰坊國際風箏會綜合服務中心主任張建偉介紹說,濰坊是一片文化積澱極其深厚的熱土,濰水文化既是齊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有自己的鮮明特色。這裡歷史悠久,名人輩出。濰坊傳統手工業也很發達。濰坊風箏、楊家埠木版年畫名揚天下。全市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達16個。早在明清兩代就以「二百支紅爐、三千砸銅匠、九千繡花女、十萬織布機」名揚天下,素有「南蘇州北濰縣」的美譽。濰坊是世界風箏的發源地,製作風箏歷史悠久,工藝精湛。2006年5月,濰坊風箏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國際風箏聯合會」的會議總部也設在濰坊。現在世界上70%以上的風箏都來自濰坊。濰坊已經成為世界風箏文化交流的中心,被世界各國人民稱為風箏的故鄉。

張建偉還介紹說,這次活動形式新穎,將在全國東南西北中5個方向,選取6個有代表性的地,每地邀請70名各行各業有代表性優秀人物和山東老鄉集體參與風箏放飛活動。放飛的風箏既有濃鬱的喜慶色彩,又有鮮明的地域特色。

濰坊市委宣傳部二級調研員劉西海在活動儀式中說,「雲門壯志風箏圓夢」活動舉辦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慶前夕,聚集了來自各地的數十名風箏愛好者代表參加,共同放飛代表著濰坊特色的各式風箏,意義深遠。本次風箏放飛活動展現了「擁抱祖國、共享收穫、放飛夢想」的精神內核,傳達了濰坊人民對於新中國滿滿的熱愛和對當下美好生活深深的祝福。活動正是憑藉風箏這一極具特色的文化符號,彰顯濰坊開放合作的大格局、架起友誼長青的橋梁,成為濰坊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表達熱烈祝福的美好載體。

山東雲門酒業集團全程協辦本次活動。在放飛儀式結束後,大家共飲「雲門醬酒」,為放飛人員壯行。喝完這杯酒,放飛隊伍將利用一個月時間,赴泰安岱廟、黃河壺口瀑布等地放飛風箏,推介濰坊。(記者高翠)

相關焦點

  • 濰坊風箏萬裡行活動杭州舉行 風箏藝人現場展示
    當天下午,濰坊風箏萬裡行活動來到這裡,10多位濰坊風箏藝人通過展示和放飛向遊人推介濰坊最亮的一張名片-風箏。    並不寬闊的西湖白堤因為濰坊風箏藝人的到來而顯得格外擁擠格外熱鬧。而剛剛亮相的風箏藝人們,簡直稱得上人人都是焦點。在現場,他們個個都是明星,有的接受媒體採訪,有的接受遊客諮詢,有的與當地風箏愛好者進行交流學習,忙得是不亦樂乎。
  • 浮煙山上 千鳶競飛 第36屆濰坊國際風箏會「濰坊風箏大賽」 開幕
    紙鳶與夢想齊飛 藍天同活力共色濰柴杯﹒第36屆濰坊國際風箏會「濰坊風箏大賽」在浮煙山國際風箏放飛場開幕4月13日,濰柴杯﹒第36屆濰坊國際風箏會「濰坊風箏大賽」在國際風箏放飛基地浮煙山開幕。「濰坊風箏大賽」是一年一度濰坊國際風箏會的一項傳統的重要賽事,代表著我市風箏扎制創新、風箏放飛競技的最高水平。「濰坊風箏大賽」的舉辦,進一步提高了廣大市民對風箏這一濰坊最響亮金子招牌的自豪感,提高了生活在「世界風箏都」濰坊人的幸福感,傳承和弘揚了風箏文化,壯大和發展了濰坊市風箏產業。
  • 臺灣嘉賓參觀濰坊風箏博物館 全面感受風箏魅力
    它佔地1.3公頃,建築面積8100平方米,建築造型選取了濰坊龍頭蜈蚣風箏的特點,屋脊是一條完整的組合陶瓷巨龍,屋頂用孔雀藍琉璃瓦鋪成,牆壁鋪白色馬塞克。整個建築設計風格獨特似蛟龍遨遊長空,伏而又起。  該館設有綜合館、中國館、濰坊館、友誼館等12個展館,在約2000平方米的展室內,收藏了古今中外的風箏珍品以及有關風箏的文物資料2000餘件,介紹了風箏的歷史、分類、創新及濰坊國際風箏會、風箏界友好往來、濰坊市概況。
  • 試述濰坊風箏的藝術特色
    這裡的「紙花」指的就是風箏,因為風箏又叫做「紙鳶」這首詩就將清明節濰坊風箏滿天飛的情景描繪出來了,特別是春暖花開之時,風箏是人們喜聞樂見的一項運動。《濰縣誌》也記著:「清明,小兒女作紙鴦,鞦韆之戲,紙鴦其制不一,於鶴、燕、蝶、蟬各類之外,兼作種種人物,無不惟妙惟肖,奇巧百出。」每逢春天,濰坊的天空鳶飛蝶舞,一隻只風箏放飛在雲端,一條條銀線縱橫在天空。
  • 老電影裡的首屆濰坊國際風箏會
    ▼首屆濰坊國際風箏會紀錄片1983年5月,在上海舉行的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上,濰坊工美應邀參加表演的28隻濰坊風箏引起了國內外觀眾的關注。尤其是長達50米的龍頭蜈蚣風箏,更是令人連連稱奇。當時,赴上海參加交易會的美國西雅圖市風箏協會主席大衛·切克列先生對濰坊的風箏產生深刻的印象,會後,他專程來濰坊訂購了一批風箏帶回美國。
  • 濰坊世界風箏博物館,聞名中外,神秘的風箏奇觀
    提起濰坊,大家最先想到的肯定是風箏了。不錯,濰坊最著名的就是風箏了。濰坊著有「世界風箏都」之稱。來到濰坊的,不管你是遊客也好,還是來辦事,你可一定要到濰坊世界風箏博物館來看一看呀!都說濰坊是風箏之都,那可不是吹的,濰坊各種各樣的風箏保證會讓你看得眼花繚亂,流連忘返。沒有你想不到的,只有你不敢想的。來到這兒,定會讓你心滿意足。
  • 濰坊風箏的種類 (2)
    濰坊風箏按其形狀又可以分為六大類,即串式、桶式、板子、硬翅、軟翅和自由類。  濰坊串式:把數隻相同或者不同的風箏像穿糖葫蘆似的拴在一根或多根線上放飛的風箏。例如龍頭蜈蚣風箏,分頭、身、尾三個部分,身子為主體,由若干個圓片形的單體組成,每個圓片就是一個風箏。
  • 清明節放風箏:又到了該放風箏的時候了,風箏的來源、歷史
    我所在的城市--鳶都濰坊,著名的風箏之都,擁有著眾多的放飛場,比如濱海區國際風箏放飛場、浮煙山國際風箏會放飛場,在濱海區國際風箏放飛場啟用前,每年的4月第三周舉行國際風箏會,都在此地舉行,2018年以前浮煙山國際風箏會放飛場經國家體育總局批准的國內唯一的風箏放飛場基地建設項目,是世界上最大的專門用於風箏放飛的場地,2018年以後濱海區國際風箏放飛場接替了它的位置
  • 濰坊風箏竟有這麼多種類!?
    點擊下方看起來濰坊風箏的分類從中國歷史上第一隻風箏誕生近二千五百年以來,中國風箏不斷的革新發展,其內容形式也在不斷地豐富完善。喜愛、製作風箏;參與放飛風箏活動的人越來越多。目前世界上已有幾十個國家舉辦過近百次大型的國際性的風箏交流活動,世界風箏的花色品種也發展了很多種。
  • 濰坊風箏藝人張效東讓風箏「動」起來
    張效東正在整理剛剛扎制好的「翼龍」風箏,這是一隻動態風箏,高約5米,寬3米,綠色的鱗片,眼睛突出,螯爪張開,神威無比。張效東利用機械原理,在風箏上安裝了風輪、齒輪和連杆,放飛空中後,風吹動連著連杆的風輪,帶動齒輪轉動,「翼龍」的頭會來回擺動,眼睛左右轉動,鼻子、舌頭、爪子等都會擺動,動態十足。「這隻風箏是專門為今年的第35屆風箏會做的。」
  • 中國(濰坊)傳統風箏扎制大賽開賽 38名風箏藝人亮絕活
    中國山東網濰坊4月24日訊 (記者 韓蓓蓓) 今日上午,2018中國(濰坊)傳統風箏扎制大賽在濰坊市青少年宮拉開帷幕,來自全國各地的38名風箏藝人同臺競技,現場展示風箏扎制技藝。據悉,本次中國傳統風箏扎制大賽類型包括龍串風箏的龍頭(不含腰片)、硬翅風箏、軟翅風箏、硬板風箏、軟板風箏、立體風箏。對參賽作品,專家評委將根據造型構圖、骨架工藝、繪畫工藝、粘糊工藝、創新情況等五個方面評選。
  • 匠心——濰坊「風箏王」的飛天夢
    原標題:匠心——濰坊「風箏王」的飛天夢 做過濰縣縣令的書畫家鄭板橋曾寫詩讚美濰縣風箏:「紙花如雪滿天飛,嬌女鞦韆打四圍,五色羅裙風擺動,好將蝴蝶鬥春歸。」如今,濰坊已逐漸發展為「世界風箏之都」,全球70%以上的風箏產品都出自濰坊。而楊家埠是濰坊風箏的「大本營」,這裡風箏製作能人輩出,風箏競放高手雲集。   王永訓不是楊家埠人,他出生在與楊家埠相鄰的馬宿村。
  • 2019中國(濰坊)國際風箏產業文化交易博覽會12月13日舉行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11日訊 2019中國(濰坊)國際風箏產業文化交易博覽會以「合作·創新·推廣」為主題,將於12月13日—15日在濰坊富華國際展覽中心舉行,展覽面積10000平米,涵蓋風箏產品及相關配件、風箏文創產品、風箏配套產品展區、風箏扎制放飛區等四大展區
  • 世界最大的專業風箏博物館《濰坊風箏博物館》
    濰坊風箏博物館位於山東省濰坊市奎文區行政街66號。濰坊風箏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大型風箏藝術專業博物館,是國內唯一,世界最大。濰坊世界風箏博物館佔地面積1.3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8100平方米,館內有大小展廳12個,館藏風箏展品1300餘件,展現了從公元前5世紀『魯班風箏』至今的中外各式風箏,全面展示了風箏的歷史文化,現代文化,國際文化及延伸文化。
  • 第36屆濰坊國際風箏會系列活動詳細安排出爐,抓緊收藏!
    主要內容:有關領導和嘉賓出席開幕式並致辭,舉行運動員、裁判員入場式,舉行第36屆濰坊國際風箏會形象大使啟動儀式,青少年代表宣讀開展風箏運動倡議書,舉行中外民族特色歌舞表演和國內外風箏放飛表演,場外舉行國際馬戲嘉年華和極限摩託表演。
  • 周末來濰坊富華,看看什麼叫「風箏」!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炳文12月11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了解到,第二屆·中國國際(濰坊)風箏產業文化交易博覽會將於12月12日—13日在濰坊富華國際展覽中心舉行。本次博覽會展覽面積15000平米,涵蓋風箏產品及相關配件、風箏文創產品、非遺精品、風箏文化、戶外運動產品等五大展區,為中外風箏從業者、愛好者提供互相交流、啟發智慧、展示形象的重要平臺。濰坊作為世界風箏的發源地,製作風箏歷史悠久,工藝精湛。濰坊風箏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包含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220米長的風箏你見過嗎?快到濰坊世界風箏博物館探秘吧
    相傳魯班用竹子為材料,在墨翟的經驗基礎上改進了風箏的材質,使得風箏更加小巧輕便。為了紀念他,後人專門鑄造了這尊「魯班像」。隨後,閃電新聞記者步入了博物館正廳,看到一組鑄銅雕塑。「這組作品的名稱為『鳶飛滿天』,展現的是孩童在春天放飛風箏的場景,體現風箏深受人們喜愛之意。」王培培介紹說,「在銅像上面懸掛的是傳統風箏龍頭蜈蚣。它是由龍頭和蜈蚣的腰身組成。
  • 銀線連兩岸 風箏傳真情---山東濰坊風箏文化館在臺灣基隆市開館
    多年來,濰坊市以風箏為載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兩岸文化交流活動,搭建起了兩岸民眾相互了解、增進友誼的橋梁。為讓臺灣民眾近距離了解和感知濰坊風箏之美,濰坊市臺辦、濰坊魯臺經貿洽談會工作辦公室和臺灣基隆市山東同鄉會數次洽商,決定在基隆推動設立以風箏文化為主題的山東濰坊風箏文化館,經多方努力終於建成。據了解,該館展出面積達1000多平方米,展出了體現濰坊風箏文化精品的「龍頭、蝴蝶、沙燕」等風箏100多支。
  • 第37屆濰坊國際風箏會開幕 青州風箏獨領風騷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8日訊9月26日上午,第37屆濰坊國際風箏會在濱海國際放飛場開幕,濰坊青州風箏代表隊帶來的創新創意風箏成為焦點。受疫情影響,今年的風箏會是歷史上首次在秋季舉辦。放飛場上空,各具特色的風箏迎風舞動,軟體風箏、動漫主題風箏,造型誇張,色彩豐富,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目光。青州風箏代表隊扎制的創意風箏在放飛場上空獨領風騷。
  • 濰坊國際風箏會|漫天風箏造型各異 種類繁多引人驚嘆
    齊魯網濰坊4月21日訊4月21日, 第三十五屆濰坊國際風箏會在濰坊濱海國際風箏放飛場開幕。本屆國際風箏會以「更高、更遠、更美好」為主題,共有來自近60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全國19個省市自治區的2000多名風箏愛好者參加,包括賽事、演出、展覽、經貿等41項活動,歷時20天,將是一屆國際化程度高、群眾參與性強、活動內容多、社會影響大的綜合性盛會。開幕式上,參賽選手入場時向群眾揮手致意,臉上笑容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