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號下午,貴陽江師傅的車又被家樓下停車場的花杆給擋住了。至於原因,江師傅說還是老問題,他們沒交停車費,停車場工作人員不讓出去。不過,說到為何不交停車費,江師傅說大家也是有一肚子的苦水。
業主車輛無法停進小區停車場?
江師傅是一名計程車駕駛員,家住貴陽市南明區太金隧道附近一小區的W1區。當天下午,江師傅的車就被停車場的欄杆擋住了。雖然記者趕到時,他早已出來。但等到晚上時,他的車輛又因為沒有車位沒辦法進入停車場了。
江師傅:下午的時候堵了一長串,起碼兩三十輛車在裡面。顯示我停車費到期,不交費就不抬杆。
與江師傅遇到同樣問題的業主還不少,有近百名業主都來到現場。因為停車問題,大家感到困擾不已。大家告訴記者,他們的車會時不時被欄杆擋住,原因都是沒交停車費。按理說,停車交費天經地義,可為什麼這些業主這麼排斥呢?
江師傅 :車位有1300個左右,但是業主的車2700到3000臺左右。
小區停車位不夠是實際問題
業主們表示,在車位如此緊張的情況下,物管白天還允許外來車輛進入W1區的停車場,這樣停車難的矛盾更加突出。
W1區業主:這是出口的主要通道,這裡隨時都停滿車,堵死了。
記者:你們向物業反映過沒有?
W1區業主:我們隨時都在反映,但沒有用。
記者發現,停車場內車輛隨意停放在通道上的情況還不少。正是因為車位不夠,大家擔心交了錢之後,也停不了車。
江師傅 :造成了業主的車,基本在晚上十二點回來以後就沒位置了,都是停在哪路邊上的,經常被交警貼罰單。
車位不夠停 業主不交費
由此他們與物業的矛盾日益突出,停車場的管理也一天不如一天。
W1區業主:車停在這裡沒有安全保障,被刮的,還有漏水,非常臭。
在記者採訪的過程中,就發現一截排水管漏了水,汙水直接如下雨般掉到了車上。
W1區業主:大部分業主不是不願意繳這個費,但是繳費了要起作用。
物業:需要業主配合解決
了解情況後,記者與業主們來到了物業管理中心,但工作人員已經下班。第二天,記者再次聯繫了物業公司,並電話採訪了相關負責人。
記者:業主說車位和業主車輛不匹配,車位不夠,是不是有這樣的情況?
宏立城物業第四服務公司公共秩序經理 張貴生 :首先車位確實和業主的車輛不匹配,業主車輛過多了,停車場大概有1100個車位,業主的車大概是2800臺,後面車輛被分流到W2區,但一些業主不願意停過去,就導致停車場車位不夠現象。
物業的張經理告訴記者,為了緩解車位問題,他們提出讓部分業主的車停在鄰近樓棟的停車場,那裡有近一千個空餘車位可以提供給這裡的業主,可是讓誰過去成為了問題。
宏立城物業第四服務公司公共秩序經理 張貴生:來進行分流,比如停車場只能停400臺車,如果車位號0-2剛好停滿,那麼車位號3-9就分流到W2區,但實際效果不好,因為業主不配合。
後來,物業又想通過抽籤的方式解決,但仍然與業主們搭不成一致意見,停車問題就被擱置了。
宏立城物業第四服務公司公共秩序經理 張貴生:我們停車場整改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並不是一開始就向業主收停車費來整改車庫,而是已經到了尾聲,今年受疫情影響,物業的生存狀況可能業主也要考慮一下。
車位不能解決,業主不願交費,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問題也就越積越多。都說解鈴還須繫鈴人,看來要想將問題解決好,業主和物業之間得好好想想辦法。
宏立城物業第四服務公司公共秩序經理 張貴生:大家推選業主代表,物業公司會請政府職能部門,一起協商或者制定分流方案或者其他方案,看能不能把我們停車場管理好,大家在這裡生活才能舒心,確實也需要廣大業主來配合。
辦法總比困難多,希望物業公司能夠認真對待業主的訴求,而不是與業主賭氣,任憑矛盾隨意增長,兩敗俱傷的局面是誰也不願看到的。
(記者 何松容 梁傳明)
編輯:汪東偉
統籌:汪東偉
編審:幹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