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需要創新,不然就可能落後挨打;企業需要創新,否則就可能破產倒閉。然而,創新困難重重。成功的創新需要全新的思路,思路在哪裡?
新奧集團智能能源研究院地下氣化中心研發中心執行總經理宋玉平告訴記者,「創新要突破,必須首先實現創新思維的突破。我們找到的出路就是TRIZ理論,它最大的作用就是幫助我們找到創新的關鍵點,找出創新的根本性問題,找出了解決問題的全新方法。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用過計算器,實際上TRIZ理論就像一臺創新的『計算器』,把創新難題的各種因素『輸入』其中,它就會『輸出』解決問題的思路乃至答案」。
找出根本問題
總部位於河北廊坊的新奧集團,是一家長期專注於清潔能源生產與應用的企業。對於這樣一家科技型、環保型企業來說,創新至為關鍵。尤其是新奧集團從事的煤催化氣化制天然氣技術、生物質能技術、煤炭地下氣化技術等都是世界性難題,在快速產業化的過程中,他們意識到,創新理論和方法不可或缺。
為此,作為科技部創新方法試點示範企業,在創新方法研究會的組織下,新奧集團與河北工業大學合作開設了專門的TRIZ培訓班。培訓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TRIZ創新理論與方法的系統培訓與學習;第二階段,是結合技術研發的實際攻關課題,應用TRIZ方法進行解決,最終形成解決方案。
「有臺機器總是出故障,技術人員維修之後,過段時間故障又會再次出現。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機器出故障是油漏有問題,在於注油口沒加濾網,油中的雜質無法過濾。只要在注油口加一張濾網,故障就可以徹底排除了。而如果一直圍繞著機器本身做文章,無異於緣木求魚。」培訓中,河北工業大學檀潤華教授舉的一個例子讓宋玉平印象深刻,「找出根本問題所在,就是TRIZ最大的作用之一。」
解決實際需要
第一階段的培訓結束後,參與培訓的技術人員回到工作崗位,開始運用TRIZ理論來解決創新中的難題。「必須在實際工作中運用TRIZ理論解決問題,否則培訓就沒有意義。我們的這些應用還經過了專家的考核,並進行了答辯。」宋玉平說。
排水,是地下氣化技術的一個很大的難題。在宋玉平負責的項目中,通過前期的地質勘探發現,煤層上部有一層30米厚的隔水層,在隔水層上方有一層由砂巖石組成的含水層,該含水層所含的水是否會進入氣化爐及進入水量的多少是影響氣化穩定性運行的關鍵。
「按照慣例,需要為此設置大量的排水設施。學習了TRIZ理論以後,我們運用其中逆向思維的方法,開始思考地下水是否會冒出來。」宋玉平表示,「經過大量的研究計算和模擬實驗,我們發現原來考慮過於複雜,只要使頂板厚度大於裂隙極限高度,地下水就根本不會冒出來。從而省去了大量的輔助工作,節省了人力物力財力。」
地下點火也是地下氣化技術的一個難點。在地下300米的水中,實現成功點火難度可想而知。以前,技術人員總是圍繞著點火器進行技術攻關,希望獲得突破。「通過運用TRIZ理論分析問題,我們發現關鍵點不在點火器,而在密封。要解決的問題轉移了,點火難題也迎刃而解。」
拓展應用領域
運用TRIZ理論以來,新奧集團創新成效非常明顯。僅在培訓過程中,他們就申報專利11項,形成各類工藝、工具及技改技措17項,在涉及的4個國家863計劃項目中,有8項技術難題得到了解決……
為了能使TRIZ理論更快更好應用到創新工作當中,新奧集團還引進了專業的輔助創新軟體。「輔助軟體實現了創新的流程化管理。通過流程化就實現了創新的規範化,把創新梳理成一個線條,通過其中的現象向上追溯它的原因,向下追尋它的結果,從而找到創新的關鍵環節。」宋玉平說。
在宋玉平負責的863課題中,他也充分運用了TRIZ理論。「效果很好。」宋玉平表示,「因此,在我們中心,我安排了兩個人專門負責TRIZ應用。他們會參與到所有的項目中,運用TRIZ理論分析問題,找出創新的思路。下一步,我們還將拓展TRIZ理論在專利方面的應用,這是我們目前非常重視的領域。」
(責任編輯:段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