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縱觀中國歷史,在近現代百餘年以來,湧現出一大批聲名遠揚的軍隊將領。他們或因反抗清政府而聞名,或因軍閥混戰而聞名,又或因抗日戰爭而聞名。在這眾多名將中,有一位十分特殊的將軍,他作為革命時期的將領卻曾是袁世凱手下的一等參議,作為國軍軍事巨擘卻一生無黨無派,作為一名軍人卻從未上陣殺敵,他就是被稱為軍事理論家的蔣百裡。
「紙上談兵出高論,抗戰未了身先卒」可謂是蔣百裡最真實的人生寫照。蔣百裡,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出生於浙江海寧一個富商家庭,自幼聰穎,讀書過目不忘,年僅十六歲就考中秀才,成為一名塾師,不久後,蔣百裡留學日本,成為日本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畢業生魁首。蔣百裡作為一名中國人,還在日本學校拿走了代表第一名的日本天皇佩劍。留日期間,蔣百裡就曾預想到中日兩國必有一戰,且地勢低平,易守難攻的中國東南沿海地很容易在交戰後落入日軍手中。
1931年,日本公然侵佔東北後,蔣百裡開始致力於國防理論研究,六年後,著名的《國防論》問世。該書吸取了中國古代軍事思想和西方先進軍事理論,並提出中國國防應該以洛陽、襄陽和衡陽為根據地。在此書中,蔣百裡也提到了應充分做好人力、物力等相關準備,利用中國戰略縱深長、人口多的特點,倡導藏兵於民,以此「拖」跨敵人。《國防論》中的相關軍事理論被視為中國近代史上最早的論持久戰,並成為二戰時期中國軍隊的戰略指導依據。
令人好奇的是,致力於抗日研究的儒將蔣百裡,其妻子卻是一名日本女子。原來早在1913年,面對國內軍閥混戰,難以一致對外的局勢,時任保定軍校校長的蔣百裡曾在學校大會上,憤然掏槍自殺,朝自己心臟左邊的位置開了一槍。槍聲響起後,社會譁然,在袁世凱的請求下,日本公使館派出了最為優秀的外科醫生為其救治,手術後,蔣百裡終於脫離危險。臥床休養期間,日本護士佐藤屋登負責照料蔣百裡。
善良的佐藤屋登看到了無生趣的蔣百裡,時刻用並不熟練的中國話為其寬慰,並告訴他只有活著才能報效國家。在佐藤屋登的寬慰下,蔣百裡重新振作起來,並深深被這位日本護士吸引,愛上了她。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10月,蔣百裡被袁世凱任命為軍事處一等參議,尚需休養的蔣百裡來到北京後發現,照料他的竟還是日本護士佐藤屋登。
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在說服佐藤屋登父母后,蔣百裡二人頂著巨大的社會壓力結為夫妻,這一年蔣百裡32歲,佐藤屋登24歲。因酷愛梅花,蔣百裡便為日本妻子取了個叫「佐梅」的中國名字。佐藤屋登陪伴蔣百裡走完了一生,並為其養育了5個女兒。佐藤屋登從不教孩子們日本話,作為中國媳婦的佐藤屋登一開始就用漢語同大家交談。
1938年,蔣百裡因病逝世,時年58歲,世人們大都懷疑這是其日本妻子佐梅的原因,就連馮玉祥將軍都曾懷疑佐梅用毒針殺害蔣百裡,原因是佐梅曾對蔣百裡說過:「你愛你的祖國,亦如我愛我的祖國一樣」。面臨社會各界巨大壓力,佐梅很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了國人的信任。其親自上前線為中國受傷士兵治療,並帶著自己5個女兒為抗日募捐。終其一生,佐梅一直認為中國的戰鬥是正義的。
佐梅與蔣百裡的五個女兒中,除大女兒早逝外,其餘四人均才華出眾。二女兒蔣雍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四女兒蔣華創辦海外中文學校,對華僑教育有著卓越貢獻,五女兒蔣和更是傲然不屈,在十年動亂期間,敢直面與審問人員鬥爭。三女蔣英自幼喜歡音樂,長大後成為著名鋼琴家和歌唱家,為中國的音樂事業發展做出重大貢獻,其丈夫是家喻戶曉的「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夫婦二人可謂天下聞名。
參考資料:
《蔣百裡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