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15日18時訊(通訊員 李建龍)為切實加快推進西藏昌都市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工作進程,進一步增強昌都市旅遊系統管理人員工作水平,不斷提升昌都市旅遊從業人員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12月1日-12日,在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和重慶市第九批援藏工作隊的大力支持下,昌都市旅遊從業人員前往重慶市各區縣參與昌都市全域旅遊發展及旅遊行業管理(重慶)培訓班。
本次培訓活動以理論培訓和現場教學為主,在理論授課方面邀請了重慶市旅遊培訓中心黃昌琪教授、重慶師大涉外商貿學院旅遊專業劉聰教授、重慶交通大學經管學院乜堪雄教授對旅遊景區運營管理、全域旅遊規劃、旅遊商品管理營銷、農旅文融合發展理論與實踐探索進行深入指導授課。
在現場教學方面,安排農旅文融合發展理論與實踐探索—巴南區彩色森林、世界文化遺產的開發與保護—大足石刻、區域特色文化旅遊演藝項目挖掘與運營—印象武隆、區域特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天生三橋、旅遊脫貧及鄉村振興—石柱縣中益鄉、民俗文化的保護與傳承—豐都鬼城、紅色文化—紅巖村課程。除理論教學和現場教學外,還安排景區負責人與學員進行座談交流。
12月2日,培訓正式開班,開始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培訓學習。
學習期間,培訓班學員到達重慶市郊區巴南區彩色森林進行現場案例教學。教學圍繞文旅農融合發展理論與實踐探索進行,提出發展全域旅遊首先應該考慮核心景觀、景點的打造,考慮旅遊目的地的建設,要把順序理清楚。
在大足石刻,學員與工作人員對文化遺產的保護與旅遊開發結合展開了探索和討論。
在武隆區,學員實地參觀學習《印象·武隆》大型山水實景歌會,對區域特色文化旅遊演藝項目挖掘與運營進行探討,並討論如何進一步培育打造昌都文化品牌,推進昌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挖掘整理、品牌培育、傳承發展的理念。
在石柱縣中益鄉,培訓班實地參觀了中益鄉華溪村偏巖壩鄉村旅遊示範點、初心廣場、坪壩村向家壩、一秋堂扶貧車間等地,了解中益鄉在發展鄉村旅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新時代文明實踐、旅遊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等情況,深刻認識到鄉村旅遊助力脫貧攻堅所取得的巨大成效。
隨後,培訓班還走進了豐都縣豐都鬼城、渝中區紅巖村等地進行交流學習。
這次培訓中,培訓學員對旅遊景區的品牌定位、服務質量與遊客體驗、旅遊開發與運營模式創新、鄉村民宿管理運營、旅遊行業發展、全域旅遊規劃、景區運營管理、管理變革與旅遊業創新驅動發展等知識有了進一步了解和提高。
此外,在景區管理運營、文旅產業發展、文創產品開發、智慧景區建設、景區宣傳營銷、康養業態發展、景區發展如何帶領本地百姓增收致富等方面有了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