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聽器這隻「bug」(竊聽器的英文為bug,與臭蟲為一個單詞)的歷史並不算長。初級竊聽裝置早在一戰時就已經出現,並在二戰期間才開始逐漸成為間諜們獲取情報的選擇之一,但它真正成為間諜情報領域的常備工具,還是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隨著電晶體和微電子技術的突飛猛進才開始。目前,除有線、無線竊聽技術外,一些最新技術,如微波、紅外、雷射、網絡等也都在竊聽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一戰時期竊聽裝置:礦石收音機
礦石收音機是最簡單的無線電接收機,由長導線天線加上選擇信號頻率的調諧器和檢波器組成。因為檢波器可以使用晶體礦石,所以稱為礦石收音機。據說礦石收音機至今可能依然被間諜使用,因為它沒有振蕩器,不需要電池和電能,因此反間諜組織不能偵測到被監聽的頻率。
1914年夏天,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在法國北部一座幽靜花園裡,停著一輛毫不起眼的馬拉大篷車。這輛車裡安裝著當時英國軍事情報局最先進的礦石無線電收報竊聽器,用它來竊聽鄰近德國軍隊的無線電聯繫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