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黨章公開課】第九講:從"三個自信"到"四個自信"

2021-02-21 河北省紀委監委網站

  主講嘉賓:謝春濤 中央候補委員

  中央黨校校委委員、教務部主任、教授

  謝春濤:大家好,歡迎來到十九大黨章公開課!

  今天講的主題是從「三個自信」到「四個自信」。

  十九大修改的黨章正式把文化自信寫進去。在這之前,尤其是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之前,我們講得比較多的是「三個自信」,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建黨95周年大會上正式提出「文化自信」,這次寫入了黨章。

  【視頻】朗讀黨章(節選)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謝春濤:過去講「三個自信」,我們非常認同。為什麼認同?為什麼自信?因為有理由、有資格自信。我們發展的巨大成功,就是自信的最重要依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這話說得底氣十足。我們取得了這麼大的成功,不就證明了我們道路走對了嗎?我們理論是正確的,制度有生機活力。

  我們先看前三個自信。第一,道路自信。1956年我們經過社會主義改造,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從那之後我們就探索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共產黨人做了艱辛探索,帶領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改革開放以來,以鄧小平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總結過去的教訓,進行新的探索,我們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毫無疑問成功了。當年有很多社會主義國家改旗易幟了,今天我們是依然在走社會主義道路,而且走得最好的國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表現出了它的優越性,給我們中國人民,甚至給世界人民帶來了福祉,帶來了發展的機會。全世界範圍內,尤其是發展中國家,過去若干年,誰比我們發展得更快、誰又比我們發展得更好呢?恐怕很難找到,所以我們道路走對了。

  第二,理論自信。與我們的實踐創新相結合,以鄧小平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創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大大豐富發展了馬列主義。比如說過去社會主義,尤其是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經濟上往往被說成是「四個單一」,單一公有制、單一計劃經濟、單一按勞分配、單一農業集體經營,所謂僵化主要是體現在這四個方面。所以在同蘇東原執政黨人交流的時候,他們講發生蘇東巨變第一個原因就是教條式的對待了馬克思列寧主義,表面上看還是當作指導思想堅持,但是僵化的堅持,沒有講過新話,還是一百多年前那些老話,甚至對新的現實解釋不清楚,怎麼指導實踐?中國共產黨人就是實現與時俱進,我們的理論經過實踐檢驗是正確的,所以有理由相信。

  第三,制度自信。我們的制度有生命活力,當年建立起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經濟方面、政治方面都建立了,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公有制為主體,國家對關係到國計民生方面決策有重大的影響力和控制力。再比如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也有很大的優勢。我們工業化進程發展得就是快,基礎設施建設的速度誰也比不上。再看土地,讓農民感覺到越來越成為他們安心生活,甚至安心養老最重要的資源。土地承包權利每家農民都有,十九大這次又提出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農民歡欣鼓舞。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是好的,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又不斷地對制度進行補充、完善、改革,越來越煥發出生機和活力。

  所以我們強調這三個方面的自信,真是底氣十足。我們認清了為了國家、民族和老百姓,就應該這麼幹,不能被任何人所動搖。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這次為什麼又特別強調文化自信?我覺得認識更深刻了。支撐道路、制度、理論背後不就是我們的文化嗎?我們的先進文化,包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還有不斷發展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我們的文化力量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

  習近平主席會見美國總統川普的時候,在故宮裡就談文化自信。說到我們五千多年文明史,川普總統說埃及更長一點,習近平主席馬上接過來,中國是唯一的文明沒中斷的國家。我們古代的傳統觀念、文化,至今還在我們的骨子裡,至今我們還堅持認同。習近平總書記善於講中國故事,他不論講到哪,都使人容易聽得懂和接受。之所以有這個效果,很重要的一點,他是從中國文化角度講中國故事,容易講得明白、講得透徹。比如說他到歐美訪問,講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生生不息,也就決定了我們的道路、制度、價值觀等等很多方面跟你們不一樣。

  這幾年,在對外交往的過程中,我嘗試從文化的角度講中國的故事,用中國的神話傳說去跟西方人講我們的文化。比如說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愚公移山、精衛填海、女媧補天、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等等。大家想一想,這些神話故事表現出我們中華民族什麼樣的精神狀態?自強不息。西方哪有這樣的傳說?我記得有一次跟西方人特別講到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為什麼?為了公眾利益,為了治水。古往今來,中國人對為官就是這個要求,為官的人也往往會用這樣的要求來約束自己,忠孝不能兩全。家國情懷不也是如此嗎?沒有國哪來的家?肯定要愛國。這是中華傳統文化優秀的地方,中國共產黨不光繼承了,而且發揚光大。把這種觀念、要求發展成什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我們共產黨人除了人民的利益,我們沒有別的利益。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都是為了滿足人民的利益。人民高興、人民希望的事情我們努力去做;人民不滿意的事情也是我們黨所著力要解決的問題。我們黨這麼說,也這麼做,老百姓也就認同我們。這背後不就是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嗎?當然我們中國共產黨人發展了。

  【視頻】朗讀黨章(節選)

  全黨同志要倍加珍惜、長期堅持和不斷發展黨歷經艱辛開創的這條道路、這個理論體系、這個制度、這個文化,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為實現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這三大歷史任務,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

  謝春濤:我們也不斷地吸收外來的先進文化。改革開放以來,在這方面我們做得更多、更好。所以,我們的文化兼收並蓄,在各方面表現出了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如果想清楚了,我們就一定會認同文化自信,一定會自覺地、努力地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所以,強調文化自信,包括其他三個方面的自信,是真正對我們黨、國家、中華民族,也包括對於我們每個人負責任的態度。

  今天就講到這裡,下一講再見!

(來源: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相關焦點

  • 【十九大黨章公開課】從「三個自信」到「四個自信」
    主講嘉賓:謝春濤  中央候補委員中央黨校校委委員、教務部主任、教授謝春濤:大家好,歡迎來到十九大黨章公開課!今天講的主題是從「三個自信」到「四個自信」。十九大修改的黨章正式把文化自信寫進去。在這之前,尤其是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之前,我們講得比較多的是「三個自信」,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 新高考"3+1+2"模式下,怎麼選科?
    新高考"3+1+2"模式,把哪些學科救上岸,哪些學科推下水?我認為,談不到把哪個學科"救上岸"或"推下水",改革是大勢所趨,高考也不例外。新高考模式下,對語文、數學、外語沒有什麼影響,突出了物理、歷史兩個科目,對化學科目是一個弱化。
  • 從"高級保姆"帶大的皇帝朱由校看:保姆與老人帶孩子有何區別?
    於是很多家庭,都在請保姆帶孩子;也有些家庭,是讓自己的爺爺奶奶,"老人"來帶孩子。這就牽涉到一個問題,是請保姆帶孩子好?還是讓爺爺奶奶,老人們帶孩子好?保姆帶大的孩子,和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有什麼區別?首先說誰帶孩子更好的問題。其實爺爺奶奶帶,保姆帶,都不如媽媽爸爸親自帶,因為父母帶大的孩子更自信,開朗,與孩子的親密感更強。
  • 華玉振:與"擺地攤"感同身受
    當共和國總理在莊嚴的全國人大會議上,宣布城市管理要為"擺地攤"寬容時,我的眼睛溼了。三十四年前剛畢業的那年夏天,在家鄉小集鎮的稅務所,因拒絕"出外勤"向"地攤"收稅的風波又勾起我的回憶。那一年七月,我剛從江蘇省稅務學校畢業,即將二十歲,被作為第一批專業學校畢業生分配到遠離縣城的偏遠小鄉——浦棠鄉稅務所。上班第一天,因工作分工,我就與所長頂了起來。
  • "兒臣" 的帳單與 "額娘" 的神回復火了 !
    只是深知"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你的起點是父母懷抱,你的未來是修齊治平,弘毅致遠。所以額娘才狠心讓你歷練,吾兒可知"有多殘忍有多愛"。當然,吾兒自立並非始於今年今日,是家風使然。額娘一介弱女,尚能十九歲離家三千裡獨自求學,深信吾兒勝之。
  • 自閉患兒幹預路上最重要的一項"關係"
    家有特殊孩讓許多父母總是埋頭於孩子的康復教育,心裡唯一的盼望就是希望孩子可以早日恢復成"正常"的樣子,每天有不同的幹預課程,天天在機構與家裡間不斷的來回波奔。在忙碌中甚至無法關注與特殊孩子間的親子關係。可是,特殊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親子關係難道不重要嗎?當然不是。
  • 防疫情宅家,延期開學,你這樣管教"神獸"也許是上策!
    更有甚者,還要面對一個撓頭事,那就是對"神獸"管理教育問題!",不少朋友調侃自家"神獸"作呀,打遊戲上網熬夜,早上不起床,上網課隔靴撓癢不頂事!大人天天手機不離手,幾天不洗漱,床鋪亂糟糟,"神獸"會暗自竊喜:彼此彼此!家長要克服這些問題,做個愛看書學習、愛生活愛乾淨的"上進生",裝樣子也要象。
  • "生孩子"也要AA制嗎?
    她是這樣寫的:"我懷孕六個月了,沒上班在家待著,自己也沒多少存款,我老公今天說生孩子的時候花的醫療費用我倆一人出一半,平攤,我很震驚,想了一天都沒想通他怎麼會這樣說,為什麼呢?"看了之後,我也驚著了。難道是自己落伍了,跟不上潮流了嗎?還是現在的夫妻樣樣都實行AA制,包括生孩子呢?左思右想不得其解,於是便將這故事當新聞說與朋友聽。朋友聽後一陣哈哈大笑,我被朋友笑懵了,問他很好笑嗎?
  • I love You的真正意思不是"我愛你"!你知道嗎?
    知道"Ilove you"是什麼意思嗎?肯定會有人說:"這個啊,地球人都是知道!"我愛你"唄." 是的,我們知道這是一句告白的話,是我們表達愛的方式,它是一句放之四海皆準的宣言,既是世界最美的語言,也是情人之間表達情感最直接的語言.但是,你知道嗎,這8個字母其實是有特殊意義的.當你聽到或當你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是否知道它還有更深一層的涵義呢?
  • "我,36歲,和甜蜜男談了一場戀愛,傾家蕩產!"
    意外的是,她的孤注一擲,換來的是無法提現。她這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一種通過婚戀平臺、社交軟體等方式尋找目標對象,通過聊天發展感情取得信任,然後將受害者引入博彩、理財等詐騙平臺進行充值、騙取受害者錢財的騙局。殺豬盤,把那些感情寂寞的人叫做豬,建立戀愛關係叫做養豬,最後的詐騙行為叫做殺豬。」內心深處渴望的是簡單幸福,為愛情甘心做一個傻子,到最後卻成了傻缺。一場戀愛,就傾家蕩產,小琳的經歷令人唏噓。
  • 從心理學上看程璐思文離婚:兩個"好人"是很難維繫婚姻的
    02從心理學情感分析,我認為有以下三個原因程璐也公開袒露了因為工作忙碌,在婚姻生活中很多重要時刻,對思文缺乏陪伴,給思文造成了很大的傷害。有一些人在長久的婚姻中其實只是存在在對方的世界裡。但&34;不等於陪伴。這種存在,更可能是&34;,這個&34;有時是手機,是電視,是視而不見。
  • 「I love You」的真正意思其實不是 "我愛你"
    肯定會有人說:"這個啊,地球人都是知道!"我愛你"唄是的,我們知道這是一句告白的話,是我們表達愛的方式,它是一句放之四海皆準的宣言,既是世界最美的語言,也是情人之間表達情感最直接的語言. 但是,你知道嗎,這8個字母其實是有特殊意義的.當你聽到或當你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是否知道它還有更深一層的涵義呢?
  • 戰"疫"響了,情感深了!
    2020,註定是多事之秋,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因為新年的第一天給大家特殊的拜年方式"居家拜年"。作為一名普通的老師我聽從安排,作為一名黨員我絕對服從命令聽指揮。 形式越來越緊,學校要求上報的數據越來越多,越來越細,所以每天都要在班級群裡發不同的通知,分享不同的文件精神,不停地催促家長朋友回覆信息,填寫表格……有時感覺家長也挺累的但是沒有辦法,特殊時期不能掉鏈子。
  • "大喊教育"適得其反,低聲教育提升威信
    孩子到了一定年齡,行為習慣、生活習慣等各方面形成後,這時候父母就發現孩子難管教了。 孩子難管教,父母就會容易大聲呵斥,甚至用鞭打。當我們發現,很多父母用"大喊教育"教岀的孩子效果並不理想。這樣的教育方式容易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孩子容易沒自信,容易存在自卑感,容易越來越調皮。這種"大喊教育"容易使孩子成"兩面派",當著父母的面做岀一面,背地裡又做岀一面。父母大聲呵斥,可能只是暫時的產生效果,孩子的心裡根本不服父母的教育行為,只是在表面上做岀屈服,對長遠來說未必見得效果。其實孩子每一個行為的岀現,都是有原因的。
  • 這個母親的"瘋狂"舉動,卻引得旁人拍手稱讚
    1 啼哭的女孩和"瘋狂"的母親 幾天前,我正陪著孩子購物,突然聽到一陣小孩的哭聲。回頭一看,原來是一個四、五歲的女孩,吵著要讓媽媽買樂高玩具。 見媽媽沒有買的意思,小女孩索性嚎啕起來,一屁股坐在地上,怎麼也不肯走了。
  • 親身經歷,分享我是怎麼從"躺贏式家長"到「模範家長」的
    剛接觸這個詞時,是在熱搜上看到,看對於"躺贏式家長"的種種分析,才發現我在育兒過程中完全就是從"躺贏"到"模範&34;,一個完全的「模範式家長」
  • "我談了一場戀愛卻傾家蕩產!"比仙人跳悲劇 10000倍的,居然是這種騙局!
    內心深處渴望的是簡單幸福,為愛情甘心做一個傻子,到最後卻成了傻缺。一場戀愛,就傾家蕩產,小琳的經歷令人唏噓。"殺豬盤"騙錢騙情,讓受害人最後輸的一無所有,真是太可惡了!17年興起,19年肆無忌憚,2020年年末,殺豬盤再次來勢洶洶....今年5月,河北警方就曾經披露過1026個女孩遭遇"殺豬盤",被騙的總金額竟高達了2.6個億。
  • 網絡"遊戲"的泛濫,你孩子的人生是否被偷換了概念?
    人類的生命本質是公平的,但是這種本質的公平已經被"經濟"所打破。這"經濟"當然不僅僅指的是金錢和物質,它當然包含一種無形的、也是比金錢更具威力的"經濟"~那就是"名"。所謂的"名",當然是指那些出了名的人名,統一稱呼為"名人"。名人當然也就不同於一般的人名,他們具備一呼百應的能力。特別是在當下的網絡時代,這名人效應尤為明顯。
  • 遠離心理疾病,就要大膽的和這類人說"不"
    它的可怕之處就是指通過"學習"而形成的一種對現實的無望和無可奈何的行為和心理狀態。我們要警醒失敗對自己的影響,同時一定要時刻的記住,失敗都是暫時性的,我們無法預測未來,現在覺得困難事,在明天都可能會有轉機,一切皆有可能。培養這種樂觀的去看待事情的心態,就能避免"習得性無助"心理的形成。
  • 鰲小研修︱變"一尺深"為"一米深" ——鰲江小學、梅源小學和南雁小學三校聯盟探究深度學習,讓學習真正發生
    早上第一節課由鰲江小學的施正加老師執教《平行與垂直》,這是一堂圖形與空間領域的概念課。施老師以分類為主線,通過學生自主探索,體會同一個平面內兩直線間的位置關係。本節課的每一個環節都與生活有關,目的是給學生提供一個親切熟悉的環境。課的開始就用熊大熊二在操場跑步的情景導入來吸引學生的眼球,抓住每一個學生的心,這樣做對整節課的成功與否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師生共同得出周長的概念之後,黃老師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了指一指、找一找、摸一摸、描一描等一系列基本練習,拓寬了學生對周長的感性認識,對知識進行內化,取得了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