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何時才能統一臺灣?真實情況令人措手不及...

2021-02-18 國科環宇

近期以來,臺當局動作頻頻,很多人會問,臺灣回歸離我們還有多遠?真實情況出人意料……

大家應該都看過法國小說家都德的著名小說《最後一課》,普法戰爭後,德國進駐法國阿爾薩斯和洛林,第一件事就是用德語教學,也就是文化改造。文化教育從從下一代抓起,必須掌握下一代。

去中國化在香港有一百多年,在臺灣也有幾十年,並且還在加速。看看蔣經國時代的區區幾個臺獨分子,到如今臺灣綠營的龐大規模,我們應該不寒而慄:越來越多人不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因為對臺貿易,他們端起碗吃大陸的飯,放下筷子罵中國的娘。

臺灣回歸,政治上的回歸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精神和心理上的回歸。

去中國化,民進黨在公開幹,而國民黨則在悄悄幹。因為國民黨自身的變化,其對臺獨政策因為美國和日本,由打壓也轉向放任。如今在臺灣加速。

在去中國化的同時,他們在西化,也就是在臺灣持續灌輸和培養西方人的價值觀,培養對西方的認同感。價值觀改造和思想更換,也是美國對臺戰控制的一環。上兵伐謀,思想洗腦,也是一種高級的戰略控制方式。

 實際上,試圖與臺灣當局打交道,謀求和平統一的路子會越走越窄,因為臺灣的「去中國化」在加速,造成島內人在文化和心理上在大陸外越漂越遠。因為臺灣本身缺乏政治自主性,被美國控制,和棋子談判,對整個戰略棋局不具實質性的影響和作用。

武統過程中美國會參與中國內戰嗎?

我們再來看看用武統的辦法解決臺灣問題。也就是將中國內戰在60多年後重啟,繼續打完。

反對武統的人們,其主要理由就是為美國因素,也就是一旦出兵攻臺,美國會軍事援助臺灣,甚至站在臺灣軍隊一邊與我國作戰,從而阻撓中國統一。那麼我們就分析一下美國目前在臺灣問題上參戰的可能性。

一旦中國內戰繼續,美國首先要考慮的是,美國插手中國內戰的後果,一旦美國插手中國內戰,首先是會引起13億中國人民的憤怒,這種憤怒和民族感情會堅定支持中國政府和美國戰鬥到底。美國敢於參與中國內戰嗎?和一個13億人口的古老民族不死不休?

其次,中美因為臺灣問題開戰,美國何以保證戰爭不會升級,發展成核大戰?換言之,美國會為了臺灣和中國拼命嗎?即使是常規戰爭,美國準備打多久,有沒有錢打下去?

而且美國是個商人國家,戰爭是為商人的利潤服務的,打仗首先得對美國商人有利,也就是投入和產出的對比,如果對美國的華爾街大亨們沒任何好處,華爾街大亨們不會出錢。也就是美國的戰費從哪裡來?

再次,戰爭還有輸贏問題,美國參與進來,有打贏中國的把握嗎?在東亞大陸邊緣和中國開戰,美國已經有了兩次教訓!韓戰和越南戰爭。戰爭是政治的競賽,也是經濟的競賽,何況中國國力已經今非昔比。

又次,一旦中美開戰,為歐俄和中東諸國所樂見。歐洲必然抓住時機重新武裝。俄羅斯會趁機恢復擴大原蘇聯勢力範圍。中東諸國會脫離美國自立。日本也會趁機正常國家化,同時擺脫美國控制。這就意味著戰火點燃,美國的霸權也就宣告終結。這種戰略後果美國人現在有勇氣面對?

在當前階段,美國仍然不肯放棄世界霸權。臺灣對我們而言是核心利益,對美國而言只一個工具或者棋子,美國不會為了臺灣和中國大戰。

美國不僅不會為了臺灣和中國開戰,甚至也不會為了日本、菲律賓和中國拼命,看看喬治亞和烏克蘭就知道了。即使美國把全部軍隊都集中到東亞,也不過是拿來唬人的!一旦中美開戰,,美國準備付出什麼代價和中國打下去?

恐美恐日綜合症

在今天我們的國度之中,患「恐日恐美綜合症」人很多,這些人自然看不透美國實際是在避免和我們作戰,色厲內荏而外強中乾。

因為他們被美國的炫耀武力嚇住了,認為中國不可能打贏任何戰爭,也就極力反對戰爭選項;他們實際上在配合美國的對華戰略,為美國繼續控制臺灣、祖國實際分裂創造條件。他們唱著和平主義的高調,自然也就對我國不放棄武力解決的選項的政策頗有微詞。

臺灣問題對策

臺灣問題的解決,是以軍事力量為後盾的。戰爭不是美國的選項,而對我們而言只是選項之一。我們為了祖國統一自然不懼一戰。但是非不得已,我們也不應選擇開戰,因為在以武力為備選手段的前提下,祖國的和平統一仍有可能。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我們首先要認識到臺灣問題不能再拖下去,要堅定限期收回的國家意志。因為島內「去中國化」的進程延續,拖得時間越長,未來的善後處理代價越大。

即便美國再次組織對華制裁,恐怕也是此一時彼一時也,未必能再度組織起對華制裁陣線;而且美國還不得不考慮我國必然發起和組織對美反制裁的後果,引發美國國內大亂。甚至全球局勢因此都會發生鏈式反應。

其次要儘快完成軍事鬥爭準備。要加快解放軍換裝和武器換代,同時做好各種戰爭預案。比如在和臺灣開戰時要考慮到日本的軍事冒險。

因為一旦臺灣回歸,我國就掐住了日本的海外生命線,這也是日本幾十年在臺灣島內暗中扶植親日勢力、對西南(臺灣)方向進行軍事部署的原因,要做好嚴厲打擊日本的準備。

如果日本退縮,附帶的戰略後果必然是日本向我們屈服,從而參與東亞整合進程。

再次,在臺灣問題上,要將美國作為實際戰略對手。觀察臺灣問題,得跳出臺灣島,不能被島內的所謂「民主選舉」迷惑;而應該在全球戰略博弈的視野中找答案。

再不能被美國操弄的臺灣選舉牽著鼻子走。臺灣誰上臺,誰下臺又如何,仍然改變不了漂在海外的現實。看表面上,是臺灣當局在和中央政府討價還價,不過臺灣當局本身卻沒有什麼籌碼。甚至他們自己還被美國作為對華遏制的籌碼;棋子的宿命,只能是被利用和犧牲。

只要我們做好準備,也就掌握了對臺事物的主動權,中美之間還存在在非戰爭的前提下解決臺灣問題的可能性。

站在美國這個商人國家的立場,美國如果發現中國收回臺灣不可阻止,依照其商人本性,美國最策略性的考慮就是把臺灣當牌打,換點好處,含笑斷腕;也就是拿臺灣做交易,榨乾臺灣的戰略剩餘價值。

這種出賣盟友的事情,美國人已經幹得很順溜了。對美國人而言,只關乎利益,無關乎道義。

我們要佔據道義制高點,充分利用中美之間存在全球戰略利益交換的可能性,逐步收回二戰勝利果實、被美國私吞的諸項國家權益,包括不戰而收回臺灣。

一旦動用武力選項,那就只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神速拿下臺灣本島,消滅島內軍事力量;速戰速決,同時不給美日過多的反應和上下其手的時間與空間,儘量減少我們付出的戰略代價。

中國想要真正的崛起,我們必須要全國統一!必須要收復臺灣。

相關焦點

  • 《臺灣問題與中國的統一》
    他們帶去先進的生產方式,由南到北,由西及東,篳路藍縷,披荊斬棘,大大加速了臺灣整體開發的進程。這一史實說明,臺灣和中國其他省區一樣,同為中國各族人民所開拓所定居。臺灣社會的發展始終延續著中華文化的傳統,即使在日本侵佔的五十年間,這一基本情況也沒有改變。臺灣的開拓發展史,凝聚了包括當地少數民族在內的中國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中國歷代政府在臺灣先後建立了行政機構,行使管轄權。
  • 臺灣問題與中國統一
    他們帶去先進的生產方式,由南到北,由西及東,篳路藍縷,披荊斬棘,大大加速了臺灣整體開發的進程。這一史實說明,臺灣和中國其他省區一樣,同為中國各族人民所開拓所定居。臺灣社會的發展始終延續著中華文化的傳統,即使在日本侵佔的50年間,這一基本情況也沒有改變。臺灣的開拓發展史,凝聚了包括當地少數民族在內的中國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 臺灣統一時間表:2020年前後解決臺灣問題
    為了表明形勢的嚴峻性,臺灣媒體還「披露」:「為加強備戰,大陸軍方高層人事出現異動。」  臺灣島內熱炒的「大陸統一時間表」也引起了美國的關注。7月16日,美國國防部官員表示,他們已於12日開始進行名為「龍的閃電」的危機仿真演習,以應對日漸強烈的中國大陸威脅。軍事專家認為,美國此舉顯然有恐嚇中國大陸的意味。相比之下,美國學術界顯得憂心忡忡。
  • 中國統一,臺灣會怎樣?中國會怎樣?世界會怎樣?
    對於臺灣同胞關心的問題,總書記也給出了「定心丸」:「一國兩制」在臺灣的具體實現形式會充分考慮臺灣現實情況大陸的胸襟一直開放,只要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只要圍繞和平統一,誰都能談,什麼都能談:以對話取代對抗、以合作取代爭鬥、以雙贏取代零和,兩岸關係才能行穩致遠。
  • 社保卡何時才能全國統一?現在人社部來回應了
    1月14日消息,社保卡何時全國統一?人社部回應來了網民:社保卡何時能全國統一?人力資源和保障部:2021年底前實現社保卡申領『啟用、不換、臨時掛失等服務事項的跨省通辦。網民:作為剛進入社會的青年想要提問,社保卡多久才能全國統一。實現只需領一張卡無需每個省領取社保卡?
  • 臺灣宜蘭縣議會通過釣魚島更名議案,讓日本措手不及
    臺灣宜蘭縣議會先於日本一步通過將釣魚島更名為「頭城釣魚臺」的議案讓日本方面沒有想到,讓日本一時間不知道作何反應。宜蘭縣的動作讓日本措手不及,這是對釣魚島主權的一種捍衛態度。臺灣宜蘭縣議會通過釣魚島更名議案此次建議被提出的目的是捍衛管轄權,不僅如此,臺灣宜蘭縣還採取了多種方式宣示主權,其中包括帶隊登上釣魚島掛上「釣魚臺路1號」的門牌用來宣示自己的管轄權,並且在前往釣魚島的過程中還邀請了民進黨當局。
  • 必須有一部針對臺灣的《國家統一法》
    康熙收復臺灣的壯舉在中國大統一的歷史成為光輝典範。毛澤東曾稱讚:「他進剿臺灣,在澎湖激戰,完成統一臺灣的大業。」對中國政治和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千秋功罪,後人評說。康熙大帝也許因此而贏得後世「聖祖仁皇帝」尊號。
  • 中國夢,我的夢——給臺灣同胞的一封信
    日落起相思,  寶島何時歸。  大海隔不斷兩岸同胞的骨肉親情,高山擋不住親人團聚:鴻雁寄寄託了連綿相思,泉水唱響了兩岸同胞的心聲。  40年改革開放的實踐充分證明:祖國取得的輝煌成就,是推動兩岸關係發展、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雄厚基礎和可靠保障。  40年兩岸關系所取得的成功經驗啟示我們: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必須堅持一個中國基本原則,必須堅持「九二共識」;必須堅持「一國兩制」基本方針。
  • 兩岸統一對臺灣有哪些好處?
    「臺獨」隔離大陸 在近十幾年,臺灣地區一直享受著大陸給予的各種優惠政策,包括對臺灣地區的進出口優惠,臺灣民眾返鄉政策,臺商到大陸投資政策等,這些都是中國政府為臺灣和平統一做出的讓步,是其他省市都享受不到的。
  • 黃智賢:臺灣人也是中國人 在我們這代讓中國統一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名嘴黃智賢曾多次在微博發文談及兩岸問題。4月2日,黃智賢再度發文稱,臺灣人也是中國人,「在我們這一代,讓中國統一,文明昌盛,追求14億同胞的幸福,不能是臺灣人的志氣和肝膽?」黃智賢(圖片來源:微博@黃智賢星球)黃智賢的文章以《一國兩制救臺灣》為題。在文章中,黃智賢提到,目前臺灣內部「支持『一國兩制』的比例大約不到20%」的情況是一種「政治人物共同維持的假象」。她說,民調顯示臺灣民眾同意「『臺獨』絕無可能」。她認為兩岸統一不但是必然,對臺灣更有益處。
  • 美國對中國及中國臺灣最真實的戰略判斷
    貿易戰只是其乖張性格表現的一部份,中國更警惕的是他在臺灣問題上玩火。從當選後跟蔡英文通話到有議員提出派海軍陸戰隊駐紮臺北辦事處,都威脅著中美關係的基本紅線。如果川普在臺灣問題上走得太遠,將是一場災難。因為,從尼克森時代開始的對華政策及遵守「一個中國」原則,符合了美國利益最大化的需要。請注意,這是美國利益最大化的需要,而不是出於對中國統一的熱忱。
  • 中國大陸統一臺灣是否有時間表?華春瑩回應彰顯高情商
    這次疫情的爆發,讓很多國家都改變了對中國的固有認知,中國速度再次震撼了世界。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問題,卻被美國當作傷害中國的利器。民進黨當局一意孤行地親近美國,故意疏遠大陸。這次外交部在舉行例行記者會的時候,有記者向華春瑩提問,中國大陸統一臺灣是否有時間表?華春瑩作出了高情商回復,也表明了中國對於臺灣的態度。中國大陸統一臺灣是否有時間表?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兩岸雖然此時未能統一,但是這並不能改變臺灣自古以來便是中國的固有領土。
  • 臺灣何時能夠實施自由行?
    臺灣寶島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大陸和臺灣人民同宗同族,血脈相連,海峽兩岸互通有無,實行自由行應該是什麼時候都可以。但由於臺灣島內領導人蔡英文等一系列臺獨分子,氣焰囂張,仇中反中,不僅阻撓和影響了兩岸人民的文化交流,也阻礙了兩岸人民的自由旅行。
  • 讓蔡英文措手不及?日本官宣:臺灣是中國一部分
    並且其在疫情期間實行的「口罩外交」,讓許多國家對臺灣地區的看法頗深。民進黨當局動作頗多,一小撮「臺獨」分子的「去中化」動作不斷,而對於近日臺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要求巖波書店的「去中化」行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對其「改正錯誤」一事反問道:「臺灣難道不是中國的一個省嗎?」
  • 臺媒喊話蔡英文:兩岸和平統一迎來契機,放下仇恨!
    奇蹟中國編輯:十二新冠肺炎在春節期間開始爆發,這一場災難打的人措手不及,本應該全家團聚、歡慶新年的日子卻被疫情的陰霾籠罩著,這個春節為了切斷傳染路徑,大家都取消了過節期間的聚會和邀約。本是兩岸和平統一的契機,卻被蔡英文騷操作「攪渾」。綠營的態度令人憂心新冠肺炎來勢洶洶,臺灣現在也已經有了確診病例,但是從蔡英文到整個綠營,整體表現出一副冷眼旁觀,甚至是落井下石的態度。兩岸僅有一水之隔,在開放了通行之後,聯繫也是更加密切。武漢是本次疫情的爆發地,而臺灣也有不少的民眾在武漢進行著求學和經商。
  • 人民日報:臺灣前途在於國家統一!
    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以深邃的眼光和寬廣的視野,從民族的根本利益、國家的核心利益和人民的整體利益出發,號召我們和衷共濟、共同奮鬥,共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美好未來、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在新中國即將迎來成立70周年的重要時間節點,在中國強起來的新時代,在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大背景下,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令人心潮澎湃、豪情滿懷。
  • 中國足球何時才能擁有自己的「甲子園」 - 國家體育總局
    中國足球何時才能擁有自己的「甲子園」 發布時間:2016-04-15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林劍 字體:
  • 上海市臺灣研究會會長:為什麼說中國完全統一的潮流勢不可擋?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首次以「臺灣回到祖國懷抱,實現統一大業」代替「解放臺灣」的提法。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鄭重宣布臺灣回歸祖國、實現國家統一的大政方針。隨著江澤民同志發表的《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鬥》與胡錦濤同志提出的「和平發展」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兩岸一家親」與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論述,國家統一論述得到了不斷的豐富和發展。
  • 清朝是如何統一臺灣的
    康熙朝時,康熙恩威並施,取得了政治與軍事上的勝利,將臺灣重新納入中國版圖。清政府之所以能順利統一臺灣,在於順應歷史大勢,展現了國家統一不容置疑的決心與力量。清朝為什麼要統一臺灣清朝初期,鄭成功從荷蘭人手中收復臺灣。
  • 臺灣食品安全問題延燒 「統一」等人氣品牌淪陷
    統一企業31日發出緊急聲明,強調經政府及司法機關調查發現,立光農工產品的成分出現質量問題。輿論認為,臺灣小吃「要Q更要Q(Quality,品質)」,臺灣食品必須嚴格「戒毒」才可恢復「清白」,才能讓遊客們放心來臺「美食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