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寂寞的紅酒
蘇聯是上世紀世界最大的國家,是世界主要強國之一。作為沙俄衣缽的繼承者,蘇聯同樣繼承了沙俄侵略的本性,經常會掠奪他國領土,凡是不給的就硬搶,周邊國家幾乎都被他搶過。不過在1939年,由於歐洲局勢緊張,蘇聯盯上了芬蘭的土地,想要拓展戰略縱深。芬蘭是歐洲小國,對於小國蘇聯向來都是直接勒索,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三國連商量都沒商量,蘇聯就直接給吞併了。但對於芬蘭,蘇聯並沒有硬來,而是提出了一套比較合理的補償方案,用和芬蘭接壤的奧涅加湖西北4000多平方公裡土地去換芬蘭南部的2000平方公裡,這個方案對於芬蘭而言還算公平。蘇聯向來不給就搶,那麼為何想要芬蘭領土卻提出給雙倍補償?
第一,由於歐洲局勢緊張,蘇聯感受到了嚴重的威脅。為拓展北方重鎮列寧格勒的防禦縱深,因此才決定用和芬蘭接壤的大片土地去換。通過交換土地,蘇聯可以把蘇芬南部卡累利阿地峽邊界向西北移動40公裡,以此保證列寧格勒的安全。對於侵略成性的蘇聯人而言,蘇聯能做出如此讓步也是情勢所迫。蘇聯人認為芬蘭一定會接受自己的條件,只是沒有想到芬蘭竟然一點面子不給,拒絕了自己的請求,蘇聯惱羞成怒因此悍然入侵了芬蘭。
第二,蘇聯的補償方案不僅包含領土交換,而且還想租借漢科港。一旦蘇聯控制了漢科港既保障了列寧格勒的安全,又控制了芬蘭的出海口,對於蘇聯來說非常划算。蘇聯志在漢科港,所以多給芬蘭一些土地也無妨。事實上,芬蘭不接受蘇聯的方案主要就是因為蘇聯要租借漢科港。
第三,芬蘭雖然是歐洲小國,但國民意識很強,愛國熱情很高,戰鬥力也很強,蘇聯想拿下芬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不久的蘇芬戰爭中,蘇聯可是吃了芬蘭不小的虧,蘇聯對芬蘭也有一定的忌憚。此外,芬蘭是中立國,而且和西方國家關係密切,尤其是和瑞典、挪威唇亡齒寒,蘇聯打芬蘭不僅在道義上說不過去,而且很可能招致北歐各國以及英法的幹涉,所以才提出了一項看似公平的補償方案。不過蘇聯補償的土地雖然面積大,但遠沒有芬蘭南部的沿海地區富庶和重要,蘇聯的雙倍補償方案看似公平,其實是在耍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