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芬戰爭簡介記載此次戰爭也叫作冬季戰爭。1939年,蘇聯悍然發起入侵芬蘭的軍事行動,此刻距離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僅過去三個月的時間。英法為首的西方國家都在忙著對付希特勒德國,無暇顧及東歐。只能以將蘇聯從國聯除名這種沒有實際意義的方式,表達對芬蘭的聲援以及對蘇聯的強烈不滿。
史達林舊照
蘇芬戰爭簡介指出開戰之初史達林聲稱,要在1939年年底之前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但是芬蘭人民為了國家的獨立,頑強的抵抗蘇軍,雙方發生了一系列慘烈的戰鬥,最終雙方於1940年3月籤署停戰協定,芬蘭被迫將十分之一的國土割讓給蘇聯。此次戰爭中蘇芬雙方都出現巨大的損失,芬蘭失去了拉多加湖周圍的土地,國家領土主權被嚴重踐踏。蘇聯則達到了戰略目的,為列寧格勒附近的蘇聯人民贏得了一塊緩衝地帶,即便將來有戰爭發生,蘇聯人也能夠及時做出反應。但侵略弱國的行為使蘇聯徹底失去國際輿論的支持,
而且此戰充分展現出紅軍作戰的特點與不足。這讓德國引起重視,這也是蘇德戰爭期間,希特勒進攻蘇聯時能夠異常順利的原因。蘇芬戰爭簡介還提到,在蘇芬和平協議籤署時,蘇聯要求英法聯盟停止通過挪威支援芬蘭的行為。迫於蘇聯的軍事壓力,英法只能同意。這極大的刺激了希特勒德國的野心,短短一個月後,德國便大舉入侵丹麥和挪威。
蘇芬戰爭經過
蘇芬戰爭經過記載,當時芬蘭人民鑑於雙方差距懸殊的情況,充分的利用高寒氣候以及湖泊、森林等有利地形,並發揮士兵善於滑雪、射擊的優勢。用陣地防禦和騷擾、阻滯蘇軍的方式堅持反抗,等待英法等國的援助,並期望能夠在不損害國家利益的條件下和蘇聯停戰,體現出芬蘭人民熱愛和平,維護國家完整的精神。
蘇芬戰爭舊照
蘇芬戰爭經過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戰爭開始,一直持續到1940年2月。這一階段內蘇聯主動進攻,芬蘭被迫防禦,誓死抵抗。蘇芬戰爭經過第二階段是1940年2月以後,蘇軍強勢突破曼納海姆防線,芬蘭軍隊抵抗不住,只能祈和。當時,蘇軍在前期的攻擊沒有進展後,恰當的增派兵力,調整戰略部署。並在1940年 1月派出西北方面軍,由西北軍總司令統一調遣第 7集團軍以及新編的第13集團軍。3月 2日蘇聯軍隊趕往芬軍後方防禦地帶,從東北方向對芬軍實施包圍。蘇聯左翼部隊在波羅的海艦隊的配合下,橫跨冰凍的維堡灣,成功於維納約基附近堵住了通往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的公路,芬蘭政府被迫求和。
1940年3月,蘇芬雙方在莫斯科籤署和約,第二天雙方正式停戰,蘇芬戰爭結束。蘇芬戰爭經過前後歷時70多天,蘇軍一共傷亡二十萬人 ,芬軍則死傷六萬八千餘人 。通過此戰,蘇聯達到了戰略目的,卻嚴重踐踏了芬蘭的領土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