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的領土主權被嚴重踐踏、結果蘇聯「只是」被聯合國出除名而已

2020-12-20 孝義三創文化產業園

蘇芬戰爭簡介記載此次戰爭也叫作冬季戰爭。1939年,蘇聯悍然發起入侵芬蘭的軍事行動,此刻距離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僅過去三個月的時間。英法為首的西方國家都在忙著對付希特勒德國,無暇顧及東歐。只能以將蘇聯從國聯除名這種沒有實際意義的方式,表達對芬蘭的聲援以及對蘇聯的強烈不滿。

史達林舊照

蘇芬戰爭簡介指出開戰之初史達林聲稱,要在1939年年底之前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但是芬蘭人民為了國家的獨立,頑強的抵抗蘇軍,雙方發生了一系列慘烈的戰鬥,最終雙方於1940年3月籤署停戰協定,芬蘭被迫將十分之一的國土割讓給蘇聯。此次戰爭中蘇芬雙方都出現巨大的損失,芬蘭失去了拉多加湖周圍的土地,國家領土主權被嚴重踐踏。蘇聯則達到了戰略目的,為列寧格勒附近的蘇聯人民贏得了一塊緩衝地帶,即便將來有戰爭發生,蘇聯人也能夠及時做出反應。但侵略弱國的行為使蘇聯徹底失去國際輿論的支持,

而且此戰充分展現出紅軍作戰的特點與不足。這讓德國引起重視,這也是蘇德戰爭期間,希特勒進攻蘇聯時能夠異常順利的原因。蘇芬戰爭簡介還提到,在蘇芬和平協議籤署時,蘇聯要求英法聯盟停止通過挪威支援芬蘭的行為。迫於蘇聯的軍事壓力,英法只能同意。這極大的刺激了希特勒德國的野心,短短一個月後,德國便大舉入侵丹麥和挪威。

蘇芬戰爭經過

蘇芬戰爭經過記載,當時芬蘭人民鑑於雙方差距懸殊的情況,充分的利用高寒氣候以及湖泊、森林等有利地形,並發揮士兵善於滑雪、射擊的優勢。用陣地防禦和騷擾、阻滯蘇軍的方式堅持反抗,等待英法等國的援助,並期望能夠在不損害國家利益的條件下和蘇聯停戰,體現出芬蘭人民熱愛和平,維護國家完整的精神。

蘇芬戰爭舊照

蘇芬戰爭經過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戰爭開始,一直持續到1940年2月。這一階段內蘇聯主動進攻,芬蘭被迫防禦,誓死抵抗。蘇芬戰爭經過第二階段是1940年2月以後,蘇軍強勢突破曼納海姆防線,芬蘭軍隊抵抗不住,只能祈和。當時,蘇軍在前期的攻擊沒有進展後,恰當的增派兵力,調整戰略部署。並在1940年 1月派出西北方面軍,由西北軍總司令統一調遣第 7集團軍以及新編的第13集團軍。3月 2日蘇聯軍隊趕往芬軍後方防禦地帶,從東北方向對芬軍實施包圍。蘇聯左翼部隊在波羅的海艦隊的配合下,橫跨冰凍的維堡灣,成功於維納約基附近堵住了通往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的公路,芬蘭政府被迫求和。

1940年3月,蘇芬雙方在莫斯科籤署和約,第二天雙方正式停戰,蘇芬戰爭結束。蘇芬戰爭經過前後歷時70多天,蘇軍一共傷亡二十萬人 ,芬軍則死傷六萬八千餘人 。通過此戰,蘇聯達到了戰略目的,卻嚴重踐踏了芬蘭的領土主權。

相關焦點

  • 蘇聯領土那麼大,為何還費盡心思爭奪芬蘭出海口?
    在上個世紀的時候,蘇聯坐擁2240萬平方公裡的領土,領土範圍橫闊歐亞大陸,成為當時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不 過,即便有那麼多的領土,蘇聯可沒打算停下徵服的腳步。本著能挖一點是一點的心態,在四周不斷開拓。芬蘭成了不幸躺槍的一個。當然蘇聯看上了芬蘭的海岸線。確切的說,還有芬蘭的出海口。
  • 芬蘭律師發起行動要求俄歸還領土
    3年前,一名黑客侵入時任芬蘭總理利波寧的私人電子信箱,冒名給俄總統普京發了一封籤名電子郵件,提出芬蘭準備要求俄羅斯返還卡累利阿領土,因為大部分芬蘭人要求返還當年被蘇聯搶佔的領土。這封郵件複印後在媒體和外交機構廣為傳播,一時間芬蘭向俄羅斯提出領土要求的報導甚囂塵上。事實上,入侵芬蘭總理電子信箱的這位黑客原來很誠實,在信的正文下邊隔了很遠的角落時註明這只是個玩笑。
  • 蘇聯用兩倍的土地去和芬蘭交換領土,為何芬蘭堅決不同意
    戰爭的起因是蘇聯打算和芬蘭交換領土。為了讓芬蘭接受自己的方案,蘇聯提出用和芬蘭接壤的奧涅加湖西北5000平方公裡土地換取芬蘭邊境的2000平方公裡的土地。從土地面積上來講,交換方案對於芬蘭來說並不吃虧,還能多賺一倍多。從戰略上講,對芬蘭曼納海姆防線的損害也不大。這個方案芬蘭似乎說不上吃多大的虧,連蘇聯都自信的認為芬蘭人會接受這個方案,不會錯過這個改善兩國關係的機會。
  • 蘇聯與芬蘭的冬季戰爭:一場「麵包」與「雞尾酒」的互扔之戰
    1939年11月30日,蘇聯和芬蘭之間因為領土糾紛,發生了歷時104天的冬季戰爭。有兩種食品的名字在這場戰爭中出名,分別是「莫洛託夫麵包」和「莫洛託夫雞尾酒」。蘇聯人說我有麵包,芬蘭人說我有雞尾酒,來吧,讓我們互扔吧。
  • 蘇聯想和芬蘭交換領土,為何願意給芬蘭雙倍的補償?
    文/寂寞的紅酒蘇聯是上世紀世界最大的國家,是世界主要強國之一。作為沙俄衣缽的繼承者,蘇聯同樣繼承了沙俄侵略的本性,經常會掠奪他國領土,凡是不給的就硬搶,周邊國家幾乎都被他搶過。不過在1939年,由於歐洲局勢緊張,蘇聯盯上了芬蘭的土地,想要拓展戰略縱深。
  • 欺人太甚的卡累利阿-芬蘭,蘇聯16成員之一,為何16年後退群了?
    作為補償,蘇聯將位於奧涅加湖西北部的一塊領土劃給芬蘭,其面積為芬蘭割讓領土的兩倍。芬蘭人當然不傻,作為防禦蘇聯入侵的天然屏障,漢科半島拱手讓給對方是什麼後果?同樣為防禦蘇聯的曼納海姆防線就建在卡累利阿地峽,主動撤退自廢武功又意味著什麼?芬蘭人竟然不從,史達林怒了。
  • 再看1939年蘇芬戰爭,反正落得聲名狼藉,蘇聯何不直接吞了芬蘭?
    1920年2月,芬蘭與正在打蘇波戰爭的蘇俄政府籤訂了塔爾圖條約。在兩國的邊界劃分上,芬蘭得到非常理想的結果:南部卡累利阿地峽的邊界距當時的彼得格勒僅30公裡,北部與東部邊界也超出大公國時期,不僅與北冰洋相接壤,還擁有北極圈內的不凍港—貝柴摩。 據此,之後芬蘭和蘇聯的關係自然好不到哪去。
  • 上世紀中蘇交惡之際,為何蘇聯還毅然支持中國重返聯合國?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中蘇關係從蜜月期轉向了破裂期,原因在於蘇聯對中國的外交定位本身就有問題,甚至觸碰到了國家領土主權這根敏感神經,因此雙方陳兵邊界劍拔弩張,還釀成了珍寶島事件,就是在這樣緊張的歷史背景下,在1971年聯合國大會上,蘇聯義無反顧的投票支持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這是為什麼呢
  • 踐踏國際公理的荒謬「裁決」只是廢紙一張_南方原創_手機南方網
    2016年7月12日,菲律賓南海仲裁案仲裁庭罔顧基本事實,肆意踐踏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公布了嚴重損害中國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所謂「裁決」。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對此堅決反對,絕不承認和接受。
  • 二戰期間,作為永久中立國的芬蘭,為什麼突然對蘇聯發動襲擊
    當時德國集結了190個師550萬人、4900架飛機、3700輛坦克、47000門大炮、190艘軍艦,劃分為三個集團軍群,從北方、中央、南方三個方向以閃擊戰的方式對蘇聯發動突然襲擊,蘇聯建立的東方防線全部淪陷,蘇軍一潰千裡。而且被打的毫無還手之力。不過正在這個時候蘇聯的鄰國芬蘭又加入了德國,開始攻打蘇聯。蘇聯這個時候真的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我們看一下當時一直保持中立的芬蘭為什麼要攻打蘇聯呢?
  • 戰損1比10,二戰時期的芬蘭為什麼能把蘇聯打得那麼慘?
    二戰爆發後,蘇聯出於國土安全方面考慮,提出與芬蘭置換部分領土的要求。芬蘭人在民族情感的趨勢下,拒絕了蘇聯的提議。於是,蘇聯便打算用武力強行奪取。1939年11月30日,蘇聯出動23個師的軍隊入侵芬蘭,「蘇芬戰爭」(冬季戰爭)正式爆發。
  • 互相交換主權?川普提出無理要求,聯合國也懵了
    不僅如此,川普在聯合國上也語出驚人,多次破壞美國的多邊關係,讓自己的聯合國中得罪不少人。可就是這樣「唯恐天下不亂」的美總統卻一直想得到「諾貝爾和平獎」甚至撮合了摩洛哥和以色列的關係正常化,其背後的諷刺意味過於濃鬱。
  • 踐踏國際公理的荒謬"裁決"——評南海"仲裁結果"出爐
    新華社北京7月12日電(新華國際時評)踐踏國際公理的荒謬「裁決」——一評南海「仲裁結果」出爐  新華社記者吳黎明  當地時間7月12日,設在荷蘭海牙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如期」公布所謂的「仲裁結果」。這是一個踐踏國際公理的荒謬裁決,一個破壞南海及亞太穩定與秩序的荒謬裁決,激起了中國人民和世界上所有尊重國際規則人們的強烈義憤。
  • 蘇芬戰爭,百萬蘇聯大軍為何拿不下小小芬蘭,還差點被反殺?
    反殺不至於,但對於蘇聯來講,慘勝芬蘭也相當於是敗了,我覺得更嚴重的後果是讓希特勒看到了蘇聯的外強中乾的實力,並在一年之後和芬蘭一起給了蘇聯一個大大的驚喜(二戰蘇德戰爭爆發,蘇聯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整整一代蘇聯男人幾乎全部死亡),在芬蘭他們叫做繼續戰爭,意思是蘇芬戰爭的延續。
  • 加拿大議員稱聖誕老人是加拿大公民 向聯合國要求北極主權
    向聯合國要求北極主權圍繞聖誕老人「國籍」的辯論是加拿大近期宣示北極主權努力的一部分。加拿大9日宣稱將主張對包括北極在內的廣大北極地區擁有主權,並稱將在未來向聯合國提交正式擴大其大西洋海洋邊界的申請報告。
  • 菲律賓外長再次強調「領土主權」:世界好像忘了,沙巴島是我們的
    近日,菲律賓外交部長對馬來西亞發出強硬表態,要求激活馬尼拉北婆羅州辦事處,以宣示對沙巴州的領土主權。 從近代的歷史上看沙巴州的歸屬權當屬馬來西亞無疑,那為何菲律賓會向馬來西亞聲索沙巴州的主權呢? 這需要追溯到1658年。汶萊蘇丹將沙巴州的北部和東部的一部分割讓給蘇祿蘇丹,確立了蘇祿蘇丹對沙巴州的領土主權。後來沙巴州被英國殖民統治,在二戰期間又由日本殖民佔領,二戰後由英國繼續託管至1963年馬來西亞獨立。
  • 芬蘭在二戰結束後是如何避免被蘇聯吞併?
    二戰開始後,芬蘭為了奪回自己的領土,開始和德軍一起攻打蘇聯。 當然,芬蘭奪回自己領土的夢想隨著蘇聯在蘇德戰爭中的勝利而破滅了。 此時的芬蘭除了因為夢想破滅而痛苦之外,還要擔心蘇聯會不會趁機吞併自己。 幸運的事,蘇聯和西方世界想要有一個緩衝區。
  • 1944年蘇聯已經攻入芬蘭境內,為何不趁機吞併芬蘭
    文/寂寞的紅酒芬蘭,位於歐洲北部,是一個風景秀麗、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歷史上,芬蘭曾是沙俄的領土,被沙俄長期統治。一戰後,芬蘭從俄國獨立,從此和俄國人分道揚鑣。但作為沙俄的繼承者,蘇聯仍然把芬蘭視為自己嘴邊的肥肉,一直試圖吞併芬蘭。1939年11月,蘇聯趁著歐洲局勢混亂對芬蘭進行敲詐勒索,遭到了芬蘭的拒絕。惱羞成怒的蘇聯趁機對芬蘭發動了入侵,試圖用武力將芬蘭納入版圖。但由於芬蘭人的頑強抵抗和西方的幹涉,最後蘇聯只能放棄吞併芬蘭的想法。但芬蘭也不是安分的主,很快芬蘭和德國攪到了一起,成為德國侵略蘇聯的馬前卒。
  • 蘇聯租借戈格蘭島,芬蘭為什麼寧可戰爭也不租?
    蘇聯最早是想和芬蘭談判,讓芬蘭割讓一些地盤給蘇聯。 芬蘭這才明白:蘇聯要租奧蘭群島其實是虛晃一槍,蘇聯真正的目的是戈格蘭島。 戈格蘭島位於芬蘭灣中部,與西北方向的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西南方向的愛沙尼亞首都塔林,正東方向的列寧格勒,距離相當。蘇聯從列寧格勒出海,必須經過戈格蘭島。如果有敵對勢力在戈格蘭島建立反蘇基地,蘇聯的船隻可能出不了芬蘭灣。
  • 蘇芬戰爭中,芬蘭失去大片國土,為何還要拒絕與德軍共同合擊蘇聯
    回顧芬蘭的歷史,發現芬蘭有很多值得學習借鑑的地方。歷史上,芬蘭曾是沙俄的領土,長期被沙俄統治。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芬蘭趁機擺脫了沙俄的統治,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此時的沙俄也早已成為了蘇俄,蘇聯被迫承認了芬蘭的獨立,但卻一直試圖再次吞併芬蘭。1939年11月,蘇聯趁著歐洲局勢混亂對芬蘭進行敲詐勒索,遭到了芬蘭的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