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地校區,哈工大(深圳)是典範,廈大等高校卻很失敗

2020-09-04 高校專業那些事

談到異地校區,就是在高校所在地之外的地方建設的高校,比如哈爾濱工業大學,一般人都認為在哈爾濱,但是哈爾濱工業大學卻在威海,深圳都有校區,這就是異地校區。

如果是河南大學,那麼在省內各地開校區,這應該不算異地校區,河南大學在河南,沒啥不可把。中山大學在廣東省內開始校區應該也不算異地校區。

異地校區最出名的是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因為哈爾濱工業大學地理位置比較差,所以分數不高,師資下降嚴重,哈工大一直想突圍,先後在威海開設校區,當時不下血本,把汽車學院連窩端,結果效果不理想,還把自己的汽車學科全砸手裡了。

能和哈工大比的異地校區的只有山東大學,山東大學也在最早在威海搞校區的高校,不過效果也不理想


當年的山東大學威海分校曾經掛牌:威海大學,曾經的哈工大威海掛牌:威海工業大學,後來山東大學發現威海校區不行,就又搞了青島校區據說復興在望,不過濟南市很不滿意,不然走,又在章丘給了山東大學在一大塊地。


山東大學這些年主要是搞校區,也不知道到底想在哪裡發展。


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也不錯,只要是一些中外合作辦學,分數不低,專業也熱門。

另外異地校區比較出名的是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和合肥工業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是著名的四大工學院之一,不過目前發展看,已經是四大工學院倒數第一名,不但受制於東北位置,大連理工大學的盤錦校區,說實話也是一個敗筆。因為帶有扶貧性質,對高校發展並不利。


合肥工業大學是原機械部四小龍之一,不過後來發展不利,在2006年左右才進入211工程高校,目前綜合實力在教育部也是倒數水平。合肥工業大學也安徽省內宣城搞了宣城校區。當時規模挺大,不過發展也不咋樣,而且主管宣城校區的副校長因為宣城招生問題和校長公開鬧矛盾,最後以副校長出走而結尾,這也顯示合肥工大新領導對宣城校區的前景不看好,要不是宣城當地領導向省裡告狀,他們會繼續減少招生。

這個異地校區看來要去發達地方搞,去窮地方,恐怕發展會不咋樣


中國農業大學在煙臺也有校區,北京交通大學在威海也有校區,不過專業不是主流。


北京交通大學威海校區都是中外合資辦學,學費很高。這些異地校區都比較成偶剛,廈門大學也玩異地校區,不但在省內有好幾個校區,現在直接去馬來西亞搞校區了,畢業證和本校一模一樣。

馬來西亞分校將來的生源情況是來自中國內地、馬來西亞本地、國際留學生各佔到1/3。分數比本都低幾十分,不過要求比較高,對英語要求,對學費要求也很高。

而廈大馬校對於內地考生的學費按美金來算的,大概6500-7000美金/年,折合人民幣大概是46676-50267元/年。要是再算上簽證、來迴路費、住宿費、生活費等,一年總共的費用差不多是8萬-10萬元。

結果各省的廈門大學馬來西亞校區全面斷檔,為何呢?誰願意跑到馬來西亞那個窮地方去上大學啊,要是去美國歐洲還差不多。

現在不少高校也在搞異地校區,比如南京大學蘇州校區,西工大太倉校區,

我對這倆校區都很看好。蘇州經濟發達,太倉比鄰上海,都是大有可為啊。

總體來說,去窮地方辦校區的,一般發展都不咋樣,去富地方的發展都很不錯。所以異地校區的選擇也很重要啊,一定要去發達地區攀富人,而不是去窮地方扶貧。

老鐵們,你們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高校異地辦,哈工大深圳分數線反超本部?武大深圳校區被教育部駁回...
    為改變這種狀況,此類高校一般會選擇到沿海經濟發達的城市建立分校(區)。 這類分校(區)與本部地位平等,統一招生、統一管理,是學校的有機組成部分。主要代表有: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威海校區;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威海校區;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中國石油大學青島、東營校區。
  • 哈工大(深圳)錄取分數力壓校本部,學霸用腳投票多「殘酷」
    今年高考錄取分數公布,哈工大深圳校區在多地再次力壓校本部,高校第一次出現校本部錄取分數落後分校現象。40年前,深圳高等教育一窮二白。40年後,有學霸權衡利弊,捨棄了東北高校、選擇南下。2016年哈工大(深圳)首次面向全國12個省市招收本科生,8省份錄取提檔線超過一本線100分。2017年,在廣東140多所高校中,哈工大(深圳)理科最低分與省內王牌中山大學同為581分。
  • 哈工大最成功的自我突破與轉型——哈工大深圳校區的成立與發展
    威海校區和深圳校區的成立哈工大威海校區在前身是以威海分校的身份存在的,2002年正式更名為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即哈工大威海校區。2010 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山東省和威海市人民政府籤署共建哈工大(威海)協議。
  • 異地辦學的成功楷模-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
    這幾天廣東省高優線上投檔情況已經出爐,其中一個非常大的亮點就是,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的錄取分數高居省內高校的榜首,其理科錄取分數線最低分為652分,比中山大學的629還高出了23分。要知道,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今年在廣東省的招生計劃達到了358人,比2019年的185人整整多出了173人!
  • 哈工大分數3校區差異明顯,深圳一路絕塵,本部頹勢明顯
    那麼對於重點大學的異地校區,考生和家長們最為關心,最典型的就是哈工大。,哈工大是著名的老牌985院校,因為哈工大有三個校區分別分布在哈爾濱,威海和深圳,本部建設的最早,已經有百年歷史,威海校區也有三十多年歷史,深圳校區最新,不到十年。那麼三個校區分數怎麼樣呢?
  • 哈工大2020年招生計劃,深圳校區分數線最高,威海校區最容易考
    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是隸屬於工信部的國家「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學校在哈爾濱設有西大直街校區、黃河路校區,同時在山東威海和廣東深圳設有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和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哈工大本部招生計劃2020年哈爾濱工業大學計劃招生8000人,這個招生規模在雙一流高校中也是比較龐大的,只不過這個龐大的規模是由多個異地校區共同構成的。
  • 哈工大深圳校區風貌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henzhen)由哈工大與深圳市政府合作共建,是哈工大的一個校區,是廣東省深圳市的一所大學。哈工大(深圳)以全日制本科生與研究生教育為主、非全日制教育為輔,是最早進駐深圳招收本科生的中國九校聯盟(C9)成員、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 年薪超17萬,哈工大深圳校區拔得頭籌,哈工大金蟬脫殼成功
    從目前爆出來的結果看,哈工大深圳校區拔得頭籌,本科生年收入超17.08萬元,比南大本科生的14.92萬元高了2.16萬元。排第三的是電子科技大學,也達到了14.3萬,華科大排第四,只有12.2萬元,比哈工大深圳校區的本科畢業生少4.8萬。哈工大(深圳)是哈工大的面子現在哈工大深圳校區儼然成了哈工大的面子了。
  •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學校性質分析
    哈爾濱工業大學紮根東北,改革開放以來學校總體看還是發展得不錯,沒有掉隊,但是對人才的吸引力相對於地處發達地區的高校在降低,學校在尋求突破,建立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就是一次成功的嘗試,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也成為高校異地辦學的典範。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的本科招生錄取分數多年來高居廣東省省內高校第一名。
  • 哈工大(深圳)錄取分數再高,也不會變成深圳工大
    2020年高考錄取分數公布,哈工大深圳校區在多地再次力壓校本部,哈工大再一次出現校本部錄取分數落後分校現象。以廣東省招生為例,哈工大(深圳)副校長姚英學介紹:2019年,哈工大(深圳)在廣東省計劃招生185人,實際錄取了191人。2020年,哈工大(深圳)計劃在廣東省招生350人,比去年的招生計劃增加了165人。
  • 哈工大(深圳)越來越強,會不會和哈工大分家?網友:很有可能
    比如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就是中國礦業大學的北京研究生院,本來是一家人,後來北京翅膀硬了,就獨立了。這些獨立後的高校,都成了大仇人,比如中國礦業大學校慶,不邀請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過來。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由哈工大與深圳市政府合作共建,是哈工大的一個校區
  • 廣東"飛來"2所985|哈工大深圳校區、北師大珠海校區
    2014年,教育部批准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籌備舉辦本科教育。深圳市政府與哈工大籤署新的合作辦學協議,在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基礎上,合作共建本碩博教育體系完備的&34;。2016年,哈工大(深圳)依託校本部(哈爾濱)招收第一屆本科生(共376人)。2017年,教育部批准哈工大(深圳)正式開展本科教育。
  • 招生才5年,哈工大(深圳)錄取分數線卻反超本部?
    下面就由小編帶大家認識一下哈爾濱工業大學以及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並且分析一下為什麼哈工大(深圳)的錄取分數線會超過哈工大本部。哈工大(深圳)成立於2002年,前身是哈工大與深圳市政府合作共建的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直到2016年才開始招收本科生,2017年理科最低錄取分數線就與廣東省內的中山大學持平,在2018年、2019年、2020年連續三年在廣東省實現錄取分數「三連冠」。哈工大(深圳)在黑龍江的錄取分數線甚至超過了校本部,在各個省份的錄取分數線也超過了本部。
  • 哈工大深圳校區榮耀!2019年全國各省份理科錄取分數大匯總
    哈工大作為東北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幟,隸屬於工業和信息化部,是「中國常春藤盟校」之一,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屬於國內第一方陣的頂尖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擁有「一校三區」的辦學格局。本部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另兩所分校分別是位於山東省威海市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和廣東省深圳市的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
  • 選誰:哈工大深圳校區、電子科大、西電、北京郵電、廈門大學?
    有位家長問:他家兒子今年高三,想問一下哈工大深圳校區、電子科大、西電、北郵和廈門大學,應該考哪個學校?先贊一下這位家長,能知道提前做功課。上次,我跟清華的一位招生老師聊天。在計算機方面:北郵、哈工大、電子科大為A,西電為A-,廈大為B+。在軟體工程方面:哈工大為A-,北郵、電子科大、西電為B+,廈大為B。在信息與通信工程中:北郵、電子科大為A+,西電為A,哈工大為A-,廈大為B。
  • 哈工大(深圳)錄取分數力壓校本部,學霸用腳投票多「殘酷」
    今年高考錄取分數公布,哈工大深圳校區在多地再次力壓校本部,高校第一次出現校本部錄取分數落後分校現象。40年前,深圳高等教育一窮二白。40年後,有學霸權衡利弊,捨棄了東北高校、選擇南下。地域選擇背後是經濟重心的位移,一雙看不見的手,推動著學生用腳投票。
  • 這所985的異地校區辦得最成功!「名校+名城」模式被發揮到極致
    有不少985高校在異地開設了校區,比如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山東大學威海校區、中山大學珠海校區、中山大學深圳校區、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等,還有一些諸如南京大學蘇州校區、北京大學深圳校區這樣已籌備或正在建設的985高校異地校區。
  • 哈工大"深圳"錄取分數力壓校本部,學霸用腳投票多"殘酷"
    今年高考錄取分數公布,哈工大深圳校區在多地再次力壓校本部,高校第一次出現校本部錄取分數落後分校現象。 40年前,深圳高等教育一窮二白。40年後,有學霸權衡利弊,捨棄了東北高校、選擇南下。 地域選擇背後是經濟重心的位移,一雙看不見的手,推動著學生用腳投票。
  • 異地辦學被叫停,深圳地鐵站更名,武漢大學無法在深圳櫻花綻放!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暨南大學深圳旅遊學院。地域影響太大教育部為何會叫停高校的異地辦學?主要是考慮到高校的良性發展,尤其是經濟落後地區的名校,如果都開始異地辦學,那麼對於經濟落後地區的發展將是巨大打擊,就拿遠在北方的哈爾濱工業大學,雖然哈工大的強勢航天等專業和國家重點實驗室都在哈爾濱,但是隨著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的建設,哈工大本部的招生分數線遠低於哈工大深圳校區,可見地域的影響有多大?
  • 哈工大深圳和哈工大本部校區哪個更好?20省份投檔線告訴你答案
    哈工大深圳校區是有由哈工大與深圳市政府合作共建,以全日制本科生與研究生教育為主,也是第一所進駐深圳招收本科生的中國九校聯盟成員、國家985工程建設高校和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深圳校區的前身是始建於2002年的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