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異地辦,哈工大深圳分數線反超本部?武大深圳校區被教育部駁回...

2020-12-17 騰訊網

今年9月份的時候,華僑大學公布與重慶市人民政府在重慶籤署市校合作協議,此前,重慶也引進了多所優質大學。

你對高校異地辦學了解多少呢

一、當前國內高校異地辦學主要類型

根據國內高校異地辦學模式的不同,可分為五種主要類型:

1.重點高校異地分校區辦學模式

這種模式主要是名校與名城結合,異地辦學高校本部地理位置不佳、缺乏吸引力、辦學規模受限、科研轉化困難等一系列原因,導致高校競爭力下降、影響發展。為改變這種狀況,此類高校一般會選擇到沿海經濟發達的城市建立分校(區)。

這類分校(區)與本部地位平等,統一招生、統一管理,是學校的有機組成部分。主要代表有: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威海校區;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威海校區;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中國石油大學青島、東營校區。

2.重點高校異地合辦獨立學院模式

這種模式主要是名校以學校品牌與異地政府、社會資本合作。這類名校基本處於發達地區,發展良好,不存在師資、生源缺乏等。

高校主要通過品牌輸出與政府、企業資本合作在異地設立獨立院校,獨立招生、獨立管理、教育質量與本部存在較大差距。例如: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同濟大學浙江學院、上海財經大學浙江學院等。

除以上兩種典型模式外,還有:

3.地市高校省會聚集模式

(例如:吉林師範大學長春校區、河南大學鄭州校區)

4.高校獨立學院去中心化異地辦學模式

(例如: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由杭州搬遷到紹興)

5.普通高校去中心化異地辦學模式

(例如:浙江科技學院安吉校區)

二、典型院校案例,附2020年錄取分數

重點高校異地分校區辦學模式典型案例:

1.哈爾濱工業大學:一校三區

哈爾濱工業大學(簡稱哈工大)隸屬於工業和信息化部,以理工為主,理工管文經法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擁有哈爾濱威海深圳三個校區。學校始建於1920年,曾被譽為工程師的搖籃。國家首批「985工程」重點建設的9所大學之一(C9聯盟),2017年入選「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名單。

▽點擊查看大圖(院校歷史)

哈工大威海校區:始建於1985年,經原航天工業部批准,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分校成立,2002年正式更名為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即哈工大威海校區。

哈工大深圳校區:前身是始建於2002年的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2017年獲批成立開展本科教育的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

2020年各校區高考錄取線:

從上表可以看到深圳校區雖然建校時間晚,但招生錄取線卻已經超過了威海校區,本部雖然20年分數還沒有公布,但19年的最低錄取分數線也不如深圳校區高。

▽長按識別二維碼,可查看各專業錄取最低分

本部校區(19年)

威海校區

深圳校區

2.武漢大學深圳校區(已取消)

武漢大學深圳校區是武漢大學預備在深圳建設的一所具備全日制本科及研究生體系、在校生規模2萬人左右的高水平大學。在今年5月6日深圳市教育局在人民網領導留言回復網友留言:

武漢大學深圳校區由於2018年教育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做好2018年度高等學校設置工作的通知》(教發廳函〔2018〕215號)明確要求,申請設置本科學校的,須不存在跨地市辦學的問題。按上級部門要求,我市洽談引進武漢大學建設深圳校區項目不得不終止

3.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東北大學始建於1923年4月,坐落於遼寧省瀋陽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由教育部、遼寧省、瀋陽市三方重點共建,國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東北大學分校前身為1976年1月冶金工業部籌建的「7·21」大學;1987年6月,經國家教委與冶金工業部批准,被東北工學院接收,成立「東北工學院秦皇島分院」;1993年3月,隨東北大學復名,更名為「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點擊查看大圖

重點高校異地合辦獨立學院模式案例:

1.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創辦於2004年,是經教育部批准的本科院校(民辦獨立院校)。學校位於廣東省珠海市唐家灣,為全國國際商務人才培養基地,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文化傳統方面校歌與校訓皆是繼承了北京理工大學。9月17日,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召開了2020-2021學年工作會議。學校董事、法人代表王韜光在發言中透露學校絕對不會停辦。

2.同濟大學浙江學院

同濟大學浙江學院位於浙江省嘉興市,學院創建於2008年5月,是經國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由同濟大學、嘉興市教育發展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宏達控股集團合作舉辦,是一所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獨立學院。

3.上海財經大學浙江學院

上海財經大學浙江學院位於浙江省金華市,於2008年5月經教育部批准成立,由上海財經大學與金華市浙中教育集團合作舉辦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全日制本科獨立學院。

截至2020年7月29日,全國普通高等學校2738所,其中獨立學院241所。

2020年5月18日,教育部辦公廳發布了《關於加快推進獨立學院轉設工作的實施方案》,2020年末,各獨立學院全部制定轉設工作方案,同時推動一批獨立學院實現轉設。原則上,中央部屬高校、部省合作共建高校舉辦的獨立學院要率先完成轉設,其他獨立學院要儘早完成轉設。轉設路徑為:轉為民辦、轉為公辦、終止辦學。

相關焦點

  • 招生才5年,哈工大(深圳)錄取分數線卻反超本部?
    地域是影響一所大學發展的重要因素,為了突破地域限制,許多高校在本部之外建立了新校區。不過一般來講,從綜合實力來看,本部毋庸置疑是強過分校區的,因此校本部的錄取分數線也理應高於分校區,但是近年來,有那麼一所985大學其分校在開始招收本科生不久其各省錄取分數線竟然反超校本部,這所大學就是哈爾濱工業大學。
  • 哈工大本部錄取分數線,不如深圳校區,背後原因引人深思!
    今年的高考錄取分數線陸續公共開後,一時間成為各個網友們熱議的話題,此前又多了件奇聞怪事,哈工大深圳校區在多個各省份的錄取線反超本部。在廣西、河北地區理科錄取線反超本部7分,在江西地區更誇張,反超本部17分。
  • 哈工大深圳校區2020錄取分數線再超本部,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2020年高考錄取分數公布後,多地出現「哈工大深圳校區錄取分數線超越校本部」的情況。比如在廣東,哈工大(深圳)理科分數線超本部7分;在江西,深圳校區理科分數線超本部17分;在河南,深圳校區理科分數線超本部8分;還有在河北,深圳校區理科分數線也超本部7分。
  • 哈工大2020年招生計劃,深圳校區分數線最高,威海校區最容易考
    哈工大本部招生計劃2020年哈爾濱工業大學計劃招生8000人,這個招生規模在雙一流高校中也是比較龐大的,只不過這個龐大的規模是由多個異地校區共同構成的。哈工大(深圳)招生計劃而哈工大(深圳)招生計劃就與校本部和威海校區很大不同,深圳校區僅面向全國20個省份招生,招收的廣東本地生源及廣東相鄰省份的生源相對是較多的。
  • 哈工大(深圳)錄取分數力壓校本部,學霸用腳投票多「殘酷」
    數年發軔,分校反超。今年高考錄取分數公布,哈工大深圳校區在多地再次力壓校本部,高校第一次出現校本部錄取分數落後分校現象。40年前,深圳高等教育一窮二白。40年後,有學霸權衡利弊,捨棄了東北高校、選擇南下。地域選擇背後是經濟重心的位移,一雙看不見的手,推動著學生用腳投票。
  • 哈工大深圳校區分數線再超本部,反常的背後意味著什麼?
    2020年高考錄取分數公布後,多地出現「哈工大深圳校區錄取分數線超越校本部」的情況。比如在廣東,哈工大(深圳)理科分數線超本部7分;在江西,深圳校區理科分數線超本部17分;在河南,深圳校區理科分數線超本部8分;還有在河北,深圳校區理科分數線也超本部7分。
  • 哈工大"深圳"錄取分數力壓校本部,學霸用腳投票多"殘酷"
    數年發軔,分校反超。今年高考錄取分數公布,哈工大深圳校區在多地再次力壓校本部,高校第一次出現校本部錄取分數落後分校現象。 40年前,深圳高等教育一窮二白。40年後,有學霸權衡利弊,捨棄了東北高校、選擇南下。 地域選擇背後是經濟重心的位移,一雙看不見的手,推動著學生用腳投票。
  • 哈工大深圳校區分數線超本部:是本部的沒落,還是凸顯了城市魅力
    2020年高考志願填報已經結束,我們注意到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深圳校區錄取分數線超過了校本部,這種情況在哈工大歷史上開始成為常態,而且校本部的招生錄取分數線不如分校區的錄取分數線,這種情況在國內高校圈內也是不多見的。
  • 哈工大(深圳)錄取分數力壓校本部,學霸用腳投票多「殘酷」
    數年發軔,分校反超。今年高考錄取分數公布,哈工大深圳校區在多地再次力壓校本部,高校第一次出現校本部錄取分數落後分校現象。2019年,實現廣東省內高校理科最低分「三連冠」。與校本部相比,深圳校區也在狂奔。2017年兩校區在廣東的理科最低分還同為581分,2018年差距拉開到10分,2019年繼續拉開到15分。
  • 哈工大深圳校區的分數線為何比本部還高?不僅僅是因為位置好
    今年各大省份的高考一本提檔線基本上都已經出爐,最大的亮點除了北大醫學部在河北爆冷外,哈工大深圳校區錄取分數線超過本部也成了一個大新聞,那麼哈工大深圳校區的錄取分數線為何比哈工大本部還高呢?其實不僅僅是位置好。
  • 哈工大分數3校區差異明顯,深圳一路絕塵,本部頹勢明顯
    ,哈工大是著名的老牌985院校,因為哈工大有三個校區分別分布在哈爾濱,威海和深圳,本部建設的最早,已經有百年歷史,威海校區也有三十多年歷史,深圳校區最新,不到十年。那麼三個校區分數怎麼樣呢?一般對於其他高校來說,都是本部分數最高,異地校區分數最低,不過對於哈工大來說,這個情況就不一樣了,
  • 這所985大學異地校區辦得最成功!實力強勁,錄取線遠超本部
    已經擁有異地校區或正在建設異地校區的985高校有不少。通常情況下,大學開設的異地校區,實力和聲望都不及本部,但也有極少數例外。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實力和聲望均不輸本部的異地校區——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實力頂尖、水平一流,很多人認為它比本部還厲害。
  • 哈工大依靠深圳校區提升生源質量,華科教授招生質疑哈工大遭批判
    高校的地域優勢隨著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的建成,哈爾濱工業大學的生源質量也提升很多,目前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的分數線遠超哈爾濱工業大學本部的分數線,高考最低分數線甚至已經在全國範圍內超過中堅九校,隨著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不斷擴大招生規模,
  • 異地辦學被叫停,深圳地鐵站更名,武漢大學無法在深圳櫻花綻放!
    然而在2016年,深圳市光明新區準備打造大生命健康、大信息科學、大金融科學、先進社會及管理大學城時,考慮引進在相關專業有強大實力的武漢大學,當時深圳市和武漢大學對於強強合作都有誠意,然而隨著國家教育部在2016年後,對於高校異地辦學政策變得越來越謹慎,因此武漢大學落戶深圳的願望被打消,就連當時深圳6號地鐵支線的武漢大學站名也被改為科學城東站。
  • 異地校區,哈工大(深圳)是典範,廈大等高校卻很失敗
    談到異地校區,就是在高校所在地之外的地方建設的高校,比如哈爾濱工業大學,一般人都認為在哈爾濱,但是哈爾濱工業大學卻在威海,深圳都有校區,這就是異地校區。中山大學在廣東省內開始校區應該也不算異地校區。異地校區最出名的是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因為哈爾濱工業大學地理位置比較差,所以分數不高,師資下降嚴重,哈工大一直想突圍,先後在威海開設校區,當時不下血本,把汽車學院連窩端,結果效果不理想,還把自己的汽車學科全砸手裡了。
  • 年薪超17萬,哈工大深圳校區拔得頭籌,哈工大金蟬脫殼成功
    確實,深圳校區的深造率不如本部的深造率。在2019年,哈工大本部的本科深造率61.44%,今年研究生擴招,有可能深造率會更高一些。但深圳校區的出國率要高於本部的出國率。在2019年,哈工大本部出國率是12.82%,2020又進入了美國的實體清單,估計出國率會更少。因此,哈工大深圳校區跟哈工大本部區別不小。
  • 哈工大2020年招生計劃,深圳校區分數線最高,威海校區最容易考
    ,學校在哈爾濱設有西大直街校區、黃河路校區,同時在山東威海和廣東深圳設有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和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哈工大(深圳)招生計劃而哈工大(深圳)招生計劃就與校本部和威海校區很大不同,深圳校區僅面向全國20個省份招生,招收的廣東本地生源及廣東相鄰省份的生源相對是較多的。
  • 2020高考:哈工大校本部分數線地域深圳校區,大學生更看重城市?
    2020年高考志願填報已經結束,我們注意到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深圳校區錄取分數線超過了校本部,這種情況在哈工大歷史上開始成為常態,而且校本部的招生錄取分數線不如分校區的錄取分數線,這種情況在國內高校圈內也是不多見的。
  • 哈工大本部和哈工大深圳哪個比較好?
    眼下各省市的高考成績陸續公布,考生和家長們進入了填報志願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我們會發現一個問題:有些學校會有很多分校或分校區,比如東北大學和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山東大學和山東大學威海校區等,這些校區和分校跟本部是什麼關係?
  • 哈工大火了:深圳校區投檔線超過本部和中山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創立於1920年,工信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大學,也是一所雙一流高校。哈爾濱工業大學創建於1920年,是1954年國家首批確定的6所全國重點大學之一。在東北,它也被親切地稱為「東北小清華」。而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是哈爾濱工業大學在深圳地區建設的一所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