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份的時候,華僑大學公布與重慶市人民政府在重慶籤署市校合作協議,此前,重慶也引進了多所優質大學。
你對高校異地辦學了解多少呢
一、當前國內高校異地辦學主要類型
根據國內高校異地辦學模式的不同,可分為五種主要類型:
1.重點高校異地分校區辦學模式
這種模式主要是名校與名城結合,異地辦學高校本部地理位置不佳、缺乏吸引力、辦學規模受限、科研轉化困難等一系列原因,導致高校競爭力下降、影響發展。為改變這種狀況,此類高校一般會選擇到沿海經濟發達的城市建立分校(區)。
這類分校(區)與本部地位平等,統一招生、統一管理,是學校的有機組成部分。主要代表有: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威海校區;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威海校區;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中國石油大學青島、東營校區。
2.重點高校異地合辦獨立學院模式
這種模式主要是名校以學校品牌與異地政府、社會資本合作。這類名校基本處於發達地區,發展良好,不存在師資、生源缺乏等。
高校主要通過品牌輸出與政府、企業資本合作在異地設立獨立院校,獨立招生、獨立管理、教育質量與本部存在較大差距。例如: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同濟大學浙江學院、上海財經大學浙江學院等。
除以上兩種典型模式外,還有:
3.地市高校省會聚集模式
(例如:吉林師範大學長春校區、河南大學鄭州校區)
4.高校獨立學院去中心化異地辦學模式
(例如: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由杭州搬遷到紹興)
5.普通高校去中心化異地辦學模式
(例如:浙江科技學院安吉校區)
二、典型院校案例,附2020年錄取分數
重點高校異地分校區辦學模式典型案例:
1.哈爾濱工業大學:一校三區
哈爾濱工業大學(簡稱哈工大)隸屬於工業和信息化部,以理工為主,理工管文經法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擁有哈爾濱、威海、深圳三個校區。學校始建於1920年,曾被譽為工程師的搖籃。國家首批「985工程」重點建設的9所大學之一(C9聯盟),2017年入選「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名單。
▽點擊查看大圖(院校歷史)
哈工大威海校區:始建於1985年,經原航天工業部批准,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分校成立,2002年正式更名為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即哈工大威海校區。
哈工大深圳校區:前身是始建於2002年的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2017年獲批成立開展本科教育的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
2020年各校區高考錄取線:
從上表可以看到深圳校區雖然建校時間晚,但招生錄取線卻已經超過了威海校區,本部雖然20年分數還沒有公布,但19年的最低錄取分數線也不如深圳校區高。
▽長按識別二維碼,可查看各專業錄取最低分
本部校區(19年)
威海校區
深圳校區
2.武漢大學深圳校區(已取消)
武漢大學深圳校區是武漢大學預備在深圳建設的一所具備全日制本科及研究生體系、在校生規模2萬人左右的高水平大學。在今年5月6日深圳市教育局在人民網領導留言回復網友留言:
武漢大學深圳校區由於2018年教育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做好2018年度高等學校設置工作的通知》(教發廳函〔2018〕215號)明確要求,申請設置本科學校的,須不存在跨地市辦學的問題。按上級部門要求,我市洽談引進武漢大學建設深圳校區項目不得不終止。
3.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東北大學始建於1923年4月,坐落於遼寧省瀋陽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由教育部、遼寧省、瀋陽市三方重點共建,國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東北大學分校前身為1976年1月冶金工業部籌建的「7·21」大學;1987年6月,經國家教委與冶金工業部批准,被東北工學院接收,成立「東北工學院秦皇島分院」;1993年3月,隨東北大學復名,更名為「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點擊查看大圖
重點高校異地合辦獨立學院模式案例:
1.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創辦於2004年,是經教育部批准的本科院校(民辦獨立院校)。學校位於廣東省珠海市唐家灣,為全國國際商務人才培養基地,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文化傳統方面校歌與校訓皆是繼承了北京理工大學。9月17日,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召開了2020-2021學年工作會議。學校董事、法人代表王韜光在發言中透露學校絕對不會停辦。
2.同濟大學浙江學院
同濟大學浙江學院位於浙江省嘉興市,學院創建於2008年5月,是經國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由同濟大學、嘉興市教育發展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宏達控股集團合作舉辦,是一所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獨立學院。
3.上海財經大學浙江學院
上海財經大學浙江學院位於浙江省金華市,於2008年5月經教育部批准成立,由上海財經大學與金華市浙中教育集團合作舉辦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全日制本科獨立學院。
截至2020年7月29日,全國普通高等學校2738所,其中獨立學院241所。
2020年5月18日,教育部辦公廳發布了《關於加快推進獨立學院轉設工作的實施方案》,2020年末,各獨立學院全部制定轉設工作方案,同時推動一批獨立學院實現轉設。原則上,中央部屬高校、部省合作共建高校舉辦的獨立學院要率先完成轉設,其他獨立學院要儘早完成轉設。轉設路徑為:轉為民辦、轉為公辦、終止辦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