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祖宗十八代的上序與下序的稱謂及意思

2020-12-11 時事面對面

隨著當今社會獨生子女政策的延續執行,每個家庭的親戚成分越來越少,由於不經常使用,有些會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消失。現在網上發現此家族稱呼大全,故整理後與朋友們一起鑑賞。

所謂祖宗十八代是指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員:

上按次序稱謂:

生己者為父母,

父之父為祖,

祖父之父為曾祖,

曾祖之父為高祖,

高祖之父為天祖,

天祖之父為烈祖,

烈祖之父為太祖,

太祖之父為遠祖,

遠祖之父為鼻祖。

即:父、祖、曾、高、天、烈、太、遠、鼻。書中說:因人懷胎,鼻先受形,故鼻祖為始祖。

下按次序稱謂:

父之子為子,

子之子為孫,

孫之子為曾孫,

曾孫之子為玄孫,

玄孫之子為來孫,

來孫之子為?(讀kūn)孫,

?孫之子為仍孫,

仍孫之子為雲孫,

雲孫之子為耳孫。

即:子、孫、曾、玄、來、晜(kūn)、仍、雲、耳。 為了便於記憶,從上而下,我編了個五言口訣,且叫《稱謂歌》: 鼻遠太烈天,高曾祖考已。子孫曾玄來,晜仍雲耳止。

那麼,古人規定這些稱謂又是什麼意思呢?

鼻祖,指得姓始祖。古人認為:「因人懷胎,鼻先受形,故鼻祖為始祖。」在這裡,「鼻」實指「第一」、「首創者」,即「無中生有」。後來引申為各種文化流派、行業、手技、事業的創始人都稱為「鼻祖」。

遠祖,指很遙遠的祖宗。與自己相隔很遠很遠,知道的信息很少很少,故稱悠遠之祖為遠祖。

太祖,指相隔太遠的祖宗。太,古時與「大」相通,凡言大而以為形容未盡,則作太?。故太祖是指過於遙遠的祖宗。

烈祖,指列傳之祖。烈,古通「列」,列舉、列位。是指依序往下排列的祖宗比太祖又要近一些了。

祖宗牌位

天祖,指比較遠的祖宗。天的本義為「頭」,頭部是在身體之上的,天也是在地之上的,所以天祖就是指比較往上、比較靠前的祖宗。

高祖,指隔了一段距離(代數)的祖宗。高,本義指樓臺的高大形狀。樓臺比平地高,但不是很高。故古人規定在列祖列宗中,以一定的、相隔不是太遠的祖宗為高祖。

曾祖,指與自己中間隔兩代的祖宗。曾,古同「增」,指增加,在「祖」之上增加一代。

古代立軸祖宗畫像

就是「增(曾)祖」了。曾,古又同「層」,指重疊。「祖」上再加一層,便是「重祖」,即曾祖了。

祖,指與自己中間隔一代的祖宗。祖字由「示」「且」二部分組成,「示」指「先人」,「且」本形為「男根」,本義為「生育」,引申義為「增加人口」、「增加幫手」、「增加力量」,一般用為「加力」「給力」。

「示」與「且」聯合起來表示「給我們子孫力量的先人」。給子孫力量的主要表現就是:給子孫以眾多的堂兄弟或族人。一旦有事,這些親戚就會看在同祖同宗的份上伸出援手。同一個祖宗的堂兄弟姐妹就多了,是有「援手」力量的。

清代的祖宗女像

考,指父親。考的本義為「老」,指年紀大的老人。在甲骨文、金文中,考字均象僂背老人扶杖而行之狀,引申為專指父親,後多指已去世的父親:先考,如喪考妣。

己,指自己、本人。己在甲骨文中象繩曲之形。「己」是古「紀」字,假借作「自己」用,本義:是指絲的頭緒,用以纏束絲。借「纏束」之義,謂約束己身而為「己」。

子,指兒子,自己下一代,湘方言叫「崽」。子是一個象形字,在甲骨文中象小兒在襁褓中,有頭、身、臂膀,兩足象並起來的樣子。本義指嬰兒。又,子是地支的第一位,子醜寅卯,喻意子孫有條不紊、層出不窮地繁衍下去。所以古人把「子」作為自己的下一代排列。

休閒祖宗畫像

孫,指兒子的兒子。孫字是由「子」和「系」兩部分構成,其本意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血緣關係,即子之子。

曾孫,指與自己中間隔兩代的孫子。曾,古同「增」,「曾孫」就是指在孫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代,謂之「增(曾)孫」。

玄孫,指與自己中間隔三代的孫子。玄字的本意是搓線、編草繩,最後那一點就是新續的草。基於這個本意,玄字衍生出二層意思:一是變化,而且是有規律的無窮變化。二是很遠,看不到結果。所以古人用玄來指代第三代孫的稱謂,喻意是永無窮盡。

供奉的祖宗像

來孫,指與自己中間隔四代的孫子。古人的壽命不是很長,七十歲就是「古來稀」了。所以第四代孫往往自己親眼看不到,屬於「未來之孫」了。

晜孫,指與自己中間隔五代的孫子。晜(kūn音昆)古代同「昆」,現在通作昆。《爾雅·釋親》:「父之晜弟。又,來孫之子為晜孫。註:晜,後也。」

仍孫,指與自己中間隔六代的孫子。「仍」有因襲、沿襲之意,仍孫是指沿襲、一脈相承下來的孫輩之意。

雲孫,指與自己中間隔七代的孫子。雲,指雲朵、雲霧,雲霧在天空中很飄渺。雲孫就是借雲霧的形態,說到了第七代孫已經感到很飄渺、很遙遠了。

耳孫,指與自己中間隔八代的孫子。這個第八以後的孫子比雲孫更遙遠,遠到只能有所耳聞了。

在中國歷史上,帝王常說的「九族」稱謂是比較統一的,即「高、曾、祖、考、己、子、孫、曾、玄」。至於「祖宗十八代」的稱謂,各個時代卻略有不同,到了東漢的《爾雅·釋親》中才基本定型。

代代視角:中華兒女、炎黃子孫,都有濃濃的尋根情結,所以族系淵源的重要性不可替代。一般家譜中記載了很多先人憂國憂民的愛國主義精神、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以及追求真理的奉獻精神等,這都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奮鬥的結晶,對建設現代文明有重要的激勵、訓誡作用。

相關焦點

  • 【收藏】你知道「五服、九族、祖宗十八代」是怎麼回事嗎?
    您看此文用· 秒,轉發只需1秒呦~ 什麼是祖宗十八代? 若問九族之外的直系血親還有沒有稱呼?答案是肯定的。九族之外再加九族,就是祖宗十八代。
  • 在罵人的時候,動不動罵「祖宗十八代」,這句話實在是太狠毒了
    原標題:在罵人的時候,動不動罵「祖宗十八代」,這句話實在是太狠毒了 在中國,很多人都認為人情最重要,他們將整個社會稱之為人情社會,以此,作為自己社交的理由。當然了,這種情況跟長久以來在中國大地上盛行的家族宗法觀念有關。
  • 何謂「祖宗十八代」、「九族」?這不是老黃曆,是你該懂的知識
    在傳統文化中經常有人提到「祖宗十八代」、「九族」之類的詞,很多人都不甚了解,今天我們就具體的分析一下「祖宗十八代」、「九族」具體的內容。「祖宗十八代」是從你開始往上數九代,往下傳承九代,連你在一起應該是十九代了。
  • 祖宗十八代的稱謂及家族稱呼(補全)
    祖宗十八代的稱謂及家族稱呼大全
  • 「祖宗十八代」你能說出多少代?
    在古人的觀念中,就算兩人至今隔著天涯海角,只要他們擁同一個祖宗,就一定不能背叛對方。不過,在宗親裡面,並不是所有人都同樣親近。我們常常用不同的稱謂來統稱特定親屬,以示親疏之別。一. 五服——血脈的傳承,人們把同一個祖宗的後代分為好多種。
  • 【漲姿勢】祖宗十八代的稱呼大全
    所謂「祖宗十八代」是指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員。 上按次序稱謂生己者為父母,父之父為祖,祖父之父為曾祖, 下按次序稱謂父之子為子,子之子為孫,孫之子為曾孫,曾孫之子為玄孫,-曾祖母--祖母--父親 母系曾曾外祖父--曾外祖父--外祖父--母親曾曾外祖母--曾外祖母--外祖母--母親 兒子:夫妻間男性的第一子代。
  • 清明祭祖,不可不知的冷知識,從「九族」到「祖宗十八代」,你記得住...
    據考證,中國古代常說的「九族」稱謂是指「高、曾、祖、考、己、子、孫、曾、玄」。 至於「祖宗十八代」的稱謂,各個時代略有變化,一般以東漢史書《爾雅·釋親》為準,取本族內「上下九輩」的稱呼,形成了「祖宗十八代」這一說法。
  • 清明祭祖:用李世民十八代祖宗舉例,教你分清十八代祖宗的稱呼
    清明節是孝子賢孫們掛青祭祖的日子,中國人有一個非常傳統的說法,叫「十八代祖宗」。現在問題來了:「我們在清明節祭祖掛青之時,該如何分清十八代祖宗呢?」潔惠侯介子推故裡,感謝原作者筆者今天就用李世民家族的族譜為例,給大家講一講區分十八代祖宗稱呼的問題。十八代祖宗,分為上九代和下九代。
  • 罵人常用「祖宗十八代」,那麼這些親戚到底是誰,你能認全嗎
    但是如果問候太多,問及「祖宗十八代」了,未免就有些失禮了。那麼,中國人口中的「祖宗十八代」到底是指的什麼,是那些親戚呢?祖宗十八代實際上是按照父系的來計算的,這裡可不是向上數十八代祖先,而是向上追溯九代祖宗,向下追溯九代子孫,合成為祖宗十八代。九代祖宗來說,是按照父、祖、曾、高、天、烈、太、遠、鼻依次遞增輩分的順序。
  • 祖宗十八代的稱呼大全!漲知識了!
    祖宗十八代的稱呼大全! 所謂祖宗十八代是指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員 上按次序稱謂 下按次序稱謂 父之子為子, 子之子為孫, 孫之子為曾孫,
  • 家譜、輩序、祖宗十八代概論
    因為有了家譜的存在,追宗溯源變得非常簡單,一個人的根在哪裡,祖宗是誰,歷代有什麼榮辱,出了幾個偉人,分支走向等等都一目了然。家譜怎樣排列最好?家譜世襲的排列,建議最好採用金子塔狀排列法,這種格式類似於植物的根系圖,用這種排列法閱讀和查找非常方便實用,我們家族就採用的這種格式。
  • 超實用的中國親戚稱謂導圖,給孩子收藏起來免得喊錯!
    中國親戚關係思維導圖「中國親戚關係導圖」分為家族方面的稱謂、親屬方面的稱謂、師友方面的稱謂等三個部分,詳細列舉了人際關係方面的輩分大小和各種關係稱謂。這張新鮮出爐的導圖,讓許多人產生了共鳴,有網友甚至將其視作「春節拜年必備圖」。
  • 人們常說的九族、六親,以及祖宗十八代,都是指的哪些親屬關係?
    、「祖宗十八代都要被你氣活了」以及「你簡直就是六親不認」之類的話語,也讓不少人產生疑惑,這裡的又是「九族」,又是「祖宗十八代」,又是「六親」,還有什麼「三族」的,到底都是些什麼關係?
  • 「祖宗」是什麼意思?「祖」和「宗」分別指啥?祖宗十九代又是啥
    兩年前有過這樣一部電影,名字叫做《祖宗十九代》,這個電影值得我們思考一個問題:如果真的計算一下,那麼,祖宗十九代從21世紀的現代算起,可以追溯到哪個朝代?圖片:皇家的廟號資料截圖因為按照規矩來說,給國家創造基業的,就叫做祖,比如劉邦的廟號是漢太祖(俗稱漢高祖),因此劉邦的祖宗十八代都是草根,《漢書》給劉邦這個潑皮無賴臉上貼金,聲稱劉邦的祖先是魏國的貴族大夫,不過,這個說法基本上沒什麼人採信,劉邦建立西漢帝國,也算創業的鼻祖,因此,被尊為太祖。
  • 祖宗十八代指哪18代人?
    親的原始意思是指親人,即情感關係最為親近密切的人。什麼叫戚?《說文》:「戚,戉也。從戉尗聲。」戉,斧子。古代社會的氏族部落既是血緣組織,也是軍事組織,因為那時候經常發生戰爭。同一個氏族部落作戰時所使用的戰斧的質地、樣式和規格差別不大,這種同一系列的斧子就叫戚。這是戚的原始意思。後來,戚的含義進一步引申為戰時並肩作戰的兄弟氏族即胞族。
  • 我們常說的五服,六親,九族以及祖宗十八代,具體指的是什麼
    本文我們講一講平時我們經常說的五服,六親,九族以及祖宗十八代指的是什麼?五服,其實在我們國家同姓同宗之人按照血脈傳承的順序也是親疏有別的,五服中的服是衣服的服,特指喪服,葬禮上穿的衣服。五服就是五等喪服的意思。在古代講究禮節,哪位親人過世了,來送行的親人都得穿喪服以對逝者的尊敬,但是不能穿一樣的,要穿出親疏遠近來。
  • 同樣是罵曹操祖宗十八代,為何許攸被殺了,而陳琳卻安然無恙
    曹操被罵得最慘的一次,應該是官渡大戰前夕,袁紹為了在氣勢上削弱曹操,就讓麾下的陳琳寫了一篇《為袁紹檄豫州文》,後人簡稱為《討賊檄文》,曹操看到這篇文章時,正犯頭風,結果把他頭痛病都被罵好了
  • 打罵無辜職員,「問候祖宗十八代」,還不是暴徒?!
    港鐵工會:多名無辜職員遭暴徒欺凌,被毆打辱罵「問候祖宗十八代」。他對記者透露稱,已有港鐵普通維修員工被毆打致受傷,期間更被辱罵「被問候祖宗十八代」。8月21日,中國香港。全副武裝的示威者在元朗西鐵站大量集結,聽人調遣。
  • 火箭總經理莫雷曬球迷留言:被罵祖宗十八代
    這不,莫雷就被鍵盤俠們噴的體無完膚,連祖宗十八代都被問候了個遍。 近日,莫雷曬出中國球迷給他的私信,從這些短短的文字中可以看出這位球迷語言過於暴力。
  • 【傳統】祖宗十八代的稱呼及家族稱呼大全!
    祖宗十八代稱呼家族:以血統關係為基礎而結成的社會單位,包括同一血統的幾輩人。輩分:家族、親友的長幼先後中所居的地位。通過家譜考查一個家族的歷史,可以得出2條規律:1.大約每過25——30年就有新一代的誕生。一個家譜記載600年的家族,那麼這個家族至今大約已傳20——24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