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就像一張白紙一樣,都需要家長進行培養,剛開始的時候就每天吃奶,每天哭鬧、夜醒,像個小惡魔。等到3歲左右的時候,能走了,對世界有了好奇心,什麼都想看一看,家裡亂成「垃圾堆」,媽媽在屁股後面跟著收拾都來不及。
但是哈佛大學曾經做過這個一個研究,結果卻是這樣的:
孩子在一個充滿探索的家裡生活,大腦的發育和心理髮育會更能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一個家裡不需要收拾的井井頭條,家裡越亂,孩子身上就會越具備創造能力,對以後的發育都是很不錯的。
但是想想現在的父母,都是想著孩子能夠規規矩矩的,聽話乖巧,幫著收拾家務,不會把家裡的東西弄亂。但是小孩子更喜歡,發揮一切創造力,利用上家裡所有的物件,打扮都畫片上的卡通人物。
很多家長看到這個場景,除了大罵就沒有別的處理方式,很多家長都知道要鍛鍊孩子的創造能力和想像能力,但是嘴上這麼說,身體卻很誠實,都是會責罵孩子。如果不想孩子墨守成規,就應該支持孩子感興趣的一切,家裡這3個地方可以亂,越亂孩子越聰明!
孩子書桌亂很多時候孩子的書桌亂,不愛收拾總是會被媽責備一頓,勤快的媽媽都會給孩子收拾,然後發現孩子的日記本就看起來了。這也讓孩子察覺多了很多不尊重。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看到亂糟糟的桌子,找不到的橡皮和工具,心中的怒火就早已壓抑不住了,開始責備孩子。
其實大人眼中的亂,在孩子眼裡,只不過是不同的擺放方式,有的時候你會發現,雖然你覺得孩子的桌面亂,但是孩子找東西卻總是能找到,如果每次都給孩子打亂順序,不僅會影響孩子的記憶力,孩子也會找不到自己的東西,這樣一來對孩子的學習來說,也是一種影響。
2.家裡的客廳亂
家裡的客廳是來客人的時候,也是全家人最多頻率使用的場地,可以說是一個家的門面了,但是當媽媽的是不允許客廳亂的。在媽媽嘴裡,如果客廳亂,客人來了之後,就會覺得面子上過不去。
但是平常的時候,客廳的空間比較大,很容易把客廳作為孩子玩耍的主要地方,但是亂七八糟的玩具,媽媽看到頭都要炸了,只能不停地安慰自己,自己生的娃,自己要忍住。但是在孩子眼裡,自己擺放的玩具,每次都會被收拾的這個整整齊齊,時間一長,孩子就不願意去觸碰了玩具了,覺得自己的行為受到了幹涉,從此也給孩子在潛意識裡規定了「條條框框」。
3.孩子臥室亂
兒童基本上就是孩子的主要活動場所了,很多孩子喜歡睡覺的時候擺一堆玩偶在身邊,但是一大早醒來,玩具基本上都在地上。經常用鑽到被套裡面躲貓貓,把床單折騰得不像樣,甚至還有的把床單扯下來當披風。這就是孩子的創造力,利用身邊一切的事物來發揮想像力。
但是一般家長看到這裡,是忍不了的,特別是有潔癖的媽媽,更會是每天都收拾,累到了自己了,孩子的行為進行了限制,並不是說任由孩子亂,一定要引導孩子自己玩,玩完了去收拾,這樣你自己不累,孩子也能夠玩得盡興。
家長要學會多去了解孩子的想法和行為,不要一味地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看到問題。在孩子6歲之前,都是培養好的習慣以及開發興趣愛好的最好時期。家長一定要抓住。 壞習慣是對孩子的成長有阻力,但是如何培養就是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是意見非常大的事情了。不論平時工作再忙,一定要多抓住時機培養孩子的性格和行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