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嗎?我在大運河森林公園攝影,看到一隻鳥被困在冰面上掙扎,好像是中華秋沙鴨!」1月7日,攝影師陳春生先生在北京通州區大運河森林公園拍攝運河冬景時,突然看到一隻「尖嘴鳥」在冰面上掙扎。通州消防指戰員冰上施救,成功將這隻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中華秋沙鴨救上岸。
「拉近鏡頭看,這個鳥的特點和中華秋沙鴨一模一樣,我知道這個鳥是保護動物,然後就報了警。」陳先生說。
通州區消防救援支隊接警後,立即調派梨園、潞源消防站水域救援隊到場進行處置,消防水域救援隊到場後,發現該「尖嘴鳥」被困在距離岸邊20米左右的冰面,嘴邊有魚鉤和魚線。
為保證安全,防止冰面破裂對救援人員和野生動物造成傷害,水域救援隊隊員穿著冬季搶險救援服和救生衣,利用救援梯分散身體壓力,爬行到「尖嘴鳥」身邊,將「尖嘴鳥」附近的冰面擊碎並剪斷魚線,成功將「尖嘴鳥」救出並放入救助袋。
「看樣子魚鉤和魚線已經在它嘴上很久了,估計是因為誤食了帶魚鉤的小魚才這樣的。」報警人陳先生說,「這隻鳥可能是在河面上睡覺,結果昨天低溫大風,河面突然結冰,加上受到魚鉤魚線的影響,鳥的體力不好才被困住的。」
「看鳥的體貌特徵,符合雌性中華秋沙鴨的特徵。」大運河森林公園工作人員說,「這幾年,這種國家保護動物每年都會來大運河水域,我們還將繼續加強觀察看護,發現此類情況後儘快進行救助。」
網絡公開資料顯示,中華秋沙鴨俗名鱗脅秋沙鴨,是中國特產稀有鳥類,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
中華秋沙鴨嘴形側扁,前端尖出,與鴨科其它種類具有平扁的喙形不同。嘴和腿腳紅色。雄鴨頭部和上背黑色下背、腰部和尾上覆羽白色。翅上有白色翼鏡。頭頂的長羽後伸成雙冠狀。脅羽上有黑色魚鱗狀斑紋。
中華秋沙鴨是第三紀冰川期後殘存下來的物種,距今已有一千多萬年,數量極其稀少,中華秋沙鴨屬於比揚子鱷還稀少的國際瀕危動物。
目前,這隻中華秋沙鴨正送往動物救助機構進行治療。
通州消防提醒廣大市民朋友:保護瀕危野生動物人人有責,但在發生此類情況時,市民朋友不要盲目進行救助,尤其是不要冒險在冰上進行救援,應量力而行,同時撥打119進行求助,千萬不能冒險下水或在冰面行走,防止發生冰面破裂導致溺水事故。
攝影 陳春生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宇
編輯:蔡文清
流程編輯: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