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精細動作訓練方法,非常實用

2021-01-08 神州兒女聊育兒

精細動作除指手和手指的動作,包括大把抓、對指捏和一些簡單的技巧,兒童的早期精細動作訓練主要涉及手眼協調的能力,用手指抓握物的能力和協調雙手同時運動的能力。

根據寶寶發育的實際情況和特點,我們把不同年齡階段兒童的精細動作訓練分為如下幾部分內容:

01、2-3歲精細動作

投入容器

教寶寶把小物體準確地投入容器,所使用的小物體和窗口最好是金屬製品,既不容易破碎,又會發出聲響。

這種金屬敲擊時發出的悅耳的聲響會激發他們的興趣,嬰幼兒會不厭其煩地繼續做下去。使用的物體要根據嬰幼兒投放的情況更換,由大變小。

如由原來的罐頭盒內投放小鎖,小汽車等改為向小瓶子、小碗內投放葡萄乾、大米等。

父母也可同他們一起做「套圈」遊戲,誰套得準就鼓勵誰。在投的過程中既訓練了手指活動的靈活性,又鍛鍊了手眼的協調性。

串珠子

教兒童用鐵絲或較粗的包皮電線做穿珠子、扣子等的遊戲。

教師或父母要交給他們穿的方法,由模仿教師做、老師幫助做、到自己拿起扣子、珠子和線自己做。可鍛鍊嬰幼兒雙手協調、手眼協調的靈活性。

翻揭訓練

教師或父母和嬰幼兒一起看畫冊或像冊等,鼓勵嬰幼兒自己用手去翻揭。看畫冊上的人和物這不是最終目的,其目的在於在翻揭中鍛鍊嬰幼兒的手指力和腕力。

因此,不管嬰幼兒看不看圖畫情節,只要他能一個勁地翻下去就行,哪怕是一次翻揭好幾頁也不要緊,隨著手指靈活性的加強,漸漸會做到由厚到薄一頁頁地翻了。

撕扯搓揉

如拿一些用過的紙、過時的書、畫等讓寶寶去撕扯,要鼓勵他們大膽地去撕,並且撕得越碎越好,因為撕得越碎對嬰幼兒手指技巧的要求就越高,說明他們兩手的拇指、食指之間的對捏力越強。

父母還可拿一些較硬的紙或碎布料讓嬰幼兒去搓揉或搓卷,這既可鍛鍊他們手指的靈活性,又可鍛鍊嬰幼兒的腕力。

父母在洗衣服時也可讓嬰幼兒在一邊學著用手去搓洗,這同樣能起到訓練他們手指技巧的作用。

夾物訓練

父母或教師在一個盒子裡放上一些小的物體如豆粒、石子、花生米等,讓嬰幼兒用鑷子或筷子挾出放到地上,挾完後再重新把地上的挾回到盒子中去,如此反覆。

在此過程中被挾出的物體也應由大變小、由少變多。同時在這個時間父母要儘量訓練嬰幼兒使用筷子自己挾出飯菜的能力。

擰旋訓練

如拿一些螺絲讓嬰幼兒擰緊或放鬆,或者拿一些用過的瓶子讓他們擰緊或旋開瓶蓋。

撥算盤

拿一算盤,讓嬰幼兒用手把算珠撥上撥下,既要一個個地撥,又可同時撥動幾個或一排、幾排。既可用一隻手去撥,又可用兩手同時在算盤上撥動。

撥動時,算盤珠碰撞時會發出「叭叭」的聲音,使他們樂意用手去撥,效果也很好。

插孔訓練

用一較長的有一定厚度的木條,在上面鑽上一些在小不同的孔(大的能插上筷子,小的能插上吸管)。

開始讓嬰幼兒先用筷子、蘸筆管等向大孔中插,繼而練習能把吸管插到小孔中去。

揉面訓練

準備一些麵粉、水和盆子,和嬰幼兒一起在盆中把水和麵粉摻合成粘土狀。

面揉好後,可以裡面加一些紅色添加劑,指導他們用手做成各種形狀的物體如小狗、小人等。

02、4-5歲精細動作

摺紙訓練

這是鍛鍊孩子手部技巧、手靈活性的很好的辦法之一。

在剛練習摺紙時,兒童由於手指的軟弱無力,手指不聽使,動作不靈活,對此教師不要著急,慢慢地教他們一步一步去折。

最好是教師折一步,然後再讓幼兒模仿折,每次只教一個步驟。

當他們每一步都學會,教師可從頭至尾把幾個步驟連起來折成一件成品。摺紙的難易程度要根據幼兒智力殘疾的程度以及每個幼兒所完成的情況而定。

畫線聯繫

教幼兒畫線的方式多種多樣,不拘一格。剛開始幼兒往往不會握筆,教師或父母首先要教會他們正確的拿筆姿勢。

在此基礎上,鼓勵幼兒用筆在紙上隨便亂畫,只要能畫上道道就行,克服其害怕寫、畫的心理,進一步教幼兒畫點、線(水平線、垂直線、斜線等)。

當幼兒具備了控制手指動作的能力後,再教他們學畫圖形。

方法有以下幾種:

(1)在已畫好的直線上用與原直線不同顏色的筆去描,如原先是用藍色筆畫的,讓幼兒用紅色筆在上面描。

(2)讓幼兒用不同於原顏色的筆在已畫好的虛線(垂直線、水平線)上描。

(3)教師或父母用疏密不同的點畫一些幼兒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物體形狀,如桃子、蘋果、茄子、香蕉等,然後讓幼兒用不同於原顏色的筆去連點成物體。

(4)畫兩條平行線,讓幼兒在已畫好的限定線內畫水平線或垂直線。兩條限定線的距離可由窄到寬。

(5)讓幼兒聽命令與教師或父母交替畫線。如教師畫一豎線或橫線,讓幼兒挨著畫一條豎線或橫線;教師畫一豎線,讓幼兒畫一條水平線,或教師畫一條水平線讓幼兒畫一條豎線;教師還可以與幼兒雙方交叉畫線,如教師畫一橫線,讓幼兒畫交叉的斜線等。這樣畫線更帶有遊戲性,趣味性,幼兒也更願意與成人合作去畫。

圓形與弧形

做法如下:

(1)教師畫一個圓,讓幼兒用不同於原顏色的筆在已畫好的圓上描。

(2)教師用虛線畫圓,讓幼兒沿虛線畫。

(3)教師用點畫圓,讓幼兒連點成圓。

(4)讓幼兒與教師交替畫圓。如教師先畫一個圓,然後讓幼兒也畫上一個圓;教師畫一個大(小)圓,讓幼兒畫一個小(大)圓或者教師畫一個大圓,讓幼兒在大圓內畫小圓,抑或教師畫一個小圓,讓幼兒在小圓外畫大圓,用大圓去套小圓。

當兒童學會畫圓後,再教他畫弧線。弧線有大有小,初教時可把弧線畫得大小點,幼兒容易辨認,也容易畫,以後慢慢畫短、畫小。

一邊教幼兒畫弧線,一邊用形象的語言加以描述,比如說:「這條像小橋,小橋彎彎,跨河兩邊。」這樣容易調動孩子畫的積極性。方法如同畫圓。

畫圖形

當幼兒學會了畫點、線、圓和弧形以後,即有了一定的繪畫基礎後,要不失時機地教會他們學畫圖形。

一開始所畫圖形不要太難,要儘量簡單,如畫太陽、月亮、餅乾、牙刷、茶杯、鋼筆、小刀等。以後根據幼兒所畫情況適當加大圖形的難度,如教畫小動物、人、房子、桌子、凳子等。

在教幼兒學畫圖形時要儘可能地畫一些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或用到的物體。

如水果中的蘋果、桃、梨、香蕉、西瓜等;蔬菜中的西紅柿、黃瓜、茄子、辣椒、南瓜等;家具中的桌子、凳子、椅子、床等;動物中的狗、貓、雞、鴨、鵝等;衣服中的褂子、褲子、鞋子、帽子、襪子、圍巾等;炊具中的盆子、碗、勺子、湯匙、筷子、鍋、刀等及其他的一些諸如茶杯、茶壺、茶碗、茶盤等等。

這樣,孩子在畫時就容易與其已有的心理表象產生共鳴,所以他們容易去想,樂意去做,並且畫起來也形象逼真。同時,這也更進一步強加他們對生活的理解,培養對生活的熱愛。

學寫漢字

漢字的筆畫複雜,其空間配置和結構也很不一致,因此,漢字筆畫和結構的不同就為鍛鍊孩子手指的技巧提供了不同的內容。

每個漢字都是由一定的橫、豎、點、撇、捺組成,正如前所述,寫「一」畫「1」這本身就是訓練手指技巧的很重要內容。

同時,由於漢字結構、搭配的不同,要求幼兒寫字時運用手指技巧的能力不同,漢字結構複雜的,要求控制手指的精確性更高。

在教幼兒寫漢字時,最初可讓他們去描紅,但描紅的模子一開始不可太小,應從大到小、循序漸進。漢字的難易程度、筆劃多少也要視幼兒完成的情況而定,也應遵循由簡單到複雜的規律。

當他們有了一定的寫字基礎、經驗後,進一步指導幼兒把字寫到方格即田字格中去。開始教師可自行設計田字格,其規格也是由大到小,最後達到田字格本中的標準。

教師所教漢字最好是幼兒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簡單物體的名稱,如「米」、「瓜」等並配之以適當的物體的圖片或實物,充分給以「標記」。

另外還可學寫100以內的阿拉伯數字和大寫「一、二、三、四、……十」以及自己的名字等。對於一些較難寫的漢字可採取分步教學法進行。

剪紙

教孩子用剪刀剪紙也是訓練手的技巧、功能的很好方法。

使用剪刀重點是拇指和食指的用力配合,而拇指、食指在整個手指抓、握、拿的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使用剪刀的意義重大。

同時,使用剪刀剪紙也是很好的視、動協調的過程,它需要眼與手指動作密切配合,才能剪出所需要的樣子來。

在訓練孩子剪紙前,最好先拿一些用塑料做成的玩具剪刀做合、開練習,即先學會使用剪刀的姿式和手指用力的大小等。在此基礎上,用禿頭(圓頭)、刃較厚但能剪紙的剪刀來剪。

為安全起見,切不可用過於尖利的剪刀。具體的剪紙方法如下:

(1)拿一厚薄適中的紙讓幼兒用剪刀隨心所欲,無拘無束地去剪,只要能把紙剪開或剪下來就行。

(2)在紙上畫一橫線或斜線,讓幼兒沿線把紙剪開。這種剪法難度較前加大,幼兒的手指不太聽使,剪時往往偏離畫線。對此教師或父母不要指責他們,要耐心地教並鼓勵他大膽去剪。

(3)老師或父母在紙上畫一弧形或圓形,讓幼兒沿線剪開。剛開始時,弧形或圓形不要太小,以後慢慢由大變小,循序漸進。

(4)在紙上畫一些簡單的圖形如勺子、筷子及其他一些小動物的大體輪廓圖形或者在廢舊畫報上找一些簡單圖形讓幼兒剪下來。

拼圖形

用較硬的紙或紙板,在上面用鉛筆或鋼筆畫人或各種小動物的簡單圖形,然後分幾個大的部分沿線剪開。

拿這些被剪開、打亂了的圖形讓幼兒用雙手去拼,以此來鍛鍊幼兒手指的活動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

除上述具體方法外,教師或家長還可指導兒童(單手或雙手)彈琴(腳踏風琴、鋼琴、電子琴)等,也能起到很好地鍛鍊兒童手指靈活性的作用。

相關焦點

  • 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精細動作訓練方法,非常實用
    精細動作除指手和手指的動作,包括大把抓、對指捏和一些簡單的技巧,兒童的早期精細動作訓練主要涉及手眼協調的能力,用手指抓握物的能力和協調雙手同時運動的能力。根據寶寶發育的實際情況和特點,我們把不同年齡階段兒童的精細動作訓練分為如下幾部分內容:01、2-3歲精細動作投入容器教寶寶把小物體準確地投入容器,所使用的小物體和窗口最好是金屬製品,既不容易破碎,又會發出聲響。
  • 如何訓練寶寶「精細動作」?不同月齡不同方法,越練越聰明
    班上的幼兒園老師,告訴朋友「你家孩子,可能是精細化動作發展的不太好。」朋友說,自己真心是有點懵,孩子小一點的時候,也沒有想起來要訓練孩子的「精細化動作」,自己現在有些後悔了。很多父母,可能也聽過這個概念,但是卻沒有怎麼上心,更不用說針對性的去訓練孩子的精細化動作了。何為精細動作?孩子的精細動作與大動作同樣都是肌肉發展的重要階段。但是像三翻六坐八爬,這些具有典型甚至可以說是具有標誌性意義的動作,父母都很重視。
  • 孩子在不同年齡段需要哪些觸覺訓練?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觸覺訓練是必不可少的一環。適當的觸覺練習可以讓寶寶在「觸摸」中不斷完善自己,而且還可以提高寶寶控制自己動作的能力。孩子在不同年齡段需要的觸覺刺激也在不斷升級。那麼,到底都需要哪些觸覺訓練呢?1歲前6個月以下的寶寶大量的撫觸按摩對孩子的觸覺發展起著良好的促進作用。
  • 粗大動作和精細動作訓練方法,請收藏
    粗大動作訓練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內容:俯臥、獨坐、爬行,站立(雙腳/單腳)、行走(自如擺臂)、上下樓梯、跨(跨障礙)、踢(球/沙包)、跑、跳(雙腳跳/單腳跳/跳繩/跳過障礙)、蹬(小自行車/滑板)。上肢的訓練內容:手臂的屈伸、投擲、推(球/沙包)、拉等。粗大動作訓練的主要方法:①示範。②手把手地輔助。③強化訓練,保證質和量。
  • 寶寶的精細運動越早訓練越好!孩子心靈手巧,促進大腦發育更聰明
    大家可別小看這些「大獎」,從這些獎項中,我們可以看出這個孩子的精細動作做得很好,手眼協調能力和手的靈活性發育得很好。所謂精細運動就是相對更精準、細微的運動,比如抓、捏、拿、握,以及手眼協調,這能讓寶寶學會更好地控制身體,促進大腦發育。手部動作都是靠大腦來協調的,所以精細動作既考量孩子的大腦發育程度,也是在促進孩子的智力發展。
  • 0-6歲精細動作訓練方法,讓孩子心靈手巧,成績優異
    對處於發展早期的孩子而言,他們面臨多種發展任務(如寫字、畫畫和夠取物體等),精細動作能力既是這些活動的重要基礎,也是評價孩子發展狀況的重要指標。更重要的是,手部精細動作的發展有利於早期大腦發育,進而促進認知系統的發展,影響孩子的學習能力。
  • 兒童精細動作訓練方法:18個
    不僅如此,精細動作也作為兒童智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衡量兒童神經系統發育的一個重要指標。但家長往往將大部分關注點放在了寶寶「三翻六坐七八爬」這些粗大運動上,忽視了抓、捏、拿、握等手部精細動作的引導和訓練
  • 如何訓練孩子,粗大動作和精細動作?
    因此,基於模仿力,為孩子多多創造共同的社會經驗,是提升孩子理解能力乃至溝通交流能力的基礎。我發布了很多關於提升孩子專注力的文章,關注我的帳號,可搜索相關內容。本文主要從粗大動作和精細動作的模仿,來進行訓練提升兒童的模仿能力。
  • 這項訓練不難,卻是提高孩子手部精細動作的「良藥」
    很多家長非常在意孩子什麼時候會走,什麼時候會說話,卻很少有媽媽關注寶寶的小手又會做了什麼?而事實上,手是認識事物特徵的重要器官,手部的動作在嬰兒心智教育中非常重要。今天,我們就要講講精細動作的訓練裡很重要的一項——書寫訓練。下面的內容很乾貨,還不趕緊拿出小本本記起來。
  • 哪些孩子需要進行感統訓練?(內附:各個年齡段感統訓練方法)
    今天,為大家整理了一份適合各年齡段孩子的感統運動清單,一起來看看:0-6個月這個階段的寶寶還是通過感官信息來認識世界,父母在這個時候要給孩子溫柔穩定的感官體驗。可以準備不同材質的物品,如羽毛、毛絨玩具、毛線、氈布、塑料等各種材質,讓寶寶去觸摸及抓握,都是訓練精細動作及觸覺的最佳選擇。
  • 自閉症孩子手部精細動作訓練,這些方法必備
    所以手的動作,特別是手指的動作,越複雜,越精巧,越嫻熟,就越能在大腦皮層建立更多的神經聯繫,從而使大腦變得更聰明。手功能的發展直接關係到孩子以後的生活自理能力,在自閉症兒童的訓練中,生活自理能力是很基礎也是很重要的環節。
  • 1-12個月寶寶精細動作訓練方法(全文)
    手是認識事物特徵的重要器官,是人類進化的標誌,因而手部的動作在嬰兒心智教育中非常重要。訓練方法1個月:建議您不要給寶寶帶手套,讓他能自由地揮動拳頭,看自己的手,玩手。2個月:經常刺激寶寶手心,促進抓握反射;讓寶寶觸摸一些不同質地的玩具,幫助寶寶玩手,促進寶寶感知覺發展。3個月:拿一些顏色鮮豔、有悅耳聲音的玩具給寶寶看,激起他產生抓握玩耍玩具的興趣;把玩具放到寶寶手裡,帶寶寶去抓握。
  • 發育遲緩孩子精細動作越好越聰明,這些方法提高精細動作
    孩子的 精細動作是手和手指與眼睛協調的微妙運動,有助於孩子做捏和指向等任務。有些精細動作在孩子出生的時候,是一種反射,等到孩子開始發現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手的時候,原始反射就會消退。精細動作不是天生的,是需要時間來發展。 在家如何提高孩子精細動作鍛鍊? 兩個月時,大人可以常用手指或帶柄的玩具運河觸動他的小手掌,促使其抓握,每天可以這樣「訓練」3~5次。
  • 9個兒童精細動作訓練要點
    自閉症兒童由於腦部發育遲緩或大腦損傷,精細動作發展不良,手部力量、協調性及靈巧度都不足,手眼協調能力較差,影響他們生活能力的發展。提高孩子的精細動作的方法有很多,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在生活中進行鍛鍊,比如:【用勺的訓練】練習用勺舀豆子、米、水等,主要提高腕部與手的配合協調能力;【用筷子的訓練】練習用拇指和食指穿珠子、用鑷子夾豆子或珠子、用筷子夾紙團等,主要提高拇指、食指和中指為主的手指的配合協調能力;【擰毛巾的訓練】練習拳頭合攏、分開的動作練習轉動手腕的動作
  • 「眾艾感統」適合0-10歲孩子在不同年齡段的觸覺訓練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觸覺訓練是必不可少的一環。適當的觸覺練習可以讓寶寶在「觸摸」中不斷完善自己,而且還可以提高寶寶控制自己動作的能力。孩子在不同年齡段需要的觸覺刺激也在不斷升級。那麼,到底都需要哪些觸覺訓練呢?
  • 1-5歲精細動作培養很重要,90%的家長都忽略了!
    所以在說完上次的0-1歲精細動作發展規律及訓練方法之後,今天再來說一說1-5歲的孩子們,在精細動作發展方面有哪些規律可循,以及平時在玩耍中如何訓練這項能力。對於精細動作發育的訓練,很多媽媽懂得它的重要性,卻也總是認為必須有各種高大上的工具才行。
  • 想讓孩子更聰明?訓練手部精細動作是關鍵
    孩子手部精細動作不完善,很有可能是因為孩子的精細動作沒有鍛鍊好!提早訓練孩子的手部精細動作,能夠有效促進他們的腦神經發育,極大地提高智商指數。除此之外,雙手靈活,也意味著孩子擁有良好的身體協調性。如何鍛鍊孩子的精細動作6歲前是孩子精細動作能力發展極為迅速的時期,需要家長不斷引導和練習。
  • 用這5種實操方法,有效提高孩子的「精細動作能力」!
    精細動作包含非常多具體的動作。但有一點,決定精細動作能力強弱的要素,你知道有哪些嗎?一共五項:抓握的力度;手和眼睛的協調度;雙手相互協助的能力;手指動作的靈活度;手腕靈活及穩定度。1.抓握的力度。訓練手掌小肌肉群的力量,可以保證孩子使用正確的姿勢來做精細操作。
  • 0~12月寶寶精細動作訓練方法大全
    精細動作精細動作是指手和手指的動作以及手眼協調能力,如抓放、手指對捏、模仿當我們要完成一件事情,需要我們手的抓握、捏起、穿等動作,以及眼睛和身體各個方面統一的配合才能完成。所以精細動作是大動作的一種延伸。有心理學家說,兒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動作是智力的磚瓦。
  • 1~12個月寶寶精細動作訓練指南,寶寶在家越練越靈巧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的家長培養自己的孩子的方式也變得科學且多樣,再也不是完全憑著老輩人傳下來的經驗來培養孩子了。同樣的,我們現在培養孩子也知道了按照孩子在不同年齡段的不同需要來有針對性的培養孩子。德國科學家就認為: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就需要家長帶著孩子做不同的事情,並且他列了一個非常詳細的表單給人們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