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調查顯示,
全世界約有28.6%的媽媽
因產後恢復不良引起各種後遺症,
對其一生健康、家庭幸福產生極大影響。
包括產後漏尿、臟器脫垂等問題
困擾很多媽媽,
今天為您掃盲盆底肌問題和修復。
盆底肌,是指封閉骨盆底的肌肉群。
盆底肌就像吊床一樣支撐著
子宮、膀胱、腸道等盆骨內的器官。
一旦這張「吊床"彈性變差,
「吊力」不足,
便會導致「網」內的器官
無法維持在正常位置。
從而出現相應的盆底功能障礙,
如大小便失禁、盆底臟器脫垂、
性生活不滿意等。
常見會有以下具體問題
盆底肌鬆弛受損了,控尿就變得困難。
特別是大笑、咳嗽、打噴嚏的時候,
尿液不自主的流出,
有時還伴有尿頻尿急。
據權威機構調查,在中國,
尿失禁患者數量達到1.8億,
成年女性尿失禁發病率高達38.5%。
有些產後媽媽,都不敢出門。
出門前都要查好附近的廁所,
就怕沒忍住漏在褲子上,身心疲憊。
虛弱受損的盆底肌給了
盆腔器官下垂的機會,
比如子宮脫垂、陰道壁膨出等。
權威機構調查數據顯示,
中國成年女性中,
盆腔器官發病率達到25.8%。
盆底肌越鬆弛,
盆腔器官脫垂的風險就越大。
各種臟器種脫垂都是不愉快的體驗,
伴隨著不舒服、疼痛、尷尬等情況。
嚴重者必須通過手術來治療解決。
盆底肌力的強度關乎控便能力。
有些寶媽有便意後不能自我控制,
有些無意識的溢便,
有些排空腸道後糞便漏出,
這就是糞失禁。
無論哪種情況,
都給生活工作造成很大的不方便,
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和社交交往。
寶媽產後身體會出現各種問題,
導致不敢提重物、不敢出門交往,
甚至不敢抱自己的寶寶。
但很多寶媽因為於隱私不好開口,
只能選擇了長期默默忍受。
焦慮、尷尬和沮喪等
各種不良情緒隨之而來,
嚴重影響正常心理。
盆底組織主要由肌肉和筋膜組成。
正常有力的盆底組織能夠
像「吊網」一樣緊緊地吊住盆腔器官,
從而維持陰道緊縮度,
增進女性的性生活快感。
一旦盆底肌鬆弛受損,
就會造成陰道鬆弛、性生活快感下降、
性交痛、性慾低下等問題,
影響夫妻生活質量。
如果對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
不聞不問,
隨著時間的推移,糞尿失禁、
陰道鬆弛、子宮脫垂等症狀
會越發嚴重
帶來各種後遺症和婦科病,
給患者生活帶來更多的不便和苦惱。
一般來講,盆底肌受損主要來自兩方面
1.懷孕分娩:懷孕時,在孕激素鬆弛素的作用下、胎兒的慢慢長大,胎位下移,盆底肌會受到越來越多的擠壓,造成鬆弛。
2.年齡增長:也是導致盆底肌肉鬆弛的主要原因,尤其是絕經後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盆底的問題往後會更惡化。
盆底肌修復遵循早發現,早幹預,早治療的原則。
1.黃金期
產後42天至6個月內,屬於產後包括盆底康復的黃金期。
此時,產後的身體最為脆弱,各項身體指標均處於嚴重失衡狀態,需要特別注意休息、飲食和運動,幫助身體恢復孕前的狀態。
2.理想期
產後一年半至三年內,屬於產後女性的恢復末期。在這個階段,應進行綜合調理,使身體機能達成最佳平衡,平穩過度到正常生活階段。
3.有效期
如果以上時間都錯過,無疑當下就是最好的時間了,康復治療依然有效,但繼續拖下去,盆底和身體問題就會愈發嚴重。
除了均衡的營養補充、規律的作息、愉悅的身心狀態外,還通過以下幾種主要方式實現盆底肌修復:
1.凱格爾訓練治療
凱格爾訓練(kegel訓練)是盆底肌康復偉大的發明,結合肌肉康復器/陰道啞鈴輔助,通過持之以恆、不斷加強力度和時間的訓練來達到效果。
凱格爾訓練通過收縮陰道、尿道、肛門,鍛鍊盆底肌肉,可以改善盆底肌力差,治療輕中度的臟器脫垂以及尿失禁、提高性生活質量。
2.專業手法
手法治療,是專業的康復師用手去感知患者的盆底肌狀況,特別是肌力、收縮力差的女性朋友,用按摩幫助喚醒陰道肌肉和神經。
3.生物電刺激治療
如果說凱格爾訓練是主動收縮訓練的原始模式,那「生物電刺激」就是主動收縮訓練的現代模式。
將不易被覺察的盆底肌肉收縮產生的肌電變化轉變為視覺信號,使醫生和病人能從監視器的熒幕上看到肌肉的收縮。
訓練者可以根據反饋的生物電信號正確收縮適當的肌肉,做得不對時,也可以從臨視器上看出來並及時糾正。
這種高科技的生物電刺激技術,使醫生、患者客觀了解盆底肌肉功能狀況,並使訓練者迅速、正確地掌握訓練技巧,從而大大提高治療效果。
目前各大醫院都在引進專業儀器為寶媽提供治療服務。
(下圖為廣州婦兒中心引進通澤高端盆底康復治療儀)
4.手術治療
對於症狀嚴重的重度患者,必須進行全面檢查和手術治療。但是手術風險大、費用高、復發率高。有統計表明,如果不進行有效預防,大約有11%的女性在一生中需要進行脫垂手術治療,這其中有30%的患者在首次手術後的4年內,需要再次手術治療。
所以盆底肌問題早檢測、早預防、早康復。
「盆底肌」就是女人的「幸福肌」,盆底肌只有康復完好,生活才能充滿「底氣」
盆底肌受損危害這麼大,那選擇剖腹產不就好了嗎?
剖腹產就不會造成陰道鬆弛/盆底肌鬆弛損傷?
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