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媽媽在生完孩子後,都會有腰酸背疼,私密鬆弛,生理性尿失禁,子宮脫垂等問題。
數據統計,80%的產後媽媽都會出現盆底問題。
如果盆底肌沒有修復好,在更年期以後,整個身體的生理功能下降,以上問題會更加嚴重。
首先我們要知道盆底肌對於女性來說意味著什麼,它又起著什麼作用?
盆底肌就是女性骨盆底部的肌肉群,由肌肉、韌帶、神經和結締組織組成,其中結締組織最容易受到損傷,尤其是在妊娠分娩時,受到的損傷非常大。
盆底的這些組織肌肉構成的盆底肌,就像一張吊床,把尿道,Y道,膀胱,子宮和直腸等臟器緊緊託住,因此一旦鬆弛就會影響腎臟、排尿、排便的功能,甚至會對x生活和婦科健康造成影響。
剖腹產和順產都會對盆底肌造成傷害。
很多媽媽在產後檢查時,很容易忽視對盆底肌的檢查,因為當時並沒有感覺出現什麼不適,就自然而然地忽略了。
其實盆底肌受損的問題一直存在。時間拖得越久,治療的時間也會越長,出現問題更加不好解決。
據調查,在產後兩個月的媽媽中,20%以上會有產後疼痛的問題。
產後6~8周,盆底肌力下降最明顯。
產後媽媽尿失禁發生的概率為15~40%,如果孕前就已經有漏尿症狀的媽媽,產後發生概率更高。
甚至更有1%~5%的媽媽會產後糞失禁,這就更尷尬了。
因此進行盆底肌的修復,非常有必要。
現在很多媽媽會選擇去專業的產康機構進行修復。
但是目前市場上這種機構魚龍混雜,你在選擇時一定要看他們有沒有給你做盆底肌的評估。
有必要的話還會進行盆底肌力測評,正常的結果應該在3~5級之間,而大多數媽媽的盆底肌力只有0~2級,那麼必須得做相應的修復和鍛鍊。
除了生產這個因素外,還有一些原因也會導致盆底肌受損。
如果女性長期便秘,咳嗽,提過重的東西,或者運動量過大,在一定程度上都會損傷盆底肌。
更年期以後,由於體內激素的變化以及臟器的衰老,女性的盆底問題會更加嚴重。
此外肥胖也會導致盆底肌肉損傷。
如果你有以下症狀,就說明你的盆底肌是鬆弛的,需要做修復了。
1尿頻尿急,排尿困難
2咳嗽,打噴嚏,運動時會漏尿
3產後私密鬆弛,夫妻生活困難,質量不高
4盆腔有墜脹感,腰骶部有壓迫性疼痛
5私密部位感覺有東西脫出
如果你有以上一條或幾條症狀,那麼就要去做盆底肌的修復了。
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如果大家有盆底問題或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知識,都可以關注我,或在底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