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海納百川
秀生兄、建平兄和志斌兄告訴過我,桃子寨是個世外桃源。2020年9月12日,按捺不住內心的湧動,我便與海哥、邊城語堂、開心夫婦結伴,同他們三人一起,風雨無阻趕往桃子寨露營。到了桃子寨,我真切地感到,這裡,確確實實就是個地地到到的世外桃源。
桃子寨是湖南湘西花垣縣補抽鄉一個很偏遠的小山村,300多的人口,住著的居民,大部分是姓施、姓楊和姓龍的苗族人家。鄉村撤併時,它應該是併入其他村寨的。由於該村位於山高林密的峽谷之上,獨居於大山之中,離哪個村都遠,交通也不方便,山高路險。所以,只好自成一村,以便於行政管理。這無意之舉,也使桃子苗寨仿若一個獨立王國。外面的人沒有事,絕不會跑上山來。山上的人無事,也很少走下山去。
桃子苗寨離湘西名勝大龍洞、小龍洞瀑布和尖朵朵瀑布很近,位於峽谷之巔和大山相連接的一塊平地之上。與吉首、鳳凰的一些村寨隔谷相望。谷下,有兩條峽谷和溪流。大龍洞、尖朵朵那條峽谷的水與來至小龍洞峽谷的水相匯於桃子寨 山下的高巖村。然後,水流匯合形成吉首的母親河峒河的主幹。峽谷山水美不勝收。在很早的時候,這一帶就是湘西著名的風景名勝區了。只因為,過去的湘西苗疆匪患嚴重,苗民深受外強壓迫,對外自然就形成封閉和排斥,所以,這個地方也不是外面人想來就能來的。如今,社會開放,民族融合。這裡沒有任何人為開發痕跡、全程野遊、全域都是原生態的自然風光的旅遊休閒佳境,為喜歡不受拘束的戶外遊的人們帶來了一份清新。人們玩山,玩水,玩風土人情,玩野炊美食。或自駕遊,或徒步行、親子遊等等,玩法層出不窮。這些年來,全國各地慕名來遊玩的客人越來越多,使這裡的名聲也越來越大。以致於,一些村寨為了某個地名的冠名而發生過糾紛,可見其名氣和名聲的影響。
山下是熱鬧的,而山上的桃子苗寨卻儼然與世隔絕,人們與世無爭,過著悠然自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始田園生活,恬靜而淳樸。寨子裡,瀰漫著原生態的苗寨風情。曠野間,流淌著取之不盡的新鮮空氣。人群中,流露著純樸好客的善良。
進寨子的路原本是山路。現在,人們已從高巖村的旁邊修了一條簡易公路,5、六米左右寬的水泥路,筆陡的直通山上苗寨,車程約半個小時左右。那路確實很陡很窄,下雨天走路也得小心滑倒。開車進出桃子寨,特別是在拐彎處,猛地兩車相遇,別說是新手,即便是個老司機,也是個麻煩的事。由於桃子村偏遠,經濟條件不是很好。所以,還是個貧困村,現在由湘西州農科院在此駐點扶貧。
在農耕時代,桃子寨是富足的,他們自給自足可以世世代代不要外面接濟。因為,山上的田土實在是太多太肥沃了,而且水源很好。一方水土育一方人。這裡物產十分豐富。我們上到桃子寨的時候,南瓜、冬瓜田間地頭到處都是,粉白的如小豬,青紅的像一塊塊肌肉。一看就是有機食品。
散養的雞、鴨一簇簇的,就像野生的一樣,任由它們自由快樂地生長。只見它們一下子跳到荒山上,一下子又跑進已收割的稻田中,羽毛鮮亮,精神抖擻。
在水田裡,村民們總會用竹子編成一塊擋板擋在田邊的出水口上。湘西人一般都知道這個,這是表示田裡已經養有魚了。苗家人喜歡把上年吃不完的魚集中放在田裡繼續散奍。或春天時,買新魚苗放在水田中讓它吃著田裡的東西長大,以便秋後收穫。一畝田有的能養一、二千斤魚。秋後收稻穀的時候,人們便會一邊打穀,一邊捉魚。晚飯時,那青背紅尾的魚和著青、紅辣椒一起炒,那味道辣辣的、有著稻花的香味,這就成了本地名菜「稻花魚」了。而吃不完的魚,有時則會用罈子裝起,合著新收成的糯米,做成又一道苗家名菜「苗家酸魚」。這酸魚,有的一年吃完,有的也可以放許多年,與湘西臘肉一樣被苗家人視為珍品。在過去少鹽的時代裡,酸魚還能當鹽用,不僅是苗族人的開胃菜和滋補品,而且還有藥用價值。
這裡的牛也獨具苗族人的性格。或許是少見市面,看到外人或車輛經過的時候,總是對外屈讓害怕。沒有主人牽著走,就會避讓亂跑。但,這牛也是有血性的,如果被逼得無路可走了,則會紅著眼睛拿出拚命的勇氣向你奔來,追著你要你讓路,逼得你逃之夭夭。每當這個份上,那些穿得驕豔光鮮的,特別是穿紅色衣服的就要喊天叫地了,牛專找最豔的人進攻,確實怪嚇人的。當然,這是個例,更多的時候,那是美食,那牛項上的一砣肉,確實誘惑著人的食慾。
桃子寨叫桃子確實名副其實。這裡的田間地頭,寨前村後到處是桃子樹。已是九月份了,湘西其他地方的桃子早已沒了蹤影,而這裡的桃子才開始成熟,比其他地方的遲熟了一、兩個月,桃子結得滿樹都是,一個個一串串,粉紅粉紅的。不成片種植的,是本地的桃子。成片種植的則是經過了品種的改良,比本地的桃子個頭要大許多。也許是桃子太多,也許是桃子寨人世代吃桃子吃膩了,滿樹的桃子沒有人摘,有的樹下落得滿地一大遍。
這裡還保存著一種老品種的柚子,酸甜酸甜的,是我們兒時味道的那種。吃上它,就是故事。
桃子寨猶如待字閣中的美女,有著萬種風情。寨子以綿延的大山為依靠,前面是一大片平整的田地。寨子的左右,是一座座小山丘,處於峽谷懸崖之上。山丘之間間隔著的,是一片片良田沃土。而每一座小山丘上,長著的,是密密麻麻的松樹、杉木和一些雜木,滿目深綠,裝飾著一座座山丘就像一顆顆雄壯的獅子頭一樣。寨子後面的大山一眼望不到頂,肉眼所及的是人們順著山勢修築的層層梯田。而另一半直達山頂的,是茂密的樹林,仿佛藏有千軍萬馬。那依山修築的梯田,沿著每座山的山脊,形成一條條、一層層的弧形,各有特色,如同一件件神奇的藝術作品。春秋冬季節來看梯田,應該是非常美的,也不亞於其他地方的梯田景色。而且,還多了一份懸崖、奇峰、峽谷、彎彎小河的圖畫。我們去的時候,天還下著小雨,能見度不是很好,也不便到處走玩,只能靜靜欣賞觀察周圍景色。只見眼前到處是一片秋後的稻黃,稍遠的森林裡,是冉冉升起的雲霧,若隱若現,久久不散。寨子後面的那幾座高山,自上而下縱橫著幾股山澗小溪水,水質清轍甘甜。豐厚純淨的高山流水灌溉了桃子寨肥沃的田地,也使這裡的食物好吃,人更靚麗。而小溪水就像特意要把一座座大山稍加區別似的,在山與山之間恰到好處地凹著進去,使那一座座山體顯得更具骨感和雄性,蕩起勃然生機。
聽陪我們夜聊的村支書施興超介紹,春天油菜花、桃花、野櫻桃花開的時候,這一帶更是一谷的花香,一谷的泛紅泛黃,一谷的蜂鳴,一谷的美麗。他要我們到時一定要再來欣賞。
當晚喝了點小酒,吃著親手捉的稻花魚,真的舒服極了。而熱情的村支書卻一再建議我們把帳篷搭在村部二樓的吊腳樓上。他說,下雨了,地下溼。這一夜,我們很多人都沒有用地墊,儘管樓板是硬的,但大夥一睡下去,便很快進入夢鄉。
或許是空氣品質太好了,第二天早上,大家硬是舒坦得懶得起床。天還下著細雨,我顧不了許多,一個人徑直朝村裡走去。只見苗寨人家,處處鳥鳴,處處田園。石板路上,有放羊往山上走的,有把鴨子趕下田的,有正好割好牛草挑著回家的。古樸的民居裡,一位老人把砍好的柴火堆放在房屋的當頭,一位中年婦女坐在大門旁邊,悠然地勾勒著她的刺繡。水井邊上,一對姐妹津津有味地玩著簡樸的遊戲。人們安詳而友好,就是那空氣也仿佛通了人性,大方地讓你感到她的熱情和溫馨,不舍過早離開她清新的呼吸環境。我走向村寨的高處,放眼前方,寨前峽谷霧氣冉冉,上下沉浮。對面絕壁在雲霧環繞下,如若仙境。幾棵大樹處,樹枝上雲霧剛剛升起,樹下面一縷炊煙正在飄浮......
現代的社會,人們推崇著世外桃源的生活。或許是社會太假太殘酷,多了一絲物慾和紛爭,少了一份純真和善良。桃子苗寨那種世外桃源的生活,其實就是一種簡單的、隨意的順其自然。從古至今,哪有什麼真正的世外桃源呢?哪個又能擺脫世俗的浮華?我想,按我心去做,得之我運,失之我命,淡然享之,淡然視之。或許,這就是我們現代人應該崇尚的世外桃源。
(海納百川2020年9月15日於花垣鎮趕秋路188號)
·END·
監製/角角
主編/麻麻
編輯/王向遠 李艾家 黃沙沙
審核/石群方 尚欣
更多資訊
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