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北方人大多以麵食為主,而南方以大米為主,現在麵食不再是北方人的專利,南方人也愛上了麵食,好比我一個土生土長的南方人,對麵食也是情有獨鍾,隔三差五的做上一頓饅頭、包子、麵條之類的,真懷疑自己是個假南方人。
一開始嘗試著做饅頭時,也有翻車的時候,試過面發不起來,成了死面,經過一次次的嘗試,一次次的失敗之後,現在發起面來可以說是得心應手了,那怎麼樣才發麵效果好呢?
下面分享一下我發麵的技巧和過程:
●技巧①【麵粉和水的比例】
首先麵粉和水的比例要掌握好,麵粉和水的比例通常是2:1,即500克的粉要加230-250克的水,如果麵粉的吸水量強的,可以適量的調整,我嘗試過,完整包裝的麵粉與普通散裝麵粉的吸水量不同,不同牌子的麵粉吸水量也是不一樣,要根據你所用牌子麵粉的吸水量來調整。
●技巧②【水的溫度】
其次就是和面的水,水也是有講究的,不同的天氣,水溫也是不一樣,夏天用正常的清水就可以,冬天就要用溫水,溫水的溫度在30-35度左右,用手試水溫不燙手的溫度就可以,溫度過高會把酵母的活性殺死。
●技巧③【酵母的使用】
酵母粉的用量,500克麵粉用5克的酵母粉,酵母粉要用水化開,再靜置5分鐘,讓水和酵母充分的融合,冬天要用溫水化開酵母。
●技巧④【細砂糖的妙用】
細砂糖,細砂糖對發麵起到很大的作用,糖能提高酵母菌的活性,有助酵母發酵,縮短發酵時間,一般500克麵粉加入10克的細砂糖。
了解了這些小技巧,下面就可以發麵蒸饅頭了
材料:麵粉500克、酵母5克、細砂糖20克
第一步,先把酵母和細砂糖用少許水化開(冬天用溫水),靜置5分鐘。一定要拌勻,讓酵母完全融化,我下圖的酵母還沒融化就拍了照。
第二步,將化好的酵母水加入麵粉中,一邊添加一邊攪拌,之後再加清水,拌至麵粉棉絮狀,這個時候就可以用手揉成光滑的麵團,然後蓋上溼布進行發酵。
第三步,夏天直接放一邊即可,因為溫度比較高,但一定要蓋上溼布,以免麵團表面發乾,大概40-45分鐘左右麵團就發酵好。冬天可以放烤箱用發酵功能,進行發酵,放烤箱的同時,旁邊放一碗溫水,這樣可以保持溼度。沒有烤箱的,可以用蒸鍋,鍋內放水燒至45-50度左右關火,隔水放入麵團,蓋上鍋蓋進行發酵,大概1小時左右,快的45分鐘左右,麵團即可發酵好,我沒烤箱之前一直都是用這種方法發酵麵團,效果一直不錯,發酵至麵團,用手指沾麵粉在中間戳個洞沒有反彈,說明麵團發酵好了。
第四步,取出發酵好的麵團進行排氣,做饅頭、包子,想要表面光滑,就一定要揉面,揉至麵團內部的空氣完全排出來,用刀切面看內部完全沒有氣孔,麵團表面光滑,就是排氣成功。整型之後放蒸鍋進行二次發酵,這一點很重要,大概需要20-30分鐘,用手捏一下感覺到饅頭輕盈有彈性即可。
第五步,這個時候可以開火蒸15分鐘,根據饅頭的大小來定時間,大饅頭要20分鐘,關火之後不要著急開鍋蓋,燜3分鐘,以免饅頭回縮。
以上材料用20克糖,有朋友可能會有凝問,500克麵粉為什麼我加了20克細砂糖,因為我是南方人,喜歡吃甜食,包括饅頭也喜歡帶一絲絲的甜味,而且喜歡做刀切的小饅頭,一口一個特別的香,所以細砂糖的用量多加了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