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排名前三的電裝是享譽全球的跨國零部件集團,2017 年電裝便提出全新品牌口號:「Crafting the Core」 ,傳達「電裝會更大的發揮代表企業靈魂的造物精神,創造新的價值,為世界打造各種核心事物」的意願。在汽車「新四化」襲來之時,電裝也正式開啟轉型,立志從傳統零部件供應商轉型成為電動化、智能網聯和自動駕駛服務商。
長期為整車企業生產和提供熱量管理系統、動力總成、車輛移動系統等產品經驗表明,實現實時控制的軟體起到了核心的作用。如今,隨著汽車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共享化的產品屬性不斷提升,軟體所凸顯的價值將更加明顯。
在「CASE」+「MaaS」的大勢下,汽車產業面臨 IT 的大變革。為了能創造破壞性的創新,實現從 0 到 1,迅速的將勾勒中的想法進行商品化,並在開發過程中和用戶一起進行創造,電裝於 2017 年 4 月成立了 AGILE 開發中心,試圖從軟體領域率先找到轉型突破口,贏得先機。
那麼,AGILE 開發中心發展情況究竟如何?未來又有哪些規劃?電裝MaaS開發部部長成迫剛志接受了包括《中國汽車報》在內的多家媒體採訪。讓我們共同走進AGILE 開發中心,揭開他們的神秘面紗。
■AGILE開發中心
網際網路的出現,給各大行業帶來巨大衝擊,也給了創業者嘗試各種商業模式的機會。如今,現在IT直接和商業模式掛鈎,IT和商業之間關係更加緊密,所以現在IT越來越普遍、越來越重要。
「汽車業這一次百年變革,智能網聯、自動駕駛、共享,還有電動化。」成迫剛志指出,新四化的到來,讓電裝這樣的傳統零部件企業面臨艱難局面。「當然以往的業務還會繼續,隨著變化我們必須有新的舉措。對於未來汽車行業而言,IT和軟體是非常必要的。所以電裝在積極地開發IT和軟體業務。」
資料顯示,2017 年 4 月,作為車聯網時代電裝在 IT 領域的主攻團隊,進行 AGILE開發的數位化創新推進室在新橫濱成立。發展至今,員工總數 50 名,共有 8 個開發小組,其中包括技術調查研究、軟體及基礎結構、挖掘潛在用戶需求進行新服務和商業模式的設計團隊以及將設計想法和既有技術、新技術相結合的創建新產品和服務的 AGILE 開發團隊。
電裝的 AGILE 開發團隊的工作模式是能夠實現高效開發效率的 Mini 團隊體制,電裝流的 AGILE 成功的關鍵在於以人的力量為核心的團隊組織和運作,並且實現了和海外 IT 領域已經取得業績的團隊進行協作的 Scrum 開發流程。「所謂的敏捷開發,就是給客戶一個最簡單的解決辦法。如果客戶不滿意,我們會問具體不滿意的地方,然後進行改進。如果客戶還是不滿意的話我們就繼續確認,來回反覆這個過程,這種很重要的做法,就是敏捷開發。」 成迫剛志說。
在電裝的 AGILE 開發中有三個重要因素,就是環境、流程以及明確分工這三點。關於環境,主要是讓專人負責專項,流程上全員一致按照優先順序進行作業。分工中,產品負責人(Product Owner)、流程管理員(Scrum Master)和開發團隊(Scrum Team)明確各自職責。
在電裝方面看來,圍繞汽車開發智能互聯的 Web 服務,能夠實現快速高效的開發是電裝的優勢。今後,即使沒有汽車的用戶也需要移動相關服務,改變「移動」的定義的服務創造是我們的願景。電裝有很多合作夥伴,將這些平臺橫向串聯起來,電裝不僅僅是供應商也是移動服務的提供者。
問與答:走進AGILE 開發中心
Q:AGILE 開發中心目前員工構成是怎樣的?
成迫剛志:這裡2017年4月份成立的時候,只有兩個人,兩個月以後,我們就實現了其中第一個開發小組。通過兩年半的時間發展壯大,現在團隊已經達到100多人。其中,30人是正式員工,從IT行業轉行過來的有20個人,差不多三分之二。包括像IBM、樂天這樣的公司。
我們這100多人做的就是從0到1的創造。電裝一共有員工17萬人,但是在這麼多人裡面能夠實現創新的只有我們一百個人。我們AGILE 開發中心雖然人少,但是精英化。
Q:AGILE 開發中心的主要業務有哪些?
成迫剛志:我們的業務包括這三個部分,在既往的汽車行業技術調查的基礎之上,有軟體的開發設計,還有關於客戶潛在需求的挖掘,建立新服務。我們根據客戶正真的需求來設計方案。我們有汽車行業的新技術,進行新的軟體開發,在新的領域開展創新。
我們為客戶提供新服務,開發新的商業模式,我們也會讓客戶加入我們的團隊。研發階段我們會吸收客戶和事業部作為整個產品把控的單元,這個構成體系,和一般的初創企業的體系是一樣的,最終對產品負責的人是項目負責人,他來指揮所有技術人員創造新的成果,像這樣的團隊我們現在有15個,基本每三個月開發一個新的項目。但是我們不光是自己悶頭幹,我們也和軟體界的一些大V進行合作,比如微軟,還有像業界的開發了全家系統的技術人員,還有敏捷開發界的大神級人物,都作為團隊顧問參與進來。
Q:面對一個比較大的課題是不是需要幾個團隊合力操作,這種時候如何做到敏捷服務或者敏捷開發?
成迫剛志:我們每個小組有一個項目負責人,相互之間進行溝通的話就由項目負責人進行。我們的設計過程溝通都是通過項目負責人來制定和進行推動的,那麼項目具體到某一個技術上,可能軟體工程師之間也會有具體的項目溝通。
我們所有的技術人員原則上是不加班的,下班後大家會開學習會交流或者開party,在party交流過程中還是以技術探討作為主要的話題,對工作創意也是有幫助的。像中國網際網路公司也有競爭制,我們各個小組也會良性競爭。我們也會請業界的「大神」過來給大家做指導做講座,提高大家的水平。
Q:AGILE 開發中心工作如何跟集團業務進行協同?
成迫剛志:其實我們作為一個部門,應該是在總公司那邊成立的,但是它跟總公司的文化非常不同。像汽車製造業它是一個長期穩定的開發流程,剛才說我們是快速、短期,通過市場、客戶等互相的想法碰撞來快速形成。軟體IT人才也主要是集中在東京,所以我們在這邊開設數位化推進室。包括我們的客戶也是,喜歡這種創新的客戶主要集中在東京。
Q:開發的軟體內容中汽車領域佔了多少研發項目的比例? 成迫剛志:基本都是跟移動相關的,像智能出行的發展也會衍生到智能城市,這些也是我們研究的範圍。電裝的一個強項就是傳感系統,像我們在製造業裡面,包括現在我們衍生到農業,我們通過傳感技術提高我們農業的產能。像豐田的精準的生產方式,造物方面我們也會參與。會把這些優勢集中在一起發揮作用。隨著電動化的發展,整體汽車的管理這塊也是要做的。
Q:AGILE 開發中心是在東京,有往中國市場發展的想法嗎?
成迫剛志:剛才也講了,軟體行業的前提是在客戶的身邊體察客戶需求,反覆跟客戶進行對話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考慮的就是這樣的一個創新推進室不應該只在日本,而是在全球有客戶的地方就應該有這樣的機構。像MaaS服務,大家在行業公認的芬蘭是比較先進的地方,我們在芬蘭也有同樣的隊伍,在上海也有組建。將來中國市場會越來越大,我們會針對中國的用戶需求來進行下一步的發展。上海的商業氛圍濃鬱,所以覺得上海是比較合適的一個地方。
Q:車輛網或者自動駕駛方案會涉及到硬體軟體兩方面。那麼我們以後要轉型的是一個集成方案供應商還是說只會做一個軟體服務商?
成迫剛志:我們通過提高軟體實力,不光要做製造行業裡的一級供應商,比如針對移動服務公司像滴滴,我們也爭取做他們的一級供應商。汽車相關的軟體開發是單個的,比如說我們針對不同客戶的需求研發了不同的軟體,那麼隨著時間的積累就會完成越來越多的團建,未來就可以根據需求隨時拿出不同的東西。那麼,未來我們研發的服務內容類型多,就可以很自然地集成起來。
編輯:黃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