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下半月,大陸合作租車公司Turo ;電裝持股英飛凌,提升自動駕駛技術研發速度;江森自控合作東芝;英特爾Mobileye子公司合作亞馬遜雲計算服務;LG電子成立機器人和自動駕駛汽車部門……蓋世汽車對11月下半月零部件企業重要熱點事件進行回顧,詳細要點梳理如下:
1.大陸合作租車公司Turo
據外媒報導,大陸集團(Continental)宣布與美國P2P租車鼻祖Turo公司合作,通過新應用程式Turo Go給用戶帶來即時移動出行服務。Turo公司的用戶現在只需按一下按鈕就可通過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預訂和解鎖汽車。此功能可為沒有時間親自交鑰匙的Turo用戶提供無縫的汽車預訂體驗。Turo Go應用將在洛杉磯車展期間推出,未來幾個月內將在各大市場推出。
大陸集團智能交通系統業務部負責人Jennifer Wahnschaff表示:「我們很高興與Turo公司合作,為其不斷擴張的客戶群提供我們的Key as a Service (KaaS)後市場解決方案技術。隨著共享移動出行變得越來越普遍,Key as a Service (KaaS)技術可為數百萬客戶提供簡單、定製和安全的體驗。」
大陸的Key as a Service (KaaS)後市場解決方案可提供無縫的用戶體驗,使用戶可以安全訪問車輛、授權啟動車輛以及獲得準確的汽車數據。該高度可擴展解決方案為眾多汽車製造商和車型免去了物理密鑰的需求。如果需要,KaaS也可作為解決方案嵌入到汽車框架中,不再需要鑰匙,也不再需要尋找鑰匙,手機就是鑰匙……【詳細】
2.電裝持股英飛凌 提升自動駕駛技術研發速度
據外媒報導,電裝於近日宣布,公司將持股英飛凌科技(簡稱「英飛凌」,Infineon Technologies AG),加速其技術研發,助力自動駕駛等新一代車載系統。在獲得電裝投資後,英飛凌科技的先進半導體技術將與電裝的車載技術及專業知識相結合,旨在加速新款及新興移動應用方案的研發進度。
由於車輛功能性及先進電控性能的提升,對半導體產品的需求量呈指數級增長(growing exponentially)。自動駕駛車輛、電動車及互聯車輛所需的新一代車載系統正愈發成熟,需要更多的先進技術。為增強車載半導體產品研發,電源與英飛凌科技等半導體製造商開展合作,後者在該領域內經驗豐富……【詳細】
3.江森自控合作東芝
據外媒報導,江森自控動力解決方案公司(Johnson Controls Power Solutions)和日本東芝基礎設施系統&解決方案公司(Toshiba Infrastructure Systems & Solutions Corporation)建立合作夥伴關係,提供低壓鋰離子解決方案,以滿足汽車製造商對高效率、低成本和低複雜性電池的需求。根據協議,江森自控與東芝合作在其位於美國密西根州的荷蘭(Holland, MI)工廠研發和生產鋰離子電池,並將現有的鉛酸電池技術與該鋰離子電池相結合,作為雙電池系統的一部分。
據全球信息提供商HIS Markit所說,預計配備雙電池的汽車將成為增長最快的電氣化汽車,到2025年將佔全球新車約20%。因為燃油經濟性標準更嚴格,此類車型的採用率也會更高。由於雙電池系統對改造動力系統的要求最小,因此汽車製造商可將其部署在各種車型上,此外,其投資成本也比其他電動動力系統更低。而且,消費者也可受益,因為該系統的燃油效率比傳統系統高出8%……【詳細】
4.英特爾Mobileye子公司合作亞馬遜雲計算服務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1月26日,亞馬遜(Amazon)旗下公司亞馬遜雲計算服務公司(Amazon Web Services, Inc.,即AWS)宣布,英特爾公司旗下自動駕駛子公司Mobileye已經選其為自動駕駛汽車業務的首選公共雲提供商。
Mobileye公司正在AWS上運行其核心工作,以提高速度、靈活性和計算能力。使用AWS廣泛而深入的服務組合(包括計算、存儲、資料庫、分析、機器學習和邊緣計算),Mobileye能夠快速創新,為汽車製造商提供最先進的自動駕駛應用。隨著Mobileye在AWS上增加工作量,AWS將在亞馬遜簡易儲存服務(Amazon S3)上構建數據湖,以攝取、處理和分析數千兆數據,此類數據都來自Mobileye車輛的傳感器、圖像和視頻源。如此一來,Mobileye能夠在更短的周期內對技術進行微調,迭代自動駕駛功能。
Mobileye總裁兼執行長Amnon Shashua表示:「AWS為我們提供了最全面的服務和最佳性能,因此我們能夠獲得實現自動駕駛汽車交付的雲計算能力。我們將AWS作為我們首選的雲服務提供商與我們整體技術戰略和理想創新步伐是一致的,利用AWS,我們不僅將成為一個更靈活的公司,還會繼續保持我們18年來利用最先進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技術的傳統。」……【詳細】
5.三星或在底特律附近建汽車電池工廠 為其在美首家
據外媒報導,韓國三星計劃在密西根州底特律附近開設一家價值6270萬美元的汽車電池廠,到2024年底將創造461個工作崗位。該工廠將作為三星SDI美國公司的電池組製造工廠、研發中心和汽車電池運營總部。三星SDI美國公司位於加利福尼亞州聖何塞,是三星蓄電池製造公司的子公司。
根據密西根經濟發展公司(MEDC)公布的消息,新工廠將是該公司在美國第一個大批量汽車電池生產設施,將為汽車、IT和能源儲存系統等行業提供可充電電池。截至目前,尚不清楚三星的本地客戶有哪些。
MEDC表示,工廠選址還包括俄亥俄的一處選址,該地可立即使用,擁有一定的拓展空間,並且離主要供應商較近。此外,俄亥俄州還提出了一項「非常激進」的激勵計劃。MEDC在備忘錄中指出,「限制該項目在密西根州推進的其它條件包括可即刻使用的合格勞動力、電力成本和電力供應。」……【詳細】
6.LG電子成立機器人和自動駕駛汽車部門
據外媒報導,韓國LG電子(LG Electronics)宣布,在其年底進行業務重組期間,將成立兩個新部門,機器人和自動駕駛汽車部門,兩部門都由該公司執行長直接管理。
該家韓國科技巨頭表示,成立的部門將名為機器人業務中心(robot business centre)和自動駕駛汽車業務(autonomous vehicle business task),旨在專注於具有戰略意義的行業。
此前,LG電子的機器人業務由首席技術官負責,分為家庭娛樂業務小組和材料和生產研究小組兩個小組,但是現在兩個小組的人員都將集中到機器人業務中心。今年早些時候,LG在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展示其新機器人,並且表示正在與韓國當地連鎖超市研發智能手推車。
LG公司表示,自動駕駛汽車部門將專注於中長期投資和研究,而且將成立北美研發中心,專注於為美國和加拿大市場研究人工智慧(AI)。同樣來自韓國的三星公司(Samsung)也在加拿大蒙特婁(Montreal)設立了第七個AI研發中心……【詳細】
7.馬勒將在常熟新建研發中心
近日,馬勒中國與常熟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達成投資協議,將在常熟高新區新建一座現代化的研發中心,從而更好地貫徹馬勒集團的雙軌戰略,即在不斷優化內燃機的同時大力開發用於電動交通的創新解決方案。
成立於2006年的上海研發中心是馬勒集團16大綜合研發中心之一,擁有近6000平米的實驗室面積、先進的測試和實驗設備以及200多人的開發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團隊。隨著馬勒中國業務的快速發展和對集團雙軌戰略的深入貫徹,為滿足將來的產品開發需求,進一步加強本土研發能力和系統能力,經過慎重的考量和調研,馬勒中國決定在常熟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設一座研發中心,作為上海研發中心的子公司和有效補充。
新研發中心預計將於2020年6月前完工。新址毗鄰馬勒壓縮機(蘇州)有限公司。該工廠剛剛在11月28日舉行了二期廠房啟用典禮,並同時籤署了三期廠房的投資協議。完成二期擴建後,馬勒壓縮機工廠建築面積從13000平方米增加到24000平方米,年產能從100萬臺增加到150萬臺。而計劃中的三期廠房將用於電動壓縮機的生產,這將是壓縮機工廠進入電動交通領域的重要一步……【詳細】
8.東風六家零部件公司整合!兩家系統化新公司成立
目前,越來越多的汽車零部件跨國集團入駐國內市場,並趨向於集成化、模塊化、系統化地與整車廠商進行配套,嚴酷的競爭迫使國內零部件企業變革。順應汽車產業時代變革,東風六家零部件公司整合,兩家系統化新公司相繼成立。
11月17日、18日,東風汽車底盤系統有限公司、東風電驅動系統有限公司相繼掛牌,標誌著東風汽車零部件(集團)有限公司「6+1」核心業務系統化、模塊化整合提速,也是東風公司加快推進「老基地、老企業」改革,創新體制機制、推動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成果。
東風有限執行副總裁周先鵬表示,這一次的改革重組,有利於企業資源的優化配置,有利於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有利於順應行業「五化」趨勢,打造東風在零部件行業的「小巨人」……【詳細】
9.紐昂斯通訊宣布分離汽車業務並組建紐昂斯汽車
據外媒報導,紐昂斯通訊公司(Nuance Communications, Inc.)於本月19日宣布,其旨在分離旗下的汽車業務,使其成為一家全新的、獨立的可公開交易的公司,並取名為紐昂斯汽車(Nuance Auto),該公司是一家獨立的實體,企業定位為新一代的車載軟體公司。
紐昂斯通訊計劃將紐昂斯汽車的普通股作為免稅股息(tax-free dividend)分配給紐昂斯通訊普通股持有人,其登記日期(record date)則由紐昂斯通訊的董事會決定。
據該公司預期,紐昂斯汽車的完整分離流程將於2019年第三季度完成(2019年9月為當前財年的終止日期)。在完成交易後,紐昂斯通訊的股東們將同時擁有兩家公司的股票,且在其股東內部進行交易時,是可以享受免稅股息的……【詳細】
10.長春一汽富晟與Wallbox成立合資企業 促中國插電式電動汽車銷量增長
據外媒報導,插電式電動汽車充電設備製造商Wallbox Chargers公司已與中國長春一汽富晟集團有限公司(Changchun FAWSN of China)籤訂了合資協議。該協議將促成一家名為Wallbox長春一汽富晟集團充電系統有限公司(Wallbox FAWSN Charging Systems Co Ltd)的成立,該公司將坐落在上海以西一百公裡的蘇州。
此新公司將專注於促進中國插電式汽車銷量增長。在2018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中國的插電式電動汽車銷量已達718,000輛,預計到2020年將達200萬輛。目前,全球已上路插電式電動汽車有300萬輛,中國生產和保有的插電式電動汽車就佔了三分之二。
蘇州工廠的初期產能是在未來五年內生產和銷售500,000臺Wallbox充電器,生產計劃於2019年第二季度開始,將標誌著該品牌開始進入中國市場。該合資企業將基於Wallbox工程運營、銷售和營銷專業知識,使Wallbox充電技術適應中國市場條件……【詳細】
11.歐司朗獲貝恩資本青睞 或以40億歐元實現私有化
據外媒報導,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國私人股本集團貝恩資本(Bain Capital)正在評估一項潛在交易,即以逾40億歐元的價格將德國照明集團歐司朗私有化。五年前,歐司朗從德國西門子公司分拆出來。
在貝恩資本有意收購這家市值38億歐元的公司之後,歐司朗股價飆升16%。歐司朗以及總部位于波士頓的貝恩資本均拒絕置評。
歐司朗今年處境艱難,連續發布了兩次盈利預警,其股價也因此下跌逾一半,從1月份的79歐元峰值暴跌至上月的30歐元。周二(11月27日),該公司股價上漲後達39.29歐元。
歐司朗發布的盈利預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汽車業面臨的困境,因為該公司一半收入均來自汽車行業。隨著汽車銷量在中國放緩、新排放標準(WLTP)打擊了歐洲汽車製造商的產量以及美國威脅要對歐洲和中國發起一場更廣泛的貿易戰,包括大陸集團、蒂森克虜伯以及舍弗勒在內的一系列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紛紛發布了盈利預警。戴姆勒和寶馬等汽車製造商已經下調了全年盈利預期,而通用汽車周一(11月26日)宣布將關閉七家工廠……【詳細】
12.16.62億!SK Holdings投資中國銅箔生產商確保電池銅箔供應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1月27日,韓國SK集團控股公司SK Holdings宣布,將向中國銅箔生產商靈寶華鑫銅箔有限責任公司(Lingbao Wason Copper Foil Co.)投資。SK Holdings將收購靈寶華鑫價值約2700億韓元(約合16.62億人民幣)的股份,成為其第二大股東。銅箔是電動汽車(EV)電池的關鍵部分,可讓電流流向陽極材料。
SK Holdings表示:「世界上只有6家公司能夠生產出符合全球汽車製造商標準的優質銅箔,靈寶華鑫是中國唯一一家進入前6名的公司。」靈寶華鑫成立於2001年,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正計劃首次公開募股(IPO)……【詳細】
13.總投資14億 博澤亞洲最大生產基地正式投產
11月26日,博澤太倉新生產基地正式投產。據了解,該工廠總投資額達14億人民幣,總建築面積達73000平方米,是博澤亞洲最大的生產基地,也是公司全球5大標杆工廠之一。
據博澤太倉工廠總經理於海彬介紹,新工廠將生產近全系列博澤產品,包括車門系統、玻璃升降器、門鎖模塊、座椅系統、座椅導軌、座椅電機等。值得一提的是,原來座椅關鍵核心零部件僅由博澤歐洲的2家工廠來生產,而未來太倉工廠將會涉及。此外,據於海彬透露,至2024年,工廠預計將擁有1600多名員工,年營業額將突破58億人民幣。」
在新工廠的配置和規劃方面,博澤這次可謂下了「血本」,也足以體現其深耕中國市場的決心。當中,新工廠自動化率水平居博澤亞洲第一,而座椅標準件產線實現了近100%的自動化率。此外,工廠還引進了多種行業先進的生產工藝,如大規模採用雷射焊接,注塑工藝採用中央供料系統及機械手技術,實現無人作業等等。而在信息化運用方面,新工廠的產品生產過程、工藝等均處於實時被監控記錄狀態,以保障產品品質。
「中國區業務目前佔公司全球業務的20%,太倉工廠的建立充分體現了博澤集團對中國業務發展前景的看好,以及對中國市場的承諾」。負責博澤集團全球生產管理的首席技術官施博格表示……【詳細】
14.大眾電池供應商SKI擬61.5億在美新建電池工廠 產能達55Gwh
11月26日下午,韓國SK集團旗下負責生產動力電池的SK Innovation(下稱「SKI」)在韓國首爾舉行董事會,決定在美國喬治亞州傑克遜縣(Jackson County)新建動力電池工廠。
據悉,新電池工廠預計2019年初開工,2022年投入生產,總投資金額將達到1.14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1.5億元),投產初期年產目標值為9.8GWh,後期經過追加投資,預計年產能將達到55GWh左右。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SKI在美國新建的電池工廠旨在為大眾汽車供應電池包。一方面大眾汽車位于田納西州的生產基地距離SKI新廠僅240km;另一方面,SKI本身也是大眾汽車指定的北美鋰電供應商。
按照大眾汽車的規劃, 2025年將推出50款大眾品牌的全新純電動車型,屆時,大眾每年需要近150GWh以上的電池容量,以滿足其快速增長的需求。而在動力電池採購模式上,大眾採用「自產+外採」的方式,即除自己生產部分動力電池外,還將採購LG化學、三星SDI、SKI及寧德時代等國際一流電池供應商。其中SKI將滿足大眾在北美市場的需求,寧德時代是大眾在中國市場的戰略合作夥伴……【詳細】
15.1.6億美元!天納克收購瑞典避震專家Öhlins
據外媒報導,美國天納克公司(Tenneco Inc)宣布已經與Öhlins Racing A.B.(Öhlins)公司籤署最終收購協議。Öhlins公司是一家瑞典技術公司,為汽車和賽車行業研發優質懸架系統和部件。
天納克聯席執行長Brian Kesseler表示:「天納克已經與Öhlins建立了20年的合作夥伴關係,一起為智能懸架市場提供了世界一流產品,並通過優質品牌產品和專有的連續控制電子避震(CES)技術進入了高性能市場。Öhlins的技術團隊將讓我們為現在和未來的客戶提供越來越多的產品,並幫助我們在快速發展的移動出行市場贏得更大的市場份額,很高興Öhlins團隊成為我們Aftermarket and Ride Performance新公司的重要部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