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ymo合作麥格納/博世投資四維智聯丨汽車零部件企業1月下半月熱點...

2020-12-13 蓋世汽車資訊

2019年1月下半月,Waymo合作麥格納開設新組裝廠;博世投資中國四維智聯公司;波音公司自動駕駛飛行計程車完成首次試飛;引爆開年第一顆「雷」,ST康得新的「至暗時刻」;華為發布全球首款5G基站核心晶片——華為天罡……蓋世汽車對1月下半月各大零部件企業重要熱點事件進行回顧,詳細要點梳理如下:

1.全球首批量產L4自動駕駛汽車!Waymo合作麥格納開設新組裝廠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月22日,Waymo公司高管表示,該公司正在密西根州東南部地區尋找合適地點建工廠,未來該工廠將僱傭400名員工,為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Fiat Chrysler Automobiles)和捷豹(Jaguar)生產的汽車安裝自動駕駛系統。

目前,Waymo正與全球供應商麥格納(Magna)合作,麥格納將負責把Waymo的自動駕駛系統整合至汽車上。Waymo還專門聘請了一個團隊,負責克萊斯勒Pacifica混合動力麵包車和捷豹I-Pace電動汽車的改裝工作,Waymo計劃在未來幾年內擴大其自動駕駛業務,並計劃於2019年年中搬到該地區。根據文件顯示,Waymo預計投資1,360萬美元(約合9246萬元人民幣)建一個佔地20萬平方英尺工廠。當Waymo與麥格納合作的工廠於今年正式投產之後,該工廠將成為全球首批量產4級(L4,無需人類進行操作)自動駕駛汽車的工廠之一……【詳細】

2.博世投資中國四維智聯公司 支持車聯網集成解決方案發展

據外媒報導,博世集團(Bosch Group)旗下博世創業投資公司(RBVC)參與了中國四維智聯(AutoAI)公司的A輪融資。四維智聯公司此次欲籌集1.04億美元(約合7億人民幣),致力於提供基於大數據及其智能雲平臺的車聯網(IOV)集成解決方案。四維智聯執行長景慕寒表示:「博世是全球汽車電子領導者,其戰略性投資將有助於提高公司競爭力,還可提高其為OEM廠商提供專業IOV服務的能力。」……【詳細】

3.飛行汽車又近一步?波音公司自動駕駛飛行計程車完成首次試飛

據外媒報導,波音公司(Boeing Co.)表示其自動駕駛飛行計程車已經完成了首次試飛,加劇了希望通過飛行汽車改變城市交通的航空公司間的競爭。

波音公司的競爭對手包括空客公司(Airbus SE)和德事隆公司(Textron Inc.)旗下貝爾直升機公司(Bell helicopter),上述兩家公司也在研發自動駕駛飛行計程車,以便在城市間運送乘客。英特爾公司與共享汽車專家優步(Uber)等科技巨頭也在投資各種項目,以便利用空中交通工具運送乘客……【詳細】

4.引爆開年第一顆「雷」 ST康得新的「至暗時刻」

暴雷之後,裸泳者何以遮羞?戴上「ST」、15億短期債違約、信息披露違規、查封凍結、強行劃轉、高管變動……,康得新從神壇跌落,引爆2019年的第一顆「雷」。

2019年1月30日,康得新開盤即跌停,這是戴帽以來連續第六日跌停。報4.43元/股,對比2018年開年初康得新近22元/股的股價來看,ST康得新市值嚴重縮水。如今市值不足160億,距離其945億的峰值,相距只有14個月……【詳細】

5.德賽西威新加坡成立新研發團隊 專注研發L4/L5級自動駕駛及網絡安全技術

據外媒報導,跨國汽車電子供應商德賽西威(Desay SV Automotive)計劃成立新的研發團隊,專門在新加坡研發4級(L4)和5級(L5)自動駕駛以及有關網絡安全等前沿技術。

在新加坡經濟發展署(EDB)的支持下,該研發團隊將增強位於新加坡國際商務園區內的ICON@IBP大樓的德賽西威汽車技術(AVT)部和高級研發(AD)部的能力。位於新加坡以外的其他德賽西威研發團隊都沒有在研發此兩種前沿汽車技術。

位於新加坡的德賽西威汽車技術部將成為德賽西威全球唯一上遊研發中心,為完全自動駕駛L4級無人駕駛汽車和感知級L4級自動駕駛汽車研發新技術以及新技術原型。此類新技術將會整合至德賽西威總部的新商用產品中,包括目前晶片控制的2級自動駕駛汽車以及4級自動駕駛汽車中。德賽西威總部位於中國廣東省惠州市……【詳細】

6.5G已照進現實 華為真的不造車?

關於華為要造車的傳言由來已久,不過一直被否認,從未被承認,任正非也多次公開回應,「我們永遠不會造車!」

近日,任正非在接受中外媒體採訪時,再次明確表示華為不會造車,「我們永遠不會造汽車。我們是做車聯網的模塊,汽車中的電子部分——邊緣計算是我們做的,我們可能會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但是它不是車,我們要和車配合起來,車用我們的模塊進入自動駕駛。決不會造車的。因此,我們不會跨界,我們是有邊界的,以電子流為中心的領域,非這個領域的都要砍掉。」

2019年1月24日,華為在北京發布了全球首款5G基站核心晶片——華為天罡,該晶片致力打造極簡5G,助推全球5G大規模快速部署。同時,華為正式面向全球發布了5G多模終端晶片——Balong 5000(巴龍5000)和基於該晶片的首款5G商用終端——華為5G CPE Pro。

同時,華為提出了「自動駕駛網絡」的目標,引入全棧全場景AI技術,打造SoftCOM AI解決方案,幫助運營商在能源效率、網絡性能、運營運維效率和用戶體驗等方面實現價值的全面倍增……【詳細】

7.馬瑞利新動態 投1260萬美元擴大密西根州業務

據外媒報導,美國國家經濟發展局的一份備忘錄顯示,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FCA)旗下零部件部門馬瑞利(Magneti Marelli)計劃投資1260萬美元擴大業務,在底特律北部奧本山總部創造106個就業崗位。

該份備忘錄上顯示,隨著研發規模的擴大,這家義大利零部件公司正在建設新的實驗室,並在工廠增加一些新設備。此外,馬瑞利還在考慮建造一個更大的工廠,以容納所有員工。該公司專門從事照明、動力系統以及高科技電子產品的研發。

密西根州戰略基金會授予馬瑞利一筆159萬美元的撥款,作為該州商業發展計劃的一部分。奧本山市也同意提供員工時間以及公告牌廣告來支持該項目……【詳細】

8.海拉合作彼歐公司 將創新照明集成至汽車智能外飾

據外媒報導,一級汽車供應商彼歐公司(Plastic Omnium)與海拉(Hella)聯合推出了一個項目,兩家公司德國的工程和設計專家將參與該項目,合作研發集創新照明和智能外飾(包括車輛前部和後部)於一體的新系統。

彼歐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Laurent Burelle表示:「彼歐公司與海拉建立的新合作夥伴關係,將為市場提供綜合技術和解決方案,將兩家公司的最佳專有技術結合在一起,為汽車外飾提供新造型和先進功能。此外,該合作夥伴關係還將提升我們在智能保險槓和後擋板領域的優勢,豐富我們的通信和照明產品組合。」……【詳細】

9.李爾公司任命程美瑋為董事會成員

全球領先的汽車座椅和電子電氣供應商李爾公司(紐約證交所股票代碼:LEA),宣布任命程美瑋為李爾公司董事會成員。

程美瑋先生目前擔任富祥塑膠製品公司(HCP Packaging) 非執行董事會主席,同時也是Interplex控股(Interplex Holdings Pte) 以及小牛電動的董事會成員。

李爾公司董事會成員程美瑋先生

作為國際知名企業管理專家,程美瑋先生擁有40餘年企業管理經驗,並曾在多家跨國企業擔任董事長、執行長等重要職務,其主要職業經歷包括:百仕通投資組合公司旗下文思海輝(Pactera)的非執行董事會主席;西門子東北亞執行長及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兼執行長;福特汽車(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此外,程美瑋先生還曾擔任通用電氣(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以及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中國區總裁……【詳細】 

10.TomTom以68億元向普利司通出售遠程信息處理業務爭奪車載地圖市場份額

據外媒報導,地圖、導航和GPS設備公司TomTom將以9.1億歐元(約合10億美元,68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將其遠程信息處理車隊管理(Telematics fleet-management)業務出售給輪胎製造商普利司通(Bridgestone Corp.),從而集中資源與Alphabet Inc.等公司爭奪汽車儀錶盤地圖技術的市場份額。TomTom的遠程信息處理業務佔其2017年銷售額的18%。

此次出售遠程信息處理業務是TomTom向發展定位技術轉型的一大步,因為該公司家喻戶曉的業務是個人導航設備,而客戶現在不再使用此類設備,轉而使用智慧型手機……【詳細】

11.LG電子合作佳施加德士 在現有加油站安裝350kW充電樁改造為充電站

據外媒報導,韓國LG電子公司(LG Electronics)將與佳施加德士株式會社(GS Caltex)合作,一起為電動汽車研發新一代充電站。

韓國LG電子公司是電子巨頭,而佳施加德士是一家石油公司。兩家公司表示,將把現有的汽車加油站改造成「移動出行能源聚合站」(Energy-Mobility Fusion Stations)。

首先,兩家公司將在佳施加德士的加油站安裝多個350kW充電樁,並將考慮是否在未來進一步安裝機器人和無線充電器。此外,兩家公司還計劃添加數字標配,可利用汽車充電過程中獲取的數據來檢查車輛缺陷,並在必要時向人們提供維修建議。此類設施將於2019年下半年開始安裝,首先在首爾等大都市進行安裝,隨後擴展至全國……【詳細】

12.豐田松下將於2020年成立合資公司 聯合生產電動車電池

據外媒報導,知情人士透露,豐田汽車和松下公司將於明年成立合資企業,生產電動汽車電池,以與中國對手展開競爭。兩家公司最早可能在本周宣布合資計劃。

據悉,豐田汽車將擁有該合資企業51%的股份,松下公司在合資企業的股份佔49%。該合資公司將基於雙方於2017年底達成的協議,當時雙方宣布在車載方形蓄電池領域達成合作,聯合開發能量密度更高的稜柱形電池。合資電池公司日後可能為豐田的電動車技術合作夥伴馬自達和斯巴魯提供電池。

豐田和松下均表示,建立合資企業並非雙方公開宣布的計劃。但豐田發言人表示,兩家公司一直在為2017年宣布的電池合作關係而努力,松下在一份聲明中也發表了同樣的評論……【詳細】

13.歐盟委員會批准巴斯夫收購索爾維尼龍業務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月18日,歐盟委員會批准了巴斯夫有條件地收購索爾維的聚醯胺(尼龍)業務。得到歐盟委員會的批准是該交易的重要裡程碑。在滿足所有剩餘成交條件(包括向第三方出售索爾維部分歐洲業務作為補救方案)後,該交易預計將於2019年下半年完成。

在歐洲審批該交易的過程中,巴斯夫承諾將解決歐盟委員會所關心的競爭問題。巴斯夫提出可以縮小收購範圍,將原先收購交易中的一部分轉讓給第三方買家,即將索爾維歐洲的尼龍生產製造相關資產和創新能力轉讓給第三方買家,相關剝離轉讓已在2018年第四季度啟動。巴斯夫在美洲和亞洲收購的索爾維尼龍業務不受上述承諾的影響……【詳細】

14.埃貝赫在上海開設亞洲試驗中心

作為全球領先的排氣技術一級供應商,埃貝赫正不斷提升其試驗能力。埃貝赫管理團隊同與會嘉賓一起在上海慶祝新的亞洲試驗中心正式開業。新試驗中心為亞洲客戶不僅提供在排氣測試領域內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同時啟用新的樣件車間。 

埃貝赫排氣的營運長Thomas Waldhier博士強調了新設施的優勢:「多年來,我們一直在為亞洲生產工廠的客戶提供服務。 現在,我們可以在當地提供我們深厚的排氣技術測試專業知識和技能 ——這是高效開發下一代排氣系統的一個重要裡程碑」。為了滿足亞洲(特別是中國)更嚴格的排放標準,專業的設施和技能對開發更複雜的排氣後處理系統是非常必要的。埃貝赫已經擁有滿足乘用車和商用車未來排放標準的解決方案,包括緊密耦合的SCR系統和已經用於其他市場的汽油顆粒捕集器……【詳細】

相關焦點

  • 博世未來駕艙(上海)技術中心啟用/LG化學建廠|汽車零部件企業7月下...
    2019年7月下半月,麥格納在中國地區首個整車製造合資公司籤約;LG化學投資5000億韓元,在韓國新建電池材料工廠;大陸集團動力總成新工廠正式開業;戴姆勒和博世獲得全球首個L4級別自動泊車的許可……蓋世汽車對7月下半月各大零部件企業重要熱點事件進行回顧,詳細要點梳理如下:
  • 大陸合作租車公司/電裝持股英飛凌丨汽車零部件企業11月下半月熱點...
    11月下半月,大陸合作租車公司Turo ;電裝持股英飛凌,提升自動駕駛技術研發速度;江森自控合作東芝;英特爾Mobileye子公司合作亞馬遜雲計算服務;LG電子成立機器人和自動駕駛汽車部門……蓋世汽車對11月下半月零部件企業重要熱點事件進行回顧,詳細要點梳理如下:
  • 寧德時代本田籤約/博世在德建廠丨汽車零部件企業2月上半月熱點回顧
    2019年2月上半月,寧德時代與本田合作籤約;博世將斥資11億美元在德建設新晶圓廠;自動駕駛初創公司Nuro獲軟銀9.4億投資;寶馬與四維圖新籤署自動駕駛地圖許可協議;圖森未來完成9500萬美元D輪融資……蓋世汽車對2月上半月各大零部件企業重要熱點事件進行回顧,詳細要點梳理如下:
  • 這個汽車品牌不一般,麥格納、博世、哈曼國際都是TA的供應商!
    懂車的人都知道,一輛汽車上約有3萬個零部件,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其中任何一個零部件出現異常都將影響到車型整體,然而消費者又很少接觸到這些零部件,所以一些車企造車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 日立本田合併旗下零部件廠商/許家印考察12家零部件企業|汽車零...
    放眼汽車零部件行業,在10月份仍然是大事頻發,僅在下半月就有日立將與本田3家子公司組建合資、許家印考察12家零部件龍頭企業、寧德時代歐洲工廠正式啟動等多個備受業界關注的大事件發生。蓋世汽車日前特對10月下半月各大汽車零部件企業重要熱點事件進行回顧,詳細要點梳理如下,一起來看看!
  • 2018年全球汽車零部件企業百強榜:博世第一 中國6家上榜(附完整排名)
    日前,2018年全球汽車零部件配套供應商百強排行榜發布。據《美國汽車新聞》發布的榜單顯示,根據各汽車零部件廠商2017年的汽車配套營收進行排名。其中,博世排名第一,2017年汽車零部件配套業務營業收入達475億美元。
  • 全球汽車零部件百強榜 5家中國企業入圍
    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百強,2017 Top100零部件供應商,博世零部件供應商百強" title="財報,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百強,2017 Top100零部件供應商,博世零部件供應商百強" style="margin: 0px auto;
  • 麥格納與LG電子成立合資公司,抱團深挖電氣化零部件市場
    彭博社最新消息,加拿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麥格納 (Magna International Inc.)計劃和韓國LG電子(LG Electronics)組建一家合資企業,在搶灘新四化轉型的進程中,共同迎接電動汽車零部件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據悉,新合資企業前期將在韓國仁川和中國南京工廠生產電驅、逆變器以及車載充電器等關鍵零部件,美國工廠的生產布局也已在計劃之中。
  • 全球汽車零部件企業中國市場布局及產品一覽(博世篇)
    中商情報網訊:汽車零部件是構成汽車配件加工整體的各單元及服務於汽車配件加工的產品。汽車零部件產業是支撐汽車工業持續穩步發展的前提和基礎。隨著經濟和全球市場一體化進程的推進,汽車零部件產業在汽車工業體系中的地位不斷提高。
  • 盤點一下全球十大知名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看看你認識幾個?
    所以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往往才是汽車行業的命脈之根本,像博世、麥格納等品牌大家都耳熟能詳,今天,依斯倍環保小編就給大夥盤點一下全球十大知名汽車零件供應商,裡面可是有不少世界五百強企業,看看大家認識幾個!德國羅伯特·博世1.德國羅伯特·博世(Bosch)博世汽車是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他們主要生產蓄電池、濾清器
  • 邦邦汽服與四維智聯籤約戰略合作 助力汽車後服務市場數位化
    9月26日,在2019第18屆中國(長沙)國際汽車後市場博覽會的現場,邦邦汽車銷售服務(北京)有限公司(下稱邦邦汽服)與北京四維智聯科技有限公司舉辦了戰略合作暨湖南區域落地啟動儀式。雙方正式就「抖8音樂車機」在全國範圍內,開展車聯網與汽車後服務市場領域的戰略合作。
  • 2017年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百強榜:5家中國企業入圍
    《美國汽車新聞》(Automotive News)發布的2017年全球汽車零部件配套供應商百強榜。博世、採埃孚、麥格納分別位居前三甲,中國今年共計入圍五家企業,成績最好的是延鋒,排在第14位。  《美國汽車新聞》自2004年開始整理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迄今已發布了13份榜單,每年根據供應商上一年度在汽車行業配套市場業務中的營業收入(銷售額)進行排名。由此,2017年全球零部件配套供應商百強榜中發布的則是2016年度各供應商的業績。
  • 世界公認含金量最大的十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中國也是其中之一!
    博世就是一家德國的企業,他不僅是德國汽車產業的支柱性產業,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在2017年世界500強企業的排名中,它位列第76位。在乘用車領域,博士主要對火花塞、蓄電池、制動產品、濾清器、傳感器、汽柴油系統、起動機和發電機等進行生產。
  • 世界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排行榜,含金量遠超汽車廠商
    全稱的汽車零部件行業正在遭遇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國際上老普上臺作妖出的一系列政策,與我國火熱的打著世貿連環炮下,市場說我們從不缺造汽車的公司,汽車零部件企業才是緊缺的。由此一樁樁很明顯的感知到,汽車緊固件的含金量遠遠大於汽車廠商啊! 世界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你知道多少呢?好工品小編在此列舉前十的汽車緊固件供應商,排名不分先後哦!
  • 汽車零部件戰事正酣:信義集團破產 國威科技負債10億
    此外,一些海外零部件巨頭在中國市場的「猛攻」行動,也加重了國內零部件企業的負擔。比如近日,博世宣布將在無錫建立燃料電池中心,其創新與軟體研發中心也將落戶在這裡,用來支持博世中國的業務板塊。「當前汽車零部件產業面臨著嚴峻形勢,企業利潤空間逐漸收窄。」
  • 全球最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博世監事會主席公然反對電動車!
    原標題:全球最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博世監事會主席公然反對電動車!   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博世監事會主席——弗朗茨·斐瑞班奇(Franz Fehrenbach)發表了新評論,大膽表露其反對電動車的立場,有人認為博世作出了一個愚蠢的決定。
  • LG/麥格納成立合資公司 生產電動車核心零部件/搶佔市場布局
    易車訊 日前,易車從海外媒體獲悉,LG電子公司與汽車供應商麥格納國際公司將成立一家合資企業,該合資公司暫定名為LG Magna e-Powertrain,投資10億美元,將生產電動馬達,逆變器和車載充電器
  • 鄭煤機擬收購博世麾下汽車零部件公司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孔子元)鄭煤機22日晚間公告,公司擬聯合中安招商、崇德資本,通過上市公司控制的SMG盧森堡公司所下設的全資下屬企業New Neckar Autoparts Holdings and Operations GmbH & Co.
  • 生產電動汽車零部件 LG將與麥格納組建公司 【圖】
    近日,邦老師從外媒渠道獲悉,LG電子和麥格納國際公司宣布有意建立一家合資企業,暫稱為LGMagnae-Powertrain,以製造電動機,逆變器,車載充電器以及部分車企的電子驅動系統。據彭博社報導,LG電子將把其部分電動汽車零部件業務剝離為新的合資企業,麥格納將以約4.5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其49%的股份。
  • 2020年全球及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市場現狀與競爭格局分析 市場集中...
    國際較為成熟的汽車工業市場通常具備成熟的配套零部件市場。經過長期的發展和整合,成熟的汽車零部件市場具有產業集中的特點。國際知名的汽車零部件企業主要集中在北美、歐洲及日本,包括德國的博世(RobertBoschGmbH)、德國的大陸(ContinentalAG)、日本的電裝(DensoCorp。)、加拿大的麥格納(MagnaInternational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