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個人為公司提供勞務後,個人去稅局代開發票,到企業入帳、代扣代繳個稅,很多小夥伴還是不太清楚或者有點迷糊,兩個角色中涉及到的稅事。
今天貓叔再來講一講,希望一直在關注貓叔的小夥伴們都能夠掌握住以下幾點:
個人提供勞務需要繳納哪些稅?對個人來講,如何去計算個稅?個人去稅局代開勞務發票,誰來預扣預繳,怎麼計算?
個人指個體戶和其他個人(自然人),我們這篇文章裡的個人專指其他個人(自然人)。
個人提供勞務需要繳哪些稅
01、增值稅
我們國家的增值稅納稅人分為兩類: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而一般納稅人適用的是一般計稅方法或者簡易計稅方法,而小規模納稅人適用簡易計稅方法。
(1)徵收率
《增值稅實施細則》第二十九條規定,年應稅銷售額超過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的其他個人按照小規模納稅人納稅。《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十二條規定,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徵收率為3%,國務院另有規定的除外。
所以,自然人提供勞務報酬的徵收率就是3%。(注意疫情期間,小規模增值稅納稅人階段性的優惠徵收率,湖北省免徵,湖北省外減按1%)
(2)免稅政策
小規模納稅人在增值稅上是有很多優惠政策的,財稅【2019】13號文的規定,小規模納稅人發生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合計月銷售額未超過10萬元(季度未超過30萬元,下同)的,免徵增值稅。
那麼自然人能不能按照小規模納稅人享受這個優惠呢?
顯然,自然人提供勞務獲得的報酬是無法比照小微企業享受免稅的。自然人發生了增值稅應稅行為後,一般都是指的按次(日)納稅。
財稅【2016】36號文規定,個人發生應稅行為的銷售額未達到增值稅起徵點的,免徵增值稅,達到起徵點的,全額計算增值稅;
起徵點:
按期納稅的,為月銷售額5000-20000元(含本數);
按次納稅的,為每次(日)銷售額300-500元(含本數);
比如,小王是一名自由職業者,接了一家廣告公司的海報設計項目,完成後可以拿到2000元作為報酬,那麼小王收取的報酬超過了按次500元的起徵點,需要繳納增值稅。
在實務中,基本上各地稅務機關都是取不含稅金額500元/次來判斷自然人代開發票是否需要繳納增值稅的,超過500元,那就需要繳納增值稅,不超過起徵點就不需要繳納增值稅。
02、個人所得稅(1)勞務報酬所得的範圍
注意:上述勞務中,並沒有包含建築勞務。(2)勞務報酬所得個稅表
勞務報酬所得,適用20%至40%的超額累進預扣率(見下圖):
新個稅後,勞務報酬需要併入綜合所得交稅,年終彙算清繳時,和工資薪金適用同一個稅率表,合併一起計算個稅,多退少補,見下圖:
這裡從兩個角度來講,一是個人在提供勞務後如何去計算個稅,預繳個稅,二是個人提供勞務後,企業如何預扣預繳個稅?
(3)案例1
張老師在A公司任職,2019年每月從公司取得工資薪金收入10000元,沒有免稅收入,每月繳納三險一金2240元,假設也沒有其他專項附加扣除,另外,只有2019年6月份取得的勞務報酬收入6000元。
張老師2019年應該繳納個稅多少?
我們先看下張老師的年收入額=工薪薪金+勞務報酬+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10000*12+6000/1.03*(1-20%)=124660.19元
勞務報酬以收入減除20%的費用後的餘額為收入額。
綜合所得應納稅所得額=年收入額-6萬元-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認的其他扣除=124660.19-60000-2240*12=37780.19元
適用稅率10%,速算扣除數2520元
全年應納稅額=37780.19*10%-2520=1258.02元
以上是我們按年度算出的張老師應交的個稅合計,但是實務中,無論是工資薪金還是勞務報酬,都不是年底一次性繳納的,取得的綜合所得,按年計算個稅,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預扣預繳稅款。這裡就是張老師所在任職單位A公司和支付勞務報酬的支付方預扣預繳個稅。
那支付勞務報酬的支付方如何計算預扣預繳個稅呢?繼續往下看。
03、個人代開發票,個稅如何預扣預繳之前個人代開勞務發票,在代開發票時稅務機關一般都會代扣代繳個稅,但是按照規定,納稅人取得的勞務報酬、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個稅本質上應該有扣繳義務人依照規定代扣代繳(或者預扣預繳,其實只是說法不一樣)。
目前基本各地稅務局在代開發票環節,不再預徵個人所得稅,而是會在發票備註欄註明「個人所得稅由支付方依法預扣預繳(或代扣代繳)」等類似字樣,意味著代開發票的時候只交了增值稅和其他稅費,支付方就需要依法進行個稅扣繳並申報。(注意:也有個別地方目前還是稅局代扣勞務報酬個稅,不確定的建議聯繫專管員確認一下)
那麼支付方代扣代繳時如何知道扣多少個稅呢?怎麼計算勞務報酬個稅?
(1)收入額的確定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費用後的餘額為收入額。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70%計算(與修訂前一樣,繼續保持對稿酬所得的優惠政策)。
說明:此處的「收入額」已經是《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二》的「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2)減除費用標準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毎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減除費用按800元計算;毎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減除費用按20%計算,計算公式:
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應納稅額= (每次收入-800)*適用預扣率-速算扣除數每次收入超過4000:應納稅額= 每次收入*(1-20%)*適用預扣率-速算扣除數
說明:此處的「勞務報酬所得」預扣率及預扣預繳稅額計算公式不適用於保險營銷員、證券經紀人的佣金收入計稅。
(3)計算預扣預繳勞務報酬個稅
接著案例1,張老師在開具勞務發票給支付方,支付方按照「勞務報酬所得」預扣預繳個稅=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
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6000/1.03*(1-20%)=4660.19元。
預扣個稅=4660.19*20%=932.04元
所以,支付方在預扣張老師勞務報酬個稅時,是按照932.04元申報扣繳的,彙算清繳時注意多退少補。
如果支付方作為扣繳義務人沒有為個人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六十九條規定,扣繳義務人應扣未扣、應收而不收稅款的,由稅務機關向納稅人追繳稅款,對扣繳義務人處應扣未扣、應收未收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04、城建稅和附加稅
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費附加,都是以實際繳納的增值稅為計稅基礎,比如案例1中的張老師,實際繳納的增值稅為6000/1.03*3%=174.76元,
自然人也是小規模納稅人,也能享受有以上優惠政策,所以張老師實際繳納的(1)城建稅=174.76*7%*50%=12.23*50%=6.12元
(2)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費附加=174.76*(3%+2%)=8.74元,免徵。
涉及到印花稅的,按照對應的稅負計徵即可,不屬於印花稅應稅項目的則不需要繳納印花稅。
本文轉載於會計頭條,本文為貓叔說稅原創文章,作者貓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