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勞務報酬該怎樣繳個稅

2020-12-20 新浪財經

來源:理財周刊

「我周末在一家公司做兼職,每月2000元,需要繳納個稅嗎?」

「我是一名演員,每次演出所得的勞務費,如何計稅呢?」

根據新稅法的要求,以上勞務所得屬於「個人綜合所得」之一,應該按照「勞務報酬」的相關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勞務報酬屬於綜合所得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綜合所得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其中,工資薪金也就是所在公司每月發放的薪水,按照年度累進方式計稅,而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所的計稅方式與工資薪金有較大的不同。

其中,勞務報酬一般是個人獨立從事各種非僱傭勞務所得,而工資薪金所得通常是指在單位長期任職、受僱而得到的報酬,區別在於勞務報酬不存在僱傭與被僱傭關係。勞務報酬所得主要包括個人從事設計、裝潢、安裝、製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諮詢、講學、新聞、廣播、翻譯、審稿、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像、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

勞務報酬的繳稅流程

在繳稅的流程上,勞務報酬與工資薪金所得大體相同,分為兩個步驟。

第一步:單位代扣代繳

相關單位在向納稅人支付勞務費時會先進行稅款的預扣預繳;

勞務報酬的扣稅標準為:所得以收入減除費用後的餘額為收入額。

減除費用:預扣預繳稅款時,勞務報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減除費用按800元計算;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減除費用按收入的20%計算。

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計算應預扣預繳稅額,適用20%至40%的超額累進預扣率(見表1)。

計算方法簡單來說,就是:

1)勞務報酬-費用=收入額(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而費用的多少取決於勞務報酬是否在4000元之上,決定是800元,還是收入的20%。按這個方法計算出的收入額,再對照表1進行稅額的計算。

2)應預扣預繳稅額=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

(i)一次性勞務收入3000元(小於4000元),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3000-800=2400元,屬於「不超過20000元」檔,應預扣預繳稅額=2400×20%-0=480元。

(ii)一次性勞務收入10000元(大於4000元),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10000×80%=8000元,屬於「不超過20000元」檔,應預扣預繳稅額=8000×20%-0=1600元。

(iii)一次性勞務收入50000元(大於4000元),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50000×80%=40000元,屬於「超過20000元至50000元」檔,應預扣預繳稅額=40000×30%-2000=10000元。

第二步:年度末彙算清繳

勞務報酬所得作為綜合所得之一,在年度末進行彙算清繳,稅款多退少補。注意,按照以上「第一步」計算的個稅,並不一定是納稅人最終應當繳納的稅款,而是在獲得收入的時候,由支付該項收入的單位進行代扣代繳的金額。

最終全年要繳納多少個稅,由居民個人辦理年度綜合所得彙算清繳時,依法計算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四項所得的收入額,併入年度總和所得計算應納稅款,稅款多退少補。

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6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繳稅舉例

(一)全年只有勞務報酬的情況

案例:小何是一名演員,2019年度只演出了一部戲,取得勞務所得10萬元,未取得其他所得(指4項綜合所得),則他在2019年度應該繳納多少個稅呢?

試算:

首先來計算支付勞務報酬單位的代扣代繳額度。一次性勞務收入10萬元(大於4000元),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100000×80%=80000元,屬於「超過50000元」檔,應預扣預繳稅額=80000×40%-7000=25000元。也就是說,小何在獲得這筆勞務報酬當月的到手金額為10萬元減去2.5萬元,為7.5萬元。

其次,以上計算出來的2.5萬元,並不是2019年度小何最終需要繳納的稅款,在年度末進行彙算清繳時,應納稅所得額=80000-60000-扣除額(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也就是說,小何的應納稅所得額至多為2萬元,此外,如果他參與社保,或是符合六項專項附加扣除的條件(如子女教育、贍養父母、房貸利息或房租、繼續教育等),還可在這個基礎上扣除。

現在以2萬元應納稅所得額計算,根據表2可知適用稅率為3%,實際應繳稅額600元,可獲得退稅24400元。

(二)勞務報酬作為兼職收入的情況

案例:張老師是一名大學教師,應邀出席一次商業論壇演講,取得一筆勞務報酬2萬元,此外,他每月工資薪金為1萬元,且五險一金扣除1500元,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1000元和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1000元,則如何計稅?

試算:

首先,工資薪金代扣代繳的個稅全年為540元。一次性勞務收入2萬元(大於4000元),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20000×80%=16000元,屬於「不超過20000元」檔,應預扣預繳稅額=16000×20%=3200元。

其次,年度末進行彙算清繳時,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應納稅所得額=(120000+16000)-60000-(1500+1000+1000)×12=34000元,對應的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全年應繳納個人所得稅為1020元。之前已經預繳了3200+540=3740元的稅款,因此通過彙算清繳應退還2720元。(作者:陳悅;圖/全景網)

相關焦點

  • 各人個稅——教你全年僅取得勞務報酬如何匯繳
    那麼全年只取得勞務報酬的個人如何進行綜合所得彙算清繳呢?綜合所得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也就是說當僅取得勞務報酬的自由職業者2019年度的收入總額超過12萬元,且年度彙算清繳補稅金額超過400元的,需要進行綜合所得彙算清繳。那麼自由職業者綜合所得應該如何匯繳呢?我們以自由職業者小王為例:小王2019年全年沒有受僱於任何單位,也沒有成立自己的個人工作室,全年僅取得了勞動報酬所得。
  • 1月1日起,勞務報酬怎麼繳個稅!
    02你會算勞務報酬所得個稅嗎?1月1日後計算方式完全變了!031月1日起,勞務報酬怎麼繳個稅?1、勞務報酬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餘額為收入額。《國家稅務總局個稅改革後如何申報88個問題》明確:(1)按月正常發放工資的,「是否僱員」選擇「是」,填寫正常工資薪金報表;(2)不按月發放工資或者沒有籤訂勞動合同的,「是否僱員」選擇「否」,填寫勞務報酬報表。
  • 勞務報酬個稅稅率表 2020勞務報酬個稅計算公式
    勞務報酬個稅計算公式一覽 2020年勞務報酬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勞務報酬所得與工薪報酬所得採取的稅率計算是不同的,而且勞務報酬所得是不存在勞動關係的,對此勞務報酬所得的稅率要比工薪所得要高的多。
  • 個稅籌劃5:工資薪金與勞務報酬,哪個更合適?
    勞務報酬等於和用人單位或個人建立勞務關係,勞務關係用人單位或個人沒有義務為提供勞務者繳納社保,受《合同法》約束。公積金就不說了,反正也不是強制的……了解了以上概念後大家是不是都想取得勞務報酬收入,因為在上時間自由,不用靠出售時間賺錢,但是要想完全靠勞務賺錢還有兩個門檻和一個壁壘。
  • 個人為公司提供勞務,勞務報酬個稅到底誰來代扣代繳,怎麼算?
    顯然,自然人提供勞務獲得的報酬是無法比照小微企業享受免稅的。自然人發生了增值稅應稅行為後,一般都是指的按次(日)納稅。(2)勞務報酬所得個稅表勞務報酬所得,適用20%至40%的超額累進預扣率(見下圖):新個稅後,勞務報酬需要併入綜合所得交稅,年終彙算清繳時,和工資薪金適用同一個稅率表,合併一起計算個稅,多退少補,見下圖:這裡從兩個角度來講,一是個人在提供勞務後如何去計算個稅
  • 居民個人勞務報酬的個稅如何計算?
    自2019年以後,多地稅務局不再代徵勞務報酬個稅,由支付單位在支付勞務時,先預扣個稅,年度再進行彙算清繳多退少補。那麼怎麼確定支付單位預扣的個稅對不對?這時您就需要先知道勞務報酬的個稅是怎麼計算的:通常勞務報酬按月或按次計算收入,勞務報酬收入小於4000元,可以減除800元減除費用;收入超過4000元,可以減除20%的減除費用。
  • 關注| 1月1日起,勞務報酬所得個稅計算方式大變!
    而最近最受大家關注的勞務報酬,勞動報酬個稅問題你了解多少?勞務報酬所得個稅怎麼算?1月1日後計算方式完全變了!舉個例子:小明幫著一家公司翻譯外文,取得了12萬元的勞務報酬,小明想知道這筆勞務所得如何計繳個人所得稅呢?
  • 勞務報酬與個稅繳納之間的3個常見誤區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關於大學生在打工、實習期間取得的勞務報酬與個稅繳納之間的3個常見誤區。一勞務報酬和工資薪金不是一回事!注意:學生打零工或實習期間取得的報酬,屬於勞務報酬所得,不是工資薪金所得。二5000元以下的實習報酬,不產生個人所得稅!
  • 勞務報酬到底繳哪些稅費?你需要知道這些…… - 昌堯講稅
    勞務報酬在我們日常收入組成中十分常見。比如利用工作之餘在外兼職;或是擔任某公司的董事、監事,但不在公司任職、受僱,就屬於勞務報酬性質,按照「勞務報酬」徵稅公司支付的勞務報酬如何扣繳個稅?新個人所得稅法實施後,勞務報酬的個人所得稅是併入綜合所得交稅。
  • 實習生報酬如何扣繳個稅?工資薪金or勞務報酬?不用再糾結了!
    關於實習生報酬,屬於工資薪金還是勞務報酬?爭議已久,各說各的理。這裡涉及勞動合同法律、個稅法、企業所得稅法、增值稅條例,還有相關的社保法規。 現在不用糾結這個問題了,建議用人單位按照勞務報酬報稅,但採用累計預扣法進行申報。
  • 勞務報酬個稅太高?真相是這樣的
    新個人所得稅法實施後,勞務報酬的個人所得和以前大不同了。原勞務報酬稅目取消,併入綜合所得,原勞務報酬稅率取消,按綜合所得稅率。也就是說其實勞務報酬自2019年開始和工資薪金的個稅是一樣的算法。之所以大毛還覺得高,是因為雖然勞務報酬併入了綜合所得,但是在預扣預繳環節,其扣繳方法還是沿用的以前的勞務報酬算法。
  • 勞務報酬個稅預扣方式變了,但卻不是我想要的
    2021年正式執行,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最新方法2、面對個稅新政!作為一個有1萬員工的扣繳義務人!我很頭禿但是,看完新政後,有讀者就給二哥留言了。二哥,是不是勞務報酬的預扣方式也變了?是不是勞務報酬可以不按20%預扣了?而是用累計預扣法了?"何出此言啊?」
  • 個人提供勞務按照「勞務報酬所得」還是「經營所得」繳納個稅?
    個人獨立對外提供勞務屬於「經營所得」還是「勞務報酬所得」,一直困擾著不少朋友,因為兩者的計算方式完全不同,分類錯了,計算的個稅就是錯的。我們分別看看勞務報酬和經營所得所包含的內容,看看自己提供的勞務究竟分類到哪一項。勞務報酬所得範圍勞務報酬所得,是指個人從事各種非僱傭的各種勞務取得的所得。
  • 2020稅率計算公式是什麼 勞務報酬個稅怎麼計算
    勞務報酬個稅怎麼計算?接下來跟小編去看看吧!個稅計算公式(1) 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且獲取獎金當月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高於(或等於)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額的。計算公式: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個人當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2)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且獲取獎金當月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低於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額的。
  • 廣東調整新入職人員勞務報酬個稅預扣預繳規則
    新入職人員個稅預繳有變   8月1日,記者從廣東省稅務局獲悉,國家稅務總局7月29日發布了《關於完善調整部分納稅人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13號,以下簡稱「13號公告」),對當年新入職人員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和實習學生取得的勞務報酬所得預扣預繳規則進行調整優化。
  • 2020年新個人所得稅精講·勞務報酬所得的個稅處理
    2020年個人所得稅彙算清繳的時間為3月1日至6月30日勞務報酬所得的個人所得稅處理1.一般規定勞務報酬所得,是指個人獨立從事非僱傭的各種勞務所取得的所得。提供勞務的個人與被服務單位沒有穩定的、連續的勞動人事關係,其所得也不是以工資薪金形式領取的。
  • 新個稅稅率表2019 勞務報酬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
    至誠網(www.zhicheng.com)3月18日訊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細則頒布後,發生的勞務報酬收入涉及到個稅如何計算?什麼情況下的勞務報酬總所得必須就要進行個人所得稅的彙算清繳?如果符合個稅彙算清繳,則勞務報酬收入的個稅彙算清繳應如何申報,需要提供哪些資料,應什麼時間進行個稅彙算清繳?
  • 學生實習報酬怎麼扣繳個稅
    最近,在校大學生小張拿到了一筆實習收入,他有一個疑問:「實習期拿到的錢要繳個稅嗎?」近期,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於完善調整部分納稅人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的公告》,完善了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公告規定,正在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學生因實習取得勞務報酬所得的,扣繳義務人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時,可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發布〈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管理辦法(試行)〉的公告》規定的累計預扣法計算並預扣預繳稅款。假設小張7月在某公司實習取得勞務報酬3000元,扣繳單位在為其預扣預繳勞務報酬所得個人所得稅時,可採取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稅款。
  • 2019年最新個稅稅率表 勞務報酬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說明
    至誠網(www.zhicheng.com)5月5日訊  一、勞務報酬所得個稅計算公式  按次或者按月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  計算公式:  勞務報酬所得應預扣預繳稅額=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  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減除費用
  • 工資薪金所得和勞務報酬所得不一樣,彙算清繳時要合併!
    針對個稅「月繳越多」、「前低後高」的情況,51個稅顧問表示,全年交的個稅總額並沒有變,從貨幣時間價值的角度來說其實是為納稅人讓利的。根據《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管理辦法(試行)》規定,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時,應當按照以下方法按次或者按月預扣預繳稅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