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記者 馬丹)今天下午,靜安區公布2020年本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將根據本區「十三五」期間教育布局調整、常住人口的變化,結合優質均衡發展區的創建要求,充分運用「上海市實有人口信息管理系統」中的本區數據,整體規劃教育事業發展,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合理設點布局,按照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免試就近入學原則,在做好轄區內生源摸底預測工作的基礎上,確保符合條件的本區適齡兒童接受義務教育。
區內各學校原則上班級學額控制在40人以內,有條件的學校,班額可以安排30人左右。個別地塊因資源緊缺、接納來滬人員隨遷子女等原因需突破40人班額的,須報區教育局批准後方可實行。
公辦小學招生「五年一戶」
公辦小學招生,區教育局將根據區域內學校資源配置及生源分布情況,採取地塊(居委)劃片對口的方法,確定公辦小學的對口入學範圍。
根據報名人數與招生計劃數的實際情況,部分公辦小學的對口入學條件繼續執行:「適齡兒童及父母的戶籍須在對口地塊滿2年以上(2021年起,部分公辦小學適齡兒童及父母的戶籍須在對口地塊滿3年以上);房屋戶主為兒童、父或母;房屋產權人/承租人為兒童、父或母。」該類學校,每戶地址5年內只享有一次同校對口入學機會。執行上述政策的學校,要進一步加強對本地塊學齡人口變化趨勢的預測分析和摸底調查;當出現學齡人口超出學校辦學規模時,應及時向社會發布,啟動預警。以上具體情況詳見各學校《招生通告》。
民辦未錄取由區內統籌入學實施公民辦學校同步招生。未被民辦小學錄取的適齡兒童,根據第一批公辦小學驗證和已分配入學的實際情況,以本市戶籍人戶一致優先、同類排序靠後(如同屬人戶一致類,即排在此類靠後)為原則,由區教育局按照當年度區、校招生政策和細則安排入學。
未被民辦初中錄取的本區學籍學生(申請回外區就讀除外),根據公辦初中已分配入學的實際情況,由區教育局按照當年度區、校招生政策和細則安排入學。申請回本區就讀並已填報《本市戶籍學生回戶籍(居住)地就讀申請表》的外區學籍學生,由區教育局統籌安排進入公辦初中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