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軍老兵稱志願軍比德軍難打,他們衝得太近了,用表情就把新兵嚇得...

2020-12-16 騰訊網

二戰之後,英國派兵參加了韓戰、入侵蘇伊士、馬島戰爭、海灣戰爭等多次軍事行動,損失最大的,就是在臨津江和志願軍交手的這次,英軍格洛斯特營被全殲。倖存者回憶起那場戰鬥,仍心有餘悸,並提到他們特別害怕志願軍的三樣東西。

格洛斯特營隸屬於英軍第29旅。29旅下轄4個營,分別是皇家尤爾斯特來福槍團第1營、格洛斯特郡團第1營、北阿姆伯燧發槍團第1營,此外還有一個比利時營,總人數超過4000人。

格洛斯特郡團第1營(以下簡稱格洛斯特營),有150多年的歷史,在1801年徵服埃及的戰爭中,該營深入重圍,在被對手前後夾擊的情況下一舉扭轉戰局,被英皇授予有「皇家陸軍」字樣的帽徽一枚,因此也有「雙徽營」的美稱。

雙徽營的兩個帽徽

後來該營又參加了兩次世界大戰,在二戰中,有人在北非和德、意軍隊交過手,還有人參加過著名的「市場花園」行動,在英軍中也算得上是聲名赫赫。但在1951年的臨津江之戰中,該營750多人最後只逃出來46人,其餘全部被志願軍殲滅。

戰鬥於1951年4月22日夜10時打響,當時格洛斯特營被志願軍187師的兩個團包圍在雪馬裡,A連少尉梅考克回憶道:當天夜裡,約一個連的中國人為了渡河試圖衝擊C連7排的陣地,但被擊退。然而不到一個小時,他們又來了。7排少尉坦普爾帶領他的排拼命阻擊。

然而中國人卻欺騙了他,他們找到了另外的渡口,在這邊佯攻的同時,另一個渡口至少有1000人過了河。A連和B連都被迫捲入了戰鬥。到23日凌晨,中國人佔領了城堡山(184高地),並居高臨下向下射擊,A連傷亡過半。

聽說格洛斯特營被包圍,英軍29旅焦急萬分,他們一邊空投食物和彈藥,一邊調動兵力來解圍。梅考克回憶:……到23日夜,中國人的進攻已經持續了24小時,他們從B連和C連的空隙滲透進來,將兩個連徹底分割開了,連作為預備隊的D連也遭遇到慘烈的戰鬥。

24日,英軍終於調來了增援部隊,一支由美軍第8騎兵團、比利時營、菲律賓營、波多黎各營、偽65團1營組成的部隊從土橋場開來,但遭到志願軍561團3營的頑強阻擊,整整一天都沒有到達雪馬裡,最近時距離格洛斯特營僅5公裡卻無法會合。

25日,英軍又從神巖裡派兵向雪馬裡增援,均被志願軍556團9連擊退。當晚8時,志願軍560團向格洛斯特營主陣地發起進攻,從東西兩側攻入主陣地,全殲了守敵。戰鬥中,還湧現出「孤膽英雄」劉光子,一人俘虜63名英軍。

孤膽英雄劉光子一人俘虜63人

梅考克也在被俘人員中,他回憶當時的心情是非常害怕,尤其害怕志願軍三樣東西:

一是衝鋒號。「那號聲仿佛有種魔力,縈繞在人心頭揮之不去。那號聲一響起來,他們就要向山頭髮起猛攻,那怕是在夜裡也決不停息。……他們不講究靜音紀律,一邊叫罵一邊衝鋒,近到能看清楚面目時就拋出大量的手榴彈。新兵很快就知道什麼時戰爭,我們的防線只要被衝破一點,就會迅速崩潰。」

二怕迫擊炮。「他們的迫擊炮手特別厲害,我們挖掘工事時只要發出一點聲音,他們就會循著聲音準確地將炮彈打過來。我們不得不用刺刀來挖土,因為這樣沒有聲音,但這樣效率太低了。」

三怕曳光彈。「中國人的機槍兵將機槍陣地擺得非常靠前,他們仿佛不怕暴露位置。我們的維克斯機槍使用的曳光彈是紅色的,我們習慣了這個顏色。但中國人的機槍發射的曳光彈是綠色的,在黑夜裡看起來像雷射一樣,令人毛骨悚然。」

雪馬裡之戰,一個有著特殊歷史的「雙徽營」消失了,加上增援部隊,英軍一共被殲滅1100人,其中有560多人被俘。俘虜中有參加過「市場花園」行動的老兵說,他們衝得太近了,能讓你看到表情,新兵們嚇得不知所措,他們比德國人更難打。

相關焦點

  • 內蒙古籍戰士劉光子:抗美援朝戰爭中一個人俘虜了63名英軍
    儘管訓練有素的「格羅斯特營」不甘束手就擒,試圖拼命抵抗,但他們哪裡是勇猛強悍的志願軍的對手,一番激戰後,英軍很快被打得四處潰逃。561團1營突然出現在雪馬裡之敵的側後,使敵人驚恐萬狀,連忙調集飛機和大炮向我穿插部隊狂轟濫炸,妄圖阻止志願軍前進。
  • 7名志願軍戰士打光了彈藥,僅靠一把軍號,讓英軍王牌營慌忙逃竄
    提起在韓戰時期志願軍眾多武器裝備中,美軍最怕的是什麼?不是槍也不是炮,而是衝鋒號!因為衝鋒號是聯合國軍最不想聽到的聲音之一,衝鋒號意味著我軍發動衝鋒,進行總攻的代號。在第三次戰役期間,志願軍將聯合國軍打得潰退千裡,而在漢城的交通要道-釜谷裡高地,是聯合國軍從漢城撤退的的必經之路,戰略價值十分重要,志願軍39軍116師347團七連被緊急調往該地阻擊南逃之敵。不過在七連剛剛到達高地修建阻擊陣地時,英軍的炮火和轟炸便開始響起,部隊還沒有隱蔽便暴露在敵人的炮火之下,七連傷亡慘重,其中七連長被炸的重傷,幾個指導員和排長也先後陣亡。
  • 前滇軍大敗英軍皇家重坦克營。有人笑稱:六十熊變成五十兇
    不過美軍是否要守漢城,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志願軍戰士雄赳赳地打過去。很快這個情報就被證實,李奇微確實想要撤出漢城。並且他已經這麼做了。在漢城一線美軍正在大規模的準備後撤,而英軍卻在小規模地向前移動著。在議政府到漢城一帶的幾個高地上,美軍和英軍的幾個營正在緊緊地釘在陣地上,他們是為後撤的大部隊做掩護。
  • 一等功臣劉光子:一人俘虜63名英軍王牌部隊,為何不敢向上級報告
    在長達三年的抗美援朝戰役中,湧現出了很多驚天地泣鬼神的戰鬥英雄,他們為了國家安全拋頭顱灑熱血,為戰爭的勝利立下了赫赫戰功。 有這麼一位功臣,他在一次戰鬥中以一己之力生俘了63位英國王牌士兵,創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單兵單次俘虜敵人最多的記錄。
  • 部隊清點戰俘,63名俘虜無人認領,兩名新兵:是我們組長活捉的!
    當時,劉光子是志願軍六十三軍第一八七師五六一團一營的一位排長。1951年4月24日,在第五次戰役中,我志願軍六十三軍一八七師五六O團在雪馬裡地區將英軍的「格洛斯特營」團團圍住,包圍圈像鐵桶一般。在五六五團一個營的配合下,展開了對「格洛斯特營」的圍殲戰鬥。
  • 嚇得韓軍掉頭就跑 成為美英軍的噩夢
    國防部網站在9月11日發布消息稱,根據中央軍委訓練管理部部署,擬從10月1日起全面恢復播放作息號,下達日常作息指令。從明年8月1日起,全軍施行新的司號制度。在解放軍建軍九十多年的歷史中,軍號一直是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從南昌城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開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就出現了軍號制度。隨著部隊的逐步發展,軍號制度也越來越完善。
  • 只會說一句英文的志願軍老兵,卻俘虜了20多名俘虜兵!
    志願軍入朝作戰這還得從他參加的那場戰鬥說起。6月中旬,戰局陷入焦灼狀態,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隊集中了大量摩託化兵、炮兵和坦克兵,展開了全面攻勢。他們發揮機械化部隊的機動性沿著公路一路瘋狂追擊而來,老兵當時所在的團處在防禦的正面,而防禦的重點就在種子山,志願軍只在這裡放置了一個連的兵力。
  • 志願軍「11路」車,跑過「百夫長」坦克,團滅英軍坦克營
    回國的「馬首」 英軍在朝戰中的表現,在戰史資料中記載得很清楚,好幾個英軍所謂的精銳部隊,被志願軍全殲的全殲,擊潰的擊潰。 1950年12月31日下午17時,志願軍發起抗美援朝第三次戰役。被麥克阿瑟部署在一線的韓軍在志願軍的強大攻勢下,沒有堅持多久就開始全線潰退。於是從1951年元旦開始,志願軍就轉入追擊作戰。 當時英軍的皇家坦克營是配屬給英軍29旅組織二線防禦。
  • 全連僅剩7人,志願軍鄭起吹響最後衝鋒號,沒想卻嚇跑英軍一個營
    根據志願軍老兵譚秉雲回憶: 「我們的無線電通訊只能到達團一級,電話聯繫只能到達營一級,營以下的單位主要靠小喇叭、勺子、照明彈和手電筒進行聯繫。」 因此,司號兵在基層志願軍中,仍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在攻勢作戰中,志願軍官兵伴隨著喇叭聲,總能對「了聯合國軍」陣地發動潮水般的進攻。
  • 志願軍39軍如何重創美軍騎八團?美軍:他們走過來和我們握手
    志願軍入朝之後,打的第一次戰役(1950年10月19日—1950年11月24日)就是個漂亮的「露臉戰」。39軍乾脆利落地將美軍騎一師騎八團打得失去了戰鬥力,這個團人員損失大半,騎八團三營幾乎被全殲。後來倖存美軍在回憶這段歷史的時候,無不心有餘悸的表示:我們以為他們是友軍,剛握手完,他們就把營指揮所給端了!
  • 志願軍老兵張布清:「衝鋒號一吹,我們冒著槍林彈雨往前衝」
    廣東深圳,梧桐山下,88歲的志願軍老兵張布清一身戎裝,端坐在深圳市老戰士紀念館的長椅上,陽光透過窗戶照在他清癯的臉龐上,他胸前的軍功章熠熠生輝。老人雙手扶著手杖,面色沉靜,若有所思。 「衝鋒號一吹,沒有人退縮」 2020年10月15日下午,深圳市沙井街道海上田園旅遊區的老戰士紀念館內,響起一陣又一陣雷鳴般的掌聲,而這場紅色記憶傳承活動的主角,正是88歲的志願軍老兵張布清
  • 志願軍老兵試乘解放軍步戰車,突然為一件事心酸哽咽,網友淚目了
    據《解放軍報》11月1日報導,近日,一名年近90歲的志願軍老兵,重新回到了自己的老部隊。當看到現代化的軍事裝備時,此時的他不禁思緒萬千,忍不住流下了眼淚。這一幕感動了無數網友。這位老兵名叫楊德盛,曾是志願軍第20軍第58師172團的一名戰士,他所在的連隊就是大名鼎鼎的"楊根思連"。最近他被邀請回到老部隊,觀看部隊裝備訓練和生活情況。如今他曾經服役的步兵連已經轉型為裝甲步兵連。當看到自己曾經的老部隊,已經裝備上了步戰車,老兵聽聞急忙前去體驗。
  • 抗美援朝:志願軍一人俘虜一個連,你以為是神話?不,這是真的!
    主角是劉光子,內蒙古人,1951年,年僅30歲的劉光子就加入了志願軍,先後參加了第四次、第五次戰役。而就在第五次戰役,劉光子就立下了如此大功!當時我志願軍63軍第187師561團,在突破臨津江後,於1951年4月24日,在雪馬裡地區完成了對英軍「格洛斯特營」的包圍。
  • 韓戰:加拿大軍隊兵出得多仗打得少
    8月7日內閣會議最後決定加拿大派出一個步兵25旅,即加拿大帕特裡希公主輕兵旅,稱為「加拿大軍特種部隊」,由二戰退伍老兵組成,與英軍第27、29旅及紐西蘭、南非等大英國協國家部隊混編為大英國協師,又叫「聯合國」第一師,加拿大軍特種部隊的排序為第25旅,該旅加上海空兵源,加拿大共出兵7720人,1953年7月停戰後,加拿大軍7000人駐韓,直到
  • 志願軍「11路」車,不僅跑過英軍「百夫長」坦克,還團滅坦克營
    但是在這之前,韓戰上也出現過它的身影,該坦克不僅沒發揮出實力,還被我國志願軍全殲。所有坦克被炸毀,整個坦克營全部陣亡,極大地挫傷了英軍的自信心。既然「百夫長」防護甲異常堅固,怎麼還會被我軍炸毀呢?當然是我國志願軍動用聰明的腦袋瓜,用智慧發現了該坦克的弱點,制定特殊作戰計劃才將其全殲。
  • 朝鮮《勞動新聞》:向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和老兵致以崇高敬意!
    朝鮮《勞動新聞》:向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和老兵致以崇高敬意!社論稱,在偉大的朝中友誼開啟輝煌未來的歷史性時期,朝中兩國迎來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參戰70周年紀念日。朝鮮人民向高舉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旗幟奔赴朝鮮,同朝鮮人民軍隊在一個戰壕裡並肩英勇作戰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和老兵致以崇高敬意。
  • 抗美援朝戰爭,志願軍的「零敲牛皮糖」,為何讓美軍哭爹喊娘?
    美軍一打炮,志願軍就躲坑道,炮火一停又鑽到戰壕裡,大大浪費了美軍成千上萬噸炮彈,而志願軍傷亡非常小,氣得美軍咬牙切齒。 然而,美軍也不是等閒之輩,他們更有構築陣地工事的料,比起志願軍手中的鎬錘,現代化的機器更快更省力,一座座鋼筋水泥築成的碉堡,見竿立影遍布美軍陣地。
  • 老兵記憶——興國縣部分抗美援朝老兵的故事
    原標題:老兵記憶——興國縣部分抗美援朝老兵的故事   「當你早晨坐上第一輛電車駛向工廠的時候,當你扛著犁耙走向田野的時候,當你喝完一杯豆漿、提著書包走向學校的時候……請你認識到這是一種幸福吧。因為只有你認識到這是一種幸福,你才能更深刻地了解到我們的戰士在朝鮮奮不顧身的原因……」這是作家魏巍在《誰是最可愛的人》中寫的一段話。
  • 新兵訓練投擲手榴彈的時候,老兵:我當時真的害怕極了
    手榴彈可以說是陸軍部隊中最為常見的武器,我國對手榴彈的使用其實已經有很長時間了,早在抗日戰爭時期,我軍就已經開始大量使用手榴彈,對於我軍而言,各式各樣的先進武器或許會缺,但是手榴彈卻是很常見的,曾經我軍為了殲滅一支日軍士官部隊,一次性使用了數百近千枚手榴彈,在手榴彈爆炸後產生的煙霧掩護下靠近地方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