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就醫實時結算 醫藥費用該怎麼報?
我國各地的醫療水平有很大差距,很多重病大病要到大城市就診;隨著勞動力在全國範圍內的自由流動,很多老人也隨著兒女的遷移離開故土;還有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選擇到海南、雲南等風景秀麗、氣候宜人的城市置辦房產,安度晚年……在異地就醫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可他們的醫保卻往往都是家鄉的。過去,這類情況要走手工報銷的程序,非常繁瑣。而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讓他們不再東奔西走,不再來來回回,「跑腿」、「墊資」。
這源自一個好消息,今年9月底前,我國基本實現了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目前,全國所有省級異地就醫結算系統、所有統籌地區均已實現與國家異地就醫結算系統的對接,系統運行平穩有序,異地就醫直接結算人數快速增加,越來越多的群眾已享受到這項政策帶來的便利。
花了10萬醫療費
自己只掏了兩萬多
家住黑龍江省雞西市的林阿姨退休後隨女兒生活在北京,去年家裡新添了第二個小外孫,為她的退休生活增添了更多快樂。住在北京的日子久了,新的煩惱卻也漸漸凸顯——林阿姨年紀大了,時常咳嗽,在京看病的錢都必須自己先墊付,再把住院收費材料送回黑龍江,等半年以上才能收到報銷錢,遇到花費多墊錢多的時候,家裡經濟頗感吃緊。去年女兒生產,林阿姨忙著照顧,只能拜託在老家的親戚給自己辦理報銷,轉手交接時遺失了收費發票,3000多元錢沒報成,一向節儉的林阿姨說起這事就心疼得眼眶發紅。
今年8月2日,林阿姨在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被確診為肺癌,面對罹患癌症的打擊和巨大的籌資墊資壓力,一家人的心都揪到了嗓子眼。腫瘤醫院的醫生了解到林阿姨的情況後,主動向她介紹了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政策,林阿姨的女兒連夜趕回黑龍江,8月7日為母親辦理了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備案,選擇了離家比較近的安貞醫院、醫科院腫瘤醫院、清華長庚醫院為備案醫院。8月15日,林阿姨登記入院,8月21日接受了電視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手術很順利,林阿姨8月26日出院,8月28日就完成了結算。這次住院手術有10萬餘元,直接結算後醫保基金支付了75000餘元,林阿姨家支付25000餘元,跨省異地就醫極大減輕了患者墊付資金的壓力,也減少了群眾準備報銷材料、往返報銷的奔波之苦。
「真是多虧了國家的直接結算政策,不用墊錢了,也不用大老遠跑回老家報銷了。」林阿姨出院時拉著醫院醫保辦的工作人員如是說,「國家給老百姓謀福利真是動真格了,這下我在女兒身邊住得更踏實了,我得好好休養,看著兩個小孫子好好長大」。
全國88%的三級
定點醫院連接入網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主任唐霽松介紹,目前,異地就醫結算系統已全面聯通所有統籌地區、覆蓋城鎮職工、城鄉居民各類醫保制度,服務異地安置退休、異地長期居住、常駐異地工作和異地轉診四類跨省就醫人群,開通了7226家跨省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定點醫療機構,基本覆蓋了各地承擔跨省異地就醫任務比較重的醫療機構,全國88%的三級定點醫院已連接入網。需要跨省異地就醫並在國家異地就醫結算系統備案的參保人員達到162萬人,各省歸集跨省異地就醫預付金8.8億元。實現跨省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4.1萬人次,基金支付5.6億元,平均為每人次患者減少墊付1.36萬元。隨著系統覆蓋面的擴大和政策知曉度的提高,直接結算人次數快速增加。例如,僅9月25日一天,結算人次就達到1115人次,單日結算首次突破千人,每日直接結算資金超過2000多萬元。
結算執行就醫地目錄
參保地政策就醫地管理
對於患者來說,結算信息系統是怎麼建立的、省級之間的帳戶是怎麼付款的,似乎並不是他們關心的問題。他們更關心的是,有了這個政策之後,他們去外地看病,能報銷多少錢,什麼樣的藥能報,什麼樣的藥不能報等關係到自己切身利益的問題。唐霽松介紹,對於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主要政策,概括起來講就是15個字——就醫地目錄、參保地政策、就醫地管理。具體來說,「就醫地目錄」就是參保人員跨省就醫時原則上執行就醫地的支付範圍,包括基本醫療保險的藥品目錄、診療項目和服務設施標準;「參保地政策」就是參保人員跨省異地就醫原則上執行參保地的支付政策,這些支付政策包括醫保基金的起付線、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額等;「就醫地管理」,是指參保人員跨省異地就醫的時候,就醫地經辦機構要為異地就醫人員提供和本地參保人員相同的服務和管理,包括諮詢服務、醫療信息的記錄、醫療行為的監控、醫療費用的審核等。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一個符合條件的河北某市的參保人員到北京來就醫,他看病時執行的是北京的目錄,但是基金支付的起付線、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額還是執行河北所在市的政策;同時他到北京就醫,北京市經辦機構要像對待本地參保人一樣給他提供同樣的服務和管理。
實時結算流程分為三步走
先備案、選定點、持卡就醫
而跨省異地就醫實時結算的流程其實也很簡單,總結起來就是三句話、十個字:先備案、選定點、持卡就醫。
人社部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副主任黃華波介紹,「先備案」就要求參保人員跨省就醫之前需要在參保地的經辦機構進行備案,經辦機構採集必要的信息。關鍵的信息是兩條:一是要說清楚備案的原因是什麼,是出去常駐還是異地安置,還是在外面工作,還是轉診轉院;二是要去什麼地方,是去北京還是去上海、海南等。經辦機構採集這兩個關鍵信息後,傳到國家的結算系統、相關的地區和醫療機構。
第二個步驟就是「選定點」,就是說患者需要選擇所去城市的定點醫療機構。目前,88%的三級醫療機構都已經可以被選擇,還有10個省份所有的三級醫療機構都是跨省的定點機構。其中,北京市率先實現了所有有床位的醫院,包括一級、二級、三級醫院,都是跨省的定點醫療機構,達到了676家。上海也實現了所有的三級醫院和二級醫院有床位的全部聯網。
第三步一定要「持卡就醫」,這也是最關鍵的一步。一定要持社保卡辦理入院和結算。黃華波說,在北京的一些醫院就發現,有些患者在入院時沒有持卡,醫院誤認為這名患者是自費人員,就為他辦理了全自費住院,出院時就很難轉為跨省直接結算的病人。
更多基層醫院將被
納入實時結算範圍
人社部表示,下一步,國家將繼續推進這一政策。
一是繼續完善國家異地就醫結算系統功能,提高系統運行穩定性。進一步完善系統線上協同管理、統計分析、公共服務查詢等功能,探索建立系統運行管理聯繫處理機制和應急處理機制,加強系統運行維護,保障系統安全穩定高效運行。
二是繼續擴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定點醫療機構數量,方便異地就醫。在三級醫療機構已基本入網的基礎上,逐步將更多符合條件的基層醫療機構納入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範圍。
三是進一步優化異地就醫備案服務,努力實現應備盡備。特別要加大宣傳力度,引導符合條件的參保人員主動備案。繼續優化簡化備案流程,創新備案方式。
四是落實「就醫地管理」,避免異地就醫費用不合理過快增長。推進醫保智能監控系統應用,將異地就醫費用數據納入就醫地監管範圍。
本報記者 代麗麗 通訊員 張曉瑜 J205
製圖 吳薇 H114
連結
北京參保人員跨省
異地就醫備案登記流程
(一)參保人員首先登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險網上查詢系統(網址:http://si.12333.gov.cn)」,查詢可供選擇直接結算的「全國異地定點醫療機構」。
(二)參保人員登錄「北京市社會保險網上服務平臺(網址:www.bjrbj. gov.cn/csibiz)」,閱讀《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跨省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知情同意書》,並可自網上服務平臺下載並填寫《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跨省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備案登記表》一式兩份,同時可選擇同一地區2家異地結算定點醫療機構和1家本市定點醫療機構。
(三)參保人員所在用人單位(無用人單位的參保人員由街道社保所代為辦理)持參保人員社會保障卡到參保地所屬的醫保經辦機構辦理社保卡的「住院卡激活」手續。參保人員曾經持社保卡在本市辦理過住院結算手續的,無需辦理「住院卡激活」手續。
(四)用人單位持「直接結算備案登記表」一式兩份及參保人員社保卡向所屬社保經辦機構提出為參保人辦理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備案申請。
注意:北京參保人員如果選擇「河北燕達醫院」,需要填寫《河北燕達醫院跨省異地就醫醫療費用實時結算備案登記表》一式兩份,不需要「河北燕達醫院」和當地醫保經辦機構蓋章。用人單位為參保人員辦理異地就醫備案手續後,參保人員可持社保卡在「河北燕達醫院」直接就醫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