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提出勞動教育的總目標,強調要對中小學生全面加強勞動教育。使學生具備滿足生存發展所需要的基本勞動能力,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那麼,在小學階段,我們在勞動課上要學點什麼呢?我認為在教材選擇課程內容時,一定要注重實踐性、實效性,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類型特點來確立選擇。
一、小學低年級要注重勞動意識啟蒙、日常生活自理方面的勞動教育。
適合一二年級小孩子的勞動項目有:打掃教室衛生,收拾書包,整理書桌,穿脫外套,系扣子,系紅領巾,繫鞋帶,擺放教室桌凳,收拾垃圾桶,管理室內花草,簡單摺紙,製作拼音卡片、生字卡片,給家長捶背,洗襪子、毛巾,洗菜、擇菜等。
熱愛勞動的意識要從小培養。現在由於獨生子女時代的特殊性影響,一些小孩子能做的日常小事都讓大人代勞了,小孩子的動手能力與自理能力太差。不僅如此,有些小孩子還是家裡的小皇帝、小公主,動不動就耍脾氣,一副以「我」為中心的氣派。這樣的心理長大了不僅很少會為他人著想,而且懶得動手去做,很少有吃苦精神,所以,勞動意識啟蒙非常重要。
如果在學校的勞動課上老師教會他們一些簡單的生活自理知識,他們會很有成就感。像收拾書包這類勞動,對於低段孩子來說,非常有意義。有些孩子都到中高年級了,還丟三落四,桌面桌洞一片狼藉,如果從一年級起就教給他,如何去整理書包與桌面,情況將會大大改觀。其實家人很少有人教他們如何裝書包、如何擺放桌洞裡的東西的,這種整潔的理念還是越早灌輸越好。
對於一些親子類的勞動,如一起擇菜,給家長捶背等,既可增進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又可培養孩子從小就知曉孝道是美德的思想。
二、小學中高年級要注重勞動衛生、勞動安全、勞動習慣的培養教育,讓他們認識到,勞動光榮,勞動創造美,勞動會創造幸福的生活。讓他們學會尊重勞動者,學會勞動合作,養成吃苦耐勞,認真負責的精神。
適合中高年級的勞動內容有:
1、打掃教室,清理庭院。讓勞動從身邊做起,讓美從身邊開始,學會創造身邊清潔美麗的環境。
2、縫製沙包、小布偶、用廢品創造玩具等。讓學生意識到勞動能創造美,能給生活帶來驚喜;學會合作勞動,掌握一些基本勞動技能,發展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
3、種植勞動。
每個學校都有大小不一的花園、牆角等多處零碎的土地,我們不妨留出一部分,讓孩子們在適當的季節栽幾棵花,種幾種瓜果蔬菜,讓孩子們親自看著小苗破土、發芽,長大、開花、結果,讓他們感悟生命的奇蹟,體驗勞動的快樂,了解我們的勞動人民那種「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真實含義。
還可以讓孩子們跟著園藝師傅學習修剪學校的花草,給花苗澆水、鋤草,給花蔓支架。這種勞動既有勞動的意義,又給孩子們潛意識的美的薰陶。
4、剪紙、摺紙。
讓學生學一點簡單的剪紙、摺紙技巧,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還可充分發掘校內外資源,讓學生家長參與進來,有些家長這方面的才藝也很精彩,學校要善於發掘利用。
5、社區勞動。
可以布置孩子與家長一起參加社區服務性勞動,公益性勞動。農村孩子可打掃一下自家胡同,左鄰右舍門前垃圾清理,花草管理;給道旁樹苗澆水;去敬老院陪老人說話、講故事,打掃衛生等。這些活動開展好了,比讓學生只學理論要強很多。
6、家務勞動。
可讓家長參與完成,教給孩子整理房間、洗衣做飯、照看弟妹、照顧老人等一些家務活的方法,讓孩子們幫助家人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培養孩子們熱愛勞動的興趣和習慣。
7、包水餃。
開春後,薺菜返青,田間、地頭一些薺菜綠油油的。挖薺菜、做薺菜食品是農家人的最愛,也是孩子們最熟悉最樂見的活動之一,如果能與學校食堂協商一致,把孩子們分成幾組,在廚師的指導和幫助下,讓孩子們自己動手,挖的挖,洗的洗,和面剁餡,包一次水餃,我想將會帶給孩子們一次不同的人生體驗。這裡既有分工合作,又有勞動技能的學習,還可品嘗自己的勞動成果,學生們會收穫到與在家吃水餃不一樣的感悟。
山裡的槐花開了,我們還可以邊踏春邊採點槐花,在餐廳做點槐花食品。不過,這樣有意義的勞動真正實行起來可能有一定的難度,一項安全問題可能會把我們的美好設想給擊碎,但是,只要我們善於去發現,我們身邊還會有其他好多有意義的勞動課程資源的,只要我們加強了勞動教育的意識,就會有所突破。
以上這些勞動內容,不管是低段還是高段的孩子,老師都要特別重視學生的勞動安全教育。在勞動實踐之前,老師要考慮到各方面的安全隱患、注意事項,教育孩子做事要謹慎認真,力求做好安全第一,學會分工合作,團結互助。
勞動課有著重要的教育意義,我們既要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又要注重勞動實踐,兩者有效結合,讓孩子們真正地從勞動課上學到知識,慢慢地熱愛上勞動,養成自覺主動的勞動習慣,學會尊重勞動者。我們還要善於不斷地從身邊去發現和發掘一些優秀的勞動課程資源,努力增強勞動課程的實效性,確保把這門課上全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