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大意了孩子「啃手指」的毛病,暗示孩子未來走勢,你娃中招了嗎

2020-09-05 曉梅媽媽聊育兒

文/曉梅媽媽聊育兒

有些新手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許沒有什麼經驗,孩子會有一些壞毛病,但是父母會感覺無關大雅,或者等待長大後就會改正過來,所以對孩子的毛病不會引起多大的重視,其實這樣是不對的,孩子的問題沒有大小,要從小就要幫助孩子改掉毛病,讓孩子在以後的生活中更加的自信。

孩子喜歡「啃手指」?逃不出這兩張結局,別讓你家娃停留在小時候

小明是一個上小學2年級的孩子,從小就跟著媽媽感情要好,在媽媽眼中小明就是個乖巧的孩子,可是小明在性格方面也比較內向,不願意與別人交流,自己玩自己的,喜歡獨自在角落裡呆著,媽媽最近發現孩子最大的問題就是「咬指甲」,一到緊張的時候就會不自覺的將自己的指甲放到嘴裡面。

媽媽將這件事講給爸爸聽,爸爸說可能是因為孩子的年紀小,等到大一點就會改掉這些毛病了,爸爸都這麼說了,媽媽也沒在意,最近一次小明過生日,媽媽想讓孩子高興一下,就邀請了幾個學生和家長,來到家裡給小明過生日,等待生日歌唱完的時候開始吹蠟燭,小明不知怎麼了,一下子就將蛋糕翻倒在地,弄得場面極其的尷尬,其他同學也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事情發生後,有的家長建議小明的媽媽帶小明去看看心理醫生,醫生建議小明的媽媽注意一下孩子咬手指的問題,不要大意,咬手指指一種心理問題,孩子如果感到不安的話就會有這種心裡特徵,畢竟孩子都這麼大了,如果再不制止的話,就會晚了。

咬手指的孩子會有這2種結局

1. 克服自我,走出心理陰影

有的孩子會感覺「咬指甲」是一種比較能夠緩解壓力的方式,所以就會在緊張焦慮不安的時候開始「咬手指」,每次遇見難題不斷地克服自我,慢慢的學會從陰影裡走出來。

2. 將自己封閉起來

孩子在「咬手指」的時候常常表現在心情很是煩躁的時候,所以會比較容易將自己封閉起來呢,不讓自己與別人有過多的溝通,將自己的內心封鎖,害怕與別人相處,慢慢的心裡問題會越來越嚴重,等到家長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就晚了。

如何緩解孩子焦慮不安的情緒?

1. 家長多多的陪伴

有的時候父母的陪伴對孩子來說很重要,可能就是因為父母平時的對孩子成長過程中愛的缺失,而導致孩子會總有一些焦躁不安的情緒產生,這樣父母在平時多陪伴孩子,就會讓孩子得到更多的關懷與愛,看來緩解心靈中的缺失。

2. 多領孩子去外面看看

孩子之所以會比較封閉自己,也會因為環境問題,總在家呆著,沒有機會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讓孩子將自己的天地過得比較狹隘,父母有時間多帶孩子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增長一些見識,也會讓孩子的心情變得好一點,少一些焦慮的情緒。

3. 遇見問題耐心跟孩子說

在遇見問題的時候或者是孩子犯錯誤的時候,要耐心的跟孩子說,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不要上來就語氣兇狠的批評或者指責孩子,這樣會讓孩子不安緊張的情緒更加的激動,導致孩子會變本加厲的有自閉傾向,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好好的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

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夠成龍成鳳,但是在教育的問題上,父母千萬不能大意,選擇正確的方式來教育孩子,這樣會讓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會更加的進步與努力。

今日話題:你認為「棍棒教育」好還是「讚美教育」好?歡迎評論區留言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愛啃指甲暗示心理「疾病」,孩子這些毛病,別等晚了才糾正
    當孩子開始上學時,孩子每次寫作業和考試都會啃手指,有好幾次考試的時候啃得太嚴重,幾個手指都咬破流血了。因為這事兒,老師把小王叫到了學校,表示孩子可能有些情緒焦慮,小王這才開始重視孩子啃指甲的問題。可每天都叮囑孩子,孩子的手指甲依然總是破的。
  • 病毒來了,一所學校16人中招,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別大意
    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容易中招。萬一你娃不幸中招諾如病毒,會出現哪些症狀呢?兒童成人有啥區別?但要注意,小孩和老人中招後,尤其要警惕出現脫水等較嚴重的症狀。得過還會再得嗎?(所以哪怕你娃剛得過,也別大意了。)孩子一晚吐五次,大便稀稀拉拉甚至糊在了褲子裡,發燒發得人都蔫掉了……面對這些狀況,很多家長真是慌裡慌張,不知道該咋辦了。
  • 孩子為什麼啃指甲?家長不要疏忽,3步帶娃改掉小毛病
    說了很多次也沒有改掉,反而更嚴重了,手指甲都啃壞了,沒有辦法只能給兒子戴個手套,這樣啃得能少點,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改掉這個毛病。」寶寶啃指甲的原因寶寶小時候吃手屬於正常現象,但是孩子三四歲了還經常啃指甲,確實不是一件小事,值得我們家長重視起來。那麼,寶寶啃指甲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 從小"啃手指"和"不啃手指"的孩子,20年後,差距不是一點點
    覺得孩子年紀小,啃手指只不過是一個壞習慣,不改也沒事。但是,孩子的這個習慣,往往會帶來很嚴重的後果。當然,孩子啃食手指的危害還不止這一點點。但是後來孩子經常生病,啃手指的習慣也一直沒有改掉。20年後,孩子走向了工作崗位,性格也是很自卑內向,不愛與人交流。而啃手指的習慣,直到他20多歲還沒有改掉,這時小張才後悔,沒早點讓孩子改掉這個習慣。
  • 孩子總是喜歡啃指甲,只是因為「閒的」嗎?不制止可能是這種後果
    孩子總是啃手指,媽媽發愁紫苑發現自己5歲的寶寶總是愛啃指甲,她看見一次教育孩子一次,好幾次寶寶都哭了,這毛病還是改不了。家長們應該重視起來,平時多觀察孩子的行為,一旦發現異常馬上想辦法解決,而不是等孩子形成習慣以後再行動。孩子為什麼會「愛上」啃手指這項活動,只是「閒的」嗎?孩子超過3歲還在啃手,就是心理問題了,而不是簡單的一種「啃手行為」。
  • 3歲以上的孩子還愛啃手指?別再不當回事,預示心理出現了問題
    別看我同桌的父親是數學老師,那一點兒特殊待遇也沒有。要說有,那絕對是更嚴格、更魔鬼。數學沒考到理想分數,當著全班人的面痛罵,又被抓到啃手指頭,拿著教棍直接開揍,手都打腫了。在《同福客棧》裡老白就有這個毛病,不過他是緊張或者想事情的時候習慣啃。一般三歲以上直至成年了還有啃手指的行為,多半都是心理問題,心理學上將這種現象稱之為「過度補償」心理。那麼孩子為什麼會養成這種習慣,形成過度補償心理呢?
  • 從小愛啃指甲的孩子,逃不開這兩種結局?家長可別再大意了
    最近她發現女兒多了一個怪癖——啃指甲。原本她沒當回事,想著過幾天就好了,結果一個多月都過去了,女兒還是沒改掉啃指甲的毛病。中間小文呵斥過、阻攔過,但都沒啥用。寶寶在三個月左右開始會吮吸時手指,這是寶寶開始用嘴巴探索自己身體的信號,是正常的發育過程,家長不必糾正,在兩歲之前,寶寶吮吸手指的毛病就會自然消失。如果你家寶寶超過兩歲仍然愛啃指甲,那家長就要當心了!
  • 那些「啃指甲」的孩子,10年後成了什麼模樣?家長:看了心疼
    ,孩子都改不掉這個壞毛病,當著面不能啃,孩子就在背地裡啃,時間長了手指頭光禿禿的,手都變形了。但實際上,啃手指並不單單影響著孩子的手部美觀,如果不及時幹預,可能會造成更加嚴重的後果。家長別忽視!孩子愛啃指甲,如果不糾正很危險!
  • 孩子從小愛「啃指甲」,十年後會是什麼模樣?讓人心疼又詫異
    孩子有這種現象,最頭疼的就是家長,有不少家長表示,無論怎麼提醒,孩子都改不掉這個壞毛病,當著面不能啃,孩子就在背地裡啃,時間長了手指頭光禿禿的,手都變形了。但實際上,啃手指並不單單影響著孩子的手部美觀,如果不及時幹預,可能會造成更加嚴重的後果。家長別忽視!孩子愛啃指甲,如果不糾正很危險!
  • 孩子小時候有這些「怪毛病」,暗示長大後智商高,父母別不當回事
    沒有家長不希望自家娃是一個人才,變得越來越優秀,將來做一個各方面都突出的人。要想在各方面都突出,那麼肯定離不開孩子的雙商,而在這雙商中,智商相對於情商來說是較為重要的。孩子喜歡「拆東西」怎麼辦?劉女士有一個上幼兒園的兒子。
  • 孩子有咬指甲癖怎麼辦?幫助孩子「戒」掉啃手指的辦法來了
    由於經常啃指甲,以至於王一博的粉絲一看到"每個指甲縫內會有4.5到5萬個細菌"的話題,就忍不住想要@他。其實在我們身邊也有不少家長發現自家娃有啃指甲、吃手指的習慣,無論父母千叮嚀萬囑咐,還是塗抹苦膽水、辣椒水,好像也沒辦法將孩子從那沉迷的狀態中拉回來。那麼,是不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啃指甲、吃手指的階段?
  • 王一博啃手指被拍,那些愛啃手的孩子,為什麼屢禁不改?
    啃手指這件事並不僅僅存在於孩子身上。一些孩子小時候沒有制止這一習慣,直到長大後都難以更改,就連那些光鮮亮麗的明星也逃不過。他不止一次被拍到啃指甲,導致粉絲們天天為他操心:「別再啃指甲了!」當啃手指成為一個習慣之後,緊張、無聊、尷尬等等任何情緒都有可能觸發啃手指的動作。4、開始長牙寶寶開始長牙齒的時候,會又痛又癢的,而柔軟的手指能夠消除掉這種異樣的感覺,所以啃手也會很容易在這一階段形成習慣。
  • 愛啃手指的孩子,長大要直面這兩個問題,父母看到要趁早阻止
    小孩子吃手、啃手指和咬指甲是非常常見的現象,很多大人小時候也都有過這些行為,大部分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啃手指的現象會逐漸消失。但是也會有一些孩子,上了幼兒園甚至小學之後,不但沒有停止啃手指,反而啃得越來越起勁,無論家長怎樣講道理或者打罵都沒用。這會讓家長感到非常頭疼,因為總是啃手指不但不衛生,還會引起一些心理疾病。
  • 撒貝寧吐槽妻子不會帶娃,孩子舔地板啃拖鞋都不管,其實沒毛病
    這個過程並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家長們「臨危受命」,自己並沒有什麼帶娃的經驗,夫妻倆經常忙的手忙腳亂,還經常會在照顧孩子的問題上發生衝突。有的夫妻因為教育理念不同,比如一個教育孩子,另一個卻維護孩子說孩子沒錯,比如有一個和孩子探討興趣愛好,另一個家長卻總是讓孩子學習等等。
  • 孩子喜歡啃指甲,可能是這3點原因,家長3招幫娃克服「咬甲癖」
    不過,莫莫沒有看到孩子的心理狀態,她只看到了孩子考試卷上的紅叉:「再加把勁啊,我的寶!還有一年就要升學考了,你這個成績能考上重點中學嗎?」孩子聽到媽媽的話後,精神上處於瀕臨崩潰的狀態,他看到桌子上堆積成山的練習冊和試卷,感覺自己的前途瀰漫著黑霧,根本看不到未來。
  • 兒童「啃手指高發期」,家長別盲目補營養,可能更缺的是這樣
    3歲後開始進入幼兒園,面對全新的環境,孩子內心的壓力無法得以釋放,孩子就喜歡採用啃手指的方式來傳遞自己內心的恐慌。一旦作為家長發現孩子擁有了喜歡啃手指的現象,不要單純的將孩子啃手指作為一種丟臉的事情,父母要及時尋找孩子啃手指的原因,多關注孩子內心世界的變化
  • 王一博又被拍啃手指甲:為啥長大後的娃仍啃指甲,或與這2點有關
    文/小庚庚爸爸前段時間,「酷蓋」男孩王一博又又又被拍到啃「手指甲」,看著他專注手指甲的樣子,突然發現身邊有很多孩子也有這樣的習慣。為啥長大後娃還會啃手指甲呢,了解後發現,或與這2點有關。愛啃指甲的孩子除了王一博外,大家還知道誰願意啃指甲嗎?這裡不得不提到一個「靈魂」人物甜馨,還記得當年看到甜馨抱著腳丫子啃的時候,還在慶幸,好在自家的小朋友沒有這種習慣。
  • 王一博又被拍啃手指甲:為啥長大後的娃仍啃指甲,或與這2點有關
    文/小庚庚爸爸前段時間,「酷蓋」男孩王一博又又又被拍到啃「手指甲」,看著他專注手指甲的樣子,突然發現身邊有很多孩子也有這樣的習慣。為啥長大後娃還會啃手指甲呢,了解後發現,或與這2點有關。除了王一博外,大家還知道誰願意啃指甲嗎?
  • 孩子喜歡「啃指甲」,家長別不重視,醫生坦言:逃不過2種結局
    小孩子抵抗力差,細菌和病毒來襲時,孩子更容易「中招」,為了讓孩子少生病,很多家長把家裡打掃得乾乾淨淨不說,還會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如飯前一定要洗手,不能用手揉眼睛等。咬手指甲也是孩子常見的不良習慣之一,指甲藏汙納垢,咬指甲很容易把細菌帶到口腔,從而進入身體裡讓孩子生病。
  • 孩子睡覺時有這2種表現,暗示生病了,趕緊帶娃就醫別遲疑
    毫無疑問,肯定是孩子睡著的時候,只有當孩子進入夢鄉的時候,媽媽才可以伸一個懶腰,抓緊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真正享受屬於自己的時間。但是今天穀雨老師我要給各位媽媽潑冷水了,孩子睡覺時也不能掉以輕心,要仔細觀察,因為孩子睡覺時的小動作可能暗示孩子身體出現問題了。孩子睡覺時有這些表現,暗示生病了,趕緊帶娃就醫別遲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