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融資新規發布一個半月以來,監管對再融資有了進一步細化。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獲悉,近日,監管對再融資政策的最新解讀中包括:增加創業板鎖定期、明確可轉債和優先股享受綠色通道、建議不符合發行條件的長期在會項目撤回等,同時對財務性投資進行了明確解讀。
創業板「無例外」此前的2月17日,證監會發布了修訂後的再融資新規,堵漏定增無風險套利。
2月17日晚間,證監會發布消息稱,為優化資本市場資源配置功能,引導規範上市公司融資行為,完善非公開發行股票定價機制,證監會對《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部分條文進行了修訂,發布了《發行監管問答——關於引導規範上市公司融資行為的監管要求》(以下簡稱《監管問答》)。
從修訂的內容來看,《實施細則》和《監管問答》對定增的修訂主要包括:明確發行首日為定價基準日;定增規模不得超過本次發行前總股份的20%;兩次募集資金間隔不少於18個月;公司進行非公開發行的不得有大額理財等資產。
根據現行規定,再融資主要包括公開增發、配股、非公開發行股票、優先股、可轉債、分離債、公司債、可交換債、證券公司債等。一般市場較為關注的則是非公開發行股票,大多情況下也指定向增發(以下統稱「定增」)。
關於定價基準日方面,再融資新規取消了將董事會決議公告日、股東大會決議公告日作為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定價基準日的規定,明確定價基準日只能為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發行期的首日。
此前,非公開發行中的「套利空間」主要來自於此。不過,此前再融資新規中並無明確創業板定增的定價基準日。
根據監管的最新解讀,主板(含中小板),創業板非公開發行必須以發行期首日定價,「創業板無例外」。不過,在審項目超過股東大會決議有效期12個月需重新定價的,實行「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可按原規定重新鎖價。
對於股東的鎖定期方面,監管的最新解讀明確,創業板與主板一致,普通投資者至少鎖定12個月,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或其控制的關聯方至少鎖定36個月。
可轉債及優先股享「綠色通道」2月17日發布的再融資新規中規定,上市公司申請增發、配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本次發行董事會決議日距離前次募集資金到位日原則上不得少於18個月。前次募集資金包括首發、增發、配股、非公開發行股票。
18個月的限制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對次新股的炒作,與此同時,市場人士指出,大大降低「割韭菜」的速度。
而根據監管的最新解讀,明確了以下三種情況不受18個月間隔期的限制:前次存在重組配套融資,再實施非公開發行的;前次非公開發行後,再實施重組配套融資的;前次發行H股的。
需要指出的是,對於發行可轉債、優先股和創業板小額快速融資的,亦不受此期限限制。
而監管此次還明確,可轉債和優先股單獨排隊,享受綠色通道,但是特別強調審核標準不降低。監管鼓勵在審項目和擬申報項目發行可轉債和優先股。
一直以來,再融資中的優先股、可轉債等,由於門檻高、要求多,不少公司無法通過此類方式進行再融資。不過按照新規,此前有業內人士認為,由於次新股再融資和連續融資將受限,預計定增整體融資規模將受較大影響,而不受限的可轉債、優先股、創業板小額快速融資有望受青睞。
財務性投資不得超過募集資金金額此前,再融資新規明確,上市公司申請再融資時,除金融類企業外,原則上最近一期末不得存在持有金額較大、期限較長的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借予他人款項、委託理財等財務性投資的情形。
簡單來說,就是申請再融資的非金融類上市公司財務報表中不能出現很多理財產品、股票、債券等金融資產。
業內人士此前向澎湃新聞解釋,有這些資產意味著不缺錢。監管的最新解讀中,則對該條做了進一步解釋。
其中,「金額較大」指相對於募集資金而言,財務性投資超過募集資金金額的;或者對於雖然未超過募集資金,但金額也較大的;或歷史上持有該股權,也不準備出售的,將結合具體情況,審慎關注。
「期限較長」指1年以上,或者未超過1年但一直滾存使用的。
對「發生期間」則明確為本次發行董事會決議前6個月,到本次發行完成。
此外,此前再融資新規規定,上市公司申請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擬發行的股份數量不得超過本次發行前總股本的20%。監管在最新解讀中明確,20%股本計算的基數包括A股、B股、H股合併計算。
建議撤回不符合發行條件的項目除了對新規的解讀,監管還對在會審核再融資項目提出建議,包括對在會時間已達兩三年的長期在會項目,實質已不符合發行條件的,建議溝通後儘快撤回;對發行方案、品種類型上不符合再融資新規要求的在審項目,建議撤回,鼓勵調整再融資品種類型後再行申報。
根據證監會官網,截至2017年3月30日,再融資申請企業共359家,其中優先股2家、公司債1家、可轉債11家、配股7家、非公開發行股票338家。其中已過發審會的154家、已受理18家、已反饋的165家、中止審查22家。
監管表示,近期已作出工作部署,要求各派出機構日常巡檢中增加對募集資金使用的專項檢查,未來將進一步加大對募集資金的現場檢查力度。
此前,市場人士紛紛表示,再融資新規助力價值藍籌股的投資。華泰證券金融行業分析師沈娟就曾指出,再融資新規從多個維度引導投資者關注價值投資而非短期逐利,明確募集資金用到實處,有助於營造健康的投融資市場,真正實現脫虛向實。對二級市場而言,依賴高折價率來獲取定增市場套利的機會將減少,定增市場的投資將更加關注公司的成長性和長期投資價值。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