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光變形還能保健 東華大學又要帶著新款科技旗袍出國參展啦

2020-12-17 新民網

圖說:變色旗袍的變色片只有一張A4紙的厚度可以自由摺疊。李若楠 攝(下同)

  【新民網·最新報導】會發光,能變形、變色,還有醫療保健作用……8月24-25日,包括全新的科技旗袍在內的85套東華大學海派旗袍設計與收藏將三度登陸全球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愛丁堡藝術節,展現來自中國的前沿科技、上海的時尚流行及中國大學的智慧力量。今天,部分參展旗袍亮相東華校園。

  科技是設計實現的必由方式,時尚設計中智能科技的應用和商業轉化離不開跨學科的師生團隊和校企合作。這樣的理念在本次設計中得到了充分體現。同時,相較於去年的1.0版科技旗袍,今年的科技旗袍不僅做出了概念,而且各系列均加入了更多商業轉化的要素。

  各種變形變色可不僅為了好玩好看,寬色域、高強度的電致變色材料是可穿戴顯示、軍事隱身領域急需卻一直難以突破的器件體系,東華大學科研處處長、材料學院教授王宏志團隊研發的多材料電致變色設計體系擁有原創智慧財產權,可以實現多種形態、多種色彩的電致變色,變色快速且均勻。科技旗袍變色系列採用王宏志團隊研發的半固體凝膠作為裡材,用透明的柔性可導電薄膜封裝以絕緣,再套上銅箔框優化導電效果,最終製成的變色片,因為只有一張A4紙的厚度可以自由摺疊,因此可以更好地編織進柔軟貼身的旗袍面料裡。在合作企業建議下,變色系列還用雷射切割技術實現了變色片的標準件操作,讓科技旗袍批量產業化成為可能。

  時尚和科技都是為了讓生活更美好。近年來女性患乳腺癌的比率逐年上升,專業醫用傳感器企業報告顯示,乳房溫溼度波動是罹患乳腺癌的重要早期徵兆。全新設計的健康系列通過在旗袍中植入接觸式測溫傳感器,對女性乳房兩側的溫溼度進行監測,通過藍牙傳輸到後臺進行大數據分析,在手機端App生成報告分級別顯示穿戴者患癌可能性和健康狀況。

圖說:發熱旗袍不僅增加了穿著場合,也有保健作用。

  旗袍冬天沒法穿?沒關係!健康系列團隊還通過石墨烯碳纖維發熱技術,設計了能夠快速穩定地向全身導熱的發熱旗袍,活脫脫一件移動的理療保健儀。貼滿智能標籤的健康旗袍系列讓旗袍有了更多實用功能,不再是尋常印象中的Party禮服。學校與企業合作分享專利,讓學生有了更多接觸工廠車間的實踐機會,企業也有了更多原創智慧財產權,是讓國內企業腦洞大開的一次合作。

  「通過與科技元素的有機結合,如今的海派旗袍文化正在不斷迸發出新的靈感和血液。」科技旗袍團隊負責人、東華大學上海國際時尚創意學院常務副院長李峻表示,團隊將會繼續推進與愛丁堡藝術節的深入合作,充分發揮創新智慧和體現文化傳播使命的「溢出效應」,將科技旗袍打造為海派時尚與科技跨界結合的重要文化品牌。通過促進創意教育、時尚產業的人才轉化和成果轉化,推動中國時尚產業競爭力進一步提升。(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 李若楠 通訊員 段然)

我要爆料 聯繫電話:021-22899999 新民網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科技旗袍」將亮相愛丁堡藝術節展演
    中國日報上海8月21日電(記者 王竑昳) 從中西合璧的上世紀初海派旗袍典藏,到不同面料結合中國傳統裝飾工藝的海派商務旗袍新作,再到將海派文化與高新技術及材料結合的科技旗袍……即將於8月25日參加愛丁堡藝術節展演的82套旗袍,於近日先期與國內大眾見面,展示來自中國的前沿科技、上海的時尚流行以及中國大學的智慧力量。
  • 厲害啦!東華大學11項「高科技」亮相中國工博會
    有限次使用連體防護服、非織造材料為抗疫物資生產「保駕護航」、讓顏色擁有數字「身份證」……近日,第22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在滬開幕,東華大學攜11項科技成果參展,讓我們一睹為快吧。連年參展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已成為東華大學探索與產業發展融合、以科技賦能產業的生動縮影,並連續獲得高校展區項目特等獎、優秀組織獎和先進個人等榮譽。
  • 東華大學基於石墨烯發熱的低周波理療儀參展工博會—新聞—科學網
    在第20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由東華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數位化紡織服裝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張義紅團隊研發的基於石墨烯發熱的低周波理療儀通過
  • 東華大學:學生出國交流機會多多
    人民網北京5月25日電(記者林露 實習生張安)近日,東華大學教育處副處長姚衛新在做客人民網時介紹了東華大學學生出國交流的三種主要類型,他表示,學校不僅留學生規模大,本校自招的學生出國交流的規模也相當大,費用也比較低廉。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建校早於東華大學,實力也要強於東華大學一些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是教育直屬重點大學,是211工程大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學校前身是1931年誕生於江西瑞金的中央軍委無線電學校。1949年更名為中央軍委工程學校。1988年升級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東華大學,位於直轄市上海市。教育部直屬211工程大學、世界一流學科間高校。學校創建於1951年,時名華東紡織工學院,由交通大學紡織系等華東、中南、西南高校的紡織院系合併而成。1985年升級為中國紡織大學,1999年更名東華大學。
  • 東華大學紡織、材料創新科技亮相工博會
    上海熱線訊,紡織品水洗50次仍可保持優異的抗菌效果;排汗導溼的運動休閒面料能加載抗菌、阻燃等功能;神奇手術服為醫護人員築起一道"防護牆"……在昨日(11月1日)開幕的2016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東華大學展出了涵蓋紡織面料、醫衛防護材料、高性能纖維、航空複合材料、節能環保等領域的多項創新技術,生動的展覽形式一下拉近了高科技與觀眾的距離
  • 東華大學與太倉市政企舉行科技合作懇談會
    東華大學與太倉市政企舉行科技合作懇談會 2011-09-02 11:05:48 來源:網上輕紡城 日前,東華大學創新校企合作機制,與太倉市達成多項協議,精誠合作共建
  • 中英合辦東華大學上海國際時尚創意學院建院五周年
    中新網上海新聞4月27日電 (袁淵)東華大學與愛丁堡大學合作成立上海國際時尚創意學院
  • 上海現代紡織產業園與東華大學共建「東華大學研究生培養及科技...
    「東華大學研究生培養及科技創新基地「揭牌儀式隆重舉行 http://www.huaue.com
  • 東華大學11項科技成果亮相工博會—新聞—科學網
    有限次使用連體防護服、非織造材料為抗疫物資生產「保駕護航」、讓顏色擁有數字「身份證」……9月15日,第22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將在滬開幕,東華大學11項科技成果參展
  • 傳統與當代的交融 在東華大學感受海派時尚的前世與今生
    日前,在東華大學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舉辦的「海派時尚歷史與創新」系列活動讓人大飽眼福,30餘件近代服裝和70餘件當代作品集體亮相,靜態展、沙龍秀、研討會都散發著海派時尚的魅力。系列活動由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東華大學、中國服裝協會、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聯合主辦。
  • 桐梓這5位繡娘東華大學畢業啦
    這5位繡娘收到上海東華大學錄取通知書得益於東西部扶貧協作近年來,上海東華大學的專家教授熊寬燕此次東華大學的課程主要以自我探店教導我們要大膽創新,更要有面對挫折的勇氣,我會將所學運用於到苗繡中,成為新時代手藝人的希望,成為苗族刺繡文化的傳播者,創新者,並且一直為之努力下去,希望還能與東華大學再續前緣。
  • 有顏值、有科技、有設計!東華大學設中小學校服研發中心
    原標題:有顏值、有科技、有設計的校服要來了!東華大學設中小學校服研發中心近日,中小學校服研發設計中心在東華大學正式成立。該中心依託了上海市教育綜合改革重點推進項目《建立上海市中小學生校服研發設計公共服務機制的探索研究》和上海市IV類高峰學科重大領域專項基金《建立上海市中小學生校服研發設計公共服務機制的探索研究》,以及東華大學在紡織服裝學科的領先優勢,將承擔起全市中小學生校服的研發工作。目前,中心已經研發出多個系列的中小學校服,在部分中小學試點。
  • 東華大學的學界知名校友有哪些?
    東華大學的學界知名校友有哪些?東華大學地處上海,是教育部直屬、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建校以來為國家培養了許多學界人才。程正迪東華大學先進低維材料中心主任程正迪被授予世界高分子物理學領域最高獎項之一的美國物理學會榮譽獎,成為中國改革開放後出國留學獲得此獎的第一人。李培根原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培根,男,漢族,1948年生,湖北人。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2003年12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原華中科技大學校長。
  • 新款學生裝改良旗袍
    那元氣滿滿的每一天,活力四射的每一年,還有那粗布也藏不住的少女感.......新款學生裝改良旗袍,採用鹿皮絨面料製作而成的A版旗袍裙。在保留旗袍經典的基礎上,加上了滿滿的時尚元素,比如那可愛的荷葉袖,還有那滿身的大象圖案,青春洋溢,時尚甜美!
  • ...有了聯名款潮服,17個知名品牌攜最潮「老上海」新作亮相東華大學
    12月22日,在東華大學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舉辦的「海派時尚歷史與創新」系列活動上,17家知名服裝品牌都帶來了各自的海派設計新作。 蘇州大學教授、博導李超德告訴記者,「時尚背後必須要有一種強大的文化和學術支撐,科學和藝術從來都結合在一塊,歷史的前進步伐一直是以一種快速演進的方式在前行。」 提到時尚與上海,南京藝術學院教授、博導夏燕靖認為,「時尚之於上海的城市面貌,上海的城市生活,尤其是上海的設計,都有著引領的巨大作用」。
  • 東華大學成功的去掉了紡織二字,目前畢業生的出路如何呢?
    也就導致了東華大學招生分數的持續走低,作為教育部直屬的高校,在很多省份都沒有上海市屬的上海大學錄取分數高,也不知道東華大學的領導作何感想?這樣的分數實際上也成為去上海求學的學子的福利啦!那東華大學的學生入口質量一般,畢業生出路如何呢?我們今天以東華大學發布的2017年度就業質量報告的數據為依據,與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 東華大學抓住科技扶貧「牛鼻子」 —新聞—科學網
    東華大學抓住科技扶貧「牛鼻子」
  • 東華大學VI新形象發布!
    東華大學VI新形象發布!(VI)正式發布啦!01校徽規範及組合形式 校徽標準稿及釋義內含「Donghua」拼音首字母DH的變形;標誌中的圖案意指太陽、月亮,寓意東華傳承的人類文明與日月同輝;圖案也意指經線和緯線繡成的錦緞,表明東華大學源自以紡織為特色的學校,蘊含了東華大學學科發展的歷史,同時也昭示東華大學在原有特色的基礎上,學科領域不斷拓展
  • 東華大學上海國際時尚科創中心揭牌成立
    7月12日,東華大學上海國際時尚科創中心(以下簡稱為「中心」)在該校延安路校區揭牌成立。美國康奈爾大學纖維科學與服裝設計系主任、康奈爾服裝和纖維創新研究所主任範金土教授受聘為中心主任、首席科學家。